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

2022-07-19 23:11瞿祥舉
民族文匯 2022年49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生新課改

瞿祥舉

摘 要:初中生心智成長階段,為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應當發揮出道德與法治課程育人價值。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可嘗試以下教學新對策:生活場景再現,引導學生主觀體驗;典型案例剖析,道德與法治意識引領;多元互動交流,助力學生完成理解內化,為學生建構高效課堂,提升學生課程綜合學習實力。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道德與法治;新課改;教學策略

引言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能夠引領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促使學生形成辯證思維意識,可避免學生受到不良風氣的侵蝕。為此,教師在挖掘道德與法治課程育人價值時,應當圍繞學生實際學情,為學生創設全新的學習環境,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意識,引導學生進行相互交流、主動探索,進而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一、生活場景再現,引導學生主觀體驗

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時,學生的主觀思維體驗感,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效率。若教師采取填鴨式的理論灌輸與說教,將導致學生的主觀學習體驗較差,不利于激發初中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可基于生活化教學理念,進行生活場景再現,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分析道德與法治內容,增強學生的思維體驗,保證學生課堂學習質量。

如“友誼與成長同行”教學時,為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友誼觀念,教師可契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再現生活場景“和朋友在一起的日子”、“深深淺淺話友誼”?;谏顖鼍暗膭撛O,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踴躍發言。在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學習中,回顧自己與好友的珍貴時光,體會青春日記中的友誼之光[1]。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師益友是學生人生成長的關鍵要素,如學生交友不慎,將給學生的學習與成長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為此,教師教學“交友的智慧”時,應當緊扣教材內容“讓友誼之樹常青”、“網上交友新時空”,為學生創建虛擬的交友場景,引導學生正確進行網絡交友,找到志趣相投的好友,并用心澆灌友誼之樹,使得友誼之樹常青。

二、典型案例剖析,道德與法治意識引領

為完成學生道德與法治的意識引領,應當基于學科教學特點,采取針對性教學策略,保證后續課堂教學工作的效果。鑒于此,教師采取典型案例剖析策略,為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提供思維抓手。在具象化的案例人物剖析過程中,使得學生從多個維度,對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思考,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格,以及正確的法治意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成長鋪墊基石。

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遵守社會規則”內容時,教師為促使學生完成深度思考,并形成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增強初中學生的社會規則意識。為此,教師應當深入剖析教材內容:做守法的公民、社會生活講道德、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诮滩膬热?,篩選典型案例,并進行典型案例剖析,引導學生進行剖析思考,進而通過事例的思考,進而形成正確的法治意識與道德準則[2]。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教學時,教師以“闖紅燈”為典型事例,剖析在社會交通體系中,紅綠燈代表的社會規則?;诜疵娴摹瓣J紅燈”典型事例剖析,使得學生深入的認識到,不遵守社會規則帶來的后果,即在闖紅燈后,導致交通事故率的發生,增加人員的傷亡數量。

“社會生活講道德”教學時,教師以“文明禮儀”為典型事例,剖析在社會生活中,文明禮儀產生的重要作用與意義。為增強學生的記憶,教師可采取正反案例的剖析,更加直觀的說明生活中講道德的重要性。如在生活中學生之間發生較小的摩擦,若學生不講文明禮儀,并張口罵,不但沒有解決摩擦,將導致摩擦升級,最終演變為肢體沖突與打架事件,給學生的學習與身體造成直接影響。若學生講文明、樹新風,突出禮儀待人、文明講話,則可以避免很多摩擦的升級,營造文明和諧的友好環境。

“做守法的公民”教學時,教師緊扣“法不可違、預防犯罪、善用法律”等內容,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探討,并篩選相關的社會事例、生活事例。在師生交流互動過程中,完成對典型案例的剖析,論證“法不可違”的現實價值與意義,引領初中生合理利用法律保護自身權益。

三、多元互動交流,助力學生完成理解內化

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新內容時,教師應當助力學生完成新知識的理解內化,避免學生僅完成淺層的理論思考,并沒有深度辯證探究,影響到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為此,教師可基于初中生的社交訴求,為學生創設多元互動交流學習環境,促使學生基于對新內容的理解,在社交表達中闡述自己的觀點、表述自己的想法,并傾聽其他同學的觀點與認知。在多元主體的交流互動下,促使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客觀評估自己的思維框架,進而學習他人的優點,及時查漏補缺,夯實理論基礎,保證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的有效性[3]。

四、結束語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創新時,教師應當緊扣新課改教育要求,并基于教學經驗與學情診斷,進而探索教學新路徑。在教學經驗總結時,摸索出適宜學生的教學特色模式,體現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育人內涵,對學生的意識形態與思維認知進行啟蒙引領,助力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樹媛.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79-180.

[2]王風.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1(27):27-29.

[3]高文榮.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22(19):142-144.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初中生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淺談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語文
探究初中生數感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