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傳承與群眾文化的發展探討

2022-07-15 21:10詹孟遠霍應昊
科技研究·理論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群眾文化傳承

詹孟遠 霍應昊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長。與此同時,大眾藝術素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有利于提升大眾藝術素養。群眾文化的廣泛傳播,為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隨著綜合素養的提升,大眾日益關注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通過合理的方式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擴大民族民間民俗文化影響范圍,可以豐富大眾日常生活,陶冶大眾情操。

關鍵詞: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傳承;群眾文化

1淺析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傳承

我國傳統文化即包括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歷史濃縮至今的精神文明精華,是我國各民族之間既保持和諧統一又具有獨特性的關鍵。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各民族的寶藏是文化藝術發展的強有力支撐,所以說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是保持我國傳統文化長久發展的重點,也是促進發展當代群眾文化的積極動力,同時更是促進傳統文化創新和繁榮的重要方式[1]。

現代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但傳統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卻并沒有被遺忘,甚至國際上刮起一陣“中國風”熱潮,越來越多的傳統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被大眾所認可、熟知、應用,更多“中國風”的產品被世界各國的人民所喜愛,從而在經濟發展和藝術造詣方面讓民族民間民俗文化有了新的定義。不斷崛起的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使得群眾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更多動力與內容,在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同時為發展群眾文化創造了機會,充分激起了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既傳承與挖掘了民間文化資源,又建設了我國民間群眾文化基地,從而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明生活。2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群眾文化的關系

2.1群眾文化與民俗文化的共同點

民俗文化是對群眾文化的發展,群眾文化中也包含著民族文化,結合社會的功能,二者具有相同的作用,借助民俗文化和群眾文化,加強對社會的認知。比如,在開展大型的文體活動的過程中,對于群眾關系進行調和,引導社會的輿論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增強對文化的認同,提升民族的凝聚力,民族文化和群眾文化在娛樂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時,也加強了對人民大眾的道德教化,具有極強的群體性和社會化的特點。

2.2民俗文化藝術傳承以群眾文化發展為前提

在對民俗文化藝術進行傳承的過程中,往往探索群眾文化發展之間的關系,兩者彼此影響,民俗文化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固有文化。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作用于群眾文化。群眾文化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對于民俗文化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豐富。比如,在傳統文化中的跪拜之禮,在漢朝往往是席地而坐,在接待賓客時為了表示對賓客的尊敬,形成了跪拜禮,古人認為不跪不叫拜,拜就是行敬禮的意思,但發展成群眾文化后,人們借助握手、鞠躬等簡單禮儀形式進行代替[2]。

2.3群眾文化的發展是民俗文化弘揚的重要途徑

中國歷史發展源遠流長,群眾文化經過不斷地實踐與時間的沉淀,形成了民俗文化,二者往往服務于人民大眾,結合民族特色和區域特色,對于文化資源進行整合,民俗文化和群眾文化具有一定的娛樂性質,同時,加強了對人們思想道德的教化,推動了人們的溝通與交流。群眾文化發展的實質實際是與民俗文化之間進行相互的促進。比如,在藏族文化與漢文化進行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高原文化,具有民族的風情與特色。

3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傳承與群眾文化的發展策略

3.1創新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形式,擴大群眾文化影響范圍

從群眾文化與民族民間民俗文化展現形式來看,群眾文化帶有較強的群眾屬性,主要展現形式以反映社會、生活實況為主,并以此形式進行一代代傳承,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并在創新過程中積累群眾文化,豐富群眾文化內容,突出群眾文化內涵,使群眾文化能在新時代條件下,對群眾思想、素養等帶來積極影響。

3.2例如舞獅、舞龍、劃龍舟等均屬于群眾文化活動。舞獅、舞龍、劃龍舟等群眾文化活動的起始階段表現形式過于平淡。雖然表現形式沒有較突出的改變,但在內容上卻“千差萬別”。最早的舞獅、舞龍活動,主要是為了祭祀神靈,驅散邪靈,有較強烈的“迷信色彩”。而隨著時代發展,目前的舞獅、舞龍活動,則代表著勞動人民豐收喜悅之情,所代表的寓意更美好,逐漸成為一種娛樂性的群眾文化活動。

此外,開展娛樂性的群眾文化活動,能豐富大眾日常生活,陶冶群眾情操。在日常生活中,大眾自主參與群眾文化活動,在參與的過程中接觸、了解、學習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能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借助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擴大影響范圍,實現形式創新,真實反映出現代社會新思想、新內容。這也能促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傳承形式創新,為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傳承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這也是新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弘揚、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傳承的必備條件之一。

3.3實現數字媒體與民族民間民俗文化深度融合

在推動民族民間民俗文化的數字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促進數字媒體和民族民間民俗高效、深度融合,為鄉村產業化發展打開市場,為廣大群眾帶來體驗式享受。首先,在開展民俗文化數字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借助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數字影像將廣大群眾的鄉村生活以及美好的鄉村風光制作成一幅幅生動活潑、具有感染力和生活氣息的短視頻,在賦予其影視效果的同時展現其藝術魅力,從而勾起廣大游客的好奇,引其前往游玩。還可以借助現實虛擬技術,對群眾往昔生活場景、節日慶典等藝術表演進行再現,為游客展現當地文化發展特色,使其體驗不一樣的游覽經歷。

除了當地天然的地形地貌,文化特色等,還可以引導廣大游客針對此地的歷史發展、文化古韻等進行深入了解,在宣傳并弘揚當地人文藝術的基礎上,在鄉村建設中融入更多當地民族元素,突出其文化特色。對此,可以借助現代影視技術,在廣告宣傳的同時打造一個具有當地特色的品牌文化,通過獨有的舞臺表演以及藝術表現形式,突出當地的人文特色、歷史發展以及神話傳說等。最好能將其編寫成一部具有濃郁鄉土風情的舞臺劇或者大眾喜聞樂見的影視劇,借助數字媒體在各大網絡宣傳平臺進行投放宣傳。

3.4從民俗文化基礎上組織實踐活動

當前經濟與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環境得到了極大的變化,在對民俗文化和群眾文化進行傳承的過程中,要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了解民俗文化的精髓,要意識到民俗文化發展離不開群眾文化。同時,群眾文化的發展,要建立在民俗文化的基礎上,要增強地方的特色,提高民族的吸引力與凝聚力。比如,在蒙古族長調民歌傳承的過程中,可以將民歌元素融入服飾表演舞蹈等各種民俗文化藝術中的文化品牌,要借助辯證的思維,對于民俗文化和群眾文化進行正確的判斷,加強對文化的整理與加工,使得二者聯系密切,有機融合。

結束語:綜上所述,鑒于當前我國人民的精神生活追求越來越高,與時俱進地發展群眾文化和適時的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十分重要。群眾文化的發展需要通過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來豐富活動內容平和形式,同等道理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需要借助于發展群眾文化的力量和渠道,兩者之間建立友好聯系共同前行才更能確保文化藝術的發展緊隨人們的生活需求變化,從而保障傳統民族民間民俗文化得到有效傳承,并且群眾文化的發展更有新鮮活力與動力,讓各地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創新。

參考文獻:

[1]扎西東知.傳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與發展群眾文化的思考分析[J].傳媒論壇,2020,3(06):146.

[2]吳健衡.探析傳承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群眾文化的發展[J].參花(上),2020(07):145-146.

猜你喜歡
群眾文化傳承
芻議墨江縣農村業余文藝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群眾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