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小組合作有效性的對策

2022-07-13 20:51沙蕓蕓
教育·讀寫生活 2022年6期
關鍵詞:科學實驗教師應成員

沙蕓蕓

新課程標準提倡探究、合作與自主,科學教育工作者應深入領會新課程標準的內涵,明確科學實驗教學的方向,積極將小組合作模式融入科學實驗課堂,努力提高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在基礎教育體系中,小學科學是綜合性學科,其主要借助分組實驗、探究實驗、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科學思維,強化學生的科學意識,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全方位發展。相關教學研究表明,小組合作模式不但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動手能力與合作意識,還有助于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诖?,圍繞小組合作與科學實驗教學進行深入探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科學劃分實驗小組

小組構建的合理性、科學性是保障科學實驗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不能隨意組建小組,更不能簡單按照座位或成績組建小組,而應深入與班內學生展開溝通交流。在了解班內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科學知識基礎后,教師應嚴格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基礎原則劃分學生并創建學習小組,確保組內成員的差異性,使得組內成員可相互學習,以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同時,教師還應保證各學習小組具有大致相同的綜合科學素養,進而可在小組間建立良性的競爭氛圍,充分調動各小組進行科學實驗的積極性。

二、合理布置小組合作任務

在完成小組劃分任務后,教師應立足于科學學科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設置合作學習任務,鼓勵小組成員共同協作完成。在對學習任務進行設計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到教學任務的趣味性、啟發性,確保教學任務可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提高其課堂參與度。同時,教師還應保障教學任務的挑戰性,促進學生合作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共同找尋問題的答案。例如,在圍繞小學六年級下冊教科版教材“控制鐵釘生銹速度”進行解析時,教師可先詢問學生:“想讓鐵釘生銹,大概需要滿足哪幾個條件?”各學習小組應相互交流討論,闡述個人想法。在討論活動中,教師應注重整理各小組組員的猜想,鼓勵學生參與各小組的探討活動,整合組內成員的猜想,待統一意見后,再將共同答案交給教師。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指導各小組設計科學探究實驗,開展探究實驗,驗證上述猜想。新課程標準更加提倡分享與合作。分享與合作通常發生于班集體、小組與同桌之間,其有助于學生展現思考過程與獨特的思維方式。合作分享也可促進學生間的學習,使其相互幫助,強化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交往能力,推動多元素養的全方位發展。當前,對小學生而言,小組合作是深入探究科學實驗知識的重要方法。

小組合作教學是一門新學問、新方法,更需要教師的深入鉆研,而小組間的合作學習也期待教師給予點撥與指導。為強化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教師應注重為學生創造小組合作的機會,努力提高班內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探究精神。例如,在圍繞小學科學教科版教材“觀察一瓶水”進行解析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一瓶水與一瓶水相互替換,最終還是一瓶水,但是,若用一種思想交換另一種思想,很可能會碰撞出兩種思想。換言之,個人的力量是極其有限的,只有相互合作并共同探究,方可調動集體的力量。在創建科學實驗課堂時,教師應引領學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意義,讓其意識到自己需要依賴與他人的合作,而他人也需要與我展開合作。在組織小組合作活動時,教師應確保各小組擁有均等的合作探究機會,每名組員均可深入參與科學實驗活動。相應地,教師還應將合作意識、問題意識滲透給各小組學生,為其參與后續的科學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簡言之,依托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自主設計科學實驗流程,可持續強化小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增強實驗指導的針對性

在參與科學實驗活動時,各小組學生經常會遇到諸多的疑問和困惑,無法保障實驗的順利、有效開展。鑒于此,教師應充分展現教學主導作用,及時給予學生幫助與提示,既要強化學生實驗的效率,也應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谛抡n改背景,教師還應展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踐行新課改理念,在必要時給予學生教學引導。換言之,教師應轉變自身的職責與角色,努力成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以期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在圍繞“控制鐵釘生銹速度”單元進行解析時,由于班內小組一致認為氧氣和水會影響鐵釘生銹的速度,卻不了解具體的實驗流程,所以教師可將提示給予各小組組員,鼓勵各小組開展對比實驗,分別準備若干鐵釘并將鐵釘放置于不同環境,觀察鐵釘的反應,分析并總結實驗現象。通過對比不同小組的實驗現象,得出最終的結論。

四、優化教學計劃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將自主權充分給予學生,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小組合作學習的上述特質也為課堂管理、教學指導帶來一定的困難。若教師未能充分做好教學準備工作,則很容易失去對課堂的掌控權,難以有效保障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更難提高教學效果。鑒于此,教師應持續完善教學計劃,先明確本單元的教學目標,著重講解教學重點和難點,由淺入深地開展教學活動,處理各小組設計的科學實驗的流程,把控好小組間的關系,尤其是要掌控好講解示范與小組合作學習間的教學時間比例。

例如,在圍繞小學四年級上冊教科版科學教材“溫度和氣溫”單元進行解析時,為引導學生了解氣溫與溫度的差別,教師首先應帶領學生了解如何運用溫度計正確讀寫溫度。在科學課堂上,教師可組織各小組圍繞溫度測量創建科學實驗,將小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鼓勵其參與探究與討論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針對各小組出現的各類問題開展針對性的講解,保障實驗操作方法的正確性。通過引導各小組自主操作,可助力學生牢固地理解教學知識點,深刻認知科學實驗的結論,了解科學實驗過程。

五、輪換小組角色,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過去一段時間,教師在創建合作小組時,更習慣于結合成績等因素隨意劃分小組。在完成小組劃分工作后,教師不會再重新組合或重新分配小組成員,而后續的各項合作學習活動大多遵循初次的團隊構成,不會改變團隊數量與團隊成員。但是,上述方式未能實現角色輪換,更難以強化班內學生的合作素養。鑒于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與教學進度,積極變革并調整小組間的成員結構,引入靈活的建構方式,確保各實驗小組任務的分配均衡,避免個別成員游離于小組實驗活動之外,杜絕合而不作的現象。在組織學生參與小組合作交流時,教師應科學劃分組內成員的角色分工,讓小組成員可深刻認識組織結構,確保每個成員能夠了解自身職責并積極融入小組活動中。同時,教師也應確保組內成員能夠充分感知到個人價值,充分展現個人的作用,進而保障實驗活動的有序開展。

通常情況下,小組成員包含4至6人。在劃分小組之前,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多方面差異,充分征求組內成員的個人意見,秉持自愿原則,依照學生的性格特征、科學基礎、考試成績、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將其劃分為多個小組。例如,教師可將每組分別設置4至5名組員、1名組長。組長的職責主要包括維持小組的課堂紀律,協調任務,分配任務。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劃分好組內成員的職責。比如,教師可明確2號組員為技術員,其主要負責記錄科學實驗的討論結果,詳細記錄科學實驗中所產生的各類問題;3號組員是匯報員,其主要負責匯報小組的討論結果,將實驗成果匯報給全班同學;4號組員是激勵員,其最主要的職責在于發揮激勵號召作用,提醒組內成員需要在規定的實驗時間內完成既定的實驗任務;5號組員是材料保管員,其主要負責保管并整理科學實驗所涉及的實驗材料與學習工具。上述角色分配有助于提升小組成員結構的多樣性,在小組間營造良性的競爭氛圍。待小組成員結構穩定或成員對小組合作模式具有清晰的認知后,各小組可嘗試輪換各成員的角色,讓組內成員均能夠擔當不同的角色,將更多的嘗試機會提供給學生。上述角色轉換與分配方式也有助于碰撞不同思維,讓不同思想相互交流,持續保持新鮮感,以強化學生的適應能力。

六、優化指導策略,強化小學生的合作技能

基于科學實驗教學開展小組合作活動還會面臨學生不善于合作、不知道如何合作的問題。在組織各小組參與實驗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合作技能進行培養,鼓勵學生自主交流、分享、合作,闡述個人觀點。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中,語言表達是核心基礎,更是實踐能力的重要評定指標。小組合作要求每個成員均能夠清晰闡述個人想法,傾聽他人的見解,了解對方的觀點,實現合作分享與小組探究目標。在科學實驗課堂上,教師常常發現班內部分學生并不善于表達,更不了解如何將個人想法告知同學。其中,某些學生不敢表達,更擔心自身的見解與發言是否正確,懷疑會遭受他人的嘲弄。在創建科學實驗課堂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理清發言思路,克服心理負擔,積極表達內心想法。在交流與分享的過程中,教師應引領組內成員學會傾聽?!皟A聽”意味著用眼睛注視著對方,細心聽取他人的意見,耐心從傾聽中獲取觀點,萌發靈感,博采眾長。同時,在交流與分享的過程中,小學生不但要傾聽他人的意見,更不能隨意打斷他人的發言,慢慢體會良好品德的重要性。

在科學實驗課堂上,部分學生總想展現個人觀點,沒有耐心聽取他人的意見。針對此類學生,教師應引導其積極融入分享、交流活動,將“我愿意聽”融入學生思維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傾聽活動中,小學生也要做好記錄,梳理他人發言的要點,深入思考發言的深刻意義。當小組內出現明確的意見分歧時,小學生應分開記錄,既要表明立場闡述觀點的論據,也要堅持保留自己的意見。此外,小學生也要在交流與分享活動中學會有禮貌地提出疑問。對于組內成員的發言,小學生應學會存有疑問,學會取得共識,始終保留對他人意見的警惕心理。簡言之,小組討論不但是小組合作的關鍵,更是找尋問題解決辦法的核心。小組成員均蘊含迥然各異的想法,這更加凸顯出相互討論的重要性。只有積極討論交流,方可攻克難點,找尋最終的實驗解決方案。在小組合作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組內成員學會互助團結,相互信任。相互信任不但與小組合作存在緊密聯系,更是成功合作的首要前提。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擔負起自身的職責,既要為個人學習負責,也要為同伴負責,強化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使其可具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高尚情操。例如,在圍繞小學三年級上冊教科版科學教材“讓小車動起來”進行解析時,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應確保各小組可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實驗操作。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各小組動手能力弱與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需要緊密配合,方能成功完成實驗操作活動。團隊成員可相互幫助,相互團結,共同完成科學實驗探究任務,有助于學生感悟合作的樂趣,品嘗合作學習的甜頭,進而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合作意識。簡言之,教師應注重將充足的分享和交流機會提供給學生,注重訓練小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合作意識。通過在科學實驗課堂上感悟共享成果、互幫互助,引領學生逐漸學會分享、互助、溝通、交流,充分展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教育價值。

七、調動學生的科學實驗興趣

在創建小學科學實驗課堂時,教師應明確學生的興趣會直接關系其學習態度并影響學習行為。在參與科學實驗活動時,若學生沒有濃厚的興趣,則很難具有較強的積極性與課堂參與度。為保障科學實驗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入多樣化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在圍繞小學六年級上冊“動滑輪與定滑輪”單元進行解析時,教師可引入多媒體設備,充分展現生活中的滑輪教學案例,包括纜車、起重機、旗桿等,既要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也激發其對定滑輪、動滑輪的思考。教師應鼓勵各小組圍繞動滑輪與定滑輪的知識點開展交流討論活動,讓各小組嘗試用實驗操作的方式探究定滑輪與動滑輪的區別。此外,在對實驗教學進行設計時,教師應有機結合科學實驗與生活經驗,調動學生的興趣。通過為學生創建熟悉的教學課堂,活躍課堂氛圍,可保持學生對科學實驗的濃厚探究欲望。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階段的科學實驗教學,小組合作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動手能力與合作意識,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思維。小學科學教師應深刻認識小組合作模式所蘊藏的教育價值。通過科學劃分實驗小組,合理布置小組合作任務,增強實驗指導的針對性,優化教學計劃,調動學生的科學實驗興趣,輪換小組角色,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優化指導策略,強化小學生的合作技能,這樣有助于增強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效果,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素養。

猜你喜歡
科學實驗教師應成員
“雙減”政策下教師應做好高效課堂的踐行者
兩只掛鐘
高中文言文教學芻議
教師應如“水”
我家的新成員
我國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
課題組成員
生物教師應如何進行創新教育
小小科學實驗
為革命搞科學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