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形勢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2022-06-16 02:34李紅英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0期
關鍵詞:課堂效率雙減小學語文

李紅英

摘? 要:國家實施“雙減”政策,是一次教育觀念的大變革,要求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優化學生的成長環境。教育理念的更新,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既為學生減負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能呢?以下本人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思考和研究,談幾點拙見。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前言

課堂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生學業發展的“主導線”,是助力“雙減”政策行穩致遠的“減壓線”。在雙減政策下,如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如何提質增效?這成為擺在每個老師面前的難題?,F結合本人教學工作實際,就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方法,談幾點拙見。

一、學習前置,將預習落到實處

有效的預習有助于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也是提升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每課教學重難點不同,學生預習時側重點就不同,教師可以設計“導學單”,給學生提供重點思考方向,讓學生在課前就靠自己的知識儲備“先學”。

例如教師可以圍繞生字詞讓學生課前通過查字典先掌握,或用學過的方法嘗試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梳理文章脈絡,利用學過的閱讀策略先對課文進行自我提問,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二、增強課堂魅力,達到效率最大化

(一)借助多媒體,呈現立體形象知識

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如何去讓枯燥的課本知識變得有魅力,是老師需思考的問題。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若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呆板,很難使學生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制造多重感官刺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爬山虎的腳》時,可借助視頻,向學生展示爬山虎向上爬的過程,畫面清晰唯美,生長過程清晰,一下將學生從課本代入生活,留下深刻印象,潛移默化之中對其產生影響,以后看到爬山虎就會下意識地想到這節課,進而去留意觀察其他植物。

多媒體能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找資源、整理資源等可能會花費不少時間,但是效果確是無可比擬的。在這里,還可以讓學生參與進來,嘗試讓學生自己從不同渠道搜集各類資料,這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的方式,定會印象深刻。

(二)注重教學語言,營造趣味課堂

在教學藝術中,教學語言表達是其中基本且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學的語言首先要有味,拒絕平板。語言的平板是指比較生硬、少情寡味的新聞式語言,可想而知,這樣的語言只會是催眠的效果。

而語言“有味”,是指教師充滿激情、抑揚頓挫的語言,時而“大弦嘈嘈如急雨”(激情澎湃時),時而“小弦切切如私語”(哀婉纏綿時);時而“嘈嘈切切錯雜彈”(集體討論時),時而“此時無聲勝有聲”(聽別人發言時);時而“銀屏乍破水漿迸”(朗讀體會激越場面時),時而“輕攏慢捻抹復挑”(品味優美語句時)。學生像在奇幻世界遨游,通過老師的語言,感受課文內容及語言文字的神奇。這樣的課堂,怎會不讓學生印象深刻?

以教學《蟋蟀的住宅》一課為例,在指導學生感受蟋蟀住宅選址及內外部環境等特點時,老師這樣講“蟋蟀也是很講究的,一般的房子可不滿足,要選擇地段好的,什么是好地段呢?陽光充足(文中內容)……”老師教學中加上語言技巧,形成自己風格的教學語言,能有效地把學生吸引到語文課堂中來,課堂效率在不知不覺中也就上來了。

(三)保證學生深度思考的機會,發展學生創新思維

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一種自覺持久的內驅力。圍繞“提問”的閱讀策略單元,教給學生提問題的方法,可從課題、內容、寫法、啟示等方面引導學生質疑。

如老師在板書課題后,向學生們提問:“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到的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思維活躍起來,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接著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在文中找出答案,或和同學合作討論出答案。從質疑到解疑,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四)用教材教方法,舉一反三會遷移

課堂時間有限,僅是教課文是無法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的,教學時應以教材為依托,通過教材教給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并嘗試舉一反三。這樣即使是脫離了某一篇課文,學生依然能夠用同樣的方法理解類似課文,解決同類問題,使學習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學習《走月亮》時,我們在課堂上并沒有就教材去講授內容,而是讓學生通過誦讀和賞析去體會文章中語言的運用及表達的技巧:作者是如何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呈現月下散步的美好的?是如何通過景物描寫描繪出動人意境的?

在學習過后,學生能夠依托課本,卻又跳出課本,記錄下自己在月下難忘的瞬間。從學生稚嫩卻又滿載著美好的表達中,可以真正感受到學生讀懂了文章中言辭美與意境美,并能夠遷移運用于自己的表達中,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片段,也體現了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

三、隨堂檢測,掌握學習效果

首先,如果只是教學過程中提問,難免會出現個別學習不太積極主動的孩子形成惰性,課堂上不主動思考,不認真傾聽,專注力較差,而課堂檢測可以引起學生有意識的行為注意。

其次,對于教師來說,課堂檢測也是一面很好的反光鏡,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反饋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梳理出課堂上學生學習效果較好的部分以及仍有欠缺的部分,在此基礎上可以及時做出調整,查漏補缺。

例如,在學習提問單元時,采用的多是小組合作的提問方式,因為有組內幫帶,學生進行問題分類是不存在大問題的,可是在隨堂類文檢測中卻暴露出一些問題,有些學生分不清內容和寫法,這就需要我在接下來的練習中特別注意這一點,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指導。

結語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社會在變,教育政策在變,學生在變,老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也得變,雙減的路上,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與時俱進,才能搞好教育教學工作,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呂紅梅. 雙減政策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李艷杰. “雙減”政策下如何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猜你喜歡
課堂效率雙減小學語文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