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植紅色基因 激活思政課程

2022-07-01 21:10趙斯文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新格局思政課程高職院校

摘要:“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內核,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云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在長期浴血奮斗的過程中,孕育并鑄就了賡續不絕的獨具中國共產黨精神標識的紅色基因。厚植紅色基因激活思政課是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親和力的重要助推器。因此,可以深挖云南地方紅色基因,將紅色基因融入云南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過程設計中,以情育人,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以文育人,融入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以實踐育人,從而形成高校思政課新格局,達至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關鍵作用。

關鍵詞:云南紅色基因;思政課程;高職院校;新格局

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斗爭中孕育并鑄就的,它是指引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而生生不息、飽經滄桑而風采依舊的強大的精神動力。紅色基因所包含的堅定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勤勉的鉆研精神、開拓的創新精神以及強烈的愛國情懷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綜合體現,它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克服一切困難挑戰,不斷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如今,紅色基因已經深深熔鑄到全國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血脈之中,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和文化基因。由此,有必要在大學思政課中厚植紅色基因,開展紅色文化教育,賡續紅色血脈,增強大學生的家國情懷、使命擔當。本文嘗試闡述紅色基因的基本內容,并提出云南紅色基因融入云南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有效路徑,以期對相關教學者有所裨益。

一、紅色基因的內容闡述

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史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中華民族逐步實現了民族解放與國家獨立,并走向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的新征程。在此過程中,伴隨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發展孕育了催人奮進的紅色基因,即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紅色精神、紅色文化,它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由弱小走向壯大、由失敗走向成功、由勝利不斷走向勝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新時代邁向強國目標新征程的強大精神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進一步明確了弘揚和傳承紅色基因在社會文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構建云南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新格局的實踐路徑

(一)云南紅色基因融入教學過程設計,以情育人

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不僅僅是學生獲取理論知識的重要平臺,也是實現紅色基因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有效渠道。為實現紅色基因在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程教學中的自然銜接,教師有必要增強教學藝術,將云南紅色基因全面融入整個教學環節設計中,從而充實思政教學內容,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思政課教學中。鑒于此,其一,高職院校思政課可以嘗試為大學生創設云南紅色基因教學情境,即教師結合大學生的課堂反應和課后反饋來把握他們的認知層次、個性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在教學大綱范圍內妥善使用各種情境類教學資源,吸引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使大學生能夠在云南紅色基因與思政課教學有效對接的過程中感知紅色基因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內涵,這樣,既能提升思政理論課程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以及新穎度,也能夠提升學生參與思政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其二,高職院校思政課可以結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來選取云南紅色基因與思政教育融合的真實案例。為此,教師應該不斷增強自身的文化積累,提升自身的思政修養,從而提高自己在融合紅色基因與思政教育時的把控能力,促使云南紅色基因成為思政理論課知識講解和技能傳授的有效載體,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思政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豐富大學生的認知與感悟,最終達至對思政知識的內化和遷移,充分發揮云南紅色基因的情感育人功效。

(二)云南紅色基因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以文育人

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高校思政教師要善用之。建設有凝聚師生精神追求、展現院校辦學特色,并為職業院校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正確的精神指引的校園文化是文化建設的目標,也是文化育人的題中之義。鑒于此,為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必要將云南紅色基因融入各種文化活動中,這其中,思政課教師當仁不讓。第一,學??山M織開展云南紅色基因學術講座和宣講活動,邀請老一輩革命戰士、新時代老兵或是“最美退役軍人”進校開展以云南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革命事跡宣講活動,可以由云南革命戰士鄭子明講述親歷淮海戰役、轉戰西南解放保山等抗戰事跡,使得學生能夠感悟當下生活、堅定理想信念;第二,學??山M織學生舉辦云南紅色基因大講壇活動,旨在提升高職院校自身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并在此過程中充分調動大學生的主觀意識,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思政教師應考慮到云南地域的特殊性,從而能夠嘗試開展民族風文化宣傳,例如鼓勵大學生練習狀語版的《國際歌》,或者引導大學生講述身邊爺爺奶奶們的親身經歷和自己的所見所聞,從而能夠使得學生在講述和討論中汲取紅色基因的偉大精髓,最終實現精神洗禮;第三,學校還可以以國慶節、建軍節、雷鋒日、五四運動紀念日等重要節日為契機來建設校園文化,進一步引導大學生在學校內組織開展各種紅色紀念活動,可以是詩詞朗誦、征文比賽、辯論比賽等形式的活動,從而能夠激發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國家歸屬感,有效發揮云南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云南紅色基因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實踐育人

高校思政課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僅僅將云南紅色基因融入課堂教學中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嘗試將紅色基因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這不僅能夠進一步升華思政課的有效性、生活性,而且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思政課學習的內需與動力,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最終取得預期的思政教學成效。其一,高職院校需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吸引大學生沉浸其中。例如,可以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與黨團員學習活動,借此機會來切實提升學生的紅色基因覺悟,這樣,既能夠充分發揮黨團員在學生群體中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究的模范帶頭作用,也使得云南紅色基因在高職院校學生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傳播和深入滲透;其二,高職院??梢越M織大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充分發揮云南當地紅色基因的文化建設作用。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使大學生深入了解抗戰時期學生的求學熱情;組織學生參觀扎西會議紀念館,了解黨在歷史重要關頭召開的重要會議;組織大學生參觀松山戰役舊址,通過觀看抗戰時期的戰壕、掩體、爆破坑等遺跡,激發愛國情懷;其三,高職院??梢詫⒃颇霞t色基因融入大學生的宿舍文化建設中。在此過程中秉承“以生為本”的理念,可以在宿舍走廊中、廁所內以及洗漱臺等大學生生活密集區域張貼與紅色基因相關的標語、圖畫、文字等內容,為大學生構建積極向上的生活氛圍,并幫助他們樹立踐行紅色基因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能夠使得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紅色基因的熏陶和感染,最終能夠感知推動紅色基因背后所蘊藏的團結友愛、愛黨愛國、艱苦奮斗等優秀精神品質,從而能夠使得大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樣,不僅能夠實現思政理論課既定的教學任務,還能夠為學生后續參與到社會發展、國家建設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應充分意識到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為此,教師需借助思政課堂這一渠道來大力宣傳云南紅色基因,將紅色基因融入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中,即通過云南紅色基因融入教學過程設計,以情育人;云南紅色基因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以文育人;云南紅色基因融入學生日常生活,以實踐育人。通過這些方式,能夠充分發揮思政課堂教學主陣地作用,實現紅色基因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進而打造獨具校園特色的云南紅色基因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融合課堂,提升思政課堂的吸引力、親和力和針對性,真正做到立德樹人、鑄魂育人。

參考文獻:

[1]孔維麗.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傳承“紅色基因”的應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J].青春歲月,2020(006):40-41,39.

[2]吳克紹,馮炎蓮.紅色基因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探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1,35(5):3.

[3]劉芝平,龍莉.南昌航空大學:“三堂課”激活紅色基因[J].黨建,2019(5).

[4]孔維麗.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教學傳承“紅色基因”的應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為例[J].青春歲月,2020(006):40-41,39.

[5]肖進雄.賡續紅色基因 厚植家國情懷——定西市教育系統力促思政課教學落實落細落地工作綜述[J].甘肅教育,2022(4):4.

[6]文婷.高職院?!八颊n程+課程思政”育人生態體系構建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29(1):3.

[7]張敏,韓傳亮.高職院校構建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三維課程思政體系研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8,2(2):2.

基金項目:本論文系“云南財經職業學院校級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21年6月立項課題“云南紅色文化融入本土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應用探究”(課題編號:2021XJ00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趙斯文(1989-),女,漢族,籍貫黑龍江,職稱助教,學歷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新格局思政課程高職院校
中國削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實現“內外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廣州開放大學黨委書記丘衛青:以開放基因書寫一流開大新格局和新使命
新格局下社會辦醫
對高校思政課程創新的探索
傳統節日德育資源在思想政治課程中的應用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思政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