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水縣王氏祖屋建筑文化研究

2022-07-07 03:09農武笑劉為欽
貴州民族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祖屋堂屋布依族

農武笑 劉為欽

(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湖北·武漢 430074)

一、王氏祖屋建筑文化特征

(一) 和諧共生的建筑理念

布依族建筑代表王氏祖屋位于貴州省惠水縣好花紅鎮輝巖村,是一座有200年歷史的布依族民居。2011 年,惠水縣人民政府將王氏祖屋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菟h境內擁有豐富的木材、磚石、青瓦等原料,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決定了布依族在村寨選址時往往依山聚族而居。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惠水縣常年光照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陰雨潮濕、河水溪溝遍布的獨特氣候環境,使得布依族村寨多以“干欄式”建筑為主。布依族先民選址優先考慮在河流、小溪旁建房立寨,故這種“干欄式”建筑寨后有山,寨前有田園,河流環繞,古樹參天。布依族是傳統的農耕民族,其糧食作物多為水稻、苞谷一類,且飼養家畜家禽,紡紗織布,自耕自食。布依族重視植樹造林,吳澤霖《定番縣鄉土報告》記載:“根據觀察,定番縣各區的森林以馬尾松為多……苗夷在縣內居處多為深山郁林之中,故植林為其唯一的副業,且苗夷通行每生一女孩,必造林一方,留為將來成人時的需用,此種俗習與森林的發達,當然不無關系?!币虼?,布依族建造房屋往往就地取材,采用馬尾松等木材建造“干欄式”房屋。而王氏祖屋這一典型的“干欄式”建筑,在繼承布依族傳統建筑特征的同時,背山面水,茂林修竹的選址特點,更是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民族智慧。

(二) 兼收并蓄的建筑智慧

布依族大部分村寨聚族而居,一個村寨大多都是一個姓氏的人,因此憑借建筑往往就可以探源族譜。就建筑特征而言,惠水縣布依族“干欄式”建筑普遍為二層樓房,建造體式自由靈活,不拘一格。建筑屋頂一般為“懸山式”,另有少量的歇山頂和重檐。在民族交往過程中,由于對漢文化的吸收借鑒,有些布依族建筑采用了中原地區普遍流行的“硬山式”屋頂。布依族傳統的“懸山式”屋頂不僅有前后檐,兩側山墻亦有檐。此類建筑最明顯的優點是通風,適宜在濕熱的河谷旁修筑使用,這與布依族的居住環境亦十分貼合。布依族群眾根據降雨量靈活選擇屋頂樣式,也會受其他民族建造“平地樓”的影響。王氏祖屋是典型的“硬山式”干欄建筑。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傳統的“干欄式”建筑漸漸難以滿足布依族人民日常需要,部分人家逐步拓展以“干欄式”為原型,并保留布依族空間特點的各種民居類型,如磚木瓦面房、平房、樓房等。而王氏祖屋的修建吸收借鑒其他民族建筑文化,其建造過程絕不是少量人工就可以完成的工程,而是整個村寨居民從山林中運輸建材,并號召精壯男性出錢出力,會聚廣大勞動者的聰明才智才能建成。因此,各民族智慧對王氏祖屋的形態和建筑建成、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而其獨特的建筑風格與特征,亦是將各民族建筑智慧綜合運用并提煉出來的。

(三) 民族交流的重要史料

受千百年來儒家文化和宗法觀念影響,傳統四合院以堂屋為中心,而其端莊大方的對稱結構亦成為古典營造法式中首選的建筑樣式?!疤梦荨笔家娚踉?,《晉書·藝術·淳于智》記載:“堂屋五間拉然而崩?!贝藭r的“堂屋”指代范圍覆蓋整間房屋。由晉至唐為“堂屋”語意轉變的關鍵時期,唐人《移城隍廟記》中言新建的廟宇“堂屋三間五架”,唐代詩僧寒山亦有詩言:“仲翁婦死時,吊客滿堂屋?!笨芍?,在唐代,“堂屋”概念的詮釋已開始逐步向具備會客功能的“大廳”“廳堂”靠攏。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記錄當地的風土人情,在其“家鬼”條中描述:“城中居民,于廳室上置香火,別自堂屋開小門以通街?!碧梦葜链碎_始成為家庭祭祀的所在地。而在清人的建筑理念中,“堂屋”一詞已經從多間房間的集合體,轉變成代指房屋中的其中一個房間,乾隆年間李斗所著《揚州畫舫錄》即指出當時揚州等地建造中,“今之堂屋,古謂之房;今之房,古謂之內?!笨梢哉f,堂屋不僅是“傳統民間住宅中,正方中位于正中的一間”,還是“家庭團聚和接待的空間,是戶內最具綜合性和公共性的部分”。具體到王氏祖屋這一布依族典型建造風格,有學者便認為其建造者為晚清鄉賢,所謂“道光年間,六品大學士王紀衣錦還鄉建造了這棟建筑?!币灿姓f法稱布依族堂屋實為“道光年間的文秀才王宗裕所建”??疾煸摯遄遄V,可知王氏字輩確有“宗”字輩一支,然此地布依族村寨普遍一村一姓,不排除王紀和王宗裕同宗同源的可能。我們據此可以推測,王氏祖先深受漢文化熏陶,在修建房屋時大量引入北方漢族居住文化和建筑技術,因地制宜,部分保留了惠水縣布依族“干欄式”建筑的傳統特點。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王氏祖屋承載了布依族傳統建筑功能的同時,亦成為記錄漢族、布依族等民族文化在建筑文化、民俗傳統上互相交融共進的重要史料。

二、王氏祖屋傳統建筑風格的形成與現代傳衍

(一) 漢族建筑文化的傳入

關于王氏祖屋的建造年代,目前種種材料可推算其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間,此時正值惠水縣輝巖村王氏家族的鼎盛時期,文秀才王宗裕遂出資建造了這座王姓三合院,又名“王姓大屋”或王氏祖屋。自明清以來,隨著西南地區改土歸流的深入,西南布依族與漢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彼此在建筑文化上相互學習借鑒之處極多。就王氏祖屋的總體建筑風格看,其三合院布局與漢族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應受漢族建筑文化的影響。受儒家敬天法祖宗族思想的影響,王氏祖屋在整體構造上呈現出“H”型的建造體式,其中心為堂屋,即明堂。堂屋總面積488平方米,正屋5 間,兩邊廂房各3間。然而不同于一般農村祠堂中之“香火角”僅擺放自家祖先,王氏祖屋內正中除設先祖牌位外,亦將神龕置于居中位置,香爐則呈左、中、右擺放。此外,另張貼神榜于神龕之后之墻壁,供奉“天地君親師”位,而神榜左右又張貼著四段排位,分別為“日月星辰王氏門之”位、“值年太歲灶王府君”位、“至圣孔子道釋儒祖”位和“文昌帝君創業仙師”位。事實上,堂屋的神龕排位絕非簡單的排列組合,其背后的空間布局體現了布依族傳統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這與儒家“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文化倫理有所接近與暗合。

(二) 建房資源緊缺與建筑風格的轉化

王氏祖屋建筑為兩樓一底,立柱于高山地面的石臺基上,未有基礎柱支撐建筑本體,而是依山選材,以石頭為底。其地基為石板,房屋框架則為全木制。這種特殊的承重構造乃是布依族傳統建筑風格的延續,布依族聚集地區之石料類型多為粗砂石、石灰石等較為粗糙的石材,此類石材極適于“干欄式”建筑,多用于加固、石腳、邊緣等,使得所砌出的墻體較為規整。究其原因在于,近代以來隨著本地木材資源的日益枯竭,房屋修建所面臨的用料壓力亦逐年加大,傳統純木料的“干欄式”房屋已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布依族人民在長期勞動中逐漸總結生活經驗,并逐漸探索出用石頭代替木頭做房屋建筑原料的辦法,故木石混搭結構的“干欄式”建筑開始不斷出現。從整體來看,王氏祖屋乃是木石結構的二層三合院格局,其院落中部直達二樓的石梯則由16塊石條堆砌,每條寬約27厘米,高約16厘米。這種木石合一的營造方式,以及石質地基的廣泛使用,使得其在受限于自然資源的客觀成本之外,又呈現出家境顯赫的地方印記。

(三) 空間布局與傳統生活觀念的遺存

王氏祖屋較好地保存了布依族傳統的“干欄式”建造方式,房屋三面圍墻高約1.8米,與朝門共同組合成三合院樣式。建筑本體為適應多雨地區的防潮需要,則上下分為兩層,其中二層為日常起居之所,體現了布依族傳統中“人棲其上”的生存智慧。就外立面而言,王氏祖屋建筑主體左前側朝門懸掛介紹牌,門前兩側豎立牌匾,上有對聯“自古勤耕為正業,弋雁弋鳧榮宗榮祖;從來苦謀是名家,宜家宜室有子有孫?!逼浞课菀粚釉糜诖娣呸r具等雜物,現今改造成為布依族生活文化展覽館。一樓房間分別為紡織陳列室、服飾陳列室、灶房陳列室、農具陳列室等。二樓堂屋左右兩側廂房則作為《好花紅》民歌陳列室和居住陳列室。其中,居住陳列室按照地位尊卑設計,其輩分高者,房間緊鄰堂屋,輩分較低或血緣梳離的家庭成員,則依次分配至外廂房屋,亦稱“哥嫂房”。堂屋與右側廂房之間設有客廳并相互連通,內置石質火盆用于取暖,當地人稱此房間為“火塘”。就其文化背景而言,王氏祖屋各樓層房屋布局表現出了典型的布依族民風民俗,其內部陳設亦表現出布依族民風淳樸、吃苦耐勞的生活觀。

三、民俗景觀與王氏祖屋的文化內涵

作為惠水縣布依族的標志性建筑,以王氏祖屋為代表的這一類民族建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亦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梢哉f,這一建筑樣態的存在,亦成為一種傳統民俗景觀在現代的遺存,它不但凝聚了中華民族千百年的民俗文化,亦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美學風范。

(一) 民俗景觀中的祭祀美學

在日常生活中,王氏祖屋承擔布依族喪葬婚嫁、典禮祭祀等重要的民俗活動。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視祭祀禮儀規范,作為民俗活動的核心,王氏祖屋于祭祀時所用規格極高,其堂屋香爐里焚七炷香,三柱用于祭祀祖先,三柱用于祭祀天,一炷用于祭祀地。八仙桌擺放時令水果和食物,另有“敬茶”等習俗?!斑^大年”是布依族最為盛大隆重的節日之一,而布依族人認為碗中的食物可以招魂先祖,故一家人年夜飯后必行“送祖儀式”。儀式中,家中長者將紙馬在火盆里燒掉,寓意送馬匹給祖先幫助他回冥界,堂屋內八仙桌除放置八副碗筷祭祖祭天之外,還會在桌沿處再添一副碗筷,以祈求祖先保佑年年豐收,歲歲平安。若以捕魚為業,則在碗中放入新鮮魚肉;若以捕獵為業,則將動物頭顱擺放于八仙桌上。布依族人將勞動所得供奉堂屋,其獨特的祭祀習俗體現出勤于勞作、善于鉆研的民族性格與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

(二) 物質空間中的家風傳承

王氏祖屋所凝聚的思想文化內涵,亦超越了房屋居住的實用價值,成為家族傳承的重要精神載體。就布依族傳統建筑的布局邏輯來看,堂屋坐北朝南,兩側懸掛歷任家主儀容及王氏宗族家訓、字輩,無疑向世人傳遞出“勤耕苦謀”的家族家風,展現出當代布依族強烈的家族使命與擔當。其中,王氏家族關于“信、德、孝、悌、讓”的標準與傳統儒家的思想道德相比較為嚴苛。王氏家訓言“信”,以為“言行可覆,信之至也”?!靶拧痹浮凹漓霑r對祖先和上天所說的誠實不欺之語?!薄墩f文解字》亦以為“信”即是“誠”,也即不欺瞞,指自己的言行經得起他人反復推敲才算是誠信。至于“德”,家訓言“推之引過,德之至也”,以為只有將好事留給他人,將責任重大的事留給自己才算有“德”。關于“孝”,家訓要求后代不斷努力獲得贊譽,使得父輩們因子女受到尊敬,即“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倍般敝x,據家訓言:“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其極致便是兄弟間團結和睦,勠力同心于整個家族的興旺發展?!白尅弊旨畜w現了王氏的金錢觀,所謂“臨財莫過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體現在“讓”字上,即是杜絕私欲,不計得失,敢為人先,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以及強烈的集體意識和鮮明的共情意識。

可以說,赤誠待人、低調謙遜的處世之道,揚名立萬、克己奉公的崇高使命感,是王氏族人砥礪前行的持續動力。而王氏祖屋能夠綿延兩百余年家風,歸功于王氏族人的優良家風與世代的堅守。王氏字輩“天廷朝正,文宗永世昌。恩科興邦定,洪明大吉祥。源遠為之慶,建國有玉方”,更體現了博學篤志、修身立學和治國興邦的終極理想。至于王氏祖屋將家族立家之本、處身之道完整地保存、傳承于建筑之中,貫穿在日常生活之中,使得其作為家庭活動中心,具有待人接物的實用功能的同時,亦成為傳承家族家風的重要窗口。

四、結語

王氏祖屋是惠水縣布依族建筑中的藝術珍品,既有實用價值,又有民族藝術價值。其中,堅固平整的灰白色石基上所構筑的深褐色古木干欄,融入了布依族因勢利導的建筑智慧;依山傍水的兩層樓房,輔以三墻一門的古典院落布局,在宜居美觀的同時,亦兼顧了典雅與精致;扇形青瓦層層累積而成的波紋狀弧度極具韻律,工字形門房布局均衡對稱,在受到中原建筑風格浸潤的同時,也形象地展現出秩序井然的尊卑體系和宗法觀念。這種獨具匠心的整體設計,博采眾長的建造工藝,展現出“美美與共”的審美內涵。費孝通說:“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但作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則是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主張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關鍵在于文化認同。在院落乃至建筑布局上,王氏祖屋在傳統布依族“干欄式”建筑的基礎上,創新地借鑒漢族文化中的三合院式結構,既滿足了生存需要,又擔負起文化傳承的作用,在貼近地域特征的同時,又與時代潮流保持同步??梢哉f,它將帶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與中華傳統建筑文化相融合,成為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與各民族文化在建筑上共同繁榮的典范。

猜你喜歡
祖屋堂屋布依族
守 望
祖屋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寂寞的祖屋(外一首)
父親的笑容
坐在堂屋的老人
祖屋的夜晚
祖屋
少數民族音樂
堂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