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專業產教融合的教改路徑探索

2022-07-19 23:07魏曉宇
民族文匯 2022年49期
關鍵詞:產教融合

魏曉宇

摘 要: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大力發展的背景下,現代化的管理與經營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汽車服務從業人員的工作方式與思路。文章分析了信息與互聯時代對于汽車服務業變革影響,指出了以新工科建設為引領,探索結合以“信息技術”“互聯網+”和“汽車新技術”三位一體的專業建設路徑,著力從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重構以及產教融合三個方面落實本專業高等工程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定位。

關鍵詞:汽車服務與營銷;中職專業;產教融合;教改路徑

作為定位于未來客戶管理領域的企業售后服務和市場營銷專業人才,信息技術和網互聯理念下的技術服務將是企業今后競爭的關鍵。所以,車輛技術與營銷學院的工科培養的目標也必須定在: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思維+車輛創新科技于一身的新型人才的培育和職業培養。

一、信息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對汽車服務業的影響

在中國,汽車行業由大規模制造逐漸向精致服務轉變的進程中發展出來的新型學科。車輛技術和汽車營銷學科,從產生之日起即具有鮮明的學科交叉、跨領域融合的特征。而現代車輛服務業往往需要大量本學科學生,才能適應在車輛生產整個生命周期的一個甚至許多階段的技術業務和管理,這就需要他們必須在掌握堅實車輛工程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全面領悟和應用管理科學與技術、信息科學與工程技術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為顧客創造服務價值。所以,在汽車新型工科建立的重大背景下,通過統籌、將原來分屬各個專業的學科優勢和課程內容進行整合的新教學模式,并充分考慮汽車服務業在數字化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成長發展,把行業需求結合于現代教育,充分進行專業交叉的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教學改革和構建,全面進行人才培養的高素質教育是汽車服務與營銷學科目前正在努力建設的發展方向所在。

二、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新工科建設的路徑探索

作為定位于發展區域工業經濟的高級技術應用型高校,其面向工業、面對前沿的科技、面向社會經濟的領域,既需要對既有學科專業優勢加以深度融合,以行業需要引領改革趨勢;也需要對基于科技前沿的應用型極強的既有學科專業加以深入改造。突破"學科專業陷阱"和"路徑依賴",推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在"學科交叉、課程變化"的基石上,為學生創造了更加自主的選擇和成長空間。并以此為準則,對汽車技術和市場營銷專業從如下若干角度作出了相關探討。

(一)以創新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為起點,確定了在高工科背景下人才的培養目標

車輛售后服務和市場營銷培養的主要人才面向,將是汽車市售過程甚至于未來概念車運營流程中的主要保障服務體系。以北京新能源車輛技術服務公司為例,其服務體系將涉及了新動力系統維修技術、動力電池狀態檢測和處理技術、充電設備保障和維修技術,以及車輛和道路網絡通信技術等多個領域。以上這些工程技術范疇,如果僅憑中國固有的傳統的技術人才培養定位和范式,將難以實現。因此將車輛服務和營銷的新工科培養目標定在服務于車輛新科技領域的專門技能人才培養,就必須要把解決涉及機液、管理等方面復雜工程技術問題的綜合解決能力,作為技術人才培養的基本目標之一。技術人才培養過程將以此為基本目標,從課程理論到實際、從教學到課余活動進行體系設計。

(二)以交叉復合為切入點,重整專業課程體系

根據中國現代汽車技術制度的明顯技術交叉性的特征,將本專業課程體系由以往的學科基礎課,劃分為"專業核心基礎課"與"專業核心方向課"。其"專業核心基礎課"是以車輛的基本機械理論知識為主,內容包括了車輛驅動機構基本原理及構造,也包括了車用動力系統的基本特點、典型構造及功能,也涵蓋了之前的內燃機和現在的發電機基礎知識,為今后的汽車科技的發展基礎。另外,針對發動機原理、汽車底盤設計等類通用性的知識,在內容的設計中也更多的以相關領域的實踐范例作為引導,從而既保證知識點的基本連貫又使陳舊知識點摒棄更新,從而真正的達到了學以及用。在"學科重點目標課"領域按照本學科專業模塊化課程特點,先后將"高新技術""新能源技術"與現行車輛故障診斷與檢測體系中完全融合,以實用價值與技術前沿為中心開展案例講解與剖析;將"信息""大數據分析"與"互聯網+"技術融合到當前的汽車營銷、保險公司、銀行和商貿服務等學科專業中,以形成更強的學科共融的特色。構建了以上"核心基礎"+"核心方向"的新型高工科課程體系,使人才培養的路徑最終與當前科技發展趨勢相適應,也更好地適應了人才發展的需要。

(三)以產教融合為重點,形成富有新型工科特色的實踐性課程體系

克服當前新工科建設經驗欠缺、師資力量相對欠缺的瓶頸問題的主要措施之一,便是緊緊依托校企合作,深入開展產教融合發展計劃,有效整合產業資源、激發產業熱情,將新工科的資源回報吸納企業投入到學生培養的全過程中。近年來,本學院積極利用教育部產教結合協同教育工程——"百長好車"項目建設的金融實踐課程平臺,形成了產業科學家、以產業領軍人物為校外指導老師等的工程實踐性課程群體,在定崗訓練、工程知識競賽、課程設計等環節,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處理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同時,學校還有效運用了本科生創新就業必修學分機制,將產業實際待解問題成為本科生研究的主要實踐內容。項目的研究和開展以在校老師引領、學校學科輔導為主,其研究既結合實際又與學科密切相關,正是產教結合在新工科建設中的成功運用所在。

結論

汽車服務與營銷學科在車輛新科技、電子信息與網絡信息技術等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找準了位置,以新工科構建為契機,深入推進學科構建和改造是學校培養教學質量保證人才的重要關鍵。學校通過分析新興科技發展對車輛服務業的深層次影響,以產業人才需求為引導重構培養目標,進而構建圍繞信息技術、互聯網+和車輛新科技為核心內容的新型工科核心課程體系,著力于針對日本專門科技人員在處理復雜科技業務領域問題上的能力進行聯合培養,為中國汽車后市場的健康穩步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馮華亞,李磊.汽車相關專業職業教育應對汽車后市場? ? 發展變化策略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 ? 2015,(5).

[2]李盛,章松枝.中國汽車后市場商業新模式——“互聯網+”? ? 汽車后市場[J].科技創業月刊,2017,(2).

[3]馬其華,羅一平,王巖松,等.汽車服務與營銷專業實踐教學? ? 平臺的架構[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8).

猜你喜歡
產教融合
“產教融合”視角下我國養老產業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對接研究
“產教融合,三進三出”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實踐
教學做一體化改革與產教融合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產教融合之路
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半p師型”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產教融合提升課程有效性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