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幼教專業學生禮儀教育的策略

2022-06-09 12:12鄭欽
廣西教育·B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禮儀教育提升策略

【摘要】本文論述提升中職幼教專業學生思想品質的途徑,認為教師要重視禮儀教育,主動做好禮儀課程前期準備工作,加強理論指導,強化實踐應用,實現禮儀內化,旨在提升學生的品德素養。

【關鍵詞】禮儀教育 中職幼教 思想品質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8-0049-03

禮儀不單是一個人思想品質的外在表現,也是一種內在品德需求,當一個人具備較高的人格素養時,也會自覺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真正做到“以禮待人”。而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也需要高尚的品格素養和為人師表的內在品質。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信服,才能更好地指引學生成長。因此,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教師也應重視禮儀教育,主動做好中職生的禮儀教育指導,以便學生未來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時,能夠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促使幼兒在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做好課前準備,奠定教育基礎

課前準備的過程猶如“打地基”的過程,只有課前準備環節細致、全面,才能夠推動優質課堂的有效生成。所以,在中職課堂上開展禮儀教育時,教師要做好教材的解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并對教學目標進行細化,以便為后續開展教育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解讀教材,確定重點

在禮儀課程教學中,教師往往期望較高,都希望達到“面面俱到”的教育效果,讓學生掌握所有的禮儀知識。但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限的,能夠接受的知識也是有限的,當教師將所有的禮儀知識一股腦地全都灌輸給學生時,學生往往難以完成對所有知識的認知。教學重點隱藏在這些知識中,如果教師不側重為學生介紹重點禮儀知識,那么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整堂課的教育價值也難以得到體現?;诖?,教師要深度剖析教材內容,結合中職生的成長需求和未來的職業需要,鎖定課堂上的教學重點。

例如,在“禮儀與幼兒教師禮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教材的細致分析以及未來的職業需求等,確定本節課的學習重點。首先,教師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分析,指出“禮儀”“幼兒園教師禮儀”的概念,明確“幼兒園教師應當掌握的基本禮儀”“加強幼兒教師禮儀修養的意義”“幼兒教師禮儀素養發展現狀”等內容,是本節課中學生應該了解的知識點。圍繞上述內容,結合學生的未來職業需求,教師對這些知識進行篩選,確定“幼兒園教師應當掌握的基本禮儀”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如此教學,教師先分析教材上包含的所有知識,再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等,對各個知識點的重要程度進行分析,能夠逐步為學生確定課堂上的學習重點,以便學生“有的放矢”,掌握基本的禮儀,加強禮儀教育,強化禮儀素養。

(二)細化目標,指明方向

如果將課堂教學環節比作“糖葫蘆”上的山楂球,那么教學目標就是串聯“糖葫蘆”的“竹簽”,各個教學環節只有都圍繞教學目標展開,才能夠釋放最大的價值。在幼兒教師禮儀教育中,教師應當認識教學目標的重要作用,圍繞禮儀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定內容詳細、方向明確的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為導向針對性地設計課堂學習活動。這樣,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教師也可以參照教學目標,查看最終的教學質量,從而及時、精準地為學生彌補不足。

比如,在“幼兒教師辦公室禮儀規范”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目標的細化設計,為整個禮儀教育指明方向?;趯滩牡慕庾x,教師明確“辦公室禮儀原則”“接待禮儀的一般程序、具體方法”等內容是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以此為學生設計如下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辦公室禮儀原則;熟悉接待禮儀的一般流程和方法。2.能力目標:合理應用辦公室禮儀規范,處理好辦公室內部的工作。3.情感目標:認識中華禮儀的美感,主動遵循辦公室中的禮節,尊重和弘揚中華美德。隨后,教師以上述目標為導向,精準安排學習活動,從而有序落實目標要求,促進中職生辦公室禮儀規范的形成。

二、重視基礎,做好理論指導

無論禮儀教育本身帶有多么強烈的實踐色彩,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理論指導,增強學生對禮儀知識的認知,只有這樣,未來的幼兒教師才能夠形成正確的思想,在走向工作崗位后主動為幼兒樹立好榜樣,讓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學禮儀理論知識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借助多媒體技術促進禮儀新知的理解,通過開展趣味競賽、合作活動等,促進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對禮儀的認知。

(一)借助多媒體直觀理解禮儀知識

禮儀知識的實踐色彩,決定了禮儀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采用口述的方式為學生介紹禮儀規范,難以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很難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做出標準的行為。多媒體技術能夠弱化理論知識的抽象性,為學生帶來直觀的學習體驗。因此,在引導學生學習幼兒教師的禮儀規范時,教師可以積極地借助多媒體技術優化傳統教法,以便學生通過直觀的畫面,增強對禮儀規范知識的認識。

例如,在“幼兒教師的服飾禮儀規范”教學中,如果教師單純地采用說教的方式,為學生介紹各種服飾禮儀,勢必會讓學生陷入“云里霧里”的狀態,以致學生在將來工作時,依舊不能正確穿戴服飾。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開展直觀的教育活動,增強學生對服飾禮儀的認識。在課堂上,教師先為學生播放視頻,讓學生從實際案例出發,認識到正確著裝的意義。隨后,教師為學生介紹幼兒教師服飾禮儀的幾大原則,如服飾顏色應當鮮亮、服飾應當適合戶外活動、應當盡量少戴配飾等,并搭配相應的圖片,讓學生在圖文結合的學習中加深對服飾禮儀的印象。多媒體技術的引入,讓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更加形象、有趣,進而有效加深學生對禮儀規范的記憶,從而讓學生在后續的工作中更加主動地踐行禮儀規范。

(二)創設趣味競賽,增強學生的印象

在引導學生學習禮儀知識時,為了增強學生對禮儀知識的記憶,教師也可以結合禮儀知識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競賽活動,促使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強化對禮儀知識的印象。而通過學生的競賽活動,教師也能夠直觀地認識到學生掌握禮儀知識的實際情況,以便幫助學生補充相應的禮儀知識,完善學生的禮儀知識體系。

以“幼兒教師語言規范”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采用競賽的方式,加深學生對語言規范知識的記憶,讓學生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在教學中,學生先學習教師語言禮儀的基本要求,懂得語言的基本規范。接著,教師為學生講述游戲活動的規則: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依次起立判斷圖片中的語言是否正確,判斷失誤后,學生會被淘汰出局,留到最后的學生則獲得游戲的勝利。隨后,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不行”“不可能”“你怎么這么壞”“你真棒”等語言,引導學生進行判斷,促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對語言規范的認識。

(三)引導學生合作練習,相互指導

禮儀是外顯性的教學內容。因此,能夠直觀地看到學生學習禮儀的質量,并指出學生的不足。但是,在中職教育中,教師不可能一對一指導每一名學生做出標準的禮儀動作。對此,為了加快學生學習禮儀規范的效率,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合作互動的小組,讓學生在合作練習中互相糾正,共同提高練習禮儀規范的質量。但在進行分組時,教師要認識到每一名學生的學力基礎不同,先對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情況進行了解,再為學生合理安排組員。

比如,在“幼兒教師的儀態禮儀規范”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認識儀態美的重要性,引發學生對儀態美的重視。隨后,教師依次為學生示范“站姿”“坐姿”“蹲姿”,并向學生介紹相應的要點,增強學生對幼兒教師儀態的認識。在示范過程中,教師要密切觀察學生的表現,從而精準判斷學生的學習能力。緊接著,教師采取優勢互補的原則,為學生搭建合作練習的小組,每個小組中既有掌握標準站姿較好的學生,也有對標準坐姿、蹲姿不太熟悉的學生。分好組后,學生在組內開展互助學習,從而在相互指導中互相糾正對方的不足,共同探索標準的儀態禮儀規范。

三、強化實踐應用促進禮儀內化

幼教專業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目的是更好地在未來的工作中踐行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幼兒樹立典范。因此,單純地將教育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上是遠遠不夠的。在組織學生學習禮儀知識時,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實踐應用的機會,讓學生將掌握的禮儀知識運用于實踐,促進學生對禮儀知識的內化。

(一)設計角色扮演,在情境中模擬

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能夠為學生創設“預演”的機會,讓未來的幼兒教師在學生階段就對禮儀知識融會貫通,切切實實地提升實踐能力。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創建情境的方式,為學生創設扮演角色的環境,讓學生與角色融為一體,完成對相應禮儀規范的靈活練習。但是,創設角色扮演情境也要掌握方法,倘若教師直接為學生安排相同的角色扮演情境,未免顯得生硬,降低學生參與角色扮演的動力。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多個角色扮演情境,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以便學生在積極參與角色扮演的實戰演練中,增強對禮儀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師幼交往禮儀”的內容后,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園的教學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角色扮演情境,引導學生在情景模擬中逐步內化師幼交往禮儀知識。在活動中,教師先按照不同的情況,為學生介紹師幼交往中的各種禮儀。接著,教師為學生設定如下情境:“班級中一名幼兒突然摔倒了,你會……”“在組織幼兒開展活動時,幼兒突然舉手,你會……”“在活動中,幼兒提出了一個問題,你會……”,等等。隨后,教師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設想等,自主選擇一個情境開展角色扮演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逐步熟悉與幼兒進行交往的禮儀,這樣在未來的工作中,當面對幼兒不同的表現時,可以與幼兒建立良好的互動交往,讓幼兒更加享受學習過程。

(二)開展社會實踐,在應用中練習

雖然學校創設的角色模擬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機會,但是與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還是存在一定偏差,當學生真正走進幼兒園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時,還會存在較強的不適應,難以有效地將已積累的禮儀知識付諸實踐。對此,教師應主動與當地的幼兒園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階段就可以深入未來的工作環境進行體驗,逐步將掌握的禮儀知識轉變為自覺的行為習慣,從而在未來的工作中可以更加自然地做出符合教師禮儀標準的行為。同時,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可以獲得學生的真實反饋,從而精準施教,為學生查缺補漏。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幼兒教師一日活動禮儀規范”內容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入提前聯系好的幼兒園實習,為學生創設參與實踐活動的機會。具體步驟如下:教師先將禮儀課程中的教學進度告知幼兒園的負責人,然后將學生安排到幼兒園實習,并請幼兒園負責人查看學生是否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在社會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再與幼兒園的負責人進行對接,了解學生的實習表現情況。之后,教師為學生創設“自主反思”的平臺,引導學生描述自己在幼兒園的工作體驗,以便學生在回顧工作經歷的過程中,客觀地認識自己的禮儀素養發展水平。最后,教師再結合學生的實際表現給予評價和指導,促使學生結合實習經歷糾正自己的不足,從而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好地運用學習到的禮儀規范,促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以便學生的禮儀素養和綜合能力都獲得有效的發展。

總而言之,在中職幼兒教師專業教學中,教師重視禮儀教學,有利于學生品德素養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以便學生在未來參加工作時,可以在幼兒的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從而更好地幫助幼兒成長。

參考文獻

[1]黃小娟.文明禮儀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必要性[J].新課程,2020(50).

[2]郭海燕.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如何開展禮儀教育[J].職業,2021(4).

[3]閆晉平.注重德育,貴在得法:關于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思考[J].時代汽車,2021(11).

[4]李紅,王延花.對中職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原則及方法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7).

作者簡介:鄭欽,重慶人,講師,研究方向為幼兒教師禮儀教育教學。

(責編 林 劍)

猜你喜歡
禮儀教育提升策略
高職體育教學中滲透禮儀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如何對中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淺談英語課中的禮儀教育
計算機軟件技術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議
中職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體育課堂中融入禮儀的重要性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與經濟效益提升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多種途徑實施禮儀教育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