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比N還N”構式義識解機制的多維考察

2022-06-21 01:27馬偉忠
關鍵詞:物性構式語義

○馬偉忠

一 引 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像“他比女人還女人”這樣的話。這種“S比N還N”表達結構比較特殊,其特殊之處在于副詞“還”用來修飾名詞,而且前后兩個名詞N形式相同。學界對“S比N還N”這一構式研究成果較多,但理論視角多有不同。宗守云(1)宗守云:《“還N呢”與“比N還N”格式試析》,《張家口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第19—23頁。、唐依力(2)唐依力:《析“比N還N”句式》,《修辭學習》2001年第1期,第22—25頁。、徐茗(3)徐茗:《“X 比 N 還 N”句式中N的研究》,《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第129—131頁。等學者側重于分析“S比N還N”組成成分以及整體構式的句法語義特征,尤慶學(4)尤慶學:《“比N還N”的結構特點和修辭功能》,《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第62—64頁。、周錦國(5)周錦國:《“S比N還N”結構式的修辭學分析》,《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2期,第63—66頁。、尚加加(6)尚加加:《“比N還N”句式與語境的關系考察》,《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第4期,第54—55頁。等學者側重于分析這一構式的語用修辭特征,張愛民等(7)張愛民、張愛玲、張秀松:《“X比N還N”句式探討》,《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第67—70頁。、吉益民(8)吉益民:《“X比N還N”比較構式的認知考察》,《語言與翻譯》2012年第1期,第27—31頁。、程亞恒(9)程亞恒:《“比X還X”構式的衍生機制與動因》,《漢語學習》2013年第1期,第59—64頁。等學者從認知理論出發重點解釋這一構式的句法語義特征、產生機制與動因,王天翼(10)王天翼:《“S比N1還N2”的語言哲學解讀(上)》,《外語學刊》2016年第2期,第6—10頁。王天翼:《“S比N1還N2”的語言哲學解讀(下)》,《外國語文》2019年第4期,第95—103頁。則從語言哲學的角度重新解讀了這一構式中前N與后N功能上的轉變??傮w而言,學者們對“S比N還N”的研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但仍有研究空間。我們認同馬偉忠(11)馬偉忠:《試析“比N還N”及其相關句式的句法、語義特點》,《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6期,第65—73頁。的研究結論,“S比N還N”構式的核心語義是“比”字句式群中凸顯比較主體“S”屬性特征并具有最強主觀量的虛擬比較。我們的問題是:聽者或讀者是怎樣識解“S比N還N”構式義的,其語義識解機制是什么。前人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還有不足之處,而這正是本文研究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基于物性結構與概念整合理論分析“S比N還N”構式義識解問題。

二 構件N的語義特點

探究“S比N還N”構式的語義識解機制的首要任務是了解這一構式的構件編碼特點?!癝比N還N”區別于其他比較句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構件名詞N的編碼,因而解碼者有必要解讀N的語義特點,即N的語義類型與指稱特點。

(一)構件N的語義類型

不同的研究目的產生了不同的名詞語義分類方案,本文主要采用王惠等(12)王惠、詹衛東、俞士汶:《“現代漢語語義詞典”的結構及應用》,《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第1期,第134—141頁。的百科知識式分類。其中,名詞可分為具體事物、抽象事物、過程、空間、時間五大類,然后再細分小類,分類較為詳細,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的名詞語義類型。我們主要參照這種分類體系,同時以蘇新春(13)蘇新春主編:《現代漢語分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第5—9頁。主編的《現代漢語分類詞典》作為輔助參考,對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進行檢索(14)BCC語料庫網址:http://bcc.blcu.edu.cn/,其他來源語料也會隨文標明出處。構件S與“比N還N”在形式上是松散關系,比如在對話中S可省略也可后置,這些是“S比N還N”構式的變體用法,這些變體現象也是我們考察的對象。,將能進入“S比N還N”的所有名詞進行歸類統計,如表1所示(15)表1中表人名詞包括人化的妖魔鬼怪神等事物,表空間名詞包括具有地點屬性的組織機構。。

根據Bybee(16)Bybee J.Frequency of Us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269-278.,例頻率(token frequency)關注一個特定的形式在語境中出現的次數多少,而型頻率(type frequency)關注一個語言成分出現在某一語言結構中的種類多少,語言結構的型頻率越高,其框式表征越強,能產性就越高。從表1統計來看,“S比N還N”構式出現的例頻率為1 010次,型頻率為429次?!癝比N還N”構式已經具有較高的使用頻率和能產性。此外,不同語義類型的名詞進入“S比N還N”構式在數量(表現為例頻率)和難易程度(表現為型頻率)上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基本上構成如下所示的遞減等級:

(1)具體事物N>抽象事物N>空間N>過程N>時間N

(2)a.具體事物N:生物名詞N>非生物N>構件N

b.生物N:人N>動物N>植物N>微生物N

c.非生物N:人工物N>自然物N>排泄物N>外形N

(二)構件N的指稱特點

我們發現能夠進入“S比N還N”構式中的N都具有一個或多個典型的屬性特征,大多數能夠以“摹像表征”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頭腦中,促使解碼者產生生動的聯想形象,如例(3)所示。

(3)女人(溫柔、膽小、敏感、嘮叨、心細、富有同情心等)、電線桿(高、細等)、雷鋒(善良、樂于助人等)、豬(貪吃、蠢笨、胖丑等)、荷花(圣潔、清白等)、共產主義(物質豐富、按需分配等)、狐貍(狡猾)、菜市場(吵鬧、擁擠等)。

這些構件N都具有較高的可及度(accessibility),沈家煊、完權(17)沈家煊、完權:《也談“之字結構”和“之”字的功能》,《語言研究》2009年第5期,第1—12頁。認為,可及度是指說話人推測,聽話人聽到一個指稱詞語后,從頭腦記憶中或周圍環境中搜索、找出目標事物或事件的難易程度;容易找出的可及度高,不容易找出的可及度低。在通常情況下,可及度高低由搜索目標的客觀狀態決定,例如周圍環境中個體大的比個體小的可及度高,有生命的比無生命的可及度高。因而,構件N可及度總體上又呈現出如例(1)例(2)所示的遞減等級。語義學上,外延(denotation)和內涵(connotation)是一對重要的概念。徐烈炯(18)徐烈炯:《語義學》(修訂本),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第16—19頁。以“鉛筆”為例進行說明:“鉛筆”的外延是一切可以被稱為鉛筆的實體;而“鉛筆”的內涵主要是指鉛筆的性質,如它是一種書寫工具,主要制作材料是鉛。這種內涵規約了詞的外延,也就是說,一個東西算不算“鉛筆”得看它是否具有上述內涵。從類型學來看,典型的名詞與事物、指稱相關聯,典型的形容詞與屬性、修飾相關聯。也就是說凸顯外延是名詞的常規用法,而凸顯內涵是形容詞的常規用法。張伯江、方梅(19)張伯江、方梅:《漢語功能語法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00頁。認為無指名詞性成分只表示該名詞的抽象屬性,而不指稱語境中具有這種屬性的具體的人或事物;無指指的是詞的內涵,有指指的是詞的外延。根據陸丙甫(20)陸丙甫:《定語的外延性、內涵性和稱謂性及其順序》,中國語文雜志社編:《語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88年,第109頁。、劉丹青(21)劉丹青主編:《名詞性短語的類型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2頁。的研究,指量短語“那個”是指向外延事物實體的典型外延定語,“形容詞+的”是典型的內涵定語。因此,我們選取“那個+N”“形容詞+的+N”作為測試外延/內涵、有指/無指的形式標準,分別如例(4)(5)所示。

(4)a.邱比特現在的臉腫得比豬頭還豬頭。(何弼《星際闖將》,轉引自BCC語料庫)

b.邱比特現在的臉腫得比那個豬頭還豬頭。

c.*邱比特現在的臉腫得比豬頭還那個豬頭。

(5)a.李易……比紳士還紳士!(sdf周《大唐后裔》,轉引自BCC語料庫)

b.李易……比優雅的紳士還紳士!

c.*李易……比紳士還優雅的紳士!

例(4)中“那個”強化了N的外延實體,測試結果可見前N可以凸顯外延,后N絕不能凸顯外延。例(5)中“優雅的”強化了N的內涵屬性,而“優雅的紳士”作為名詞性短語單獨使用整體上凸顯外延,測試結果可見前N凸顯外延,后N凸顯內涵,(5)c不能說是由N內涵屬性意義重復疊加造成的。

因此,如果說名詞外延和內涵正如硬幣的正反面,那么“S比N還N”構式中前N傾向于拋到硬幣的正面,顯示N的外延,是有指成分,后N傾向于拋到硬幣的反面,顯示N的內涵,是無指成分。

三 名詞物性結構與N的內涵屬性

物性結構(qualia structure)是Pustejovsky(22)Pustejovsky J.The Generative Lexicon.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95, pp.85-104.倡導的生成詞庫理論的重要內容,名詞物性結構刻畫了賦予某一名詞詞項與其他詞項相關聯的百科全書式的結構化表征(structured representation),主要包括形式、構成、功用、施成四種物性角色。袁毓林(23)袁毓林:《漢語名詞物性結構的描寫體系和運用案例》,《當代語言學》2014年第1期,第31—48頁。根據漢語名詞在文本中基本的組合方式、搭配習慣和語義解釋,提出了一種漢語名詞物性結構的描述體系,定義了十種物性角色(形式、構成、單位、評價、施成、材料、功用、行為、處置和定位)。我們認為,名詞物性角色作為一種百科全書式的表征存在于人們的頭腦中,它為揭示構件N內涵屬性特征提供了形式化、系統化的語義背景結構。言者或聽者借助內在的漢語名詞物性結構體系,可以解決大部分N的語義識解問題,以“他比女人還女人”為例,將“女人”的物性結構描寫如下:

(6)“女人”的物性結構:

形式FOR:生物,人,成年女性;

構成CON:女人首先是女性,用來表示生物學上的性別劃分,同時亦可指文化上的性別角色。人類兩種性別之一,以骨骼纖小、音調尖細、皮下脂肪豐富和具陰道、子宮及能產生卵子的卵巢為特征。女人根據年齡分類:青年、中年、老年,等等;根據國家、地區分類:中國、美國、北京、山東、廈門,等等;根據婚姻狀況分類:未婚、已婚、單身,等等;

單位UNI:個體:個、名、位,等等;集合:種、部分,等等;不定:些,等等;

評價EVA:漂亮、胖、瘦、懦弱、優秀、自尊、獨立、皮膚白皙、身材高挑、妖媚、賢惠、善良、通情達理、無微不至、性感、溫柔、年輕、細心、啰嗦、任性,等等;

行為ACT:養育孩子、做家務、購物、出嫁、穿裙子、自拍、化妝,等等;

處置HAN:贊美、追求、歧視、吸引、欺騙、安慰、尊重、毆打、侮辱,等等。

在語料庫中我們看到這樣一些“S比女人還女人”的相關語料:

(7)該男子……看上去根本就無法辨別是個男性,要胸有胸,要腰有腰,要腿有腿,比女人還女人,不少男性觀眾爭相拍照,各個角度全程拍攝。(《微博》,轉引自BCC語料庫)

(8)為了取悅女人,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一些男人可以變態,可以惡心,可以比女人還女人,涂脂抹粉,搔首弄姿,爭奇斗艷,勁顯陰柔。(《江南時報》2006-07-09)

(9)我告訴海燕,要去“上只角”的小馬路轉,那兒同類小店東西好得多。海燕笑稱我比女人還女人,而且是老女人,家庭主婦型的,就關心這些雞毛蒜皮。(《微博》,轉引自BCC語料庫)

根據“女人”的物性結構和上下文語境,解碼者可以得到以上例句中“女人”的內涵義:(7)凸顯了女人“有胸、腰、腿”等構成角色以及“胸大、腰細、腿長”等評價角色;(8)凸顯了女人“涂脂抹粉、搔首弄姿、爭奇斗艷”等行為角色以及“陰柔”等評價角色;(9)凸顯了女人“老年女人”等構成角色、“操持家務、養育孩子”等行為角色以及“賢惠、斤斤計較”等評價角色。

我們發現構件N都能夠凸顯名詞的評價角色,這主要與“S比N還N”構式義有關。馬偉忠認為“S比N還N”是“比”字句式群中凸顯比較主體“S”屬性特征并具有最強主觀量的虛擬比較,在語義量級連續統上更接近于“比N還A”(比擬)構式,而形容詞A可以直接承載內涵評價語義(24)馬偉忠:《試析“比N還N”及其相關句式的句法、語義特點》,《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6期,第65—73頁。。當然,構件N有時也會凸顯整體行為角色、構成角色,如例(8)(9)所示,但這些角色都能推導出某種隱含的評價角色??傊?,構件N的名詞物性結構描寫體系在很大程度上系統地描寫了解碼者所具備的名詞靜態百科知識。但是,“S比N還N”構式義的解讀需要一個系統的語義動態識解機制,即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

四 概念整合:語義動態識解機制

根據Fauconnier & Turner(25)Fauconnier G and Mark T.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Cognitive Science, 1998, 22(2), pp.133-187.的研究,概念整合是等同于類推、遞歸、心理模型、概念范疇化以及框架等的一般認知操作手段;概念整合過程離不開心理空間(mental space),心理空間是我們思考和談話時為局部的理解和行動而構建的小概念包,心理空間是由框架與認知模型構建的元素的部分集合,心理空間與長期的框式知識即框架相關聯(26)Fauconnier G and Mark T.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p.40, 102.。概念整合就是研究在線語言處理中心理空間是如何建構和整合的理論。概念整合以心理空間為基礎,創建心理空間之間的連接網絡,概念整合網絡至少包括四個心理空間:兩個輸入空間(input space)、一個類屬空間(generic space)和一個整合空間(blended space),整合通過部分的跨空間的映現匹配兩個輸入空間,并有選擇地從輸入空間映射到整合空間中去。這個整合空間表現為新生的、動態呈現的而不同于輸入空間的概念結構,即整合產生了浮現結構(emergent structure),從輸入空間到整合空間的映射主要包括了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細化(elaboration)三個過程(27)Fauconnier G and Mark T.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pp.39-57.Ungerer F and Hans-J?rg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2nd edition).London: Pearson Longman, 2006, pp.257-288.。下面,我們將以“S比N還N”構式義的識解為例闡釋概念整合這一語義動態識解機制。如圖1所示,圓圈表示心理空間,圓點表示元素,直線表示不同心理空間元素之間的聯系,實直線表示兩個輸入空間對應物之間的聯系,虛直線表示輸入空間與類屬空間或整合空間之間的聯系,箭頭表示概念整合的方向,實長方形表示整合空間中的浮現結構。

圖1 “S比N還N”構式義概念整合網絡

輸入空間1為“張三比李四還高”“張三比李四還跑得快”之類的“S比N還A/V”常規比較,其中S表示比較主體,“比”表示比較標記,N表示比較基準,“還A/V”表示比較結果,常規比較具有[程度][量級]比較的屬性特征。輸入空間2為“S比N還N”特殊比較,與輸入空間1不同的是,其比較結果表達為 “還N”,N在這里可以識解為百科知識性的物性結構體系[N物性結構],如“女人”可以識解為例(6)所示的形式、構成、評價、行為等多種名詞物性角色。比較概念表征“比較主體、比較標記、比較基準、比較結果”是聯系輸入空間1與輸入空間2跨空間映射的對應物。輸入空間1“常規比較”和輸入空間2“特殊比較”中所共有的元素通過抽象映射構成了類屬空間“比較框架”即“比較主體-比較標記-比較基準-比較結果”這一認知框架模型?!癝比N還N”構式義在整合空間中浮現,整合空間保留了兩個輸入空間共有元素的映射“比較主體、比較標記、比較基準”即類屬空間元素,同時特別壓縮了輸入空間1“常規比較”中的“還A/V”以及[程度][量級]屬性,壓縮了輸入空間2“特殊比較”中N的[N物性結構]屬性。聽者或讀者可以借助于語境確定N的某種物性角色X,X映射壓縮到了整合空間中,整合空間出現了由[物性角色X][強量]屬性以及比較結果“還X”構成的浮現結構,這一浮現結構語義與“S、比、N”語義共同組成構式義框架“S比N還X”。如例(8)中“一些男人比女人還女人”整合浮現了帶有行為角色的“一些男人比女人還會涂脂抹粉、搔首弄姿、爭奇斗艷”構式義以及帶有評價角色的“一些男人比女人還陰柔”的構式義。

“S比N還N”整合空間中浮現結構的出現也包括了組合、完善和細化三個過程。首先,由兩個輸入空間投射而來的相同元素“比較主體S、比較標記‘比’、比較基準N”以及抽象共有元素“比較結果”組合在一起。其次,借助于容器-內容框架(N可轉喻N的物性結構屬性)、比較框架、隱喻等認知框架知識以及背景語境信息,解碼者進一步完善確立了“S比N還N”浮現結構屬性[物性角色X]。最后,通過運行整個整合空間來細化浮現結構,“S比N還N”得到“S比N還X”的解讀,并且浮現出帶有[強量]屬性的虛擬比較義以及更為復雜隱含的夸張強調、生動形象、言簡意賅等語用修辭效果。

可見,概念整合分析能夠提供語言表達在線產生過程的表征,可以用來描寫聽者或讀者面對言者或作者所使用一個語言構式時頭腦里可能發生的一切。名詞的物性結構描寫體系以及由輸入空間到整合空間浮現結構產生的組合、完善、細化等概念整合機制為“S比N還N”構式義的解讀提供了一條有效路徑。

五 認知環境、記憶與語義識解的精細化

基于物性結構[物性角色X]和概念整合的“S比N還N”可以解讀為“S比N還X”,然而這只是一種解讀為較抽象的語義框架,真實的解讀結果可能更加復雜。概念整合在心理空間上運作,而心理空間是在線處理時建立的,也常常以認知模型/百科知識為基礎?!癝比N還N”的編碼者和解碼者通常共享相同的認知能力和百科知識,而名詞物性結構正是建立在名詞百科知識上。誠如李強(28)李強:《生成詞庫理論研究述評》,《外國語》2016年第3期,第43—54頁。所認為的,生成詞庫論試圖將百科知識形式化地納入到詞匯語義之中,并以此來解釋語義的變化和浮現問題;但是,百科知識的作用是有限的,并不能包打天下;生成詞庫理論對于語言現象解釋不充分,依賴句子平面而忽略語境背景信息。正如上下文或前后話語可以激活名詞的物性結構信息,而名詞本身的物性結構卻未必承載名詞所有的語境信息,如例(10)(11)所示。僅僅依靠例(11)“肯德基”的物性結構,我們無法解讀例(10)中“比肯德基還肯德基”這句話的意思。

(10)一名身著軍服的臺軍年輕士兵日前與頭發灰白的父親在臺北的捷運站拉扯,臺軍士兵突然在電扶梯口躺下緊抓住電梯扶手,用英文大喊“我不想回部隊,他們會殺了我!” ……沒想到蔡姓臺軍士兵身著軍服賴地不走,有如真人版上演,網友程洨民就說,這“比肯德基還肯德基”。(《中國臺灣網》2013-04-02)

(11)“肯德基”的物性結構:

形式FOR:空間,處所,美國快餐連鎖企業;

構成CON:隸屬于百勝餐飲集團;功能分區上一般分為就餐區、廚房、柜臺、衛生間,等等;根據國家或地區分為美國、中國、山東、北京、廈門,等等;

單位UNI:家、個、所、些,等等;

評價EVA:干凈、貴、便宜、垃圾、臟、方便,等等;

施成AGE:蓋、辦、建立、創辦,等等;

功用TEL:售賣炸雞等快餐、售賣飲料、聚餐、休息,等等;

行為ACT:開張、開工、倒閉、關門、供餐,等等;

處置HAN:承包、租賃、轉讓、加盟,等等;

定位ORI:進、到、上、在、向、去、往、從,等等。

前一小節指出,“S比N還N”浮現結構屬性[物性角色X]的解讀離不開背景語境。傳統的“語境”概念幾乎是個包羅萬象的范疇,涉及到語言的知識,語言的上下文,交際的時間、地點、話題,說話方式,交際者的地位及相互之間的關系、彼此了解的程度,人的世界知識,交際的文化、社會、政治背景,等等(29)熊學亮:《語用學和認知語境》,《外語學刊》1996年第3期,第1—7頁。。我們認同胡壯麟(30)胡壯麟:《語境研究的多元化》,《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3期,第161頁。的看法,“語境分析已經從語言語境——上下文,經由二元化——語言語境和非語言語境,三元化——語言語境、物理語境和共享知識,走向多元化(世界知識、集體知識、特定知識、參與者、正式程度以及媒介等)的趨勢”。傳統語境的細化分類對語言研究很有必要,但這種分類研究仍然將語境看成給定的、靜態的。眾所周知,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是一個互動的動態過程。人類的交際表達和理解都是調用多模態(multimodal)資源而整合完成的,這些模態資源主要包括言語模態(詞匯、句法、修辭、韻律等)、非言語模態(手勢、身體姿勢、身體朝向、眼神、面部表情等)和周圍物理環境(場景布局、物體等)(31)Norris S.Analyzing Multimodal Interaction: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p.1-10.張德祿、王正:《多模態互動分析框架探索》,《中國外語》2016年第2期,第54—61頁。?!癝比N還N”構式義識解主要依托言語模態,而非言語模態在其語義識解中起輔助作用。例如,雖然“碗口粗”與“蛇”的搭配使用已經慣用化,但是“碗口”與其物性角色“粗”并未形成規約化關聯,而聽話人聽到“碗口”這個詞最容易想到的是碗的具體部位。例(12a)中,“碗口”識解為“大小粗細”這種特征的可及度低,“碗口”的尺寸究竟有多大,聽者的理解難度大;但是如果說話人在言語表達的同時,還伴隨著“比劃碗口大小形狀”的手勢語,更容易讓人接受、理解,如(12b)所示。

(12)a.?那條蛇比碗口還碗口。(自擬)

b.那條蛇比碗口還碗口【+手勢語】。(自擬)

Sperber & Wilson(32)Sperber D and Deirdre W.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ition).Oxford: Blackwell, 1995, pp.15-16, 39.指出語境信息不僅僅是直接物理環境或直接前述的話語,還有關于未來的期盼、科學假說、宗教信仰、軼事記憶、普遍文化假設、對言者心理狀態的認識等,這些語境信息對于語義識解可能都會起作用。因而,人們交際中的語境應是一種帶有個體主觀選擇性的動態語境,即“認知環境”(cognitive environment)。一個人的全部認知環境是他能夠感知或推斷的所有事實構成的集合,這些所有的事實對于他來說是顯明的;一個人的全部認知環境是由他的認知能力和其所處的物理環境所決定的,不僅包括在他所處的物理環境中他已經知道的全部事實,還包括他有能力將會意識到的全部事實。需要強調的是,語言交際以認知為基礎,語言使用牽涉到存放在我們大腦里各種心理表征和知識結構,記憶是最底層的認知層次,是語言和思維的結合部,記憶的生物性特征說明它對人類有共性,但是作為個人的心理行為,記憶有其個性,研究言語行為不要忘記考察各種記憶對語言使用的影響(33)桂詩春:《語用和記憶》,《語言文字應用》2000年第1期,第63頁。。我們認為,認知環境的個體性、主觀選擇性特征與人類的記憶認知活動密切相關。根據記憶信息保持時間長短,人類記憶主要分為短時記憶(short-term memory)、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和長時記憶(long-term memory),長時記憶是能夠保持幾分到永久的長期記憶,而短時記憶、工作記憶是只保持幾秒到幾分的短暫記憶;我們每時每刻都處在短時記憶中,短時記憶的主要功能是使我們能夠在連續不斷的時間過程中處理各個微小的感覺事件,而長時記憶包括空間能力、世界物理特征、社會關系、社會價值、運動技能、知覺能力等信息,長時記憶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們運用過去經驗來理解現在;短時記憶在某些條件下會轉變為長時記憶(34)Solso, Robert L., Otto H.Maclin and M.Kimberly Maclin (eds.).Cognitive Psychology (8th edition).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10, pp.158-210.。工作記憶假說認為,短時記憶是指信息的暫時存儲,而工作記憶包括暫時性的信息存儲和處理,新舊信息在此平臺上不斷地經歷轉換、結合、更新(35)Baddeley Alan.Working memory: theories, models, and controversie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12(63), pp.1-29.。

我們認為,名詞物性角色、認知環境與記憶存在圖2所示的部分對應、互動關系。名詞物性角色可以分為常規物性角色和臨時物性角色,常規物性角色常與長時記憶中的信息相對應,而臨時物性角色常與短時記憶中的信息相對應。長時記憶或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是一種互動關系,長時記憶或短時記憶中的信息能夠進入工作記憶平臺獲得暫時儲存和處理,工作記憶中的信息經過處理可以進入長時記憶或短時記憶。認知環境中的信息可以通過工作記憶平臺進入長時記憶或短時記憶,工作記憶中的信息也能夠影響個人的認知環境。名詞物性角色X的解讀是由認知環境與工作記憶互動得來的。例如,當言者說出“他長得比張三還張三”這句話時,假如聽者的認知環境包括“認識張三,并且張三很帥”這一信息,并將其儲存為長時記憶,那么聽者就可以將“張三”解讀為“很帥”這一常規物性角色。假如聽者的認知環境不包括“認識張三,并且張三很帥”這一信息,聽者無法從記憶中獲取相關信息,也就不會得出“張三”的物性角色信息;但是言者可以通過言語描寫張三的外貌或者用手指認身旁的張三給聽者看(即多模態資源),聽者會將“張三很帥”這一信息儲存為短時記憶,進而將“張三”解讀為“很帥”這一臨時物性角色??梢?,“S比N還N”構式義的精細化識解必然涉及名詞物性角色、認知環境、記憶之間的互動過程,這一識解過程具有很強的個體性主觀特征。

圖2 物性角色、認知環境與記憶的關系模型

六 結 語

本文主要基于物性結構和概念整合理論探討了“S比N還N”構式義識解問題。首先考察了構件N的語義特點(語義類型和指稱特點),在此基礎上探究名詞物性結構與N的內涵屬性關系。構件N的名詞物性結構描寫體系可以系統地描寫解碼者所具備的名詞靜態百科知識,但是,“S比N還N”構式義的解讀離不開一個系統的動態語義識解機制:概念整合機制。此外,名詞物性角色、認知環境、記憶之間的互動最終促成了“S比N還N”構式義的精細化識解。

物性結構和概念整合理論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可以解決不少帶名詞相關結構的語義識解問題,例如張輝、范瑞萍(36)張輝、范瑞萍:《形名組合的意義建構:概念整合和物性結構的雜合分析模式》,《外國語》2008年第4期,第38—49頁。較早分析過英語中形名組合的意義建構問題,李強(37)李強:《基于物性結構和概念整合的名詞隱喻現象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6期,第44—53頁。李強:《從生成詞庫論看認知轉喻現象的語義解釋》,《當代修辭學》2018年第2期,第82—95頁。分析了漢語名詞轉喻、隱喻表達的語義識解問題。但是,物性結構和概念整合理論研究常常忽略動態語境在語義在線識解中的重要作用,對有些語言現象解釋力不足。本文則以“S比N還N”為例考察了漢語特殊句式語義的識解問題。我們認為,物性角色、認知環境與記憶的關系模型是對物性結構和概念整合理論解決相關結構語義識解問題的必要補充。

猜你喜歡
物性構式語義
真實場景水下語義分割方法及數據集
漢語構式化理論研究回顧及展望*
比較類材料作文導寫及例文評析
東北方言主觀評價性構式“X 了X 了的”研究
弗雷德對極少主義的批判
食品物性學研究方法優秀課程建設探索與實踐
構式語法對二語教學的啟示
現代視閾下的商品拜物教反思
語言的單位究竟是什么?
漢語依憑介詞的語義范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