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西走廊,夢回千年

2022-07-11 00:50聶夢兮
同舟共進 2022年6期
關鍵詞:霍去病烽火臺嘉峪關

聶夢兮

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祁連山是一座近似東西走向的大山,在20世紀初的中國版圖上,我們常??吹狡钸B山被標注成“南山”或“走廊南山”。

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為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北為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之間,是一條狹長平原地帶,形狀似一條“走廊”,又因位于黃河以西的地方,故稱為“河西走廊”。走廊全長1200多公里,最寬處約300公里,最窄的地方僅有幾公里,西寬東窄,由一系列“西北—東南”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組成。祁連山對河西走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全長800多公里的山脈,常年被冰雪與冰川覆蓋,從祁連山發源的河流滋養著河西走廊的綠洲。正是因為有祁連山冰川融水的生命之源,才繁衍出河西走廊的一片片飛地綠洲??梢哉f,沒有祁連山,也就沒有河西走廊的昨天和今天。

早在漢代時,河西走廊就出現了一些城市,其中武威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被稱為“河西四郡”,并產生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絲綢之路。在航海技術還不發達的古代,中西方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主要通過陸路進行。如果把“絲綢之路”比喻為一部濃縮的世界史史書,那么“河西走廊”便是書里濃墨重彩的一個章節。

古時匈奴稱“天”為祁連,許多個世紀以來,這條路上多有偉大的歷史人物來來往往。張騫出使西域時便途徑這里,衛青、霍去病在這里擊敗匈奴,此處還是玄奘前往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行前往元朝上都(今北京)的必經之路,年邁的左宗棠收復新疆時,便在祁連山北麓興修水利農田,栽植樹木。

從蘭州一路向西,飛越烏鞘嶺山脈,一片開闊的原野展現眼前。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每年夏天,從副熱帶海洋吹向大陸深處的偏南風帶來豐沛的降水,當強大的偏南風經過上千公里長驅直入后,力量逐漸削弱;到甘肅境內,抵達祁連山東端的一座3000多米的山脈時,終于銷聲匿跡。這座山,就是烏鞘嶺。

“盛夏飛雪,寒氣砭骨”,是對烏鞘嶺的一幅白描。這是中國的一條重要界山——它既是我國第一級與第二級階梯的邊界,也是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野;既是半干旱區向干旱區的過渡,也是隴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緩沖。這些自然地理特性,決定了它在人文地理上的重要地位,它既是蘭州的門戶,也是河西走廊第一險關。

當張騫向西進發,前往茫茫西域尋找大月氏時,烏鞘嶺是他離開長安后翻越的第一座險峻大山,從此深入未知之地。這里曾是匈奴放牧的天堂,直到河西四郡設置以后,這里才成為漢家的草場。這種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畜牧,至今還能找到歷史的影子:烏鞘嶺所在的天??h主要在海拔2700米以上,隨處望去,便是一片祥和茂美的草地,這里始終是甘肅主要牧區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哺育出獨特而稀缺的名馬——岔口驛馬,以善走對側快步而聞名,騎乘時平穩安全。此外,這里還是全球白牦牛的唯一產地。

氣勢雄偉的祁連山到了古浪境內,已經進入了它的東支余脈烏鞘嶺,這里是河西走廊的東端。古浪峽南連烏鞘嶺,北接古浪縣城,形成了一條南北向的高山峽谷。峽谷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危峰兀立,其險峻令人嘆為觀止。這里也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帶。西行的人們由此進入河西走廊,古浪峽的存在,仿佛是在向過往的人們炫耀自己的顯赫地位。

重要的地理位置和險要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古浪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古浪峽素有“秦關”“雁塞”之稱,由于它扼河西走廊之入口,通蘭州,控武威,也被稱為中國西部的“金關銀鎖”。歷史上,這里曾發生過多次大大小小的戰爭。絲綢之路、漢長城、明長城都從這里經過。

“千乘萬旗動,飲馬長城窟”,這是隋煬帝西行張掖時發出的豪言壯語;“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杜甫日日夜夜的牽掛;“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這是李頎筆下唐朝邊疆的軍旅生活。

要塞、烽燧、長城,這三者是貫穿河西走廊的軍事要素。

令居塞是漢武帝時在黃河以西修筑的第一個要塞,漢長城就從這里起步。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兩次在河西反擊匈奴。如今蘭州西北部永登縣城邊的羅城灘,就是當年的令居塞遺址?,F在,這里只是一個安靜又普通的小村莊,大片農田的環繞下,在彎彎曲曲的草灘邊,有三兩白馬在悠閑地吃草。

從令居塞往西北一百公里,便可以到達烏鞘嶺,遠遠地還能隱約看到漢長城的模樣。這是霍去病當年出隴西收復河西后,修筑了一段從令居(今永登縣西北)以西,經莊浪河谷跨越烏鞘嶺的長城。他希望把長城與烏鞘嶺融為一體,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邊防要塞。然而,兩千多年的風霜雪雨之后,這些夯土板筑的長城早已倒塌,只能依稀辯識出痕跡,在山嶺上偶爾能找到的饅頭狀土石堆,那便是霍去病所筑的沿長城分布的烽墩。

我乘坐的汽車,在武威市古浪縣的312國道上緩緩駛過。窗外,一座殘缺的長城烽燧遺址被一戶農家當倉庫用了。在甘肅的大地上,這種情形并不少見,因為長城遺址無止無盡地散落在河西走廊上,當地人往往會把那些中空的、保存相對完整的烽燧遺址當作天然的倉庫,用來存放糧食,甚至將它改造成住房,變為自家的院墻。

西漢時期,政府在修要塞的同時,也修筑了從令居塞到酒泉的長城。河西走廊修筑長城的大幕由此拉開。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將長城從酒泉向西擴展到玉門。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政府又調動18萬甲卒,在酒泉、張掖郡北部修筑了居延城、休屠塞城及境內的長城。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又將玉門的長城向西延伸到羅布泊。這樣,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漢長城體系遺跡。

山丹長城,歷來是修護最完整的長城段落。山丹縣位于河西走廊中部,連通著張掖和武威,當我們從蘭州出發奔向山丹縣,正值七月中旬,大片的油菜花和不知名的野花撲面而來,這里有漢代與明代所修筑的長城主線,也是長城遺址較為集中的地段。這里北靠龍首山,山北就進入沙漠地帶。但是另一面,這里又有肥美富饒的草原——山丹軍馬場,歷史上為朝廷飼養軍馬的地方。據史料記載,山丹軍馬場最多的時候有軍馬40多萬匹。

一個地名,往往能給后人留下許多遙想當年人事的諸多線索,甘肅境內就有不少地名透露著歷史的蛛絲馬跡。比如,許多地名都帶“墩”字,帶有這個字的地方,大多有一個土墩,如張掖的李家墩、半截墩、南山破墩,這類土墩就是當年長城沿線的烽火臺遺跡。

有長城的地方,必設有關隘。漢武帝元鼎六年后,西漢王朝在河西走廊設四郡、列四關,四郡即是張掖、酒泉、敦煌、武威,四關則是玉門關、陽關、懸索關、肩水金關。如今這四座城市還沿襲著兩千多年前的名字,依舊向世人昭示著曾經的輝煌。

在張掖市民樂縣的永固鄉東南,有一片荒草叢生的河灘,四周群山連綿,西南是祁連山,東北是匈奴人視為家園象征的焉支山,此處曾是八卦營古城的遺址。古城呈內、外兩城結構,通過殘存的高達4米的夯土城垣和分別寬8米和10米的內外兩重護城河,還能遙想當年雄鎮一方的氣勢。

據考證,八卦城早在西漢之前便是匈奴的一座重鎮。漢武帝年間,霍去病大破匈奴時占據此地。從此,八卦城成為漢朝的重要城池。

八卦城附近,古墓密集,在這些古墓和古建筑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陶器、兵器、青銅器和錢幣。以錢幣而言,包括了從秦“半兩”到漢“五銖”的各代貨幣。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這座建于西漢早期的城池,在被霍去病奪取之后,一直作為河西走廊的重要節點,從西漢到東漢到魏晉,始終掌握在中原王朝手里。兩千多年來,正是掌握了一大批這樣的雄關和古城,河西走廊才有了它的和諧與繁華,絲綢之路上馬鈴聲聲,一程又一程。

玉門關在敦煌西南70多公里處,俗稱“小方盤城”。過玉門關往前不遠,就是有名的羅布泊了。相傳西漢時西域和田的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而得名。玉門關也簡稱“玉關”。玉門關是用黃膠土板筑成的,城墻高近十米,是當年玉門都尉的辦公地點。城北坡下有一條東西走向的的大道,曾是中原和西域諸國郵驛往來的必經之路。

有雄關,便自然有雄關的觸角,它就是“萬里長城第一墩”——討賴河烽火臺。這個距離嘉峪關數公里的烽火臺,原名“呼蠶水”,是“上天賞賜”的意思。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肅州兵備道李涵監筑肅州西長城時,把烽火臺修建在討賴河的懸崖邊上。顯而易見,他是想通過這里的天然地理優勢,作為監控大河和高山的“雷達”。在嘉峪關境內,明清以來修建了至少有30座烽火臺,它們同嘉峪關一起,構成了一道抵御外強入侵的嚴密的封鎖線。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驅馬蹄”,這是清代林則徐路過嘉峪關時的感嘆。其實,嘉峪關并沒有百尺高,詩人在這里運用了夸張的手法給人們描述了嘉峪關的雄偉。而此時,閉關鎖國的大清王朝,已經開始顯露日落西山的疲態。

酒泉,這個名字的背后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故事,據說和年輕的統帥霍去病有關。當年,霍去病大敗匈奴,漢武帝派人帶御酒犒賞霍去病,然而酒少人多,霍去病不愿獨享,下令把美酒傾入一眼泉水中,與將士們取而共飲——“酒泉”由此得名。還有一種說法,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古稱酒泉郡、肅州等。酒泉地區南屏祁連,北通大漠,西連新疆,東接張掖,自古以來就是通往新疆和西域的交通要塞,“乃諸夷入貢之要路,河西保障之襟喉”,地位十分重要,且地域遼闊,面積近20萬平方公里,比歐洲的希臘還大上兩圈。

歷史上,酒泉戰亂紛爭不斷,加上多次軍屯和移民,在戈壁上修筑了大量的烽燧,曾是烽煙繚繞之地。又因為氣候干旱,地廣人稀,使這里的長城和烽燧遺址得以較好地保留了下來。如今,這些烽燧早已退出“晝則荷戈而耕,夜則倚烽而覘”的歷史角色,它們與形形色色的牧人、駱駝、羊群相遇相伴,安度晚年,成為牧民們生活場景里不可或缺的一道景觀。

原本狹長的河西走廊到了酒泉境內后,地界突然變得寬廣。有趣的是,河西走廊最狹窄的地方,也在酒泉境內。這里南面依然是祁連山,北邊是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這兩者之間,有一座兩千年歷史的古鎮相連,這就是清水堡。

清水堡位于酒泉城東南70多公里處,因為地處河西走廊咽喉要地,自古以來其戰略地位是重中之重。在和平時代,來自哈薩克族、裕固族、回族、藏族等民族都在這里進行皮、毛、牲畜、藥材交易,由駱駝馱運至包頭、哈密之間??蜕淘萍?,熱鬧非凡。后來,漢武帝對匈奴發起猛烈的攻擊,從匈奴手中奪取了清水堡。

西漢政府為了河西走廊的長治久安,在一些要地和綠洲實施了駐兵屯田,清水堡即其中之一。史料記載,古代的清水堡一帶,就像如今的甘南,祁連山麓到處是高大的蒼松翠柏,林間的泉水自由流淌,泉水匯成涓涓小河流到山下,山下是牛羊遍野的綠洲。但是,因為常年戰亂,因為亂砍濫伐,綠洲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清泉不再,土地枯竭。從那之后,清水堡成為一個遙遠的傳說。

一座一座要塞和烽燧,一段一段長城,它們忠實地捍衛著邊關城池,保衛著綠洲大漠,歷經千年屹立不倒。它們像一首千年史詩,滄海桑田,直到被地下返上來的鹽堿地一層層地埋沒。

在連綿千里的河西走廊,隔三差五的綠洲就像一塊塊與荒漠對峙的飛地,成為宜于農牧的風水寶地,也難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河西走廊有著難以計數的關塞,這些曾收納了鐵馬金戈的關塞如今都已殘破,但它們獨立夕陽下的孤獨身影,還能讓人依稀回想起當年的流水往事。

在河西走廊,明長城和漢長城時而重合,時而分離,在大漠戈壁間縱橫奔馳,留下無數傳說,也留下無數遐想。

長城是一個系統性的軍事工程。長城的作戰,是攻守兼備的。前方有多重預警的烽火臺,后方有屯兵及準備出擊的城堡。長城在歷代的叫法各異,秦叫“長城”,漢叫“塞垣”(居延澤邊的長城,漢書上又叫遮虜障)。秦長城“因河為塞”,漢長城有沙土夯墻——修筑時墻中摻雜著紅柳、胡楊、蘆葦和羅布麻等物,以粘接砂石,使其堅固;還有壕溝——用以阻擋匈奴騎兵,在永登縣大通鎮跌馬溝,就有這樣的壕溝型漢長城遺址。到明代才叫“邊墻”,“墻”才占了長城建筑的大部分。

漢代的軍事防御工程因大小和用途不同,分為城、障、塞、亭、燧、烽、堠等名稱。一般來講,城距離長城并不太遠,主要作用是供兵卒居住,戰時用來守護長城。許多時人們所說的“城”,不是州、郡、縣城,而是與長城關聯的防御性建筑。這種城的面積不大,城與城之間相距數十里不等。而“障”,則是一種小城。

也就是說,在長城沿線各個防守區,根據自己特點制定規章。而且根據敵人數量的不同,劃分了報警等級,不同級別的敵情,有不同的舉報烽火的信號。長城沿線設置的烽燧網絡,其烽煙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居延漢簡的《塞上烽火品約》中規定,一旦發現匈奴人入侵,長城沿線的防守人員就要報警。按要求,“烽”“表”“煙”為白天使用的信號,在現存簡牘及史籍的記載中,常以“舉”字相示;“苣”和“積薪”在黑夜使用(“積薪”有時也在白天使用),加以“燔燃”成火,以火光示警;鼓則晝夜兼用。

關于“苣”,其實是在長城沿線生長的一種高大植物,也是當年守關將士報警時點燃烽火的材料。史書中說:“烽火臺,每隔五里、十里一座,設戍卒望?!币归g遇有敵情,烽火臺上的士兵就把扎成一把把的苣點燃,用轆轤升到三五丈的高桿上,讓遠在二三十里以外的守軍都可以看到信號。當另一個烽火臺看到后,馬上點燃自己的烽火,再向下一個烽火臺報警。

可見,當時守軍白天用煙傳遞軍情,晚上用火苣傳遞信息。這種報警辦法可日傳千里。從敦煌到長安四千多里,約兩三天就可以到達,這在古代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直到清朝末年,這些辦法仍在使用??箲饡r期,抗日根據地軍民使用“消息樹”傳遞信息,便是受到古代烽火臺的啟發。

嘉峪關是明長城最西端的第一個關隘。盡管之前的漢、唐都曾在此修筑了相對簡陋的關隘,但讓人記住的卻只有這座大明王朝的嘉峪關。關城坐落在兩山最窄處,一個寬度不足15公里的嘉峪塬。

嘉峪關始筑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最初只是個簡陋的關城,并沒有延伸到南北兩山的長城。此時,大明王朝正值少年,朝氣蓬勃,無人敢捋虎須,蒙古各部不是歸降就是望風而逃,關西七衛也小心翼翼。故而在1372年后的160年間,嘉峪關兩翼并無長城。明世宗嘉靖朝走上了下坡路,人們才開始修筑了嘉峪關南北兩翼的長城,有了這兩條長城,徹底給河西走廊上了一把大鎖。

此時,中國經濟重心早已轉移至中原,陸路絲綢之路也徹底衰落,蕃商不再,大航海時代方興未艾,嘉峪關只能勉強維持著大明帝國的顏面。

這真是一片絕妙的地方,傍晚的河西走廊大風四起,飛沙走石,紫紅色的天幕降臨在起伏的山麓和遼闊的農場,我看到了奶與蜜的土地。當我凝視著那些無聲的殘垣斷壁時,它們也向我遞過來沉默的眼神,剎那間,我們交換了一個遙遠的微笑,就如同在昨天與今天,在夢與醒之間……

(作者系文史學者)

猜你喜歡
霍去病烽火臺嘉峪關
烽火臺:軍事預警體系的關鍵
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
首屆絲路天使總決賽在嘉峪關舉行
小學生作文(低年級適用)(2018年4期)2018-05-14
霍去病被摸得锃亮
烽火臺
背靠烽火臺吹簫
中國長城第一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
西漢抗擊匈奴的青年統帥霍去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