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

2022-07-01 21:10王慶洲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高校教育新工科創新創業教育

王慶洲

摘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現代各類技術的飛速發展,在工業領域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革?!靶鹿た啤边@一概念提出后在社會實踐的補充下,其內涵得以完善。社會對“新工科”的普遍認知是:以立德樹人為根基,對于時代的變化和經濟的發展,為未來社會的建設提出理念,并在以往的工科背景下進行繼承和發揚,融合與創新,為建設未來社會培養卓越的創新型人才。在這一背景下,作為為社會建設輸出人才的場所,高校應該貫徹創新理念,并在教學實踐中具體落實,讓創新創業在高校成為常態化。多元化的為社會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筆者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出發,討論了目前高校的教育形勢,分析了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高校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探究在高校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新工科;高校教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在新工科這個時代大背景下,社會與國家對高校的教育深度與廣度都有著更高的要求?;诋斍疤幱谏鐣兏飼r期,國際經濟形勢呈現高強度競爭的緊張局勢,傳統的高校教育通常都是以就業為導向來培養學生。但是這一教育理念在當前社會明顯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創新創業人才對社會經濟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因此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迫在眉睫。高校要結合學生的專業特征與辦學特色重新制定工科類人才培養方案,讓其未來能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的中流砥柱。這不僅是時代賦予高校的任務,更是高校自身長久發展的需要,還能為大學生就業、創業帶來益處,可謂是一舉多得。

一、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一)宏觀層面

從宏觀意義上來講,我國是傳統的農耕國家,工業化起步得慢,但是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國工業領域一直有著高強度的追趕壓力。西方國家經過兩次工業革命,在工業領域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其工業的組成結構和其掌握的核心技術都比我國要先進。但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我國各工業領域的先輩們的努力,我國的工業化水平已經全面趕超了世界許多國家,但是想要成為工業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現在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和民族復興時期,想要建設工業強國,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必須有強大的創新型人才。高校作為為國家培養各領域人才的基地,必須要認清目前的國家發展形勢,要培養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人才。教育部門也就創新創業教育推出了許多政策,以此來推進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創新。讓高校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經濟建設的人才供應拓寬渠道。

(二)微觀層面

從微觀方面來講,創新創業教育能啟迪高校學子高層次的思維意識,為高校學生帶來更好的職業前景。高校學子作為高級知識性人才,原本就承擔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將來要成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核心力量。因此創新創業意識的培養不僅能促進大學生自身的發展,使其更好的追求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更能讓他們在發展自身的同時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反之推動這社會的共同進步。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在各個西方國家,其創新創業教育起步得普遍較早,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成熟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形成了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早在 1947 年,美國哈佛商學院就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不僅在哈佛這樣的最高學府有創新創業教育,在小學、中學教育的全過程,創新創業教育都始終貫穿其中。而在我國,因為近代的百年來我國經歷了許多風雨,歷史滄桑。因此我國的教育比起西方發達國家一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我國自古以來都更重視“務實”,曾經一度將具有風險性的創新創業當成洪水猛獸。但是大量的社會實踐,證明了只有創新創業才談得上發展。因此1990 年我國才正式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革新與發展服務計劃”項目的成員國。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晚,也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創新創業課程和教材滯后

我國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課程尚不久,目前已經開展的創新創業課程已經有了明顯的滯后性。因為新工科的飛速發展,在工業領域更是日新月異。當前工業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同時各工業領域都在進行結構優化。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高精尖技術產業轉變。曾經設置的創新創業課程和當時編寫的創新創業教材理念和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2.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不足

創新創業教育除了理論教學,更重要的是實踐。高校想要讓學生有創新創業意識,將來能成為“雙創型人才”就必須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平臺。讓他們在學校中就開始自己的創新理念,探索創業途徑。但是現在許多高校因為經費不足,不能夠給學生搭建專業的創業平臺,在相關的配套設施和師資力量上面也有著不足。這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決心。

3.創新創業氛圍不濃厚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我國高等學府中,并沒有形成全員創新創業的氛圍。甚至是在許多“211”“985”高校,許多教師還提倡著學生畢業后就去尋找所謂的“金飯碗”。在傳統觀念里認為創業有著風險,不如就業來得簡單有效。教師原本就是學生思維和行動的方向標,教師的教育理念有偏差,就造成了許多學生從思想上認為創新創業風險太高但是收獲太慢,因此不愿意進行創新創業。而且相當一部分學生因為認識不足,片面地認為創業就是當老板開公司。由此造成了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參與度不高,更不會主動的尋求創新創業。

4.師資力量不足

我國高校在聘請教師的制度上還需要改進,許多高校聘請教師最看重的就是相關學歷。聘請了許多高學歷的人才擔任教師。這些教師通常博士畢業后就走入了教師崗位,從學生變為教師,尚未真正涉足社會。因此這樣的教師有著極高的理論知識,但是卻缺乏實踐經驗。特別是在指導學生創新創業方面,他們更缺乏相關的經驗。在學生創新創業途中能給出的專業指導和意見極其有限,因此學生創新創業效果不甚理想。

5.大學生自身創新創業意識不足

大學生要進行創新創業必須親自參與才能積累經驗。但是高校學生認識相對不足,因此在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理解上也存在著偏差。未能認識到創新創業的真正意義。特別是許多大學生受其家長價值觀的影響,認為創新創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伴隨著高風險。大多數家長一般都不太愿意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也不足。

三、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具體策略

(一)國家層面給予政策支持

國家要想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就必須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優待。高校在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可以向學生普及這些優惠政策。這樣可以讓大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創新創業意愿。高校的教育者們也能根據學生的創新理念來進行專業的教育和引導。讓其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將來畢業后才能更好地進行創新和創業。

(二)學校層面

1.更新創新創業課程

在新工科興起的時代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養有了更加艱巨的任務,為了適應我國飛速發展的經濟和目前社會經濟的轉型,高校的教學理念要緊跟時代變遷進行更改。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也要隨著社會的需要進行升級。高校的教育者要結合本專業課程有針對性地設置相關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特別是要在創新創業理念教育上,要引導學生對行業形勢進行分析。了解目前社會所急需的人才和企業,并且以其為導向來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比如說我國急缺“芯片制造”的相關人才和企業。學??梢葬槍@一社會需求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方向。

2.要優化師資力量

教師作為學生專業知識的教育者和創新創業意識的領路人,必須有著充足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具備充足的實踐經驗。高校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且采取措施。首先要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學的培養,可以組織講課或者將教師送去進修等方式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其次,未來在教師的聘請和引進上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實踐經驗??梢詮南嚓P工科專業領域聘請一線專家來擔任兼職教師。他們了解行業的最新理念和發展方向,可以為高校學子的創新創業提供新的思路。

3.創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平臺

各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必須有著良好的實踐平臺。因為“紙上得來終覺淺,才知此事要躬行”學生有了良好的創新創業理論基礎,接下來就需要有合適的平臺來進行創新創業的實踐活動。但是創新創業平臺不僅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術的支持,更需要大量經費的支持。學校要尋求社會各企業的幫助,最好是與企業達成合作共贏的合作方式。企業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場地和經費,學生創新創業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這樣學生的創新創業有了資金的支持就能如魚得水一般自由馳騁。同時企業還可以在高校學子中尋求最佳的創意,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提供團隊和資金,讓學生的創意轉變為現實。

4.搭建創新創業溝通平臺

思想的碰撞可以產生新的理念,大學生要進行創新創業不僅需要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更需要在與同學、師長的交流中獲取知識和經驗。高校要了解到學生這方面的需求,并且根據這一需求提供解決的渠道。最好是能搭建專業的溝通交流平臺,讓正在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生能找到合作伙伴,讓尚未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生在了解同學的創業實踐中生出創新創業的想法。先動帶后動,才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同時高校創校許久,本身就有許多優秀的畢業生已經創業成功。學校搭建了創新創業交流平臺,這些成功的前輩可以成為正在進行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生們的導師。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給予學弟學妹們專業的意見和指導,讓其創新創業變得事半功倍。

四、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學中,要針對目前新工業的社會形勢來進行調整,增設相關課程。還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要結合大學生自身的專業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樹立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未來才能成為國家經濟領域和科技領域的有生力量,促進國家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建強,楊曄,薛皓文.基于新工科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1,20(15):134-136.

[2]李新,李江,徐彥秋.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國防教育課程復合型育人模式研究[J].科技視界,2021(11):1-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廳思政專項《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學生生涯教育實踐研究》(項目編號:JJKH20210128SZ);2021年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JX2109)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高校教育新工科創新創業教育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設計交叉融合案例教學
新工科形勢下高校二級學院畢業設計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探索
高校設計教育網絡平臺的服務系統設計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