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的對策研究

2022-06-19 07:06文繼常周艷
時代金融 2022年6期
關鍵詞:金融業務普惠金融服務

文繼常 周艷

一、引言

目前,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個基礎上,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普惠金融就是其中一條重要路徑。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及邁向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義。

自2005年以來,我國持續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漸獲得了商業銀行的認可,同時被商業銀行納入發展戰略中。普惠金融的概念最初是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同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我國央行、國開行、商務部等合作,開展“建設中國普惠金融體系”項目。自此,“普惠金融”頻繁出現在我國重要文件中。

對于商業銀行而言,一方面,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社會責任。我國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包括小微企業、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一直以來這部分群體的金融服務可得性較低。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支持下,商業銀行開始積極推動普惠金融業務發展,在可控成本范圍內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人群提供及時、有效和專業的金融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目標群體的金融服務可得性。另一方面,發展普惠金融業務是適應社會發展所要求的。一是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能夠享受政策紅利。目前,我國對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給予了優厚的政策支持,如對普惠金融業務發展較好的商業銀行在存款準備金政策方面給予支持。二是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能夠有效調整現有客戶結構。目前,商業銀行的客戶構成相對單一,而普開展普惠金融業務可以有效拓展客群種類,豐富客戶結構,對于商業銀行客戶構成的改善相當有利。三是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能夠加快自身轉型,提升客戶黏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縮小與科技型金融機構的差距[1]。

二、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發展現狀

普惠金融是指在金融活動中以特殊群體能夠承擔得起的成本為他們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務?!捌铡钡暮x是擴大金融服務的服務群體,即有金融服務需求的客戶都能夠獲得金融服務;“惠”則強調合適,有金融服務需求的客戶都能夠獲得合適的金融服務 [2]。普惠金融業務主要包括普惠小微金融業務、消費金融以及鄉村振興等相關業務。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理念與實踐不斷豐富,普惠金融的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商業銀行在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作為傳統金融服務的提供者,積極拓展金融服務網絡,強化金融產品創新,提升賬戶普及率,改善農村地區的支付服務體系,有效增強了金融服務可得性。

隨著商業銀行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的力度不斷提升,我國普惠金融表現出以下兩個特征。一方面,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保持快速增長。普惠金融貸款主要包括助學、創業擔保、農戶生產經營等方面。如圖1所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金融領域的貸款余額為26.52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3.2%,其增速較上年下降1%。在宏觀政策的支持,相關機構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的政策,在此基礎設,相關金融機構對普惠金融群體的信貸投放力度進一步加大。如圖2所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為19.23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7.3%,增速比上年低3%。另一方面,我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逐漸下降。2018年全年為7.34%;2019年全年為6.7%,較2018年下降0.64%;2020全年為5.88%,較2019年下降0.82%;下降幅度高于2019年下降幅度,原因在于疫情背景下,金融機構讓利實體經濟1.5萬億元。該下降趨勢在2021仍在保持,2021年為4.98%,低于2020全年的5.88%。金融機構持續讓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普惠小微貸款利率在持續下降。

此外,在普惠型信貸市場中,有四大參與者,它們分別是農村金融機構、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大型商業銀行。根據《2021年中國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2021年城市商業銀行的貢獻率為14.30%;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貢獻率為18.08%;農村金融機構的貢獻率為32.47%;大型商業銀行的貢獻率為35.15%。大型商業銀行貢獻率最高的原因在于:一是政策指示,國家多次頒布政策通知,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加強普惠金融事業部的建設;二是指標壓力,銀保監構建的商業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體系對相關指標作出了要求;三是能力支撐,大型商業銀行的資金、業務等實力能支撐起普惠金融建設的重任;四是利率低,大型商業銀行的普惠信貸利率遠低于銀行業平均普惠信貸利率[3]。如2019年,五大商業銀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7%,低于銀行業平均普惠信貸利率為6.7%。

三、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發展存在的挑戰

(一)普惠金融業務風險較高

一方面,商業銀行在為服務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群體時,通常會因為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面臨較高風險,這是因普惠金融的特點所決定的。一般而言,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群體通常沒有充足的現金流,缺乏穩定的收入來源,導致其還款能力差,進而導致違約風險高。另一方面,普惠金融業務的服務群體相對而言更平民化,收集客戶的相關信息難度較高且成本較大,進而會導致風險難以控制。目前,傳統的風險防范系統已無法很好的控制商業銀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所面臨的風險,因而難以順利開展業務。但也有部分商業銀行過于關注盈利情況,將風險拋諸腦后,最終導致風險大量集聚[4]。

(二)普惠性與盈利性存在矛盾

普惠金融的普惠性,更應該是引導商業銀行承擔發展義務,共享社會資源的理想狀態。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業務的本質是改善弱勢群體的金融可得性,具體表現為商業銀行的服務對象范圍擴大、銀行網點數量增加、貸款利率降低。商業銀行的盈利性要求其在合法合規的的前提下實現利潤最大化。然而普惠金融的服務對象個體金融需求量少、所處地理位置偏僻,還有資產評估困難的問題,這增加了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成本,弱化了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尤其是2020年以來,商業銀行在面臨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和嚴峻的經營壓力下,讓利實體經濟,但某些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信貸利率低不良高,對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三)普惠金融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

近年來,商業銀行的普惠金融業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普惠金融產品設計上積極創新,豐富了相關產品,但由于沒有考慮客戶群體的實際需求,缺乏地區特色和場景化安排,導致了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產品呈同質化發展,產品契合度低,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符合普惠金融客戶群體。商業普惠金融產品的同質化主要表現為產品單一,其適用范圍和產品特點差異不明顯。目前,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的產品可分為三類:一是信用類產品,該類產品主要考察普惠群體在銀行的存款、理財產品等;二是抵押類產品,該類產品要求普惠群體以房地產等可作抵押的資產作為抵押物;三是納稅類產品,這類通常按照納稅情況核定額度[5]。

(四)普惠金融業務的可持續性仍有不足

目前,我國主要采用補貼的方式,來提高普惠金融客戶群體的金融服務可得性。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是否可持續發展,直接決定了普惠金融能否長遠發展。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過程中,部分商業銀行的運作模式缺乏可持續性,難以充分發揮普惠金融的基本功能。另外,僅僅依靠國家補貼和銀行讓利不是長久之路,長此以往會導致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下降,對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背離。同時,我國大型國有銀行往往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干預,導致其不能充分發揮創新激勵和市場競爭的作用,無法以完全市場化的方式來提供普惠金融服務。而社區支行和小微支行與大中型金融機構相比,其獨立性較低,產品和服務也相對較少,在經營和盈利方面會面臨更多的困難[6]。

四、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

首先,從源頭上控制風險。普惠金融主要服務于低收入等特殊群體,為了避免違約事件的發生,保證貸款資金能夠按期歸還,在客戶盡職調查環節應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強化對客戶的評估,將征信有問題的客戶篩除,對誠信記錄有問題和涉嫌訴訟等情況的客戶進行分析,進而采取逐步進入和逐步壓退的管理機制。其次,積極開發普惠金融風控系統。充分運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技術,通過信息挖掘來完善風控模型、更新預警系統,以此來增強監控和預警系統的前瞻性和有效性,最終建立適應于普惠金融業務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有效風險控制體系。最后,商業銀行應主動尋求風險補償,積極與政府對接,共同打造擔保體系為普惠金融發展服務。同時充分調動商業銀行的積極性,加強與各主管部門合作,成立普惠金融扶持基金,對商業銀行進行一定的風險補償。

(二)強化普惠金融政策導向

首先,由于商業銀行的盈利性與普惠金融的普惠性之間存在一定沖突,應針對商業銀行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的行為,在政策上進一步對商業銀行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等。其次,針對商業銀行投入到普惠金融領域的貸款資金,提供一定比例的補貼,提高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以此來激發商業銀行服務普惠金融的積極性和內在動力。最后,應進一步拓寬目標客群獲得普惠金融融資渠道的途徑,如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不定期開展的銀企對接機制,完善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的“一對一”幫扶機制,以此來更好的滿足相關群體的融資需求。

(三)打造差異化普惠金融產品

首先,制定普惠金融產品時要遵循需求導向,深入調研市場需求,根據市場需求的不同制定差異化的普惠金融產品,如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靈活調整貸款金融和貸款期限,最大程度上滿足客戶的需求。其次,商業銀行應結合區域和場景的不同,打造獨具特色的普惠金融產品,并以此來服務低收入等特殊群體。最后,商業銀行應將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相結合,積極開發完善普惠金融線上產品,如推出線上質押和線上快貸等普惠金融貸款產品。線上普惠金融產品一般具有操作便捷、審批快、放款迅速和還款靈活等特點,這類產品的發展速度也影響了商業銀行普惠金融的服務質效。

(四)建立健全長效發展機制

首先,商業銀行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建立健全長效發展機制,助力普惠金融長期可持續發展,要將普惠金融作為一個長期事業。一般而言,普惠金融需要長期付出才能有所成效,在成本投入的時候需要量力而行,不能投入過度,導致普惠金融業務難以持續發展。其次,要防止普惠金融服務過剩的情況出現,要根據客戶的實際金融需求而定,提出有針對性的普惠金融產品。同時,商業銀行的服務供給不能大于客戶的真實需求,這樣會加重其商業銀行的負擔,甚至形成金融風險。最后,商業銀行要依靠普惠金融業務來提升息差水平,在為普惠金融群體進行服務時,憑借著其擁有的主動權,在資產端提高信貸收益。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在吸納普惠金融群體的存款時,可以憑借其在議價權具有的優勢,在負債端有效降低存款成本。未來,隨著普惠性金融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商業銀行息差水平將會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 阮崢.商業銀行內部審計視角下的普惠金融[J].福建金融,2022(03):70-74.

[2] 焦瑾璞.構建普惠金融體系 讓更多人享受現代金融[J].今日財富(金融發展與監管),2010(09):6-9.

[3] 楊榮.普惠金融的發展與評價[EB/OL].[2022-03-07].

[4] 張婕,趙陽.普惠金融發展存在問題及風險防控[J].現代金融,2020(03):39-40+46.

[5] 謝東伸.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研究[J].當代金融研究,2022,5(02):83-92.

[6] 聶燕峰.銀行業普惠金融實踐探索與可持續發展[J].黑龍江金融,2021(12):66-68.

基金項目:重慶市教委科技項目“大數據背景下區塊鏈技術治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KJQN20214204);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委托項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商貿流通一體化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21WT001)

作者單位:文繼常,成都銀行重慶南岸支行,碩士研究生,支行行長助理;周艷,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碩士研究生,講師。

猜你喜歡
金融業務普惠金融服務
“三農”和普惠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
讓金融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探索節能家電碳普惠機制 激發市民低碳生活新動力
協力推進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我國城市商業銀行國際金融業務拓展策略探討
前海自貿區:金融服務實體
商業銀行發展住房租賃金融業務的路徑探析
商業銀行發展縣域網絡金融業務的策略探討
黑龍江省物流企業創新物流金融業務模式與風險控制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