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討

2022-06-09 05:54李穎萍
民族文匯 2022年24期
關鍵詞:課堂教學策略小學數學課堂雙減

李穎萍

摘 要:“雙減”政策的出臺推動著小學教育理念與模式的升級,尤其是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從結果式教學轉變為過程式教學,讓教育回歸到育人模式,全力推進“減負增效”目標的實現。數學學科具備較強的嚴謹性與專業性,對于學習經驗不足、思維簡單直接的小學生來說是一道巨大的難題,隨著雙減工作的推進,教師迫切需要在當前教學形式上做出創新,創造出高質量、高效率數學教學,真正實現小學生數學能力與科學思維的雙重提升。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課堂;課堂教學策略

在“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開展必須以減輕小學生學習負擔為前提,針對小學生的學習規律調整課堂結構,創造出高質量、高效率教學模式。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習成績而給了小學生巨大的學習負擔,不利于小學生心智健康發展,也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師必須圍繞著“減負增效”這一目標探索新的教學思路,以柔性的方式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為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增添更多幸福感。

1.通過真實情景來激活學生的學習動力

數學學科的知識較為抽象,小學生通常對具體的、切實存在的事物能夠產生深刻理解,對概念、定律這種虛無縹緲的事物理解有一定難度,如果教師依舊按照傳統教學模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小學生跟不上教師的講課步伐,逐漸難以維持住對數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不僅難以取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還容易給學生帶來高強度的學習壓力,這與“雙減”政策的減負目標大相徑庭,對此教師意識到創設一個真實生動的學習情境是非常必要的。數學知識根植于日常生活,教師可以將生活作為教學素材,引導學生進入學習場景中,置身處地的體會到知識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的代入感,激活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程時,可以構建人民幣的使用場景來吸引小學生的注意,置身于具體情境中認識人民幣的面值、了解人民幣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教師以“購買學習用品”為導入話題,引導學生思考在購買文具時必須使用什么,引出“人民幣”這一關鍵詞,接著教師通過課件演示購買文具的過程,讓學生了解人民幣的支付功能,有效提升了這一課程的教學效率。

2.通過趣味游戲來發掘學生的數學潛能

低年段的小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不高,思維活躍的他們更向往著課堂之外的世界,所以小學生在上課時容易走神、發呆甚至犯困,十分不利于高效率數學課堂的構建。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必須更加重視小學生的心智發展規律,以學生的視角來制定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活動,才能有效規范小學生的聽課行為,讓小學生聚精會神地聽課、積極活躍地發言、認認真真地做題。通過游戲傳授知識是提高學生數學興趣、激發學生數學潛力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通過數學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當學生開始發呆、犯困時,游戲可以將學生的思緒拉回到學習中,營造出積極歡快的課堂氛圍。教師將教學知識點融入游戲活動中,帶動學生們興奮地參與游戲過程,以寓教于樂的形式傳授有用的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認識圖形(一)》這一單元時,可以借助橡皮泥開展教學活動。教師首先向學生們展示各種物體與圖形,讓學生初步建立幾何概念,接著教師組織學生們玩橡皮泥,要求學生們通過搓、捏等步驟做出長方體、正方體等形狀的物體,學生們在玩耍中進一步形成空間觀念,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通過小組合作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

合作學習對發展學生的探究思維與集體意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小組合作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手段?!半p減”政策要求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減輕小學生的課程負擔,無論是在課堂知識講解上還是課后作業設計上,都需要教師開發新的教學思路。教師采用小組合作式教學方法,通過具體任務驅動著小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相比于個體學習活動,集體學習活動更能夠激發學生的責任感,促使學生以不松懈、不放棄的態度探究數學問題。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一單元時,教師首先給出具體的問題情境,給出具體的問題驅動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內部交流自己獨特的解題思路,接著教師請各小組代表向全班學生介紹本組的解題過程,學生們在合作中積極思考、共同探究,最終產生出五花八門的解題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計小組作業,增強課后作業的合作性,幫助學生將課堂思考延伸到課外討論,相互碰撞出新的觀點。

4.通過媒體技術來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

一節數學課的時間非常有限,要想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傳授給學生們盡可能多的知識,教師必須借助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設備與互聯網技術延伸數學知識內容,拓展學生的數學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中“增效”的目標,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融入信息化交互系統,在講課時呈現動態化課件、補充拓展性知識,通過圖表、符號等形式增強學生對概念的認知,降低理論知識的理解難度,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例如,教師在講解《100以內數的認識》這一單元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卡通形象的數字模型,讓學生在高度關注中會讀、會寫100以內的數字,接著教師展示一張小羊跳柵欄的動態圖,讓學生一起數一數跳過去多少只小羊,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數數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微課技術拆分和組合重難點知識,精細劃分單元知識,讓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都形成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增強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

結束語

總的來說,“雙減”政策的提出進一步促使小學數學教師將關注點從學生成績轉移到數學綜合素養上,教師在遵循“減負增效”的原則下優化教學手段,在新式教育思維與現代科學技術的結合中不斷完善數學教學結構、調節數學課堂氛圍,給學生帶來真實、有趣、樂觀的學習體驗,綜合性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高丙顯.“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及改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5):109-110.

[2]楊曉.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式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78):91-93.

猜你喜歡
課堂教學策略小學數學課堂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利用電子白板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應用分析
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師提問有效性的幾點思考
任務分析觀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職專業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