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課堂中踐行學科素養的探討

2022-06-28 18:02朱高青
考試與評價 2022年6期
關鍵詞:培育學科科學

朱高青

小學科學本就是一門探究生活和自然各個領域的學科,重在培養小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而小學科學學科素養是學生在整個科學學習過程中養成的一種心理素質,主要由科學觀念與應用、科學思維與創新等四部分組成,這對學生的整體發展都有著推動作用。本文主要對“小學科學課堂中踐行學科素養”展開論述并提出相關的建設性建議。

一、小學科學課堂中踐行學科素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一)提高知識遷移應用能力

知識遷移應用能力是小學生學習的必備技能之一。通過培養小學生的學科素養能帶動學生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的探索活動之中。而且小學科學中隨著年級的升高所涉及到的科學實驗也會越來越復雜,需要學生能夠利用自己學習的科學知識解釋實驗過程中出現的變化,所以學生的總結能力也因此提高。其次,科學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應用于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現象幫助學生理解科學所學內容,加深學生記憶,為學生的知識遷移創造了條件。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對萬物具有好奇心,好奇多種物體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因為涉世未深、受到外界的干擾因素較少,所以個人的思想相對比較單一。這也是教學的優勢之一,學生把所學的內容應用于實踐之中,解決現實生活所出現的各種科學問題。而且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思想干擾人的行為,行為干擾科學的學習,干擾學生的成長。所以在學科素養培育方面必須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實現科學思維創新發展

小學科學在各個年級段所設置的內容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且也符合學生的成長發展特點。所以是學生可接受的一個范疇,而且科學學習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創新,學生的思維由單一化轉為發散性,不再拘泥于一種思維和思考方式,而是嘗試從多個角度進行事物的分析,能夠考慮得更加全面。其次,小學科學包括科學基礎理論的分析、經驗和現實之間的驗證、學生對抽象知識的概括等內容,這些都為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創造了條件。學生可以從事物的不同維度進行思考,也可以通過個人的操作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能夠積攢思維創新的經驗和基礎。最后,學科素養的踐行完善了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學不再只是重視理論,而是更加重視學生的思想轉變和實踐力的提升,給學生提供更高質的科學課堂。

(三)促進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小組合作模式是新課改背景下所衍生出的一項新的教育教學模式。該模式下學生的學科素養培育更加順暢,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產生思想上的碰撞,而且遇到科學的學習瓶頸時也可以聚在一起解決,小組學習也能帶動整體學習的動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次,在這種氛圍之下,學生的學習不再完全依賴于課本、臣服于課本,而是敢于對教材內容提出質疑,更加相信自己在操作中所得出的直接經驗。培養了學生敢說、敢做的質疑精神,這也是學生思維的創新。正是因為學生的這種觀點上的更新給他們提供了小組合作的條件,小組成員互相交流、相互推進,共同探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系統化的教學流程。構建高質量的科學課堂,也是科學教學的重要要求之一。

(四)培養學生內在精神品質

精神的培育是學生學科素養培育的結果。精神品質的培育對學生德育教育以及三觀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責任意識、環境保護意識以及嚴謹認真、實事求是等態度品質都是在學生養成學科素養的過程中所形成的。這些品質的養成對學生的整個科學學習都具有導向功能,能夠帶領學生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展開學習和生活。其次,學科核心素養教育也是伴隨著學生的品質培養的,兩者可以說是不可分割的。因為在現在的素質教育背景下,要求教育要重視德育,切實把五育并舉落實于教育領域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養成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能夠獨立地解決科學問題。獨立思考意識的培養能夠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獨立意識,在小學階段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傮w來說,小學科學學科素養的培育將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二、學科核心素養與小學科學課堂相結合的方法策略

(一)組織實踐活動,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

實踐操作活動是小學學科教學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實踐活動當中學生能夠養成自主探究的意識,提高個人的動手能力。真正體會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而且小學階段正是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關鍵期,學科素養的滲透也將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科學觀念。

例如:在學習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上冊《光》這一單元的學習中,由光的思考再到光的反射現象以及到最后制作潛望鏡,這都離不開學生的實踐操作。以《光的傳播方向會改變嗎?》這一課時為例展開介紹,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干凈的水杯,用一個玻璃片擋住手電筒且確保沒有其他光源的干擾。這主要是為了控制單一變量,然后再讓學生去探索,光可以透過這個玻璃片嗎?如何去判斷它可不可以通過玻璃呢?在這個較為簡單的科學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做到唯一變量,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光源可以透過玻璃片到達杯子上面,所以可以簡單地得出結論“光源可以透過透明的物體”。那么再繼續去探索一下不透明的物體呢?學生把這個玻璃片換做了一張紙,發現光源仍然能夠通過這張紙到達水杯上面。為了證明不是指針的厚度影響了光源的傳播,就把紙張換成了一本書,但是依舊可以發現光源是可以透過這本書的,因為在水杯上面可以發現光的影子。通過這種實踐活動的組織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確保單一變量,讓科學實驗不受外界的干擾,得出盡可能科學的結論。實踐活動的組織充實完善了科學課堂,培養學生正確的實驗觀念,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品質。而且實踐化教育也是效率較高的一種教學模式,能夠在各方面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拓寬教學方式,促進學生間探究互動

教學方式多樣化是教學的必然趨勢,而小組合作模式以及其他的教學方式都能有效地實現科學學習之間的互動探究。做到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與學生的科學學習相融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交流互動當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產生科學思想上的碰撞,進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學科素養。

例如:在學習小學科學教科版四年級上冊《運動和力》這一單元時,主要是通過小車運動來研究一下“力”這一個科學的概念。在其中有一個實驗是運動的小車,讓學生不斷地改變科學實驗的變量,從敲擊實驗再到撞擊實驗,去探索一下小車在兩次實驗當中運動物體所具有的能量和速度的大小有什么關系呢?運動的能力和速度大小主要是測量小車滑行出來的距離。最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討論一下到底是怎樣的情況下橡皮錐和小車具有能量呢?能量和運動速度又有怎樣的關系呢?小組成員有的試著猜測:能量越大,速度越快。還有的學生猜測:通過聲音的大小也能夠判斷出能量的大小。這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促進小組之間的探究互動。小組互動的模式開展,可以融合一下科學實驗,做到科學實驗與交流并存,引導學生都在不斷的交流中引發個人的思考,迸發出新的思想觀點。還可以穿插一些游戲化教學,通過不同的題目來考查學生的反應速度以及對知識的靈活轉變應用。

(三)滲透科學文化,培養學生的內在品質

科學內在品質的培養也是對學生進行學科素養培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內在精神品質的培養也都是滲透在科學教學的課堂教學環節之中的,而且小學學科素養的培育也應該滲透科學文化,讓學生真正的在科學課堂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習慣。

例如:在學習教科版《植物的生長變化》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周期性教程的實驗任務,而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學生無法親自完成觀察學生植物生長變化的這一任務。所以學生需要在課后及時追蹤觀察,觀察一株植物的成長發展變化。有的學生發現從小小的一粒種子慢慢發芽,然后長成植株,最后開花結果。這就是很多植物的一生,而植物的一生與人的一生又是極其的相似,漫長而充滿意義。在這個觀察植物的過程中,時間是比較漫長的,而且需要學生每一次觀察都要做好筆記。所做的筆記要非常細致,甚至是要記錄這個植物在一周之內所發生的所有變化,包括植物長高了幾厘米等等,這些都作為學生的作業任務組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養成耐心學習以及嚴謹的態度和品質。態度和品質的養成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經過多次的科學實驗追蹤調查,學生便慢慢地磨合了個人的性格和脾氣,能夠放下姿態,細致地觀察植物的變化過程。有的學生做的筆記是非常詳細的,不再是以文字的形式,而是以圖文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自己進行科學追蹤觀察的時候,能夠畫出植物的樣子,并且畫出它的變化,旁邊附上文字。比如:有一名學生記錄:在3月15日,我給植物澆水施肥,土壤是濕漉漉的樣子。3月16日,植株在漫長的一周發起了嫩綠的小芽,這個小芽長得大小是參差不齊的,甚至有的地方沒有長出小芽來。3月17日,長出來的小嫩芽更多了……4月1日,小嫩芽開始慢慢地生長……這樣經過一個漫長的時間段學生把植物的成長過程以圖片的形式畫出來,然后旁邊附上了植物在各個階段所發生的變化。這樣的記錄能夠體現出學生耐心的精神品質以及嚴謹的科學實驗態度,這種精神品質的培養將對學生三觀的養成以及以后的發展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四)深挖科學教材,拓寬科學的思維廣度

科學教學以人為本,素養培育也離不開科學教材內容。在科學教學上要做到深度挖掘教材內容,拓寬學生的學習廣度和深度。能夠為學生打造一堂豐富以及全面的科學課堂,也以此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教科版《巖石與土壤》這部分的科學內容時,教師除了教授一些課本上的內容以外,還可以給學生穿插一些巖石與土壤的關系,在巖石形成的過程中土壤又充當著怎樣的角色呢?讓學生利用手中的資料或者是上網查詢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有的學生會說:在巖石形成的過程中,土壤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巖石就是在土壤當中形成的,而且在海陸變遷的過程中巖石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還有的學生會說:巖石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土壤遇到風吹、日曬、雨淋,也正是因為這個多樣的變化給大家留下來了巖石。

結語:小學科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科目,包含較多的實驗探究和實踐操作,對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和思維的培育都起到綜合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從“組織實踐活動;拓寬教學方式;滲透科學文化以及深化科學教材”四個角度為切入口來探討小學科學素養,推動小學生科學學習的進步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猜你喜歡
培育學科科學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超學科”來啦
學生獲獎及學科競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