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022-06-09 11:38張穎
廣西教育·B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教學應用高中物理

【摘要】本文論述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認為教師要科學設計并適時播放微視頻,提出在物理教學中整合微視頻資源、優化微視頻播放、共享微視頻信息、創新微視頻制作、延伸微視頻應用等措施,旨在提高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物理 微視頻資源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8-0076-03

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引入微視頻助學手段,能夠發揮其“短平快”的特點,對學生的感官形成沖擊,啟動學生思維、調動學習主動性、協助合作互動,幫助學生快速高效地學習新知。微視頻在導學階段、案例展示階段、重點難點突破階段、實驗任務執行階段、課堂訓練階段等播放,都能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新知學習內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微視頻的特點和優勢

在高中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設計教學環節,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物理新知。因為微視頻內容集中、目標單一且投放精準,所以學生對用微視頻傳授新知興趣頗高,如果教師能制作一些符合學科教學基本要求的微課視頻并適時播放,就能促進學生更加高效、深刻地理解物理新知。在學習實踐過程中,筆者發現微視頻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一是目標單一精準。微視頻針對某個知識點進行設計,其目標更為單一,能夠對準學生思維形成“點狀”沖擊,學生接受起來更為自然,其教學效果更為突出。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教師需要對物理概念、物理定理、物理實驗、物理操作、物理現象等展開重點解讀,如果單憑口頭講述,學生則難以形成有形認知,但借助微視頻則能夠針對某個知識點展開精準設計,而且是立體展示,所以教學優勢明顯。

二是方式靈活多變。微視頻不是簡單錄制教師的授課視頻,而是對資源的整合優化應用,對某些內容進行集中處理,其篇幅雖然短小,但包含的內容卻十分豐富,這是一種新型信息技術的最優設計,所以其教學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教師將PPT、動畫、互動教學融為一體,讓學生快速進入物理學習的核心區域,同時其操作簡單易行、形式靈活多變,因此深受師生歡迎。

三是資源豐富多樣。微視頻制作需要的材料很多,教師借助網絡開展信息搜集和資源整合,能夠獲得海量信息的支持。如果教師能夠做出科學篩選,對信息進行優化處理,自然能夠給學生提供最佳的視頻畫面,對學生形成多點激發,啟動學生的思維。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視頻給學生傳授一些學法、技巧和經驗,對學科學習形成強大的支持。

微視頻與學科的對接要契合,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視頻制作、視頻播放、視頻觀看、視頻評價、視頻應用等環節做出積極努力,為學生順利啟動學科思維創造條件。教師在不同教學環節播放微視頻,能夠為課堂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讓學生自然進入深度學習的核心區域,在深入開展研究性學習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

二、微視頻資源的應用

(一)整合微視頻資源,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

教師在設計物理學科教學環節時應有資源整合意識,對相關內容信息進行科學整理,為學生帶來適合的學習任務,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微視頻制作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教師借助多種渠道搜集相關素材,確保微視頻制作順利開展。首先,教師要深度挖掘教材,篩選制作微視頻需要的信息素材。教材是學科教學的基本載體,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為開展深度教學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其次,教師借助網絡搜索功能能夠獲得海量信息支持,但學生對這些海量的信息沒有正確的辨別能力,也無法對這些信息進行科學處理,這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再次,教師向其他教師借鑒一些素材和經驗,也可以為微視頻制作提供信息支持。最后,教師通過學情觀察,與學生展開直接對話,也能夠獲得一些學情信息,為微視頻制作提供第一手材料。

如教學“時間與位移”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微視頻,對本課內容中的矢量、標量、路程、位移等物理概念進行專項梳理。在微視頻中,每個概念都運用一些具體的案例做輔助解讀,學生觀看視頻后,對直線運動的位置、位移,以及時間與位移的關系,路程與位移的異同點等都有更深入的理解。如有這樣一道例題: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線運動,如何才能準確描述某一時刻的位置和一段時間的位移,需要采用怎樣的方法?任務出示后,學生開始梳理信息并認真思考,教師適時給出提示,從而順利進入例題解析環節。教師利用圖示予以輔助引導,學生都能夠圓滿地完成習題練習。

如此教學,教師利用微視頻進行引導,對一些物理概念做出集中處理,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特別是推出物理課例后,學生能夠借助微視頻進行對應解讀,大大提升了輔助效果。微視頻不僅能夠展示知識點,還可以結合生活案例進行延伸對接,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學習情境之中。學生對微視頻有主動觀看的興趣,其教學啟發作用更為顯著,使課堂教學環節得以順利推進。

(二)科學播放微視頻,幫助突破教學難點

微視頻制作完成后,教師需要尋找適合的播放時機,以發揮微視頻的最佳助學作用。在實踐過程中筆者發現,首先,在課堂導學環節投放微視頻是比較好的時機。教師先播放微視頻內容,設計具體的要求,要求學生認真觀看微視頻預習新知,順利啟動學生的學科思維。其次,在物理實驗操作之前播放微視頻也是一個絕佳的契機,學生對物理實驗充滿期待,但知識儲備和實驗能力都嚴重不足,如果教師能夠借助微視頻做補充操作,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了解相關情況,勢必能夠形成重要的輔助效果。最后,筆者認為在課堂訓練環節播放微視頻,也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啟發,確保訓練的順利進行。

微視頻播放時機的選擇最為關鍵,教師要做好教情和學情調查,以便做出最佳選擇,以提升微視頻的助學作用。如教學“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在課堂導學階段,先利用現場操作的形式,讓學生認識自由落體運動,如將一根羽毛和一根木塊放置同一高度,讓其自由落地。學生能夠很明顯地看到羽毛下落的速度比較慢。接著,教師引導學生猜想:如果沒有空氣阻力的影響,羽毛和木塊會同時落地嗎?學生開始互動交流,紛紛展示自己的觀點。為了驗證實驗猜想的正確性,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真空管實驗微視頻,當空氣阻力消除后,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運動,其下落速度相同。在這段視頻中,教師還加入了中國空間站中的一段視頻——宇航員在太空中打乒乓球,一個人來回接球,乒乓球在空中緩慢移動。學生從這些視頻中獲得學習啟示,對自由落體運動有了全新的認識。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論,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

教師準備對自由落體運動做真空實驗展示的微視頻,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觀察機會,特別是中國太空站中的相關畫面,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視頻內容真實可靠,能夠促使學生思考所學內容,從而逐漸生成新的學習認知。教師在現場實驗操作之后播放微視頻,然后對現實生活現象展開對應解讀,引導學生從生活到微視頻,再從微視頻到生活,不斷碰撞學科思維,最終生成新的學習認知。

(三)共享微視頻信息,拓寬生本學習視野

高中學生運用網絡信息早已成為常態,對信息共享也更為熟悉,教師在微視頻制作、播放、講解、評價等環節,組織學生觀看微視頻、討論微視頻,都是典型的信息共享行為,能夠讓學生在信息共享過程中建立學習認知。物理概念解讀、物理實驗操作、物理生活應用,這些教學操作都需要方法和技巧,教師利用微視頻進行演示和展示,都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學生在方法共享、經驗共享基礎上開展創造性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其學習品質。微視頻還可以作為遠程教學材料對學生展開網絡教學,其信息共享特征更為鮮明。

共享微視頻,教師要做好具體引導,讓學生找到共享的契機,從而在討論和運用信息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如在教學“彈力”時,教師先播放微視頻,讓學生認真觀看生活場景——運動員拉弓射箭,當弓箭發生形變時,自然產生彈力,彈力產生需要一定條件,彈力有一定方向。然后教師拿出橡皮筋,讓學生認識彈性形變,當橡皮筋發生形變時,還能夠恢復原狀,這樣的形變是彈性形變。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彈性形變的概念,教師利用微視頻展示當桌面受到壓力時,又或者當玻璃瓶受到擠壓時,都會發生微小的形變的現象,告知學生,這些形變是肉眼看不到的。因為學生對這些內容都比較感興趣,所以會很仔細地觀看動畫視頻,然后對相關概念進行深入解讀。微視頻能夠將生活現象、實驗細節進行放大處理,用動畫形式進行定位展示,讓學生有真實的觀察機會,特別是動畫模擬實驗,沒有觀察死角,還可以反復播放,這些都是微視頻的優勢,能夠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

(四)創新微視頻制作,提升課堂教學品質

教師制作微視頻時,要有創新意識,通過精選微視頻制作內容、升級微視頻展示形式,對學生形成感官沖擊,提升課堂教學品質。第一,教師深度研究教材內容,對物理學科知識進行梳理,對相關概念、定義、實驗等內容進行合理規劃,選擇適合的內容制作微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微視頻中接受這些知識點,豐富其知識儲備。第二,教師要對教輔材料進行篩選整合處理,借助網絡搜集相關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優化配置,為微視頻制作提供信息支持,以提升微視頻制作的品質。第三,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之中,對學情信息開展摸底調查,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微視頻,以提升微視頻的適配性。

制作微視頻需要素材支持,也需要方法支持,教師要發揮關鍵作用,在信息共享、內容解讀、觀看要求等方面科學設計,讓學生自然進入觀看微視頻環節。如在教學“摩擦力”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先推出實驗任務:有一個小木塊,如果用彈簧秤來測木塊在水平桌面由靜止到運動的摩擦力,應該如何操作呢?學生集體研究實驗方案,教師適時給出一些提示,然后利用多媒體播放微視頻,展示整個實驗過程的設計和操作,以及數據記錄和計算等環節。因為要進行實踐操作,就要掌握更具體的操作方法,所以學生會特別投入地觀看視頻。微視頻播放完畢后,學生對實驗操作環節進行梳理,對實驗數據進行討論。實驗正式開始后,學生因為有觀看微視頻的經歷,所以這個實驗操作非常順利。

由此可見,教師推出實驗任務,在實驗操作之前播放微視頻,讓學生直觀觀察實驗,學生從微視頻中獲得的信息更為豐厚,為后面的實驗操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雖然實驗任務和微視頻高度契合,學生從中獲得的學習體驗也比較深刻,但微視頻不僅展示實驗的過程,也可以引發學生生成更多新的想法,所以其助學作用更為顯著。

(五)延伸微視頻應用,促進學科認知內化

微視頻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有廣泛應用,教師要有延伸應用意識,在學科訓練設計環節,有針對性地播放微視頻,或者是借助網絡交互平臺,不定時播放微視頻,讓學生借助網絡展開遠程學習和訓練,為學生課外學習創造條件,促進學生學科認知的順利內化。微視頻篇幅短小,操作靈活,內容集中,教師在不同環節進行播放,能夠順利啟動學生的學科思維。特別是在課外訓練環節播放微視頻,實施遠程教學,從線下走向線上,其教學效果頗佳。

教師要對學生的訓練基礎和學歷水平做出客觀評價,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訓練,利用微視頻進行調度,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內化微視頻內容,習得新知。在教學“力的分解”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先引導學生對力的分解進行概念解讀,對“分力”“力的分解”等內涵和外延展開深入分析,然后再利用一些現場實驗進行演示,給學生提供直觀學習的機會。在延伸訓練設計環節,教師利用微視頻做翻轉課堂設計,要求學生借助網絡交互平臺,觀看這些微視頻,對微視頻展示的生活案例做具體分析,從而深刻理解“分力”“力的分解”等內容。學生進入微視頻觀看和網絡交互環節,教師主動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對微視頻展示案例進行具體討論,使得課堂教學得到無限延伸。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求學生搜集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信息,并將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制作成微視頻并發送給教師,讓教師在課堂上播放展示,深入探究力的分解現象進而促進學科認知的內化。

總而言之,在物理學科教學中滲透微視頻內容,能夠為課堂教學帶來更大的幫助,教師要重視微視頻的資源整合、內容選擇、形式設計、實踐應用,以發揮微視頻的最佳助學作用。微視頻有直觀性、共享性、互動性、應用性等特點,教師要在微視頻制作、微視頻播放、微視頻應用等環節做出積極努力,引導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順利進入核心內容,從而促進學生學科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健.翻轉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課中的應用研究:以“探究加速度與質量、外力的關系”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1(30).

[2]王永威,張田田,陳秋宏,等.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物理教學探討,2021(9).

[3]趙愉航,郭伊彤,杜秀云.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資源,2021(10).

作者簡介:張穎(1989— ),江蘇徐州人,碩士研究生學歷,主要從事高中物理教學與研究。

(責編 林 劍)

猜你喜歡
教學應用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題中推理法的應用
“初高中物理銜接知識”融入中考試題的評析與啟示
未來教室:高中物理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物理傳送帶模型簡析
高中物理實驗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
中等職業學校開設三維動畫課程的教學研究
多媒體教育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學案式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