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疫情背景下會展旅游對城市會展及產業升級的影響

2022-06-25 20:11張艷玲馮俊琪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產業升級后疫情時代

張艷玲 馮俊琪

摘 要: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的旅游業受到重大沖擊,在后疫情背景下,如何通過會議展覽、會議旅游等活動的舉辦,逐漸恢復旅游經濟,是目前旅游會展業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本文基于后疫情背景探析會展旅游對城市會展及產業升級的影響,提出了會展業與旅游業的融合如何帶動雙向市場,以及后疫情背景下會展旅游的三點變化,重點從五個方面提出了后疫情背景下會展旅游如何推動城市會展經濟,促進產業升級:打造會展旅游新格局、深耕垂直領域向上游發展、拓展“線上展會”新模式等,最后進行展望,以期助力城市會展和產業升級轉型。

關鍵詞:后疫情時代;會展旅游;城市會展;產業升級;會展市場

本文索引:張艷玲,馮俊琪.<標題>[J].商展經濟,2022(12):-010.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1 會展旅游的內涵

會展旅游,可以看作一種商務旅游形式,即借助相關會議等活動,如國際會議、研討會、論壇等,吸引游客洽談貿易,進行觀光旅游、技術合作、文化溝通交流等,由此帶動旅游、貿易、交通、酒店、餐飲等相關產業發展,是旅游活動的一種。會展旅游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層面,從廣義層面而言,會展旅游即以會議和展覽為主要活動的旅游形式,是基于工作需要的旅游;從狹義層面而言,會展旅游除了為會議和展覽提供場館,還提供與旅游業相關的服務活動,并從中獲益。

眾所周知,會展業和旅游業都是第三產業,各自保持獨立性,兩者的結合是經濟活動發展過程中普遍聯系的外在表征,由于其都為第三產業,其產業關聯性較強,在展會活動舉辦過程中,不僅為展會場館、餐飲、酒店等服務行業創收,同時對一些相關聯產業,如旅游、交通、通信等行業,起著積極推動作用,還能推動展會城市建設。對于旅游業而言,會展是其多元化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會展業通過利用旅游業所提供的服務和相關資源更好地辦展,因此,會展業和旅游業兩者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為城市建設助力。

2 會展業與旅游業不斷融合帶動雙向市場

會展業與旅游業的融合,是會展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會展旅游是綜合會展活動的特點及旅游活動的特性而產生的。如何正確認識會展業與旅游業的關系,并將兩者進行融合,并不斷創新發展模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會展旅游模式,是會展+旅游協調發展中必須要考慮的。在近些年的發展中,會展業和旅游業各自發展勢頭良好,同時兩者也在相互滲透,如會展旅游化、旅游會展化等。發展會展旅游,其自身具有顯著優勢,即營利高、互動性強等,另外客戶也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而這對于優化旅游業產品結構推動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會展旅游將會作為旅游業重要的組成內容,并促進旅游業發展。

會展業中融入旅游業,即能開發多樣化的會展旅游產品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游客對會展的需求,同時也解決了會展旅游產品單一化的局面,對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優化作用顯著。因此,會展業與旅游業的不斷融合,對于雙向市場的帶動作用巨大。

3 后疫情背景下會展旅游的幾點變化

后疫情背景下,防控常態化階段,會展旅游經濟在逐漸回暖,但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客戶結構的變化,以往的直銷、微商等客戶群體在逐漸減少,而金融業、互聯網業、醫藥行業等的恢復相對明顯;(2)旅游目的地的變化,以往大型的會展旅游活動在境外開展的居多,但近幾年受疫情影響,會展旅游活動只能在國內舉辦,而在短期內還無法開放境外旅游,但在當前階段,我們國家與一些國家開展疫苗護照認證的工作,在未來接種率達到一定水平后,可能對部分國家逐漸恢復境外旅行;(3)會展旅游活動模式的變化,在以往會展旅游活動中以大型活動為主,但后疫情背景下出于安全健康考慮,會展旅游活動往往選擇小規模、多次數的開展。而在未來發展中,旅游和團建結合的形式成為主流,由于會展旅游自身特性,其恢復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4 后疫情背景下會展旅游如何推動城市會展經濟,促進產業升級

4.1 積極打造會展旅游新格局

會展旅游作為旅游業的一部分,在推動旅游產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可估量,要將推動作用的最大化優勢體現出來,必須在制度、人才、管理方面進行加強,不斷創新模式,打造新格局,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以實現會展旅游向著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方向發展?,F階段,在會展旅游發展中,存在著管理機構不健全及多方管理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不利于會展旅游的發展。后疫情背景下,要積極打造會展旅游新格局,對于現存問題要進一步深化制度機制,創新管理制度,消除體制改革障礙,不斷激發創新活力。另外,利益共享機制的建立非常必要,由此來實現會展產業鏈的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并形成產業集聚。在這個過程中,會展旅游創新隊伍的建設是核心工作,人才隊伍是工作開展的核心,是非常稀缺的資源,是從根本上推動會展旅游發展的人力保障,與此同時,在打造會展旅游新格局時,要進一步強化市場營銷工作,不斷打造品牌,從而完善會展旅游的產業鏈條,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4.2 深耕垂直領域向上游發展、縱深發展

在會展行業發展的過程中,普遍采用的模式為“會議+展覽”,此種模式優勢非常明顯?!皶h+展覽”,從字面意思可以得知,是將會議和展覽進行結合,前者主要是開展交流,后者是將產品和服務進行實際的展示,兩者的結合能夠相互補充、相互作用、共同發展。通過會議展示,盈利空間是非常有限的,但加上一個大型的展覽,則持續發展的能力會得到大幅提升,盈利也是不可估量的。但在此過程中,對于主辦方,即會展組織者的組織能力也提出了一定要求,會展舉辦得是否成功,與主辦方對行業特點、需求、垂直行業是否有全面的了解有著很大的關系,一家專業的會展公司可以看作垂直領域的數據庫,例如國外的一些知名展覽公司德國漢諾威、英國勵展、法蘭克福展覽,都是專注于垂直領域多年,在行業內的資源極為豐富。當國外會展企業進入國內市場時,難免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會選擇國內企業合作,而資源也會共享,這對公司的發展及行業的發展影響深遠。2472D893-FBCA-4515-943C-2D4BD9289692

4.3 拓展“線上展會”新模式,最大化減少損失

后疫情背景下,各行業都希望通過互聯網來探尋發展方案,并突破發展困境。對于會展業而言同樣如此,通過利用互聯網的先進技術,促進展會行業的轉型和升級,因此應積極拓展“線上展會”新模式,以求在困境中重生,減少損失。在推進會展模式創新過程中,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VR技術、互聯網技術、云技術等線上舉辦展覽會,并承接線下展會的管理運營工作等,確保線上和線下展會開展的效果,并形成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展會形式。

在5G網絡的加持下,“線上展會”新模式通過利用3D技術、VR技術等,徹底打破地域限制,在線上構建虛擬的網絡展覽館,并搭建線上展會信息管理系統,在系統平臺上可以進行展覽展示的交易活動,即云上展會的誕生。線上展會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是對線下展會地域局限性的彌補,線上展會不僅能實現24小時在線展示,在多種網絡終端進行傳播,還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企業品牌產品宣傳及市場拓展需求,這是傳統線下展會無法企及的,線上展會的傳播突破了傳播圈層的壁壘,其傳播影響力是巨大的。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研究院國際投資研究部助理研究員、經濟學博士李媛認為在未來展會發展的過程中,數字展會會逐漸代替傳統展會,成為展會行業發展的方向。在線下展會的基礎上,將其核心資源轉移到線上,從根本上突破疫情所帶來的障礙,實現供需平衡,推動產業發展,不僅確保了展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促進了企業國際經貿活動的有序開展,同時更促進了各國間的合作。

4.4 注重“內修”的提升,實現產業創新與升級

展會從線下向線上轉變的過程,對于企業自身發展而言,也是積累客戶資源的過程,企業更應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注重“內修”的提升,以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后疫情背景下,會展業的復蘇更需要一個過程。在此背景下,會展業要抓住機遇,不斷完善自身的產品和服務,積極培養線上展會專業人才,要不畏寒冬,儲蓄能量,蓄勢待發,以最終實現產業創新與升級。

4.5 通過會展旅游,為城市賦能

城市會展旅游在發展的過程中,對城市產業升級產生的推動性力量是巨大的。相比較普通旅游行業而言,會展旅游自身所帶的附加值更高,會展旅游能夠直接拉動城市其他行業的發展,并為其賦能。艾媒咨詢的相關資料顯示,資料中以成都的會展旅游為例,在過去的10年,成都會展活動的數量、展覽面積、國際性展覽次數、會展業收入都呈直線上升趨勢。憑借市場輻射能力的提升,旅游資源的豐富,在西部城市發展中,成都領先發展的態勢尤為明顯,成都會展業的未來更加令人期待。在后疫情背景下,發展和共同發展是必然趨勢,而對于會展業的發展,同樣要清晰深刻地認識和把握共同發展的真諦,做到共享資源、互補優勢、共同發展。

5 結語

后疫情背景下,會展旅游發展中機遇和挑戰并存,要緊抓機遇、直視挑戰,受疫情影響會展旅游市場需求下降是必然的,但未來業態新發展有以下幾點:

(1)“線上+線下”展會新模式進入數字化轉型期。會展旅游通過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在線宣傳,在線營銷,包括將直播帶貨自媒體營銷等引入展會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對會展行業的影響,同時疫情加快了展會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化展會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內驅力。

(2)遵循優勝劣汰的發展規律,專業品牌展會要提升。疫情之下會展市場需求逐漸減少,而會展的舉辦要求也更為嚴格,這無形中加大了會展行業的競爭壓力,因此優者勝強者立現象就尤為明顯,而那些知名度低的展會生存起來會難上加難,對具有影響力、具有產業代表性的大型展會、論壇等進行深挖,并對其進行產業升級和運營模式的創新,才能在疫情背景下,在行業的大動蕩下繼續前行。

(3)聚焦國內深度游,“境外目的地替代品”需求量增加。2021年,在國際國內“雙循環”新格局下,國內旅游大循環對出境旅游的替代效應明顯,以往的出境旅游需求轉而尋找境內的釋放空間,更多的國內旅游目的地進入游客視野,國內旅游成為具有重要競爭力的可選項和替代品。2022年,由于國外游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國內游是發展趨勢,后疫情背景下,社會大眾的安全和健康要放在首位,國外游復蘇的重要先決基礎是安全,因此對于會展從業人員而言,要在疫情常態化下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對會展行業的發展進行分析。

參考文獻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西省“十四五”文化旅游會展康養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J].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報,2022(1):9.

黃萌,丁德孝.新時代長沙會展旅游發展探析及對策建議[J].市場周刊,2022(1):78-81.

劉業飛.“十四五”我省推動文化旅游會展康養四大產業融合發展[N].山西經濟日報,2022-01-01(3).

李旻霞.全域旅游視角下廣西會展旅游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當代旅游,2021(36):31-33.

岳娜,冀兆玲.山西省會展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研究[J].山東紡織經濟,2021(12):15-19.

劉馨柳.中國國際東盟博覽會的成功經驗對南寧市會展旅游業的影響[J].投資與合作,2021(11):112-113.

肖揚.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會展與旅游如何聯姻[J].中國會展(中國會議),2021(20):130-133.

李天穎,韓順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會展旅游的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經濟與社會發展,2021(5):63-70.

北海.后疫情時代,會展旅游該如何發展:會展旅游對城市會展及產業升級的影響[J].中國會展,2021(19):36-41.

周人果,鄭潔琳,蔡華鋒.文旅會展商貿產業區域聯動 共筑世界級旅游目的地[N].南方日報,2021-09-17(A9).

劉紅霞.海南國際旅游島會展旅游可持續性發展策略研究:評《會展業與旅游業互動及整合發展研究:以海南國際旅游島為例》[J].林產工業,2021(5):135.

蔡衛民,湯易成.國內會展旅游研究熱點與發展階段:基于Cite Space可視化分析[J].湘南學院學報,2021(2):49-54.

黎春紅.產業融合視角下會展旅游發展策略探究[J].旅游縱覽,2021(8):165-167.2472D893-FBCA-4515-943C-2D4BD9289692

猜你喜歡
產業升級后疫情時代
后疫情時代高職學子服務于精準扶貧的方式研究
“后疫情時代”會計教學模式及教學平臺融合研究
“后疫情時代”的管理新焦點:辦公環境
掌控“后疫情時代”的五大商業趨勢
進擊“后疫情時代”
欠發達地區區域創新能力培育探究
江蘇省OFDI產業升級效應淺析
我國生產性物流業促進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策略分析
濉溪縣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
關于福建自由貿易區發展理念和輻射帶動海西產業升級模式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