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過程探究 構建有效課堂

2022-06-21 19:16洪建章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2年6期
關鍵詞:有效課堂數學教學

摘 要:教育的本質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就需要教學更加重視“過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重結果、輕過程”的觀念,注重組織學生開展“過程性”探究,即注重知識形成過程探究,注重解題過程探究,注重知識的重現過程探究,注重思維過程探究。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使數學課堂教學更有效。

關鍵詞:數學教學;過程探究;有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6-0018-03

引? 言

學生學習知識,從理解到掌握再到應用需要一個過程。知識自身也有一個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因此,教師不僅要明確知識生成的過程,還要明確教材中練習設置的變化和延伸過程,為學生提供獨立探索的機會。筆者認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注重過程探究,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注重知識形成過程探究

問題驅動指引貫穿了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序列問題有助于引導學生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經歷知識的發展過程,從而形成對概念、原理等的深刻理解。對過程中蘊含的數學思想的體會與感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索精神。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知道知識“是什么”,更要清楚“為什么”和“怎么樣”。其中,了解“為什么”和“怎么樣”就體現了對知識邏輯形式的探究。經過這種過程性的探究,學生能夠逐漸明了知識涉及的思維結構和思維方法,將客觀的符號知識內化為個人的認知結構,實現“轉知成智”。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探究過程,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在運用知識時得心應手,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例如,在“有理數的乘方”一節中,乘方的意義及求有理數的正整數指數冪是重點和難點,正確理解底數、指數和冪的概念,是正確運算解答乘方的關鍵。對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三組問題,由淺入深,讓學生通過比較、辨析來理解概念,真正體會冪的運算由來,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真正理解冪的概念。

注重知識形成的過程,一方面是新課中的知識形成過程,要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另一方面是知識體系形成的過程,要理解知識間的區別與聯系[1]。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形成結構化的知識,在綜合背景的問題中,才能選擇和調用相應的知識,這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才會更高效。

二、注重解題過程探究

數學習題中有很多極具教學價值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就題論題,給出結果或答案即可,而應充分挖掘題目中的豐富內涵。深度教學要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切身體會、感受與經驗,豐富學生的過程體驗。這是深度教學的要求,也是對學生學習過程性的回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盡量讓學生參與到解題過程探究中,讓學生真正體會習題中包含的知識,快樂地探究學習,使學生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和認知結構,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2]。

以“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這一節的一道習題為例:已知飛機著陸后滑行的距離s(單位:m)關于滑行的時間t(單位:s)的函數解析式是s=60t-1.5t2,

求飛機著陸后滑行多遠才能停下來?在講解此習題時,筆者設計了如下的探究過程。

甲同學:準備一架模型飛機,用教室地板當跑道,

演示飛機滑行的過程。

乙同學:在黑板上,先建立直角坐標系,t軸表示時間,s軸表示飛機滑行的距離。隨著甲同學的演示過程,在直角坐標系中把圖像畫出來,如圖1所示。

在這樣的探究過程中,學生真正理解了隨著時間t的增加,飛機滑行的距離s從只有增加不會減少到最終不變的事實,明白了點A的含義,體會了二次函數與實際問題的聯系,達到了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應用。

又如,地面上一個小球被推開后開始滑行,滑行的距離s與時間t的函數關系如圖2中的拋物線所示(A是拋物線的頂點),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球滑行6秒停止

B.小球滑行12秒停止

C. 小球滑行6秒回到起點

D. 小球滑行12秒回到起點

三、注重知識的重現過程探究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課程內容不僅包括數學的結果,還包括數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蘊含的思想方法。對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參與過程,重視知識的重現過程。

例如,在“點和圓的位置關系”這一節中,教師在講解如何確定外接圓的圓心時,可設計如下問題:

問題1:給出一個圓形(大于半圓)紙片,如何確定圓心,并把殘缺的部分補完整?方法1:在紙上用折疊法嘗試,確定圓心,補完圖形,如圖3所示。方法2:

利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及圓周角的性質,如圖4所示。

問題2:撕碎圓形紙片,給碎片定圓心。教師將圓形紙片當著學生的面撕碎(可多撕幾下),為學生設置一個新的情景:如何確定一塊碎片所在圓的圓心呢?

學生可以利用“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即利用外心的性質作圓,找出圓心,補完圖形(如圖5)。

知識的再現過程有助于學生了解所學知識從何而來、解決何種問題、怎么解決,在有限的時間內探究知識[3]。這樣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獲取知識,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能力。同時,整個課時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梢?,有了學生的參與,再現知識過程的探究,課堂教學才會生機勃勃,學生才會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

四、注重思維過程探究

完整的思維過程包括審題、解題、反思。教師要創造機會讓學生經歷完整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理解數學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體現在選擇好的題目、設計好的問題,以及提煉可推廣的方法、策略或技巧[4]。

注重思維過程探究,可以讓學生真正經歷完整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參與審題、析題、解題的探究過程,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思維方法,利用數學思想方法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技巧,使學習更有效。

結? 語

正如布魯納所說,“探索是教學的生命線”,這條生命線就是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過程的集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知識形成過程探究,注重解題過程探究,注重知識的重現過程探究,注重思維過程探究,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真正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金曉誠.“過程教學”使數學課堂更有效[J].數學教學通訊,2015(10):37-38.

伍遠岳.論深度教學:內涵、特征與標準[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7(04):58-65.

季曉凌.注重學習過程 構建有效課堂:淺談《烙餅問題》的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6(20):122-123.

林小龍.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構建途徑分析[J].教育觀察,2018,7(08):96-97.

基金項目:本文系廈門市第十三期中學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課題“深度教學理念下初三年級數學復習課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編號:HZSD08202102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洪建章(1976.11-),男,福建廈門人,

任教于廈門市新圩學校,教研組長,高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有效課堂數學教學
實現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洗去浮華,回歸本真
數學教學中引發創造性思維的技能探究
例談數學教學中辯證唯物主義的滲透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