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設計與實踐

2022-06-27 13:49曾業敏
學習與科普 2022年21期
關鍵詞:雙減政策作業設計雙減

曾業敏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學生的學習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國家開始實行“雙減”政策。雙減就是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的負擔,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道德與法治是初中時期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深遠影響。作業是對課堂知識的加深和鞏固,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合理的為學生布置作業,要做到減量不減質,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提升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構建一個高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設計

中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關系著我們國家的未來,國家對中小學生的教育格外重視。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時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為了有一個優異的成績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不利于學生的快樂成長。雙減政策的實施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壓力,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去面對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布置相關的作業,作業要少而精,并且要有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高效地完成作業,使作業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在雙減政策下,雖然教育體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布置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首先,布置作業有所減少。但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認為作業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反復抄寫性作業依然存在,學生為了完成作業只能應付,作業完成的效率不高,作業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其次,教師作業布置缺乏創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布置的作業比較單一,練習冊就有好幾個版本的,但是練習冊的內容比較相似,重復的內容也喪失了學生的耐心,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達不到鞏固的效果。最后,缺乏實踐性的作業。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往往都是書面作業,沒有實踐性的作業,激發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1]。

二、雙減政策下初中道德與法治作業設計與實踐策略

1.適度布置作業量,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

幾年前新課改已經規定要給學生減壓,但是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和實施,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合理的作業可以對課堂教學得到很好的加深和鞏固,物極必反,會使學生出現應付或者抄取他人作業的情況,甚至出現厭煩的心理,過度的作業量反而會使學生的完成效率降低,得不到理想的效果。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布置適量的作業,要做到減量不減質,要保證學生能夠有效完成作業,使作業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2]。

例如,教師在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探問生命》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多數教師不會為學生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去鞏固課堂知識。還有些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后,會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讓學生去練習,進而鞏固知識,教師在教學中也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為學生布置作業,課后作業過多或者過少,都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作業過少會讓學生忽略這個科目的學習與鞏固,作業過量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順利開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為學生設計作業量,讓學生能夠鞏固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對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

2.設計趣味性的作業,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以往作業布置中教師往往以量取勝,為學生布置大量重復性的作業,這樣使得作業枯燥乏味,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會喪失學習的興趣,這也是學生經常作業不完成的原因。為了緩解這個狀況在作業設計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多樣化的作業,使得作業更具趣味性和創造性。尤其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初中道德與法治在眾多學科中是一門比較枯燥的科目,教師不但要在教學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后,為學生設計作業時,也應該加入學生的一些興趣愛好,培養學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因為興趣而去主動完成作業,而不是因為任務去完成作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效緩解學習壓力,在輕松的環境之中學習知識,提升自身道德素養[3]。

例如,教師在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法律在我們身邊》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在初中階段對于法律了解少之又少,法律知識的教學都是比較枯燥的文字內容,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非常的有挑戰性。尤其是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一些興趣愛好去設計作業,比如借助生活來設計作業內容,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法律知識,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讓學生能夠通過生活來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進而緩解學習壓力,教師通過科學設計作業,為學生設計輕松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通過作業來有效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3.在教學中為學生進行科學設計分層作業

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教育部門提出在教學中教師要實行素質教學,尤其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由于性格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不同,學習進度也會有所差異,教師在為學生設計的作業,缺乏針對性的練習。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進度。進而能夠準確的了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情況,這樣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類,然后根據不同類別的學習科學設計相關作業,讓學生能夠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有效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通過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能夠有效培養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例如,教師在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中《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教學完成之后,可以根據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把學生分成幾個不同層次的小組,再根據不同小組的學習情況科學設計相關作業,讓其能夠得到針對性練習,提升學習效果以及學習效率。

4.結合生活,科學設計開放性作業

雙減政策下,教師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學生傳統學習方式,為學生創新教學模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去完成學習任務。尤其是在課堂教學后,教師在為學生布置相關作業練習時,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設計相關作業內容,讓學生能夠再熟悉的環境中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對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興趣,并且學生熟悉的生活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環境更加輕松,進而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學初中道德與法治中《責任與角色同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為學生設計相關作業時,可以改變傳統教學中以練習題來鞏固學生知識的作業設計模式,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實踐作業,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一些責任的出現,并有效承擔這些責任。以不同的作業形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鞏固所學知識,提升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尤其是在為學生設計作業過程中,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今教學環境,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與創新,為學生設計有效的作業,讓學生能夠通過完成作業來提升對于知識的學習興趣,并有效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習質量,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一峰.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有效教學研究[J].名師在線.2018(33):44-45.

[2]唐宗隆.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52.

[3]蘇慧.核心素養導向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教學探究[J].名師在線.2019(24):63-64.4D6034E0-9C2A-4598-BBA5-8FB21EF13C80

猜你喜歡
雙減政策作業設計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