?

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生命的化學課程整合探索

2022-06-02 10:44魯云霞張利平胡金蘭許功林查曉軍耿慧武賈雪梅
基礎醫學教育 2022年5期
關鍵詞:安徽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學

魯云霞,張利平,胡金蘭,許功林,查曉軍,李 靜,耿慧武,賈雪梅

(1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合肥 230032; 2安徽醫科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生物學教研室; 3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教研室; 4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組織胚胎學教研室; △通訊作者)

課程體系改革一直是醫學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推動醫學教育發展的最重要力量[1]。2016年,教育部和衛生部明確要求全國醫學院校要進行以學生為中心、以自主學習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改革,積極開展縱向和橫向的課程整合[2]。

中國醫科大學借鑒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教學經驗,在全國率先進行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的整合,出版了整合教材《細胞的化學與生物學》[3]。此后華中科技大學[4]、揚州大學[5]、重慶醫科大學[6]、西北民族大學[7]等兄弟院校均對兩門課程、甚至包括醫學遺傳學課程進行了整合,剔除了課程內容之間的重復,減少了總課時,在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為我校這2門課程的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是安徽醫科大學的核心專業。2013年,安徽醫科大學設置2個教學改革試點班,組織進行了基礎醫學各課程之間的有機整合[8],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9]?,F總結歸納如下。

1 生命的化學教學內容的整合

在本校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培養計劃中,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均開設于大學二年級第一學期,這為2門課程的橫向整合提供了便利的條件。2013年,本課程組將2門課程合并,更名為生命的化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都是生物學中的前沿學科,細胞生物學偏重于介紹細胞的結構、亞微結構與功能,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則注重細胞內分子的化學變化規律以及與生命活動的關系,二者教學內容之間有不少重復之處[10,11]。因此在教材編寫時,課程組將原有2門課程的內容進行了合并重組,分成生命的分子、細胞的結構、細胞的代謝、基因及基因表達、細胞的生命活動、常用分子和細胞生物學技術6篇,由2門課程的主講教師輪流講授,避免了一人從頭講到尾、學生產生視覺疲勞的現象。

課程組在具體教學安排上明確分工,如將原有細胞生物學的線粒體,分配給生化教師來介紹。生化教師先簡單介紹線粒體的結構,再介紹線粒體的功能即生物氧化,由此把線粒體的結構和功能緊密結合,并將2門課程都介紹的細胞信號傳導一章調整到細胞的生命活動一篇,這樣避免了內容的重復,節省了課時;另外還穿插介紹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領域的最新進展,更有利于學生建立起細胞的結構、功能與化學分子代謝相統一的知識體系。

由于本校構建的整合課程體系中生理學一章細胞的基本功能中的細胞的興奮性和生物電現象有遺漏,故獨創性地在細胞的生命活動模塊中添加了細胞的生物電現象,具體為細胞膜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是對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補充。合并后總學時由原來的171學時減少到162學時,見表1。

表1 整合班與傳統班的學時數比較

2 生命的化學多元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理論教學部分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教師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部分以雨課堂教學為主,充分利用了其提前發布課件預習、掃碼進入課堂、隨機點名、開啟彈幕、發布習題現場考核的功能;線下授課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每節課前10 min提問,及時了解學生對之前內容的掌握程度,做到上課時有所側重。教師還在在教學過程中靈活融合了課程思政的內容,如講授DNA的結構與功能時,結合介紹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簡史,指出歷史上對女性科學家不公正的認知問題。

本課程組在實驗教學中嘗試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質粒提取和PCR擴增2個實驗融合為1個大實驗,從構建好的重組人泛素基因質粒提取開始,通過PCR擴增、再到瓊脂糖凝膠電泳;將原細胞生物學的線粒體分離實驗與生化的酮體生成和利用實驗合并,要求學生完成實驗全過程,即從饑餓小鼠的肝臟取材開始,到分離肝臟組織的線粒體、再到檢測肝線粒體的酮體生成,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其綜合思維能力。

3 生命的化學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初步建立

2020年以前,生命的化學考核形式比較單一,以終結性評價方式(實驗報告+期末考試)為主,每屆學生補考率均在15%左右,比同屆的臨床醫學專業補考率(20%)稍低,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該評價方式嚴重制約了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復合型醫學人才的培養。因此課程評價體系的改革迫在眉睫,本課程組在多年的整合課程教學中逐漸摸索出形成性課程評價體系。

該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2部分組成,將形成性評價得到的學生理論平時成績和實驗平時成績按照一定的權重(30%)計入總成績中,具體比例分配見圖1。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價體系的具體內容見表2。

圖1 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建立過程示意

表2 課程考核和成績評價體系

4 課程整合的收獲及存在的問題

自2014年以來,該整合課程已連續實施了7屆。從期末考試成績來看,課程整合有效促進了學生對生命科學發展的全局把握,基本上取得了預期的教學效果。2015年,本課程負責人參加了首屆中國醫學整合課程論壇暨醫學整合課程聯盟大會,并向大會提交了論文摘要-《生命的化學教學總結》。2016年,本整合課程被評為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

2020年底,形成性評價體系已初步建成。本課程組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對教學效果展開了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49份,回收率為83%。統計結果表明,認為整合課程銜接好、體系完善的有33份,占比67.35%;認為整合課程較好的12份,占比24.49%;認為兩者接近的為3份,占比6.12%;認為傳統模式更佳者1份,占比2.04%。

2019級61名學生的總評成績全部達到60分以上,實現了補考清零的目標;2020級59名學生中有1名同學總評成績不及格。課程組教師也將課程整合的經驗歸納整理,發表在相關的教學研究論文中[12,13],以供同行們參考借鑒。

同時,本課程組在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①由于理論課時較多,部分基礎差的同學未能及時消化掌握重點內容;②教學進度較快,部分學生自學能力較差,課后復習效果有待提高;③綜合性實驗有待進一步完善,設計性實驗有待增加。

通過生命的化學的整合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從宏觀到微觀、從結構到功能、從整體到局部的思維方式,幫助其建立細胞和分子結構和功能的完整知識體系;建立形成性課程評價體系,可實現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整體優化。

猜你喜歡
安徽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學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關于“安徽省立醫院”署名的啟事
谷稗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
高校專利信息分析與統計
——以安徽醫科大學為例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中國臨床保健雜志》關于“安徽省立醫院”署名的啟事
本科生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教學改革初探
PEDF抗腫瘤的生物學作用
ABO亞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成軍:從HCV入手,探索脂類代謝分子生物學新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