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缺芯”看供應鏈危機何時解?

2022-06-22 09:17宮迅偉
進出口經理人 2022年5期
關鍵詞:比亞迪特斯拉供應商

文/宮迅偉

眾所周知,全球芯片市場迎來快速發展階段,但芯片制造廠商的芯片產能未能達到市場需求量?,F如今,全球范圍內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缺芯”問題,許多企業和行業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汽車行業受到的影響尤為顯著。

我邀請了蓋世汽車首席執行官(CEO)周曉鶯與我一起探討:從“缺芯”看供應鏈危機何時解?

周曉鶯 蓋世汽車CEO

周曉鶯并非首席采購官(CPO),她可以從CEO的角度看到不一樣的供應鏈問題。她為行業媒體人而非制造業者,因媒體人的信息豐富,角度中立,往往也是最有觀點的。

“缺芯”對2021年汽車產量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缺芯”是2021年汽車產業的主旋律,大家都在講“保供”,最痛的地方就是“芯”痛,汽車企業一直為“缺芯”而焦慮。

根據全球公布的數據,芯片短缺造成了中國200萬輛、北美318萬輛、歐洲接近300萬輛、亞洲其他地方173萬輛、南美和中東接近100萬輛汽車的減產。從全球來看,“缺芯”造成了近1 000萬輛汽車減產的沖擊。

“缺芯”對于北美和歐洲的影響要大于中國。周曉鶯分析,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對疫情的有效控制,更好地保障了各行各業的復產復工,其中也包括汽車行業;另一方面,要感謝供應鏈上“保供”的每一位伙伴的努力。

是否有公司做得好,他們做對了什么?

當市場有困難時,誰會做得好?周曉鶯介紹,在困難期間,有兩家汽車企業做得比較優秀。

第一家企業是特斯拉。特斯拉在2021年全球交付數量同比增長87.4%,第4季度甚至創造了全球交付記錄。在整體“缺芯”的情況下,特斯拉的銷量實現高歌猛進,與其強大的供應鏈垂直整合能力以及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有關。另外,特斯拉擁有強大的芯片自研能力和軟件能力,其電氣團隊在設計、開發、驗證微控制器芯片(MCU)的種類達到19種以上。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使得特斯拉可以更早地了解一些供應鏈的情況,而且會有多家供應商保證供應。

和進入中國建廠一樣,特斯拉在中國選用供應商,更多的是在做本地化供應鏈。

另一家企業是比亞迪。它是中國車企的一個很好的擔當。比亞迪在供應鏈布局上也做到了深度整合,特別是比亞迪的半導體主要產品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20%以上。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好的企業總是未雨綢繆,在整個產業上都有較好的控制和強勁的風險意識。

“缺芯”究竟為何原因?

芯片危機是由各種原因推動形成的。

首先,回到需求本身,它是一個供給側的問題。電動車和智能車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芯片需求的暴漲。

疫情期間,大家“宅家”,電子產品需求也相應地增長了。在有限的產量下,芯片到底應該供給給誰呢?數據顯示,有76%的芯片用于通信、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雖然汽車需求暴漲,也很難從其他產業中“搶”到更多芯片。

第二,疫情對穩定供貨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三,國際形勢的復雜度。

第四,中間渠道經銷商可能會有囤貨行為。

2022年芯片走勢會怎么樣?

周曉鶯分析,汽車芯片可能在2022年第3季度有所緩解,但不一定完全解決問題,因為還涉及芯片類型,功能型和存儲型芯片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汽車上使用的是“車規級”芯片,它是汽車高速行駛的情況下保證安全的一個品類,因此“車規級”芯片比一般消費級芯片、工業級芯片開發難度要高,且工作環境更加嚴苛,其對溫度、濕度的驗證要求都比較高??偟膩碚f,“車規級”芯片技術門檻高,產業化周期長,這也是為什么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在一年或一年半之內“轉身”的原因,因為調整結構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這給我們帶來兩個思考:第一,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對重要供應商的控制,把整個供應鏈控制在自己手中。不管是特斯拉還是比亞迪,他們都在做這樣一件事。

第二,對于汽車來說,到底哪個部分更重要?以前我們可能認為是發動機、底盤,將來這些看得見的硬件可能會變成標準化產品,甚至可能會變成一個相對來說的公共產品,而核心可能是芯片和軟件。

舊的供應鏈在瓦解,新的供應鏈在形成

第一是品類不一樣。原來可能90%都是硬件,小部分是軟件和通信;現在慢慢變為40%是硬件,40%是軟件,20%是內容。

第二是構成發生變化。原來汽車供應鏈是全球化的趨勢和一些跨國公司,現在會從保證供應鏈安全的角度有一個平衡考量,適度地去培養一些物理距離更近、服務意愿更強的供應商,這樣能讓自己更有保障。圍繞產品的核心點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共同創造一種新的關系,反過來也會影響傳統供應鏈的操作方式。

汽車行業的成功案例其實可以借鑒到其他行業。比如,特斯拉和比亞迪的創新精神和風險意識都值得我們學習。

宮老師有話說

第一,供應鏈是垂直整合的。從汽車到零部件,再到零部件的零部件、供應商的供應商進行整合,以保障供應鏈受我控制。

第二,自主研發、創新能力。不走尋常路,不受“車規級”影響限制。

第三,本土化。如特斯拉在中國的供應鏈本地化,使供應鏈變短。

第四,成長性,談判能力強。如特斯拉可能不是銷量最多的,但它的增長勢頭是最好的。選擇供應商時,要選那些具有成長價值的優秀企業,讓供應商對自己也有信心。

猜你喜歡
比亞迪特斯拉供應商
特斯拉Model S Plaid
比亞迪元PLUS
金橋(2023年1期)2023-01-13
真的“很香” 特斯拉Model3
比亞迪宋
供應商匯總
供應商匯總
供應商匯總
最佳市場表現獎 比亞迪F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