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中的應用

2022-06-09 11:38郭文婷
廣西教育·B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職學校

【摘要】本文依據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分析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與優勢,論述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中利用信息化教學平臺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策略: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線上自主學習、課中開展師生互動學習、課后拓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切實提高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 職業生涯規劃課 中職學校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8-0103-04

教育部等九部門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教職成〔2020〕7號)提出:要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主動適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要求,以“信息技術+”升級傳統專業,及時發展數字經濟催生的新興專業;鼓勵職業學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大力推進“互聯網+”“智能+”教育新形態,推動中職教育教學的變革創新。

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建構主義理論、結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為指導,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等多種手段,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組織、整合、呈現和運用的教學形式?;旌鲜浇虒W模式將傳統面對面的課堂教學、實踐實操教學和網絡在線教學等教學形式進行深度融合,以尋求三者優勢互補,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在當前信息技術變革背景下,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將線上教學平臺與線下課堂有機結合,既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又能發揮教師的教學主導作用。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實施教學,成為中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探索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教授課程內容的需要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屬于中職思政課范疇。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個性,樹立職業自信;明確發展目標,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學習動力、向目標前進;了解目前的職業和社會就業環境,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具備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管理、調整與評價的能力。中職職業生涯規劃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理論的課程,包括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及職業發展理論等學科內容,教師不能單純地講授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而要結合實際生活、社會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全面的教學資源,使學生多渠道學習本門課程。比如,在進行“自我認知”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線上測評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分析自己的職業能力時,提前觀看對應專業的工作場景,在真實的工作情境中對相關職業有所了解,使教學內容更有針對性和專業性;課中可以連線企業專家,使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融入更多專業知識;由于學生的職業規劃是動態調整的,課后學生可以對學習平臺中的作業進行訂正、修改,對自己的規劃進行調整。教師也可以通過平臺的動態數據更好地了解學生情況,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跟蹤指導。

(二)改變課堂現狀的需要

在傳統的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中,與實踐相關的內容較少,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吸引力不足,存在內容陳舊、方式呆板、教師講解過多、師生互動較少、教學過程照本宣科等現象。從學情來看,中職學生文化課基礎較差,但是動手能力強、喜歡參與活動,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講授理論知識,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不高。教師可以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為職業生涯規劃課堂注入活力,使教學形式更為靈活多變,這樣的課堂既遵循“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三貼近”教學原則,又促進課程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三)遵循新課標教學目標的需要

《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20年版)》提出:在教學實踐中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和中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學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如何將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相結合,更好地提高中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是當前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教師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利用各類典型人物案例、生動工作場景等素材,提高課堂的吸引力;通過開展各種測評實踐活動,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有五種優勢:一是學習空間有效拓展。教師利用線上課程資源,可以將較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學習,以便將更多的課中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展示,拓寬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空間,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二是將抽象的知識進行生動展示。教師通過制作微課、拍攝動畫工作場景等形式,將枯燥的課本知識變生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避免學生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三是將任務的實施與專業相結合。由于《職業生涯規劃》教材面向中職學校所有專業的學生,案例內容的針對性不強,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布置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學習任務,“先學后教”,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精神。四是問題的解決更具有針對性。教師利用線上教學平臺,通過前測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地把握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在課中可以請學生展示課堂學習成效,如通過線上討論平臺發表見解,教師可以了解更多學生的想法,從而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解決疑難問題。五是評價方式多樣化。利用平臺的數據搜集和分析功能,可以強化對學生的評價和指導,有效解決側重理論知識點講解,而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的問題;線上教學也可以提供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現場點贊、投票、對各小組成員的留言進行點評等,增強學生的學習互動性。

三、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課例

以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性格及其調試》課堂教學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超星學習通平臺,將混合式教學模式融入專業教學,采用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改編歌曲《改變自己》的歌詞。教師以“3W”為主線,出示三個思考問題“Why:為什么不同類型的職業對從業者的性格有不同的要求?”“What:幼師職業對從業者的性格要求是什么?”“How:應該如何調適自己的性格,使之與職業要求相符?”,使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中儲備知識,了解什么樣的性格適合從事幼師職業;接著,結合調適性格的任務驅動方法,引導學生改編歌曲《改變自己》的歌詞,讓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積極地調適自己的性格,使之逐步與幼師職業要求相符合。

(一)課前:線上自主學習

依據課前線上自主學習流程圖(如圖1所示),教師在課前先將學習資源上傳到超星學習通平臺,發布課前預習通知和課前學習“任務書”:觀看教師上傳的微課視頻《認識性格》,了解性格的含義及分類;觀看視頻《慷慨陳詞》第一季07《〈西游記〉師徒四人的職場性格》,得出:孫悟空做事積極主動,但是缺乏耐心;唐僧做事謹慎、有領導能力,但做事猶豫不決;豬八戒性格開朗、溝通能力強,但是做事大大咧咧、耐心不足;沙僧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學生根據“任務書”自主完成預習任務,并通過觀看微課、微視頻,結合師徒四人的性格特點找到適合他們的職業。由此,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線上學習資源主動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點,有效拓展學習時間與空間,實現個性化、差異化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師接著引導學生利用網頁版性格測試工具測試自己的性格顏色。學生測試的結果分別有紅色、藍色、綠色、黃色。紅色代表精力充沛、樂觀積極、表達能力強,給人帶來快樂,但是紅色性格的人有些粗心大意,不受規則束縛;藍色代表追求精確嚴謹、遇事細斟慢酌,有時會顯得憂慮重重;綠色代表性情溫和、謙遜識體,但是過于安逸、不喜歡壓力,在壓力之下會變得柔弱退縮;黃色代表做事有邏輯,思維嚴密、領導力強,但因為要求嚴格,因此容易出現人際關系緊張。學生通過測試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并在投票活動中選擇自己性格的顏色。投票結果顯示,測試結果為紅色和綠色的人數最多,這與學前教育專業所需要的性格特點“熱情開朗、有親和力”相適應。教師結合學生課前提交的預習作業和性格顏色的投票結果,檢查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將學生按照性格顏色的不同提前進行分組,發揮組內學生性格的共性特征,提高任務實施的針對性。由此可見,利用網頁版性格測試工具可以便捷地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做鋪墊。

(二)課中:師生互動學習

依據課中師生互動學習流程,師生需要完成“知識儲備—任務實施—總結評價”幾個步驟(如圖2所示),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1.知識儲備

在知識儲備階段,學生需要探索“Why:為什么不同類型的職業對從業者的性格有不同的要求?”和“What:幼師職業對從業者的性格要求是什么?”兩個問題。在探究“Why:為什么不同類型的職業對從業者的性格有不同的要求?”時,教師首先播放學生訪談視頻《自己的性格分析》,并提問:她們是從什么方面來考慮什么職業更適合自己?性格與職業有什么聯系?從而引出性格與職業之間的關系——性格對職業生涯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要是讓沙僧去開拓市場,業績不一定理想;如果讓豬八戒整理文件,很容易出現錯漏??梢姴煌穆殬I對從業者有與之相適應的職業性格要求。教師請小組代表上臺展示本組成員的課前作業,通過學生上臺展示,檢測學生課前討論的情況;再結合學生為唐僧師徒四人找工作的理由,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不同類型的職業對從業者的性格有不同要求”的觀點。

在探究“What:幼師職業對從業者的性格要求是什么?”時,教師首先設計“找一找”的活動,請學生在表示性格的詞語圖片中找出幼師職業應具備的性格關鍵詞。學生在眾多性格詞語中找出“愛心”“耐心”“活潑”“熱情”等關鍵詞,并通過尋找關鍵詞產生了探究興趣,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播放視頻《幼師應具備的性格》,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與教師共同總結幼師應具備的性格:幼兒園的日常工作是瑣碎和平凡的,同時情況又是復雜多變的,有時幼兒的行為會出現問題,有些幼兒需要教師特殊照顧,因此教師要用愛心去包容幼兒、用童心去理解幼兒、用細心去關注幼兒;教師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要對幼兒給予關注,鼓勵幼兒進行談話,還要做好家校溝通;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要用熱情感染幼兒,讓他們在各類活動中得到成長。通過觀看視頻,學生對幼師從業者應具備的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師接著引導學生運用袋鼠輸入App,說出通過觀看視頻,總結幼師從業者應具備什么樣的性格,檢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梢?,運用袋鼠輸入App,可以檢測學生的普通話水平,有效解決“幼師職業對從業者的性格要求”的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任務實施

通過上一環節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在接下來的環節就要完成“How:應該如何調適自己的性格,使之與職業要求相符?”的學習任務。這個環節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合作改編歌曲《改變自己》的歌詞,教師請各小組結合幼師職業對從業者應該具備的性格要求,找出本組成員的共性——性格方面最需要調適的地方及其調適的方法;再將調適方法融入歌曲《改變自己》的歌詞改編中。學生根據本組成員的性格共性與幼師職業性格進行改編,一組紅色性格學生改編的歌詞為:“最近比較煩,最近情緒很down,每天看作業,都會很想大聲尖叫,但煩躁沒有用,只會走下坡路。我可以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毛躁,改變懶惰,要一直努力努力,鍛煉耐心,才可以改變世界,Come on改變自己?!本G色性格的學生改編的歌詞為:“最近比較煩,因為要上臺了,感覺壓力大,都會很想躲起來哭,但逃避沒有用,只會被看不起。我可以改變世界,改變自己,改變膽小,不怕壓力,要一直努力努力,變得大膽,才可以改變世界,Come on改變自己?!睆母木幍母柙~可以看出,學生能夠尋找自身與從事幼師職業應具備的性格要求之間存在的差距,制訂性格調適的方法,將思想轉化為可以實施的具體行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改編歌詞,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與職業要求之間的差異并進行調適。最后,教師請兩組學生借助全民K歌App上臺演唱。在學生任務匯報中,教師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特色,引導學生運用全民K歌App進行合唱,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解決了難點問題。

3.總結評價

教師對學生改編的歌詞進行點評,從歌詞中可以看出學生性格調適的途徑比較單一。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并嚴格要求自己,還可以通過榜樣學習、實踐磨煉等方式,使學生的性格與幼師職業所需的性格相匹配。教師分發評價表、互評打分表,評分維度包括:歌詞改編內容(60分)、演唱表現(20分)、演唱默契度(20分)。每個小組在課后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對其他小組進行打分,并投票選出改編得最好的一個小組。學生之間相互點評有利于互相學習,實現多樣化評價,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投票選優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三)課后:拓展提高能力

課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錄制歌曲—課后互評—分享心得”,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如圖3所示)。各小組先完成課后作業:進一步完善改編好的歌詞,通過全民K歌App進行錄制改編的歌曲,并將音頻上傳至超星學習通平臺。接著,學生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提交課后作業并進行互評,完成課后互評和投票,使得作業的呈現和評價更直觀、更具有可視性。最后,教師通過創建班級公共QQ號,讓學生在班級QQ空間分享自己改編的歌曲,也可以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性格進行調適的過程及心得體會。如學生分享道:“我做手工時,一直提醒自己要細心,老師夸我的手工作品比之前精致了?!薄拔矣X得自己在上課時不夠活潑,所以在課后收集優秀教師上課的視頻,向她們學習如何更好地表達?!睂W生在分享中相互學習,深刻體會性格調適的重要性,從而將性格調適的方法真正融入生活中,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進步。

總之,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中,筆者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運用混合式教學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筆者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專業技能滲透到課堂教學,在課例中結合線上信息平臺超星學習通、QQ等引導學生及時做出反饋,在課前、課中、課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習效果;借助袋鼠輸入、全民K歌等App,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所需的普通話、唱歌、表演等專業素養融入教學過程中。這樣教學,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使得學生的反饋和評價更及時,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不可否認的是,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線上課程資源質量不夠高,現有的教學資源尚未形成體系;教師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平臺中的很多功能沒能靈活應用,對如何運用平臺的數據信息把握學生情況的能力等還有待提高;為了突出線上教學對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的拓展這個優點,教師給學生布置了較多的課前作業,這難免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負擔,反而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如何把握好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課前、課中、課后的作業量,也是筆者今后將要繼續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譚永平.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實施策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2).

[2]黃新平,楊雪.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網絡教育平臺的研究與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9).

[3]王水珍.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德育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1).

注:本文系2019年度南寧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職業生涯規劃課》為例”(2019B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郭文婷(1993— ),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中職思政課程教育。

(責編 楊 春)

猜你喜歡
混合式教學模式中職學校
混合式翻轉教學模式對高職院校外語師資的要求及建設策略
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媒體廣告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淺談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聲樂課程教學的應用與實踐
中職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德育工作淺談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