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BE教學理念的德語專業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2022-07-01 22:59于月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

摘要: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復合人才的需求不斷攀升,探討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本文以OBE教學理念為理論依據探討地方高校在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策略,以期通過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成效。

關鍵詞:OBE;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OBE教學理念以產出為導向,注重學生知識積累、能力培養和素養提高。它要求首先設定好培養目標,反向推導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對教學成果進行評價時注重過程性與可持續改進性。學生在OBE教學理念下能自由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所在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首先提出畢業要求,然后針對性進行課程內容安排和課程體系建立。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積累了經驗也發現了不足之處,此文嘗試探討改進舉措,為高校培養應用型復合人才提供借鑒。

一、地方高校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18年教育部提出推動部分高校向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發展。高校經過思考結合自身實際定位為學術性和應用型大學。筆者所在高校致力于轉型為應用型高校,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面臨著一些困境。如課程體系不能滿足部分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手段相對滯后,與現代教學媒體結合程度不高,師資結構有待完善等。

(一)課程設置中的不足

1.科學素養類課程較少

《國標》素質要求中規定外語人才應具有人文與科學素養。在本專業的課程設置中科學素養培養課程較少??茖W素養包括科學知識、科學能力、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四個方面。在傳授科學知識方面,本校講授的德語知識較多,但其他通識類課程有所欠缺,如:大學語文課程并未開設??茖W能力的培養包括觀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校組織學生參加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參加國家級“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但學生參與度不廣,局限在有科研意向和創業意向的同學中,不具有培養大多數同學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認識世界的方法類課程較少,學校設有學術論文寫作課程,集中培養學生的科研學術規范和研究方法,但受課時所限,學生只能淺顯的學習,很難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茖W方法中的邏輯方法,是學生評判事物是否具有邏輯性,處理問題是否有條理性的有效保障。邏輯能力的培養是科學素養不可欠缺的一個環節。大學生要培養學生對待科學嚴謹的作風、熱忱的情感和崇高的價值,這些情感、意志品質的培養需要在課程或大學生活動中得以培養。目前學校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重視程度逐漸上升,但具體舉措還未落實。

2.商科課程體系不完備

我校德語專業定位為“德語+商貿”,因此學生除了學好德語之外,還要學好商科知識,商科課程安排在高年級,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課時設置并不多。必修課多為導論類課程,如《經濟學導論》《經濟德語》與《國際貿易》等。受到課時所限,學生只能浮于表面了解一些概念和術語,并未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研究。德語專業學生比商學院相關專業學生在商科知識儲備方面略顯不足,在校期間綜合實踐運用的機會少,導致德語專業學生商務背景知識不扎實,需要在工作崗位上不斷積累和繼續學習。

3.課程貪多求全

為力求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除了德語課程外設置了第二外語、商科課程、計算機課程等。學生學業負擔大,每天忙于上課、應付作業,自主學習時間少,不利于學生主動性和創造力的培養。此外,選修課程開課不夠靈活,選修課門類不少,但受開課人數限制,有時出現選修必選的現象。最后,高年級應用類實踐課程安排時間較短,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學生很難得到實踐鍛煉的機會,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制造了障礙。

(二)與現代教學手段結合程度不高

高校德語專業學生大多數為零基礎,成年后為了高效地學好一門外語,教師多采用傳統的“講授法”。課堂上老師灌輸知識,學生機械性學習和操練。這種教學方法就短期而言可提高學習效率,但就學生的長期發展,需要有所改進。在語言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結合現代的教學媒介、網絡平臺等。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等除語言技能外的優秀人才所應具備的自身能力。

(三)師資結構有待改善

1.師資力量短板

德語系教師多為德語專業畢業,在面對“德語+商務”的專業定位時就出現商科背景教師不足的現象。只能借用商務英語系教師和商學院教師,但有時在教材選用、教學進度、課程難易程度、先修課程和后繼課程的銜接等方面出現問題。此外,商務英語系或商學院老師已經緊缺,導致每學期派駐的老師不同,不便于溝通和管理,也不利于形成系統性的教學成果,對人才培養造成一定的影響。

2.教師梯隊未形成

應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重理輕文,對外語類專業的發展重視程度不高,財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受限,教師的年齡梯隊、學術梯隊結構均不完備。年輕教師偏多,骨干教師缺乏,學科帶頭人緊缺等現象屢見不鮮。年輕教師疲于應付繁重的教學壓力,無暇顧及科學研究,使學科和自身發展受到限制,從而影響整個專業的發展。

3.未充分利用行業指導教師

為了提高應用型德語本科專業學生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應聘請行業指導老師。筆者所在高校聘請行業導師,但只限在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學生見習實習的時候有機會與行業導師接觸,但交流和指導的機會不充分。平時應利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或校園文化節等機會邀請行業專家或企業管理人員來學校舉辦講座或以座談的形式讓行業專家與學生近距離交流。

二、德語專業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的改進措施

為了培養出德語專業應用型復合人才,高校對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改革和完善,培養目標與時俱進,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復合國家、社會需求,課程設置不斷優化,師資隊伍不斷完善,教學條件不斷改進,教學質量管理更加合理。

(一)優化課程結構

1.調整語言課程與方向性課程的比例

德語專業的學生多為零基礎,因此前兩年的基礎教學階段多為語言類課程,以便到第四學期讓學生能夠基本掌握這門語言。到了高年級,語言方向課,如語言學、文學、跨文化交際、翻譯等,和本校特色的商務類方向課比例要不斷完善。在語言方向課能夠保障的情況下,能夠細化商務類課程,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掌握商務知識。

2.加強與國外高校合作

自2009年以來,我校與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長期合作,每年輸送10%左右的學生在大三的時候去德國繼續攻讀本科,學生達到雙方學校的要求后,可以進行學分互認,并拿到雙學位證書。學生可以攻讀德語語言文學以及商科專業,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國際的有效支撐。此外,利用暑假時間學生可以參加德國境內的語言培訓班,成績優異的學生也可參加德國高校一年的交流項目。學生借此機會可以提高語言水平、專業素養,開闊視野,深入了解德國文化,提高學生競爭力。

3.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學生企業實習基地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中國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漸漸從外資企業“請進來”變成中國企業“走出去”。不管是外資進駐中國還是中國企業進駐國外,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是不變的。外語人才熟練掌握一門或多門外語,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再加上經濟、外貿、管理等專業知識,是企業急需的人才。企業需要外語人才,學校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校企雙方合作,各取所需,相得益彰。

(二)改革教學方法,實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為了追求語言學習效率外語教師多采用講授法,這種傳統教學方法在教學效率方面有其優勢,但對學生語言技能訓練和獨立創新能力培養有一定消極影響。外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需注重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需要先進的教學手段加以輔助培養。在課堂中學生是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己發現語言規律,形成自身的語言技能。教師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師生交流自然順暢,互動頻繁,通過問答、小組討論、報告演示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平臺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形成師資梯隊

為了培養出高質量人才,需要一支優秀的師資團隊。團隊中要有經驗豐富的學科帶頭人,勤奮的中青年科研與教學骨干,充滿活力的青年教師,以及企業導師來指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教師要具有高尚的師德,從思想和價值觀方面引導學生成長成才。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加強校內外、國內外學術交流,拓展學術視野,將德語專業前沿知識傳授給學生,確保高質量人才培養。

三、結語

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也要與時俱進。德語專業復合型人才,既要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又要兼具經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探索獨具特色又行之有效的方法。過程是艱辛的,但是改革需要披荊斬棘的勇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孫愛晶等.基于OBE的本科人才培養目標評價體系探究[J].高教學刊,2017(9):33-34.

[3]王娜等.基于“OBE”教育模式的地方高??缥幕瞬排囵B研究[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4):111-114.

[4]周洪波等.基于OBE理念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J].理論廣角,2018(14):27-30.

基金項目:江蘇理工學院2019教學改革與研究重點項目“基于OBE教學理念的德語專業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研究”(11610811912)。

作者簡介:于月(1985-),女,天津人,碩士,江蘇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德語文學,翻譯,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
OBE模式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與實踐
泛聯盟式應用型本科產業學院運行模式
產業教授融入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現路徑
劉彥軍:我國應用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與展望
計算機公共課復合型數字檔案袋的研究與開發
如何做優秀的企業政工師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對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