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實施效果的調查與分析

2022-06-09 11:38莫堯倪靚陳鐵
廣西教育·B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學生資助調查分析中職教育

莫堯 倪靚 陳鐵

【摘要】本文對廣西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調查與分析,認為中職教育資助政策體系因中職學校生源特征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解決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難”的問題,對中職學生的激勵作用逐步提升。但中職資助政策體系仍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在增強育人功能、優化政策體系和完善工作機制等方面繼續努力。

【關鍵詞】中職教育 學生資助 資助政策 資助項目 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8-0028-04

職業教育在我國經濟社會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肩負著為產業振興培養人才的重任,培養了千千萬萬的技術應用人才。為鼓勵學生報讀中職學校,國家建立健全涵蓋免、助、獎、補等項目的全方位資助政策體系,財政資金投入規模巨大。自2007年設立新的國家助學金以來,中職資助政策至今已經實施了15年,整個資助政策體系是否已經具備充分性和平衡性?產生的預期效果如何?筆者所在的課題組對廣西中職資助政策實施情況進行了多年跟蹤了解,并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方式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調查與分析。

一、中職教育資助政策問卷調查的方式方法及基本情況

(一)調查方式方法

為了詳細了解資助項目對學生的影響情況、對政策的滿意程度和存在的問題,課題組針對廣西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落實情況專門編制了兩份調查問卷,一份是學生卷,一份是教師卷。調查對象包括中職學校的學生、專業課教師、資助教師和行政人員。本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對相關人員的訪談和外出考察調研活動為輔。共發放調查問卷4 329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共4 329份,其中學生卷4 188份,教師卷141份。問卷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的基本情況、對中職教育資助政策的了解程度、中職資助政策的影響力和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

本次調查樣本屬于面向特定人群的簡單隨機抽樣:1.調查對象僅限于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和在職教師,保證調查問卷的針對性和真實性;2.調查學生所學專業覆蓋面較大,調查樣本代表性較強;3.問卷內容比較全面,可以從多個角度對中職資助項目進行分析。綜合以上條件,課題組認定:本次抽取的樣本數量可以達到研究目的。

(二)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接受調查的學生中,男生占55.06%,女生占44.94%。中職一年級人數高達59.07%;中職二年級人數占34.55%;中職三年級學生因外出實習,人數僅占6.38%。調查學生所學專業涉及汽車維修、機械類、教育師范類、計算機類、市場營銷、電子商務、會計類、酒店類、醫學、護理類、播音主持、藝術類及其他類別,具有廣泛代表性。接受調查的教師中,專業課教師占40.34%;資助教師、干事占36.88%;學校領導及部門負責人占22.78%。接受調查的大部分教師長時間近距離跟中職學生接觸,對教育資助項目了解甚深。

(三)被調查學生的家庭居住地和家庭經濟狀況

被調查的學生中,非獨生子女的學生數高達85.98%;獨生子女人數僅為14.02%。學生家庭居住地的情況和家庭經濟水平如下頁表1所示。從學生家庭居住地來看,城市學生接受中職教育的占比僅為14.49%,來自縣城收入相對較低家庭及縣城以下經濟困難家庭學生的占比高達85.51%。在被問及“家庭經濟水平”時,18.17%的學生選擇了“貧困”,18.48%學生選擇“較差”,僅有0.7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家庭經濟條件“很好”。相比前些年,來自農村家庭的學生比例雖然有小幅下降,但是依然占據中職學校生源的絕大多數;家庭經濟困難的中職學生比例也有小幅下降,說明國家脫貧攻堅的成效真正惠及農民及其子女。鄉村振興是接續脫貧攻堅戰的又一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中職學校的生源特征足以證明中等職業教育在其中肩負的使命和作用。

(四)被調查學生家長的職業情況

從被調查學生家長的職業來看(如表2所示),學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較低,進城務工人員(工作不穩定)占38.51%,另有33.64%的家長是留守農村從事耕種的農民。中職學生的父母職業是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退休人員的比例極小,兩項加起來不到4%。由于家長的職業和文化程度等原因限制,中職學生在學前和義務教育等啟蒙階段缺乏父母有效的陪伴和恰當的家庭教育,所能享受到的家庭教育資源非常有限,并且他們所接受到的義務教育質量不佳,直接導致失去了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這些生源的顯著特征,帶給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極大的挑戰,是中職資助政策制定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被調查學生報讀中職的原因

課題組在問卷中設置了“您選擇上中等職業學校的原因是什么”這一問題,規定選擇的原因不超過3個。調查結果顯示,排在首位的是“喜歡中職,可以學技術、好就業”,占48.28%;第二位是“沒考上普通高中的無奈之舉”,占37.54%;“中職有助學政策,可以免學費、有助學金和獎學金”排在第四位,占20.18%,略低于占20.82%的“聽從父母的安排”。從這項結果分析可知,中等職業學校能培養出技能型人才,適合文化學科考試成績水平中等以下學生繼續接受教育的認識已經基本形成。對一部分家庭經濟水平較低、家庭教育資源有限的學生及家長群體來說,項目多、補助高的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對他們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吸引力。

二、中職教育資助政策問卷調查的數據分析

(一)中職教育資助政策的宣傳效果分析

對中職學校教育資助政策宣傳效果進行調查,可以了解各學期資助項目走進校園后的影響程度。從表3相關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在學生群體中,81.18%的學生知道中職免學費這項資助項目;在教師群體中,80.14%的教師了解中職免學費資助項目,該資助項目知曉率排在多個項目之首。排在第二位的是中職國家助學金,有70%左右的師生知道此項目。說明通過多年來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段,中職資助政策在校園內的影響力日益擴大。但與此同時,獎學金資助項目知曉比例不高的狀況也令人擔憂:學生對中職自治區人民政府獎學金的知曉率為29.15%,教師為46.81%。按道理,獎勵性的資助項目應該大力向公眾宣傳,借以提高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如此低的知曉率難免讓人對中職獎學金的去向產生擔憂。

(二)被調查師生對于各資助項目的評價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師生對中職教育資助項目的評價,調查問卷還設計了2個相關問題:“在中職資助項目中,選出最喜歡的一項”,數據結果如表4所示;“在學習中,最有激勵作用的中職資助項目”,數據結果如表5所示。

如表4所示,學生和教師最喜歡的項目是中職免學費,其次是中職國家獎學金。對于低收入家庭,中職免學費會直接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免學費意味著教育成本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這使得學生和家長對中職教育的積極性大幅度提升。對資助體系各項目首位度的調查,這個數據結果進一步確定助困性項目在整個資助體系中的基礎性地位,從而增強資助工作者對首位度項目的重視,指導他們在面臨輕重緩急的項目推進選擇時,把工作安排得更有條理。

如表5所示,學生和教師對最能激勵學習的資助項目有不同的認識,學生選擇的是免學費項目,教師選擇的是中職國家獎學金項目。學生認為中職免學費對學習最有激勵作用,因為免學費政策可以讓更多不富裕的家庭或者沒有考上理想高中的學生繼續讀書。但教師則認為中職國家獎學金最能激勵學生學習。根據規定,全日制二年級及以上中職學生可以申請中職國家獎學金。申請中職國家獎學金的學生,學習成績排名應位于年級同一專業前5%,或是學習成績排名位于前30%,且在道德風尚、專業技能、社會實踐、創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表現特別突出。中等職業學校將獲得國家獎學金情況記入學生的學籍檔案,頒發國家統一印制的榮譽證書,這對學生來說是一份極大的榮譽,對教師來說也是可量化的教學成果。

在調查過程中,課題組意識到,有必要對中職資助政策體系中的各個項目進行反向調查,即征詢調查對象,問其認為哪些項目存在消極作用。經過調查后,課題組大致了解到:首先,直接的學費減免可能導致一些學生不珍惜讀書的機會,降低了激勵作用,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沒有幫助。對家長和學生而言,家庭的收入提高了,對學費也有能力負擔,而免學費給個別學生造成一種“不要錢的東西不是好東西”的印象,部分學生甚至認為免費的服務在教學質量上會打折扣,從而加深了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其次,免學費政策導致某些學校的發展受到抑制,政府撥付的免學費補助主要用于保障學校的日常運轉,導致學校很難再獲得用于學校專業建設和改善辦學條件的經費;最后,部分中職學校在爭搶生源過程中,夸大宣傳免學費資助政策,做出虛假承諾,降低了社會對中職學校的認可度。雖然這種對資助政策的消極認知在受訪人數中的比例很小,并非主流觀點,但課題組認為也有必要予以重視。

(三)被調查師生反映中職資助政策與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課題組調查得知,對于中職資助政策及其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師生們反映較多的是:1.中職國家獎學金和助學金的評選體系還不夠完善,有時候未能完全做到公正公平,讓一些不夠條件的學生得了助學金,而更優秀的學生沒有獲得獎學金;2.中職資助工作機制還不夠高效,申請資助的手續煩瑣,辦理資助銀行卡的時間過長。

三、調查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調查結論

1.中職資助政策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中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一部分,對實現職業教育目標發揮著“半壁江山”的作用。誠然,中職學校自身內涵發展、家長教育觀念改變等是普及職業教育的關鍵性因素。但是,健全的中職資助政策體系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同樣是非常明顯的。中職學校的生源主要是來自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這些特征使得資助政策在中職教育階段表現出很強的適應性,特別是免學費和助學金項目充分發揮出的助困性職能,可以幫助那些考不上普通高中且家庭經濟困難的初中畢業生選擇接受中職教育,避免家長因為經濟原因迫使他們過早外出務工。

2.中職資助政策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在逐步提升。中職國家獎學金的設立進一步提升了資助政策體系的激勵水平,廣西早已設立了中職自治區政府獎學金,首府南寧市也早已設立了中職市政府獎學金,完整的獎學金制度對吸引優秀初中畢業生報讀中職學校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激發了在校中職學生為獲得獎勵而努力學習。同時,免學費項目和大學新生資助項目為中職學生繼續教育提供了經濟保障,較低的教育成本讓部分中職學生對職業教育有了新的認識,激勵他們將升學作為畢業目標。很多學生在中職就讀之后,重新規劃求學目標,立志報考高職院校和本科院校。

(二)對策建議

1.繼續挖掘中職資助政策體系的育人功能。將中職教育資助功能從側重經濟資助向能力資助轉變,圓學生“求學夢”向“成才夢”轉變。編制中職學校資助育人工作指引,明確資助育人是考核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修訂國家助學金的申請條件,違反校規、表現消極的學生應被停止受助資格,為助學金注入勵志元素。

2.優化調整中職資助政策體系。優化中職教育資助政策體系,以供給充分和結構平衡為目標,將中職升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全部納入大學新生資助項目;設立中職勤工儉學資助項目,并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業和升學指導納入中職資助政策體系;適當提高中職政府獎學金比例。

3.完善中職資助工作機制和提高社會影響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資助工作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改進為群眾辦事的工作硬實力。全面推動制定標準化工作流程,加強隊伍業務培訓,改善為群眾辦事的工作軟實力。開展面向社會公眾的多種宣傳形式,提高中職資助政策的社會知曉率和社會影響力,從而增強中職招生的吸引力。

綜上所述,經過深入調查與分析可知,廣西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體系已經趨于完善。資助政策是學生本人選讀及家長支持子女報讀中職學校的主要原因之一,對保障生源發揮了明顯的正向作用,在經濟資助上體現了充分性。同時,中職資助宣傳和資助育人兩方面的工作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需要資助管理機構和學校加以重視,積極開展資助宣傳,既要擴大政策的知曉率和透明度,又要深入宣傳資助成效和育人成果,樹立育人典型事跡,增強中職教育的吸引力,促進資助政策賦能中職教育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曲紹衛,王皓,時嘉琪.大國教育公平:中國學生資助政策改革四十年回顧與展望[J].教育經濟評論,2018(6).

[2]田至磊,黃春寒.中職教育學生資助政策評估報告[J].教育學術月刊,2017(11).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專項課題“廣西中等職業教育資助項目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構建研究”(2019ZJY140)、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學生資助專項重點課題“廣西學生資助隊伍規范化建設的對策與研究”(2021ZJY775)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莫堯(1973— ),男,廣西東蘭人,碩士,南寧市學生資助管理辦公室主任,正高級會計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經濟與管理;倪靚(1997— ),女,黑龍江哈爾濱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會計學;陳鐵(1980— ),男,廣西平南人,研究生學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校教育管理。

(責編 藍能波)

猜你喜歡
學生資助調查分析中職教育
高?!皞呜毨爆F象成因分析與應對策略探究
新媒體時代學生資助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獨立院校輔導員在學生資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對新環境下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與探索
大學生網絡參政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職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淺析師愛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華東地區高校園林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現狀調查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