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022-07-16 11:49潘高建
紅豆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生活素材應用分析初中物理

潘高建

【摘要】當今時代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為目標,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轉變“紙上談兵”式的教育方式,將學生的教育實現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實踐教學,培養更多能夠為生活做貢獻的人才”。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多利用生活素材,將學生的物理學習與生活實踐相聯系,拉近學生與物理學習的距離性。本文主要圍繞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有效推動初中物理教學發展。

【關鍵詞】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應用分析

引言

初中物理作為初中較難的科目之一,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初中教育卻不重視對物理進行生活化教學,導致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云里霧里的感覺,物理學習的成績自然就難以提升。所以針對當下學生物理學習的現狀,教師要多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學習素材,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物理課堂的參與性與積極性,逐漸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

一、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現狀

(一)書本化教學缺乏與生活素材的聯系

近年來初中物理教學質量逐漸下滑,主要由于過于按照書本的教學方式,缺乏與生活素材的聯系,從而扼殺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思維,使學生出現死記硬背物理公式的教學現象出現。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物理學習思維被固化,在教學的過程中照搬書面知識,沒有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性,更無法有效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

當今社會教育要引導學生回歸生活學習,尤其是對于物理這樣具有思維性的學科,如果不能引導學生充分進行思考與實踐運用,使學生以為只要成績高就可以學會物理,可能造成學生物理學習的天賦被扼殺,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被閉塞,形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境,以后的物理學習更難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模式化教學抑制學生物理學習興趣

初中正是學生學習思維培養的重要一環,學習難度也逐漸提升,出現像物理、化學等這樣難度性較高的學科,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指導教學,仍舊采用模式化的教學課堂,導致學生不能端正物理學習的態度。

很多初中生因為沒有被正確的引導,容易被物理學習的難度打敗,失去物理學習興趣,甚至因為一點難題對物理學習產生厭學情緒,逐漸變成“問題學生”,最終走向無法挽回的局面。因此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情感走向,給予學生正確的興趣引導,讓學生主動探索物理學習的奧妙,在發現學生有問題時,及時幫助學生一起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創造力,實現學生物理成績的高效進步。

二、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影響

(一)生活素材增進學生知識理解

初中物理作為學生物理學習的開端,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多利用生活素材拉近學生與物理學習的距離,讓學生慢慢培養物理學習的基調,不能上來就用很難的知識點,造成學生學習的刻板印象,甚至扼殺學生的物理積極性,所以利用生活素材可以有效增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關于“光現象”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利用三棱鏡等工具,學生演示美麗的彩虹,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更好的理解這樣一章節的知識,對光的反射、折射、色散等知識,利用各種有趣的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自主性與專注力。

(二)趣味引導養成發散性思維

興趣教學作為物理學習的基礎,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利用生活材料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探究物理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習慣,只有使學生先具備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才會真正愿意從淺入深的學習物理知識,最終養成發散性物理思維,實現今后無論面對各種類型的物理難題都可以有效解決。針對目前初中生的物理學習現狀,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身邊的物理現象,像牛頓定理等生活中可以檢驗觀察的定理,化枯燥的文字知識變成趣味的思考體驗,以此來增加更多學習的有效性,將原本的應試教育轉變成真正以生為本的教學,摒棄以往的不良教學現象。

三、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采用生活素材,降低學習難度

針對初中生的物理教學,不能一味的通過表面的課堂講解來進行,還是要主張學生回歸生活,只有將所教授的知識與學生的具體生活所聯系,采用生活素材教學,才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更好的觀察生活中的物理,并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生活中的趣味是很多初中生能現實感受到的,將所學習的知識融入生活,學生可以在感受生活的基礎上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轉變物理學習的態度,更熱情的主動探索物理知識,拉近物理學習的距離。

例如,教師在講解“摩擦力”的知識,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鞋子,觀看鞋底的痕跡,這就是人走路時的摩擦力留下的痕跡,用生活中具象的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降低學生物理學習的難度。在下雪、下雨天的時候會打滑,是因為摩擦力減小,所以很多防滑鞋鞋底的凹凸會更大,就是為了增大摩擦力,幫助人們走路更加的平穩。

很多學生認為物理學習較難,只是因為學生沒有理解知識,更不會運用物理知識,教師將生活素材引入物理教學實踐,可以充分將學習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融合,并最終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難題,這是教師最應當教授給學生的。教師更要將趣味性的現實世界與學生的書面學習充分連接,教會學生將物理學習作為生活的工具,觀察生活中的物理,拉近學生與物理的聯系,降低學生物理學習的距離性。

(二)創新教學手段,開展生活實驗

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策略實現趣味教學創新,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與積極性,將知識與網絡結合,讓學生觀看相關的趣味物理實驗視頻,可以很好的抓住學生學習的眼球,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物理知識,讓在學生在集動手、動腦為一體的教學視頻中,提高對象物理學習的好感度,主動探索物理知識。當然這些創新教學手段,都是在學習物理知識前提下的錦上添花,不能因此而舍本逐末,導致學生物理學習的基礎不穩,那今后的學習就會出現可想而知的問題。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物體的沉浮條件及應用”實驗,先用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具體的知識,像“物體的沉浮條件有那些方面?”、“該原理在生活中又有哪些運用呢?”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有助于學生在學習時思考,而不是只顧著看有趣的視頻,實現教學合一的實踐。然后進行全班分小組的具體實驗,使得每位學生參與到物理實驗中,通過自己親身的實驗體驗,感受物理學習的精準性與趣味性,最終進行小組的討論分析得出最終答案,增加學生的物理學習印象。

同時引出對之前浮力知識的回顧,使學生明確物體的沉浮不只與浮力有關,更與物體的重力、密度等因素有關,在實驗的過程中,教會學生有關的基礎公式。例如,ρ(密度)、G(重力)、F(力)、M(質量),當其出現的條件為:

下沉:ρ物>ρ液,G物>F浮;

懸?。害盐?ρ液,G物=F浮;

上?。害盐?lt;ρ液,G物<F浮;

漂?。害盐?lt;ρ液,G物=F浮;

沉底:ρ物>ρ液,G物=F浮+F杯底對物的支持力,F浮<G

所以根據上述實驗,學生可以得出準確結論,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如果它的密度小于液體密度,物體上浮;如果它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物體懸浮;如果它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物體下沉,這就阿基米德所提出的物體沉浮條件實驗。在日常生活中,像很多農民伯伯會利用這個原理,利用鹽水進行播種前的選種,不太飽滿的種子會在鹽水里上浮,留下優質的飽滿種子,提高耕種的收獲率,利用具備生活性的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層級分類教學,制定不同方略

針對不同初中生的物理學習特點,教師不能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忽視一些特點較為突出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對不同物理敏感度的學生,進行層級分類教學式教學。對于一些對物理敏感度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難度更高的題目,增進學生的思考,開發這類學生的物理發散性思維;對于敏感度一般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正常難度的物理題目,幫助學生逐步的解決物理難題,養成良好的物理學習習慣;對物理學習較為不敏感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難度較低的物理題目,幫助這類學生發現物理學習的樂趣,不能因為題目的難度而喪失物理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學生的日常課后或者假期的作業布置時,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物理學習程度,設置不同的作業模塊,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對物理學習增加好感度,不會因為過于困難或過于簡單的物理知識,喪失物理學習的興趣度。同時教師還要給予學生一些思考性的學習,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并講述該現象所蘊含的物理原理。像坐公交時候司機踩剎車中包含“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乘客會向車行方向傾倒是因為“慣性”,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是由于“杠桿原理”等有趣的生活物理知識,有效鞏固學生的物理記憶力。

層級分類教學,并不是歧視性教育,而是真正的公平教育,讓學生逐步走向同一起跑線,不會因為題目的難度較低使得一學生的物理思維未被開發,或者導致一些學生因為題目過于難而喪失學習興趣,建立學生的物理學習信心,產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讓每一位學生在適合自己的道路上快樂前進。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適合學生發展,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層級分類教學,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學習特點,制定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略,實現對學生的高質量培養,形成物理學習的良性循環。

(四)物理游戲競賽,增強學生興趣

當前的物理實踐教學,不僅要多采用生活素材教學,更要將物理學習體現在生活中,利用物理游戲競賽的方式,給予獲勝的學生獎勵,吸引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動員學生多接觸一些與物理有關的活動,增加對物理學習的了解,改變學生對于傳統物理課程的看法,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充分熱愛上物理學習。

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習中期,組織班級物理趣味知識競賽,對之前所學習的物理知識,給予回顧式的競賽答題,主要分為選擇題、簡答題與思維題的形式,將班級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小組內的合作探究答題。在規定的時間內,看那個小組題目正確率較高,哪個小組額就可以獲得比賽勝利,取得最終的比賽獎品,可設置前三名小組,提高學生的比賽參與度。

通過這個物理游戲競賽,既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復習之前學過的知識,增進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度;又可以促進小組內的同學互幫互助,形成課下的互助幫助小組,取長補短的共同提高物理學習成績;更可以將物理學習回歸于生活,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的重視度,實現全體學生都能積極學習物理的局面。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用生活素材,引導學生積極的進行物理實踐探究,以興趣為導向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多利用具備生活原理的實驗,讓學生感悟物理學習的魅力,從而逐漸探究各種物理原理。并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解決日常生活中遇見的小問題,慢慢端正學生學習物理的態度,減少學生對物理學習的抵觸心理,所以教師要在保障初中物理課堂學習質量與效率的前提下,多增加物理課堂學習的趣味性,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物理生活教師。

參考文獻:

[1]吳俊.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3):44-45.

[2]楊菊香.生活化教學走進初中物理課堂的探索[J].黑河教育,2020(02):22-23.

[3]馬金平.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創新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32):87-88.

[4]胥陸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家長,2021(16):123-124.

[5]吳海燕.探析生活現象在初中物理教學問題情境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21(31):137-138.

猜你喜歡
生活素材應用分析初中物理
依托生活情境 提升數學感悟
初中生作文素養的培養途徑研究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生活素材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有效利用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新型傳感器在汽車技術中的應用分析
數學教學生活化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