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落實課程思政的探索

2022-06-09 11:38包麗群
廣西教育·B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程思政教學實踐

【摘要】本文基于職業學校全面開展課程思政的背景,論述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落實課程思政的重要性,提出中職語文教師應立足教材分析,對教育教學內容和步驟做整體設計,并在閱讀與欣賞中開展思政教育、在表達與交流中夯實思政教育、在綜合實踐中鞏固思政教育,旨在探索中職語文教學與課程思政有機融合的途徑,發揮中職語文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關鍵詞】課程思政 中職語文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8-0035-03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門共同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提出培優計劃的第一要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綱要》,不斷創新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在新時代背景下將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職課程教學融合起來,是中職學校亟須攻克的難題。

語文課程具有以文載道、文道并重的特征,蘊含著豐富的家國情懷、人文精神、職業精神、道德情操等,是培養學生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與人文素養的關鍵學科。過去,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我校)存在這樣的問題:重視專業技術的教學和訓練,忽略學生道德品質、人文情懷、文化素養的發展,尤其是對語文學科而言,有不少學生甚至認為語文無用,導致我校語文教學滯后于當前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課程育人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鑒于此,筆者結合我校教學實際,在中職語文教學中進行了課程思政的研究,發揮了語文學科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應有作用。

一、立足教材,整體設計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币簿褪钦f,雖然教材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依據,但是教材所提供的終究只是一堆案例,應該如何系統運用教材,發揮教材的育人作用,這仍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難題。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所提,語文課程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基礎模塊、職業模塊、拓展模塊三大模塊,其中基礎模塊為必修內容,職業模塊為限定選修內容,拓展模塊為任意選修內容。近年來,筆者立足我校所使用的語文學科教材,在對教材內容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選擇基礎模塊為主要對象進行課程思政滲透研究,先將基礎模塊內容作為一個整體,然后劃分為一級內容、二級內容,并進行整合設計(如表1所示)。

首先,筆者把“閱讀與欣賞”視為一個有機整體,以“耕讀文本,傳承文化”為教學導向,將中職語文的兩冊教材、共12個單元所收錄的文章進行整合,對這一部分教學內容做了統籌設計?!伴喿x與欣賞”是語文學科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滲透的重要載體。教學中,筆者主要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多層次、多維度的閱讀與欣賞,讓學生深入感悟文本所蘊含的進步思想、感受祖國語言的優美、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斷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心與使命感。

其次,筆者把“表達與交流”當作學生發展的樂園,以“游戲其中,其樂無窮”為教學導向,采取游戲化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達到潛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如,筆者借助詩歌朗誦、征文比賽、主題寫作等活動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己,增進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以聽、說、讀、寫為橋梁引導學生深入感受祖國文化,強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社會主義新人。

最后,筆者將“語文綜合實踐”作為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基地,以“發展個體,優化集體”為教學導向,通過各種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生活,在探索實踐中提高語文表達能力,并感受祖國的發展和進步。如,筆者通過組織學生走訪能工巧匠、觀看抗疫抗洪紀錄片、實地調查等,讓學生深入了解國家政策、國家成就和存在的社會問題,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歷史責任和使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道德素養、精神品質,讓學生形成建設祖國、為國效力的強烈愿望。

二、分層推進,落實教學

(一)在閱讀與欣賞中開展思政教育

1.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學內容

閱讀與欣賞是中職語文學科的重要教學內容,是實施課程思政的主陣地,在閱讀與欣賞教學活動中開展思政教育,往往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時,筆者首先讓學生了解詞作的寫作背景:1925年是北伐戰爭的第二年,當時全國各地工農活動風起云涌、如火如荼;當年1月,黨的四大在上海召開,大會指出,中國民主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才能取得勝利;同年10月,作者從湖南韶山前往廣東廣州主持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游橘子洲,面對絢麗秋景,回憶往昔歲月,寫下了這首詞。在此基礎上,筆者為學生播放《國家的使命》的視頻片段,組織學生交流觀后感。通過以上兩個教學步驟,讓學生認識時代使命關乎每一個人的命運,從而產生責任感。接著,筆者讓學生重點賞析“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等句子,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在詞中所刻畫的擁有偉大志向的青年群體。在閱讀與欣賞的過程中,學生明白了學好文化知識、專業技能的重要性,形成了關注國計民生、民族命運的責任心,以及成為一個有理想、勇擔當的人才的使命感。

又如,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時,筆者首先拋出“廉頗、藺相如分別具有什么樣的性格品質?”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朗讀課文、進行小組討論,對文本塑造的人物形象進行全面分析;然后,讓學生自編課本劇,在課堂上進行演繹。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深刻理解了廉頗、藺相如為了國家利益放下私人恩怨的精神,使學生對家國情懷有更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生為國家發展奉獻力量的精神品質。

2.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任務設計

要發揮語文學科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突破“滿堂灌”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巧妙地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學習任務,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以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五單元的教學為例(如表2所示),通過不同層次的任務設計,既重視學科知識的傳授,又關注學科素養的發展,關注學生價值取向與精神品質的養成,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鍛煉學生的核心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學情境

中職學生往往厭煩理論灌輸式教學,對純粹的知識學習興趣不大,而更喜歡體驗式學習,更愿意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參與課堂學習。如,在教學李白的《蜀道難》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首先為學生播放歌手張杰用四川方言演唱的《蜀道難》,然后讓學生觀看紀錄片《攬勝天下》中《秦嶺:中國人的中央國家公園——探尋古棧道》的視頻,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般直觀感受秦嶺的險峻;接著,為學生展示由秦入蜀的古棧道和劍門關的照片,讓學生了解這里的山脈東西橫亙達百余公里,七十二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云霄,真切感受“劍門天下雄”,了解入蜀道路的難行。通過真實的教學情境,學生不僅了解了蜀道的難行,體會了人生的艱難,理解了作者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而且真切感受了祖國的大好山河,激發了學生勇于發揮想象、敢于創造的思維活力。

(二)在表達與交流中夯實思政教育

表達與交流包含口語交際和寫作兩方面內容,分布于中職《語文》(基礎模塊)的各個單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教學任務,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其中,在不斷訓練學生的過程中落實課程思政,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如,教學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第二單元中的口語交際課《交談》時,筆者首先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情景模擬,激發學生交談的興趣;接著點評分析各學習小組交談過程中的優點、缺點,滲透精益求精的態度;然后師生共同分析文本中所舉的陳毅交談的案例,激發學生運用祖國文字表達自我的興趣;最后,鼓勵學生把學到的交談技巧運用到實際交談中,規范使用標準的普通話,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樹立文化自豪感與自信心,提升個人魅力。又如,教學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第五單元中的寫作訓練課《通知》時,筆者首先指導學生了解通知的分類,使學生掌握不同類型通知的寫法和用法,然后根據寫作要求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了解標題、主送機關、正文、落款“四要素”在通知寫作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人生態度。

(三)在綜合實踐中鞏固思政教育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為主體,貼近學生的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及職業生活,通過活動形式整合知識與方法、鍛煉能力與素養,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吨械嚷殬I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梢?,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實施課程思政的有效載體。語文教師應挖掘語文實踐活動中的育人契機,把思政教育根植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實踐活動促學習的作用,實現活動育人的功能。

如,教學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上冊第六單元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誦讀經典古詩,弘揚傳統文化》時,筆者組織了一場別樣的“中華古詩誦讀比賽”。由于中職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薄弱、文化水平較低,過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重理論說教、輕親身踐行。古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詩性熏陶是至美至雅的教育。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文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涉獵古詩,領悟中華經典文化的內涵及時代意義,能讓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審美情趣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總之,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踐行課程思政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要勇于探索,將思政教育與語文教學有效融合起來,進行全方位滲透,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倪文錦,于黔勛.語文(基礎模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倪文錦,于黔勛.語文教學參考書(基礎模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羅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增強實踐性的策略研究[D].廈門:福建師范大學,2008.

注:本文系2021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職語文教學實施課程思政的研究與實踐——以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為例”(GXZZJG2021B26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包麗群(1989— ),廣西博白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教學。

(責編 蒙秀溪)

猜你喜歡
中職語文課程思政教學實踐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立足文本,給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搭建解讀支點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有效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