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芻議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社會責任核心素養

2022-06-25 07:33張潔
學生之友 2022年7期
關鍵詞:社會責任化學實驗初中化學

張潔

摘要: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完成化學教學目標讓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化學能力,在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發展之際,還要求教師要借助化學實驗讓學生形成肩負社會責任感的核心素養。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和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都明確表明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充分聯系化學與社會發展,借助信息化時代的信息技術和平臺,讓學生從化學健康、材料、能源等等方面養成社會責任,正確認識化學與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深刻聯系。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實驗;社會責任;核心素養

我國化學學科的發展與我國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化學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種資源的組成的探究其利用規律的學科,然而地球自然資源不是無窮無盡的,這就要求在化學教學時教師要向學生滲透化學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具備社會責任感的核心素養,樹立保護自然環境、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意識,促進社會資源可持續性發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和平臺為學生滲透社會責任感,基于“社會責任”開展化學實驗專題課程設計,健全和完善化學實驗室,積極開展課外活動等等方式充分發揮化學學科的特點,樹立學社社會責任感。

一、分析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對于初中化學學科的學習,化學理論和化學實驗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當前有許多初中在開展化學教育時沒有充分重視化學實驗對于化學學習的作用,更別說重視化學實驗為學生帶來的社會責任感了。初中化學教學多數都是重視課本上知識的教育和練習題的反復練習,如此“應試教育”的方式造成學生只會做題,但是對于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社會可持續化發展卻無計可施,這就造成了學生不能夠養成良好的社會責任,不利于社會充分發展。只有讓學生深入化學實驗的學習,了解化學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并利用信息化平臺開展化學實驗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推廣傳播,在化學實驗的課堂環境和有效的信息環境中讓學生逐步養成化學的社會責任感。

二、探究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滲透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方法

2.1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社會責任教學情境

在信息化時代開展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滲透社會責任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在實驗課堂上能夠利用信息平臺和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信息化的化學實驗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信息平臺觀看新興綠色化學資源的興起、綠色能源、化學品危害治理的視頻和新聞,讓學生深刻了解到化學對于社會生活和綠色環保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的緊密聯系,能夠直接從學生中心角度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師要能夠篩選和分析適合化學實驗課程與社會發展的信息,為學生在實驗課堂上創設真實可見、貼近生活的案例開展情境式教學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例如說教師在進行初中化學實驗《燃燒的條件》的教學時,就可以利用信息平臺和信息技術給學生普及當前我國主要能源的利用和新型能源的發展,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傳統化石能源燃燒產物是什么和會對自然環境產生哪些破壞,運用電子白板和新聞視頻給學生講解當前使用的清潔能源如氫氣、甲烷等對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改善,通過播放海底深處“可燃冰”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能源,使學生提起化學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又比如說在進行《水的電解》實驗時,教師可以播放當前最新的氫氧燃料電池、“環保電車”等新型能源的研究視頻,讓學生懂得自然資源的有限性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明白化學對于社會生活起著重要作用,培養其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形成。

2.2利用課外活動開展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培育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并不一定要在化學實驗室中開展,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到化學科技館、高等學校實驗室、化學科研機構和化工廠開展化學實驗實習課程,讓學生近距離了解到新型化學資源的開發和化學廢物的處理,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見識到養成化學學科社會責任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開拓學生視野讓其了解到綠水青山對于社會資源可持續發展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含義,了解綠色化學能夠為社會帶來哪些好處。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自覺養成社會責任。

例如教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探究水的凈化》中,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化工廠或者污水處理廠之類凈化化學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地方,了解其處理情況和水的凈化方法,讓學生置身于污水廢水凈化處理這一大的化學實驗環境之中,令其在親身實踐中懂得化學對于社會生活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使其在學習中自覺培養社會責任核心素養。又例如在進行化學實驗《比較合金和純金屬的硬度》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大學化學實驗室或化學研究所,讓學生了解到新興化學材料的繁榮發展,令其認識到新化學材料的開發與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社會發展的密切聯系。

2.3舉辦低成本化學實驗競賽培養學生社會責任

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穿插利用信息技術平臺開展低成本化學實驗競賽的報名和設計。為了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正確認識化學和社會發展之間的密切聯系,舉辦低成本化學實驗競賽能夠很好的將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積累的豐富經驗聯系起來,倡導其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廉價物品和廢棄物品代替化學試劑完成簡易的化學實驗。學生在準備實驗設計和實驗試劑、器材時能夠充分考慮到目前許多自然資源短缺的問題,從綠色環保的可持續性發展角度考慮尋找適合的代替品完成實驗,養成良好社會責任核心素養。

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質實驗》時就可以運用身邊隨處可見的雞蛋殼或者貝殼代替碳酸鈣制取二氧化碳,在《碳酸鈉溶液與石灰水反應》實驗中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用堿代替碳酸鈉,用剩下的飲料瓶、小藥瓶之類的替代化學儀器等。通過這種競賽模式,能夠讓學生充分發現身邊的綠色化學,讓其懂得環保、節約、可持續發展的深刻含義,在競賽中培養學生化學實驗社會責任核心素養。

結束語

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發展變革,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不光要求學生能夠正確做化學實驗、學好化學知識,更要讓學生懂得化學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密切聯系,讓其在化學實驗學習中逐漸培養良好正確的社會責任核心素養。教師也應該借助信息技術和平臺充分為學生滲透社會責任觀念,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社會責任教學情境、利用課外活動開展社會責任核心素養的培育以及舉辦低成本化學實驗競賽培養學生社會責任等等方法在化學實驗教學滲透社會責任核心素養。學生只有形成社會責任感,才能夠充分利用自己學習的化學學科知識,幫助社會可持續性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劍義.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思考[J].考試周刊,2021(51):131-132.

[2]張緋華.基于信息技術的綠色化學在實驗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1(15):19-20.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1年開放課題“教育信息化2.0時代初中化學學科社會責任核心素養培育研究”(立項批準號:KCZ2021098)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社會責任化學實驗初中化學
對初中化學實驗細節化處理的認識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論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關系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實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