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亞經濟圈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

2022-06-25 23:16楊恒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6期
關鍵詞:熵權法

摘 要:本文以泛亞經濟圈的8個國家為研究對象,選取9個指標,采用熵權法和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對2010—2019年10年中泛亞經濟圈區域經濟發展的有序度和協同度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泛亞經濟圈的區域經濟協同度數值均不高且起伏較大。要想促進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亟需采取相關措施,包括重視經濟協同發展的關鍵因素、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立有效的雙邊或多邊問題處理機制、加快推進RCEP的落實實施。

關鍵詞:泛亞經濟圈;熵權法;有序度;序參量;協同度

本文索引:楊恒.<標題>[J].商展經濟,2022(12):-029.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泛亞經濟圈的概念由來已久,主要包括中國、老撾、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由于國界的接壤,泛亞經濟圈成員之間自古以來便具有緊密的聯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包括“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和“泛北部灣次區域經濟合作”。陸建人(2011)論述了我國和東盟國家合作的背景、機制、領域及取得的成果。王勤(2012)指出了中國東盟經濟合作中還存在的不足之處。唐姣美和鐘明容(2015)指出,居于東盟10國的廣西鄉親達500萬之眾,老撾、泰國的主體民族與廣西壯族有著親緣關系。我國與東南亞國家在歷史人文方面和經濟合作方面都存在著深厚基礎?,F有的對我國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合作,更多的是從政治角度進行定性研究,較少有定量研究分析。

對一個區域的經濟水平,不僅要從整個區域的經濟水平增長來衡量,也要從子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是否協同來衡量。在目前的區域經濟協同度研究之中,采用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去研究中國區域經濟協同的文章較多(劉升學和劉甜甜,2018;彭耿和劉芳,2014;楊娟娟,2015),而且國內研究之中,以研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文章較多,研究邊緣區域經濟的文章也有(羅貞禮,2011),研究國際區域經濟協同的文章很少。本文將基于熵權法和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對泛亞經濟圈區域經濟協同發展開展相關研究。

1 模型構建

1.1 模型的賦值

將泛亞經濟圈看作一個復合系統,8個國家則看作構成該復合系統的子系統。設有n個樣本,m項指標,則xij為第i個樣本的第j個指標的數值,設區域經濟的子系統Li(i∈[1,n]),在發展過程中的序參量為lij=(li1,…, lin)。

1.2 復合系統協同度模型的構建

1.2.1 序參量的標準化處理

2 實證分析

2.1 序參量指標的選取

參考國內以往研究的相關文獻,選取了9個指標來考察泛亞經濟圈區域經濟復合系統的協同度,具體指標包括勞動力人口數、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進出口總額、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人均GDP、一般政府收入。數據缺失的采用線性插值法進行處理。

2.2 泛亞經濟圈各序參量的熵權

利用公式(1)~(5)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進而求得序參量的熵權(見表1)。

由表1可知,對我國經濟系統有序度影響最大的序參量是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額、第三產業增加值。該結論也和我們的經驗相符合,對外開放積極引進外資,在實體產業發展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新的第三產業,將會很大程度上促進經濟的有序發展。

表1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第一產業增加值權重遠高于其他國家,似乎與實際情況不符。但需明確的是,此處的熵權指的是經濟有序度發展的熵權,包括了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產業結構及經濟效益水平等在內,新加坡作為發達國家,馬來西亞作為新興的準發達國家,兩者主要依賴出口及第三產業,適當促進第一產業的發展反而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效益水平的提高,即有序度的增加。

2.3 泛亞經濟圈復合系統協同度

將各經濟子系統的有序度代入公式(7),計算得到中國與泛亞經濟圈其他國家的經濟協同度,將協同度變化情況繪制于圖1中。

由圖1可以看出。除中國和泰國、中國和緬甸外,協同度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1—2016年,整體呈下降趨勢,并在2016年達到最低點;第二階段是2017—2018年,協同度開始有所上升;第三階段是2019年,我國與所有國家的協同度都變為負值。自2013年開始的“南海仲裁案”導致了我國同東盟等相關國家間的關系一度緊張,影響了雙邊多邊貿易,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的經濟發展。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柬埔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老撾并出席東盟系列峰會等等,政治關系的改善使得經濟關系聯系更加緊密,進而促進了2017年、2018年的雙邊經濟協同發展。而在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的逐步升級導致全球貿易增長放緩,引發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使得國際貿易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美兩國分別為東盟國家第一和第三大貿易伙伴,中美貿易糾紛對東盟國家經濟增長和對外貿易產生了負面影響(東南亞縱橫編輯部,2020)。

總的來說,我國與泛亞經濟圈其他國家的經濟協同度波動較大,不同于國內省份之間或者省內地級市之間那樣存在著明顯的趨勢。究其原因,國家與國家之間政治獨立,經濟文化等也相對獨立,同時,國家與國家之間也不像我國的省與省之間、市與市之間那樣有一個共同上級,有一個共同遵守的約定,等等。因此,為了促進泛亞經濟圈各個國家之間經濟協同發展,簽署共同的約定或成立一個經濟聯盟是很有必要的。RCEP即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立的。

3 結論與政策建議

分析可知,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協同度起伏較大,數值也不高,表明整個區域經濟協同性低,為促進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亟需采取相關措施。

3.1 重視經濟協同發展的關鍵因素

熵權值越大,表明該序參量對經濟協同度的影響也越大。在9個序參量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個序參量依次是:外國直接投資凈流入額、第三產業增加值和人均GDP,故應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鼓勵和支持第三產業發展。

3.2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當前,我國與泛亞經濟圈其他國家主要通過一些等級較低的公路、航空及海運進行交流。公路和航空運量低、成本高;海運成本低、運量大,但只能到達港口。相比之下,鐵路的優勢便體現了出來?,F如今,中老鐵路已順利通車。故應推進泛亞經濟圈鐵路建設,形成更加密集的鐵路網。

3.3 建立有效的雙邊或多邊問題處理機制

泛亞經濟圈國家之間由于地理上聯系緊密,貿易來往較為頻繁,與此同時,領土、資源、宗教等方面亦存在或多或少的沖突。在一段時期內,一些突發的緊急事件將會阻礙雙邊的經濟發展,甚至會導致多年來的相關經濟協定和談判的努力付諸東流。為此,對于潛在的危機,國家之間可以共同協商建立起相關的問題處理機制,以便在危機突發之時,能夠迅速有效地化解危機,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3.4 加快推進RCEP的落實實施

2022年1月1日起,RCEP正式生效。RCEP的順利實施能促進產業在各個國家之間的轉移,使得每個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能夠快速發展,進一步完善產業之間的分工,更好地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陸建人.20年來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J].創新,2011(4):5-9+134.

王勤.中國的東盟區域經濟研究評述[J].東南亞縱橫,2012(8):16-20.

唐姣美,鐘明容.廣西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J].北方經貿,2015(2):3-5.

劉升學,劉甜甜.湖南省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64-71.

彭耿,劉芳.武陵山片區區域經濟協同度的評價研究[J].經濟地理,2014(10):39-45.

楊娟娟.高等教育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協同度的模型構建及實證研究[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5(4):77-82.

羅貞禮.邊緣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理論與實踐體系研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1(1):74-77.

本刊編輯部.東南亞地區形勢2019—2020年回顧與展望:專家訪談錄[J].東南亞縱橫,2020(1):5-26.58F46A42-D4EF-481E-AA9F-F1ECCE1D1C4D

猜你喜歡
熵權法
高職機電專業學生數學能力的調查及對策
大學周邊健身房滿意度調查報告
基于熵權法的京津冀區域信息化協調發展規律模型及其應用
基于熵權法的“互聯網+”農業發展影響因素權重確定
基于熵權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綜合評價研究
城市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福建省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
基于熵權TOPSIS模型的出版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
目標導向下的企業內部控制質量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