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哲學滲透到中職思政教學路徑研究

2022-07-01 20:34李雪蓮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思政教學中職

李雪蓮

摘要:中國傳統哲學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長久以來維持社會的穩定,對促使社會實現持續化發展,起著較為積極的作用。對此,本文將圍繞中國傳統哲學的歷史作用、現實定位以及實現途徑進行闡述,并對中國傳統哲學滲透中職思政教學展開深入探討,以期能夠提升中職思政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中國傳統哲學;思政教學;中職

中國傳統哲學主要指在中華文化發展歷程中,儒、道、墨等哲學思想中所蘊含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特別是同社會倫理道德相關方面的重要論述。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對中國傳統哲學滲透在思政教育中全實現途徑展開深入探討,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思政素養。

一、中國哲學對社會倫理道德建設的歷史功能

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影響社會發展歷史走向以及脈絡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數不勝數。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構成部分,長期以來對我國甚至世界文明的發展都起著較為積極的作用,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便是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價值的見證者。這足以表明中國傳統哲學所蘊含的思想對我國社會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兩千多年前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為后續中國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諸如此類,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至今仍然影響著思想道德的確立以及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塑造。例如,在《禮記·大學》中關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闡述著重強調“修身”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基礎,并以此作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礎,這充分表明了“修身”對社會培育、選拔人才的重要性;而孔孟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取向,無論是孔子的“克己復禮為仁”,還是孟子的“仁政”,都從不同角度界定了道德基于治國理政的重要性。道家則以“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強調人應自覺遵循自然發展規律,以此確保人與自然能夠和諧共處。墨家的“兼愛、非攻”則提倡人們要做到平等友愛,反對人與人之間為了利益而發生的戰爭。這些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闡述了古人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的思考與認知,同樣也是中華文化在不斷實踐中反復總結出的思想結果,將人們的深層次的價值需求以及精神追求充分體現出來,是支撐中華文化歷久彌新的思想保障。對樹立民族意識、規范社會秩序、維系社會穩定等有著較為重要的價值。但是,中國傳統哲學中“重人倫、輕自然”的思想導致中國近代社會長期落后于西方世界,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對實現國家大一統、維護民族團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思政教育中向學生滲透中國傳統哲學的時候,要秉持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教學態度,依據當前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要深度發掘中國傳統哲學中所蘊含的時代價值,在繼承的基礎上實現創新性發展,從而以歷史性與具體性、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統一的發展思路,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整體質量,并切實提升學生的思政水平。

二、當前中國哲學在思政課程教學中的現實定位

通過對中國發展史進行研究可知,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為中國人民救亡圖存提供了新的選擇,那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并以此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新中國成立后,為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及理論被國家確定為官方意識形態和主要指導思想,而包括中國哲學在內的思想理論則以多樣化的意識形態逐漸融入中職思政教育教學中。我國思政教育在本質上表現為依托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通過包括中國傳統哲學在內的多種課程設置及其思想道德建設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培育出促使社會實現持續化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在人才培育過程中,中國傳統哲學重視人倫理道德培育同馬克思主義強調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在本質上相一致,這也是二者實現深度融合的前提。對此,教師就應積極探討中國哲學思想基于學生三觀的形成和塑造。從歷史背景、文化環境、社會風俗、倫理道德等多個方面對其展開深入探究。如人們一直以來倡導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以孝為本、以和為貴、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等思想,并且這些思想早已融入我們的文化基因中,同時在社會不斷的發展中潛移默化影響著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塑造。另外,也可對我國當前中國傳統哲學課程的設置以及重視程度之間的關系展開深度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國家具體強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展中國哲學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我們在思政課程的科目設置中積極加強中國哲學教材的配比,那么其產生的效果必然會很明顯。因此,我國關于思政教育課程設置的具體科目、課時安排、教學目標、考核形式等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充分展現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融入中職思政教育教學的基本現狀,并且也能說明教師以及學校逐漸意識到了中國傳統哲學對學生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度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哲學思想對我國建設發展的重要性,并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凸顯了當前國家對中國傳統哲學融入思政教育活動的重視程度。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后續中職思政教育除了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同時還要重視中國傳統哲學在思政教學活動的滲透效果,進而明確了中國哲學融入思政教育課程教學的現實定位,將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充分凸顯出,強化思政教育的整體效果。

三、中國哲學在思政教育建設中的實現途徑

現階段,教師除了要強化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繼承以及創新,還需明確中國傳統哲學在思政教育中的滲透途徑,以此將中國傳統哲學的思政教育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實現中國傳統哲學在思政教育中的教育教學功能。

(一)發揮好課堂主陣地的作用

在具體的思政教育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引入經典閱讀,引導學生細細品味中國傳統哲學所蘊含的價值。這是將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滲透在思政教學中有效途徑之一。中國傳統哲學作為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是歷經時代錘煉代代相傳、口口相授的思想結晶,對我國中華文化、經濟社會發展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滲透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時。首先,要使學生對中國傳統哲學經典素材加以閱讀與理解,如陰陽五行、天人合一、道生萬物、無為而治、平等、兼愛、自強不息等,此時,教師就要發揮好課堂主陣地的作用,引導學生加強對經典著作的閱讀和學習,在這里既包括學校指定部分素材的閱讀與背誦,也涵蓋了家長、社會將一些中國傳統哲學常識作為學生啟蒙和日常閱讀的經典書籍。并且教師通過分析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與教育力度不斷增大,可以看出中國傳統哲學已然得到充分的重視,因此,教師就要利用好課堂教學環節,通過學生對經典著作的誦讀,來強化中國傳統哲學在思政教學中的滲透效果。CDD0EADB-1A71-439A-BE5B-B3C443E58BE3

(二)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教師要明確培育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是有效滲透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關鍵,因此就要有效落實“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如張岱年先生所指出的那樣:“中國哲學乃以生活實踐為基礎,為歸宿。行是知之始,亦是知之終”。由此,教師只有促使學生能夠自覺做到從內化于心,到外化于行,才算將中國傳統哲學真正地滲透在思政教育中,回顧黨的24個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難發現其中也涵蓋了對于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概括與理解。對此,國家就需要通過不同媒體來加強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宣傳與教育,目的就是確保學生能夠主動接受傳統哲學的熏陶與教育,以此來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并使學生將包括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最終落實到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另一方面,教學也需要將社會實踐活動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利用已有的課堂理論知識,圍繞我國傳統節日積極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提升大家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哲學思想的關注度與體驗感,在領略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真正將中國哲學思想的智慧結晶運用到個人的學習、工作中去,從而實現中國哲學于我國當下思政教育的歷史遷移功能。

(三)強化教師對中國哲學積累

教師特別是思政教師作為思政教育教學的主力軍,對于將中國傳統哲學教學滲透在思政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中職院校首要需要做到的就是強化思政教師中國傳統哲學理論知識學習或培訓力度,使其具備相對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完善的知識結構。與此同時,院校必須認識到中國哲學教學受制于長久以來思政教育單純地以簡單完成教學任務忽視對教師中國傳統哲學知識儲備的要求,會導致教師在思想上對中國傳統哲學知識缺乏應用的重視。對此必然要求思政教師重新審視中國傳統哲學理論知識的積累及其哲學素養培養的重要性,提升自身運用中國哲學理論進行課程教學和社會實踐能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中國傳統哲學的學習與認知。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國傳統哲學不管是在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還是當下思政教育的開展過程中都發揮著積極功能,而如何將中國傳統哲學很好地滲透在思政教育中是實現中國哲學創新與發展的首要任務。雖然一直在強調思政教育的黨的重要性。但是,我國思政教育在唯成績而論的應試教育中一直存在著形式化、邊緣化等問題,這本身就影響了中國哲學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發揮。對此,中職院校以及教師要以辯證的態度來看待中國傳統哲學對思政教育起的作用,以歷史和具體相統一的態度加強對中國哲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政教育的需要,將中國傳統哲學的文明成果應用于當前中職院校思政教育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理論自信,培育出社會所需的高素養思政人才,為我國新時代思政教育和世界文化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韓喜平.構建強起來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體系[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9).

[2]王海英.當代中國哲學建構的價值取向與思維方式[J].理論探討,2019(06).CDD0EADB-1A71-439A-BE5B-B3C443E58BE3

猜你喜歡
思政教學中職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浙江試點中職與應用型本科一體化人才培養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以提高實踐教學為切入點加強高校思政教學的實效性
大學思政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與應用
時事政策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的教學探討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學的現狀及其對思政教學促進作用分析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理論課相融合的探索與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