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不再談“迫”色變

2022-07-11 07:59陳景
心理與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負性強迫癥個案

陳景

有一類心理疾患群體叫“迫友”,他們談“迫”色變,把強迫癥理解為神經癥里的“牛皮蘚”,甚至覺得是患上了“心理癌癥”。其實,強迫癥咨詢和治療難的不是如何給個案對癥下藥,缺的也不是具體的咨詢療法,重點是打破個案接診初期的抗拒心理和畏難情緒。目前網絡上一系列關于強迫癥的負面標簽,會導致個案缺乏對強迫癥的客觀認識,迫使初診難以破局。其實強迫癥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結合從業咨詢經歷和思考,我來談一談心理師應如何幫求助者讀懂強迫癥的“新標簽”。

這些固化的習慣可以是思維習慣(強迫思維)或行為習慣(強迫行為),重點是一系列惡性循環且陷入難以自拔的壞習慣。

舉個例子:人們一般都有每天刷牙的習慣,如果牙膏用完了,能不能偶爾一兩次不刷牙呢?如果答案是:不能!且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買到牙膏,即使明知道沒有必要那么做,還是會控制不住地去做,哪怕是十幾公里的路程,也要完成刷牙的行為。那么,常見的刷牙習慣,已經是強迫儀式了。

個案小A就是這種情況,而且需要特定牌子的牙膏和牙刷,上下牙齒的洗刷還需要特定的數字儀式,顯然小A出現了強迫刷牙(強迫洗滌類型)的泛化癥狀,但他的強迫癥癥狀的本質,就是某種刷牙方式的特殊習慣。想想看,如果把“如何擺脫強迫癥”理解為“如何改變某種特殊的習慣”,個案是不是會更有信心呢?

當個案的負面情緒(比如焦慮、恐懼、煩躁、后悔等)過載,或無法承受時,很容易出現選擇性關注,即會以反復擔心或害怕的強迫情緒模式呈現,隨即反復思考、反復確認、反復驗證、反復消除、反復檢查、反復查閱等類型的強迫癥癥狀接踵而來。因此,識別強迫癥癥狀的本質,就是面對個案感知的負面情緒,個案的負面情緒消除或不過載,強迫癥癥狀大門也就自然關閉了。

個案小B是多年的“恐狂(犬?。被颊?,當小狗出現在她預設的安全區域范圍內,小B就觸發恐狂癥狀,甚至還伴隨出現頭暈、出汗等軀體化癥狀。想想看,如果把“如何擺脫強迫癥”理解為“如何消除過載的負性情緒”,教會個案如何區分想象和事實的認知分析,個案是不是會更有安全感呢?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的情緒ABC理論告訴我們,不合理信念B存在太久,會引起情緒障礙,也就是引發負性情緒和行為結果C(即強迫癥癥狀)。但是,強迫癥的元兇是潛意識層面的b,并不是意識層面的不合理信念B。

為了把這個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我們假設房間里住著姐妹兩人,妹妹代表個案的潛意識層面認知(b),姐姐代表個案的意識層面認知(B)。妹妹聽到門外有風聲(即激發事件A),認為有鬼(即b),告訴姐姐,她感覺很害怕(引發負性情緒),我們一起躲起來吧(即C)。情境一:姐姐告訴妹妹,對對對,我也是這樣想的(B和b一致了),我們一起躲起來吧,于是陷入癥狀中。情境二:姐姐不認為有鬼,并且告訴妹妹不用害怕,姐姐可以保護你,不用躲起來,并且給妹妹足夠的安全感,妹妹的負性情緒逐漸不過載,也就不用躲起來了,癥狀自然消除。情境三:姐姐不認為有鬼,但無法給足妹妹安全感時,就出現了強迫癥患者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明知道沒有必要,但還是控制不住去做、去想。

因此,強迫癥是潛意識條件反射自動觸發的,尤其是個案當下潛意識活躍度高的情況下,就會反復循環,欲罷不能。想想看,如果把“如何擺脫強迫癥”理解為“如何重塑潛意識的認知”,咨詢的目標設定為建立新的思維模式,個案是不是會更有方向性呢?

絕大多數個案在初診時,都反復經歷著自我嘗試擺脫癥狀的痛苦和糾結,因為他們認為癥狀是無意義的,這是錯誤的認知誤區。事實上,強迫癥癥狀都是有意義的,即個案的潛意識在感受不到個案有能力保護自己時,會條件反射地以癥狀的方式保護(強迫行為)或提醒(強迫思維)自己,通過構建自我防御機制來平衡或消除個案潛意識觸發負性情緒,其實是一種潛意識認為有效的過度自我保護。

個案小D的強迫癥癥狀帶有自我傷害性行為,會有數字化儀式反復按壓自己的腮幫,甚至直至牙齦出血,難以自控。咨詢中問診發現,每當小D出現自我譴責念頭的焦慮情緒時,就會出現這類強迫行為,經過心理分析,感到小D的強迫行為可能是帶有自我懲罰的象征意義,用以平衡自我譴責的念頭,達成與潛意識要求自律的認知平衡。

因此,咨詢的建議是讓小D察覺自我傷害性行為意義的同時,以不固化的非傷害性行為替代自我懲罰儀式,介入輔助性強迫癥狀,比如觸發時,用手撫摸腮幫周邊,賦予懲罰的自我合理化意義,暫時滿足個案要求自律的認知需求。實踐證明,“如何做到不介入反強迫”的關鍵是“如何識別癥狀的象征意義”,初期建立過渡儀式策略予以滿足,后期重塑潛意識認知需求的咨詢方案最佳。

準確地說,強迫癥是個案在意識弱化時,或是意識層面認識有誤區時,配合潛意識自導自演的一場“白日夢”。個案潛意識中災難化思維或預設性焦慮是夢境劇本的結局,他們的劇情很豐富,有的天馬行空,有的玄幻離奇,有的過度完美,但行為都是反復且單一,都以惡性循環的方式在夢境中輪回著,不斷以自己的儀式嘗試更改結局。儀式結束則夢醒,負性情緒來臨則又入夢。因此,真正的康復者,都會有共同的感受,即:入夢初醒,真正夢醒時刻,就是康復之時。

最后,引用一位強迫癥康復者的話作為結束語:想起以前,我怎么會有那么多杞人憂天的想法,醒來,真好!

猜你喜歡
負性強迫癥個案
無痛分娩用于初產婦的臨床效果觀察及對負性情緒的影響
你不會是……強迫癥吧
安寧療護對老年腫瘤臨終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及心理應激的影響
非負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抓住特征 剖析本質
為什么我們樂于逼死強迫癥?
兩種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