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CEP背景下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的基礎、問題與對策*

2022-09-21 08:26史亞博廖欣
區域經濟評論 2022年5期
關鍵詞:向海北部灣走廊

史亞博 廖欣

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以下簡稱RCEP)生效實施的背景下,構建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是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統籌推動陸海經濟一體化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快拓展湖南出海出邊大通道,并實現長江中游城市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與東盟經濟圈的超級銜接。運用增長極、通道經濟等區域經濟理論與方法,梳理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的發展現狀、基礎條件與存在問題,把握重點方向和推進路徑,構建互利共贏的協同體系,打造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對培育新的增長極、助力湘桂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的功能分析

2017 年4 月與2021 年4 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廣西時均強調發展向海經濟,寫好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向海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經濟模式,為湖南和廣西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圍繞如何打造好向海經濟,有學者提出在湘桂走廊的基礎上繼續構建湘桂向海經濟走廊。一方面,湘桂走廊歷史悠久且功能凸顯。多年來,湘桂走廊由遷徙通道、戰略要道向人文、交通、經濟等大通道演變,內涵與范圍不斷拓展。另一方面,多種區域經濟理論為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提供了支撐。增長極、通道經濟理論依托差異化的資源享賦,由通道可達性吸引要素聚集、產業轉移和產業鏈擴張?!包c軸系統”理論以沿線城市為接點,以交通基礎設施為紐帶,構筑“點軸”串聯、輻射四周的區域經濟聯合體??梢?,建設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恰逢其時且意義重大,在空間模式創新、商貿物流合作、陸海通道建設以及核心經濟圈銜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不斷創新陸海融合發展模式

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是一種開放型通道經濟發展模式,以交通軸線及城市群為依托,發揮陸海資源的雙向互動作用,打造以商貿物流與產業合作走廊為主、以文化交流與生態旅游走廊為輔的多元驅動型向海經濟格局。從理論層面來看,經濟走廊是指經濟要素在一定區域內集聚與擴散而形成的特殊空間形態,是以基礎設施聯通、資源要素流動、經濟活動集聚而形成的線性或帶狀空間地域綜合體,具備擴散反饋效應、空間外溢效應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基本功能。向海經濟是以陸域經濟為基礎、以海洋經濟為依托、以海岸帶為空間載體、以現代港口為支點、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陸海經濟新模式。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既具備經濟走廊的一般規律,又展現了陸海融合的特殊性,為陸海經濟一體化帶來了新視域。從實踐層面來看,兩個?。▍^)積極探索由陸向海、陸海統籌的聯動開放模式。廣西提出以挖掘海洋發展潛力、拓寬海洋發展空間、培育海洋商貿文化、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創建現代海洋文明為目標,從海洋經濟、沿海經濟帶經濟、向海通道經濟三個方面發展向海經濟,打造綠色臨港臨海產業集群,輻射帶動內陸特色產業,健全向海經濟現代產業體系。湖南主動打造陸海聯動新模式,暢通出海出邊大通道,構建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包括長株潭城市群、廣西北部灣城市群,北延岳陽長江水運口岸,南接憑祥與東盟陸海相連,主要樞紐城市有長沙、湘潭、株洲、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重要節點城市有衡陽、永州、懷化、桂林、柳州、崇左等,以多條鐵路、高速公路、水路等為主要軸線,成為銜接長江中游城市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與東盟經濟圈的戰略骨架。

2.加快推動兩個?。▍^)商貿物流與產業一體化

中國區域經濟大尺度的空間格局具有相對穩定性,小尺度的區域協調發展問題應引起重視。根據兩個?。▍^)的資源稟賦與區位優勢,進一步推動分工合作、政策對接,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重組布局,打造高效暢通的向海經濟通道新模式。第一,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有利于壯大特色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廣西依托沿海、沿邊優勢,以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城市為紐帶連接長江中游城市群,深化與湖南的互聯互通,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廣西制造+東盟市場”的跨區域產業協作平臺。兩個?。▍^)利用RCEP 原產地區域累積規則,建立面向東盟、輻射全國的生產資料大市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跨境電商業務,著力構建“原材料進口+湘桂加工生產+東盟銷售”等特色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共同打造面向東盟的向海經濟聯合體。第二,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有利于提升對外貿易投資水平。借助湘桂向海經濟走廊,進一步拓展廣西向海經濟的腹地縱深,推動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相關主體以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探索產業園區合作新模式,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臺,成立中國—東盟產業園區聯盟,建設一批產業共建型、資源開發型、飛地經濟型等合作示范園區,建設國際物流集散中心、海外倉等基地,支持企業在RCEP 成員國布局新園區,推動汽車、機械、農業等優勢產業“走出去”。

3.積極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通道便利性是影響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因素。作為面向東盟的前沿和窗口,廣西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北部灣港國際門戶優勢,湖南經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從廣西北部灣港出海,具有明顯的運距、時間與成本優勢。在西部陸海新通道東、中、西三條通道中,東通道經湖南懷化到柳州再到北部灣港,已經具有很好的基礎。依托廣西北部灣港的向海優勢和咽喉作用,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建設中南—西北出???、面向東盟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過優化配置物流設施,整合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引導生產要素向通道沿線更具競爭力的地區集聚。第一,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有助于打通中南地區出海出邊大通道。充分利用這一貿易大通道,帶動陸域經濟與海洋經濟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展東盟市場。例如,湖南出口東盟的傳統路線以長江沿線、粵港澳大灣區運輸通道為主,距離長,成本高,隨著貿易額逐年增長,湖南借助廣西北部灣港暢通湖南向海發展出???,構建更便捷的多式聯運大通道和國際海運網。第二,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有助于賦能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支點。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發揮鐵海聯運潛力,連接廣西憑祥、欽州港等,構建中西部地區內陸出海的國際主通道,引導各要素向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集聚,促進中部地區產業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向海產業的融合,形成“V”字形開放發展格局。

4.有效銜接長江中游城市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與東盟經濟圈

以長株潭城市群、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為核心樞紐的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橫跨湖南和廣西,能夠承載中西南地區的物流空間,助推長江中游城市群、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與東盟經濟圈的聯通互動。一方面,廣西與東盟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商緣相連、利益相融,經貿往來逐年邁向更高水平,東盟連續20年是廣西最大的貿易伙伴。據廣西北部灣經濟區2021 年統計年報顯示,廣西北部灣港口吞吐量為35821.8 萬噸,同比增長21%;集裝箱吞吐量601.2萬箱,同比增長19%。廣西依托區位、口岸等優勢,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平臺,與東盟國家開發海洋特色產業,共建海洋產業園、經貿合作區和陸海交通網。另一方面,湖南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出海步伐,以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為依托對接東盟的經貿合作,建設東盟科技產業園,發展智能制造,打造年產值百億元的工業制造基地。從2020年起,東盟成為湖南最大的貿易伙伴,2021年湖南與東盟貿易額達978億元,占湖南外貿總額的16.3%。

二、RCEP背景下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的現實基礎

兩個?。▍^)面臨RCEP 生效實施的新機遇,擁有長期合作框架的政策支撐,具備交通、科技、外貿、產業等要素稟賦條件,為面向東盟發展向海經濟、優化產業結構增添了多種動力。

1.重大機遇:迎來RCEP生效實施的新圖景

第一,RCEP 的驅動力強勁。在RCEP 框架下,關稅減讓、投資規則、開放自由度、營商環境、數字經濟等發生了新變化。例如,進一步擴大零關稅產品范圍,實施區域累積原產地規則的關稅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建立數字經濟合作規則,在外貿、服務和投資領域更加自由化,極大地刺激跨境物流需求,帶動港口貿易、金融服務等產業鏈、供應鏈集聚,形成貿易轉移效應。

第二,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穩定。中國與東盟在多領域合作中展現強勁勢頭。例如,海洋產業、數字經濟、公共衛生和“五通”①建設成效初顯,建立了中國—東盟信息港、商貿數字化平臺,簽署了一系列協定、聯合聲明和行動計劃,雙方經貿合作更加緊密。由此,兩個?。▍^)主動把握與精準對接RCEP 規則,依托要素稟賦、產業結構和向海模式,擴大東盟市場規模和輻射能力,增添向海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推動中南地區核心產業向沿海地區布局,實現向海經濟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區域一體化發展。

2.政策支持:契合雙方向海經濟發展訴求

第一,制定向海經濟發展規劃。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堅持陸海統籌、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的總要求,廣西“十四五”規劃提出全方位實施向海發展戰略,打造向海經濟走廊,建設湘桂經濟走廊合作帶、“一帶一路”向海經濟北部灣先行區,出臺《廣西向海經濟發展戰略規劃(2021—2035年)》《關于加快發展向海經濟推動海洋強區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實施向海通道建設、向??萍紕撔碌刃袆?,全力打造開放型向海經濟,到2035年,向海經濟總產值突破1.3 萬億元,占廣西GDP 的比重達35%以上。同時,湖南“十四五”規劃提出,密切與西部地區陸海經濟聯系,加強呼南、焦柳、湘桂等骨干通道銜接,建設“三縱五橫”綜合交通網,對接北部灣經濟區,打造懷化、邵陽、永州經廣西、海南至東盟向海經濟走廊,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及RCEP主陣地。

第二,簽署一系列合作框架協議。兩個?。▍^)加強互聯互通、產業合作,舉行政府高層會晤,簽訂多份框架協議(見表1)。湖南以衡陽、永州為支點,對接沿海、沿邊重要口岸,發展湖南至北部灣口岸的鐵海聯運航線,推動懷化—北部灣港鐵海聯運班列、長沙—河內東盟國際貨運班列常態化,形成以鐵路、口岸為樞紐,內外聯通、東西互濟的開放格局。廣西著力打造南北縱向發展主軸,加快建設南深高鐵(南寧至玉林段)等重大項目29 個,重點建設北部灣港口、湘桂運河、貴港至梧州3000噸級航道工程等10多個項目,完善北部灣港口群的基礎設施項目31個,2022 年開工建設平陸運河,將打造西江干線連接北部灣港的億噸級水運交通大動脈,為廣西乃至中南地區開辟更便捷的出海通道。

表1 2008年以來湖南、廣西的主要合作框架協議一覽表

3.資源條件:要素稟賦差異驅動雙向合作

第一,現代化交通網初具規模。湘桂鐵路、洛湛鐵路、呼南高鐵、包海高鐵等交通條件升級,衡柳鐵路、焦柳鐵路懷化段、湘桂鐵路南寧至憑祥段擴能改造,麥嶺(湘桂界)—賀州、灌陽—東安、南寧—宜州、龍勝—城步、龍勝—峒中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形成了中部地區經憑祥對接東盟國家的大通道。在水路與港口方面,湘桂運河項目啟動,廣西北部灣港提速升級,2021年已開通54條集裝箱班輪航線,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擁有118家沿海港口企業和98個萬噸級以上泊位。

第二,科技創新動能強勁有力。湖南實施核心技術攻關、芙蓉人才行動等計劃,建設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等,擁有48 個各類高新區以及81 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見表2)、4所“雙一流”高校、321 萬專業技術人才,整體科研實力雄厚。廣西建立了14個各類高新區、120家科技創新平臺,擁有81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成立了17家陸海協作技術研發中心、重大科技平臺、重點實驗室,擁有27 家涉海高新企業,培育了16 個北部灣科技協同創新產業鏈,建設了北部灣智慧港、向海產業大數據平臺,全面打造“數字海洋”創新工程。

表2 2021年湖南、廣西科技創新主要指標情況

第三,外貿經濟發展態勢平穩。2021 年,廣西GDP 總量達2.47 萬億元、湖南GDP 總量超過4.6 萬億元,兩個?。▍^)GDP 總和占全國經濟總量的6.2%。在外貿發展方面,2016—2021年兩個?。▍^)的進出口總額持續上升(見圖1和圖2),其中,2021年湖南對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接近1000億元,占湖南進出口總額的16.33%;2021 年廣西對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達到2821億元,占廣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接近50%,面向東盟的經貿優勢明顯。在地級市層面,崇左、南寧排在廣西前列,2021年崇左進出口總額2127.1 億元,以過境產品和東盟農產品為主,南寧進出口總額1231.9 億元;湖南長沙貿易額大、增長速度快,2021 年長沙進出口總額2780.3 億元,同比增長18.2%,出口總量在全國排名第13位。

圖1 2016—2021年湖南對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及占比情況

圖2 2016—2021年廣西對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及占比情況

第四,向海產業體系基本成型。兩個?。▍^)主要產業各具特色,多數產業存在互補性,產業合作良好,合作建設飛地園區,共同打造跨境產業鏈。湖南產業體系完備,軌道交道、裝備制造、工程機械、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優勢明顯,以龍頭企業主導產業鏈合作,推動廣西傳統產業“智能+”升級,湖南的儀器儀表產業為柳州的汽車、工程機械等提供配套服務;廣西玉柴集團為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聯重科等企業提供動力配套。廣西著力打造以海洋交通運輸、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海洋工程建筑為主的沿海產業集群,與越南、文萊、馬來西亞、泰國等建立了20多個海洋特色產業園區。2021年廣西海洋經濟生產總值1828 億元,同比增長14.4%,海洋經濟對GDP的貢獻率為7.4%(見圖3)。

圖3 2016—2021年廣西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及占GDP的比重

三、RCEP背景下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把握經貿發展平臺、政策規則等有利條件的同時,兩個?。▍^)也面臨著周邊競爭加劇各市場資源要素外流、省際協調機制與聯通保障不足、產業結構布局與協同能力不強等問題,制約著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的建設。

1.區域競爭:周邊虹吸效應致使資源要素外流

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背景下,各增長極的連通度持續增強,逐步形成了不同結構、規模和密度的多極網絡空間格局。中心城市群擁有區位、信息、消費等獨特優勢,充分釋放和有效發揮集聚與擴散效應,對相對落后區域、城市的各類要素產生虹吸效應。在RCEP背景下,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中心城市群的虹吸效應,將影響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城市群的發展,導致科技、人才、信息、資本等生產要素流向周邊更發達地區。

第一,兩大經濟圈的虹吸效應影響較大。長江經濟帶產業鏈升級快,距離日本、韓國較近,是RCEP區域產業轉移最合適的轉入地。在長江經濟帶多中心空間發展中,中西部地區產業集聚度處于低階水平,將被動陷入長三角城市群虹吸效應的競爭劣勢。盡管湖南擁有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勢,產業結構與空間布局相對合理,然而一旦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的支柱產業整體布局不凸顯、對長三角地區溢出產業承接不夠,勢必會抑制自身發展?;浉郯拇鬄硡^的中心城市群競爭力強,港口群吞吐量在世界各大灣區中居首位,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首位,國際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連續18 年領跑全國。2021年,廣東對東盟進出口總額1.24 萬億元,是湖南和廣西總和的3.3 倍。同時,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在產業聚集、科技創新、高端人才等方面差距明顯,亟待利用獨特優勢激活向海產業要素,打造新的增長極。

第二,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城市群的輻射能力偏弱。中心城市是一定區域內經濟發達、功能齊全的城市,位于城鎮體系的核心,能夠帶動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中心城市借助強大的滲透吸引力、集聚輻射力和綜合服務能力,逐步構成了交通、產業、金融等聯通互補的城市群或都市圈。在對接RCEP中,湖南提出加快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打造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核心增長極,形成長株潭核心帶動、四大板塊聯動的發展格局。廣西創建南寧為面向西南地區、中南地區及東盟的區域性國際科創中心,打造桂林為全國旅游創新發展先行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與北海、欽州、防城港的東盟信息產業與港口物流納入“3+X”合作組團框架。然而,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的整體城市群能級不夠,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沿線城市資源要素碎片化,跨區域的產業協同與規劃設計比較缺乏,中心城市間產業聯合互動不足,孤島效應明顯;二是城鎮體系建設不夠完善,人才儲備、研發實力、科技支撐等城市功能不足,現代物流體系的園區硬件與配套服務存在短板;三是縣域經濟功能定位不明晰,特色優勢不明顯,交通、信息、文化旅游等產業外聯問題突出。因此,優化城鎮體系空間布局將成為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的重要議題,亟待依托優勢城市的經濟、產業、人口,加快構建創新型動力系統,打造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的協作功能網,增強城市群的輻射效應。

2.省際關聯:協調機制與聯通保障不足

在城市行政區經濟的特定邊界內,鄰近的地理區位、互補的產業結構、便利的交通連接、相似的文化習俗能夠促進城市間的經濟關聯,然而,跨區域合作仍面臨行政壁壘?;诒镜乩孀畲蠡?,地方行政權力對市場分割和區域經濟關聯產生不適應性,從而造成政策銜接與協調機制不足、基礎設施聯通不暢等障礙。

第一,溝通協調機制不夠完善。兩個?。▍^)以協商交流為主,缺乏深層次的合作機制、制度化的溝通平臺,僅在交通、旅游、河流治理等部分領域建立了對話合作框架,以向海經濟為主題的穩定性、常態化的溝通協調機制不健全。針對共商發展向海經濟產業合作的舉措較少,對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的物流交通體系支持力度不足,涉及企業出海合作、貿易投資合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較少。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市、縣(區)的溝通機制、聯系制度有待加強,特色產業合作項目不多,以紅色資源為主題的旅游合作機制不夠完善。因此,應盡快健全高層協商會議制度,成立跨區域協作領導小組,在向海產業聯動、貿易投資、溝通機制等方面構建互補型合作模式。

第二,向?;ヂ摶ネㄓ写钊?。在鐵路互聯方面,湖南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樞紐節點僅有懷化,開設的懷化—北部灣港聯運班列不足以支撐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湘桂沿海高鐵線、重要聯通節點建設進度緩慢,導致對接東盟的海鐵聯運互通水平不高。在高速公路方面,湖南聯結廣西、延伸東盟的高速公路不多,直通北海、欽州、防城港的高速公路尚未開通,不少高速公路規劃尚在論證階段。在港口互通上,湖南貨物多通過上海、廣東海運通道出口東盟國家,與廣西北部灣港的互聯條件不足、口岸互通手續不夠簡化,導致通關效率不高、物流成本較大。在航線合作上,湖南與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的航空物流合作不夠緊密,直飛東盟國家的航線較少,連接東盟的湘桂貨運航線尚未成立,對兩個?。▍^)向海發展外向度的促進作用不足。

3.產業發展:結構布局與協同能力不強

產業結構互補是影響區域經濟合作的決定因素。立足產業結構的完整性、區域優勢的匹配度,培育規?;漠a業鏈和產業集群,增強產業發展能力,才能形成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空間布局。然而,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產業結構趨同、集群規模效應與協同發展動力不足,尚未形成優勢互補、特色鮮明、聯動緊密的現代產業體系。

第一,產業同質化競爭較大?;诋a業鏈視角,兩個?。▍^)存在一些同質化產業,鋼材制造、工程機械、有色金屬加工、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競爭明顯。例如,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聯重科與柳工機械存在較強的同構性,兩個?。▍^)將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作為優先發展領域,在招商引資、人才引進、產業布局、產品銷售等方面構成競爭,尚未形成錯位發展的產業生態圈。此外,兩個?。▍^)面向東盟進出口貿易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態勢,以相似性高的機電產品、電子元件、鞋類、燈具等產品為主,將會擠壓雙方的合作空間。

第二,向海經濟關聯性不足。兩個?。▍^)的區位優勢不同,導致向海經濟發展的重心不同。在地理位置方面,廣西發展向海經濟得益于北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坐擁北部灣的區位優勢;湖南處于中部地區,不臨海,沒有直接出海港口,許多產業以省內轉移為主、省外轉移為輔,對外開放優先方向是緊密對接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例如,湖南在欽州設立臨港工業園區及專業配套碼頭已有13 年,基礎設施建設與招商引資工作進展緩慢,港口現代化程度和臨港產業鏈不足。在科技方面,廣西以創新驅動向海新興產業發展,深化與東盟的經濟合作;湖南憑借高新工業園的產業鏈,重點發展工業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這種內陸經濟發展模式與向海經濟關聯度不高,僅以智能化技術研發助力海洋科技、金融、信息等服務業發展,對海洋漁業、濱海旅游等海洋主導產業的積極性、參與度不高。

四、RCEP背景下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的重點方向

新階段,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應堅持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統籌、大區域協同聯動與小空間分類指導相結合的原則,重點在目標定位、空間結構、互聯互通三個方面把握工作方向:主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區域戰略間的銜接融合;科學編制總體規劃,形成多層級、網絡化的空間結構,發揮長株潭都市圈、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的梯度輻射效應;優先發展省際交界區域,發揮示范帶動效應,逐步形成多層次合作體系。

1.明確目標定位:主動對接和契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在主動對接區域重大發展戰略上,兩個?。▍^)要深化制度與政策體系改革創新,加強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共建共享,切實解決一些地區不同戰略疊加或戰略分割的問題。

第一,對接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以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為支點,向北連接湖南各大核心城市,向南通達憑祥、東興、靖西等邊境城市,以鐵路線、公路網為骨架支撐,有效銜接中南半島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網格,延伸湘桂向海經濟走廊范圍,拓展中西部地區對接東盟的經貿合作。

第二,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段鞑筷懞P峦ǖ揽傮w規劃》提出,打造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這契合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的通道支撐作用。加快建設呼南高鐵(湖南段),升級湘桂鐵路(衡陽至柳州段、南寧至憑祥段),實施兩個?。▍^)交界公路“瓶頸路”貫通工程,加緊湘桂大運河建設,連接湘桂運河—桂江—西江—平陸運河—北部灣港,開通長沙—南寧—河內貨運班列直通車,增開廣西北部灣港國際班輪航線,打通鐵海聯運和跨境陸路運輸兩條主干線,促進跨境運輸通關便利化,構建多式聯運、快捷高效的綜合交通網。

2.優化空間結構:科學編制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總體規劃

以地方生態承載力為基礎進行產業布局和用地規劃,形成多中心、多層級的網絡化空間結構,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能力,促進人口、產業、資金等生產要素的集聚與優化。

第一,布局“一廊兩核四區”空間結構。以核心城市為引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特色化發展,形成獨具規模的城市群和都市圈,發揮通道樞紐、產業轉移、金融服務和生態保護等功能,著力規劃布局“一廊兩核四區”空間結構?!耙焕取币越煌ɑA設施為支撐、銜接長江中游城市群與東盟經濟圈的多式聯運南北通道走廊,形成一條開放型經濟增長帶?!皟珊恕币灾行某鞘泻投际腥轵寗恿?,創建以長沙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長株潭都市圈、以南寧為中心的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的兩大核心增長極?!八膮^”為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湘西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桂西北城鎮帶產業集聚區、廣西北部灣經濟區。

第二,打造點軸圈層式城鎮組團。以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節點城市為支撐,由點到軸、由點到圈形成跨區域合作圈層與城鎮組團,培育新型城鎮體系,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建設長沙、南寧兩大中心城市,岳陽、衡陽、柳州、桂林四個副中心城市,打造永州、懷化、賀州等節點城市,支持北海創建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市。以湘桂鐵路和洛湛鐵路(湘桂段)為主軸線,連接長株潭城市群與廣西北部灣城市群,組建協同發展聯盟,推動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3.加強互聯互通:充分發揮省際交界區域合作示范效應

根據各地的基礎優勢、目標定位與資源稟賦,注重大區域協同聯動與小空間分類指導相結合,尊重差異,多級聯動,分類對接,有效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在省際交界區域,率先發展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提升其通達率,逐步探索和形成“縣(區)際—市際—省際”多層次的合作體系。

第一,加強優勢產業合作對接。圍繞當地重點產業發展基礎,以合作規劃為引領,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產業協同、交往交融的聯通,統籌安排產業布局和延長產業鏈條,推動傳統制造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構建綠色循環型工業體系,加強合作對接,推動區域產業高端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培育千萬億級產業集群。

第二,推進規劃協調和政策協同。加快完善省際交界區域協同治理機制,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協同聯動、特色發展,充分考慮各方合作主體的利益,在構建良性競爭與合作模式、降低壁壘成本、暢通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面建立成本共擔、利益平衡和沖突協商機制,加快完善激勵協調運作機制與效率評價體系,形成可持續的良性競爭與合作格局。

五、RCEP背景下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的對策建議

兩個?。▍^)應借助資源稟賦的差異性、產業結構的層次性,創新體制機制,構建互利共贏的聯動機制,建立特色產業集群、新型城鎮體系和合作示范區,探索多種發展模式,發揮“區域—要素”協同整合作用,形成各顯所長、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向海經濟走廊。

1.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構建協同聯動機制

加大制度供給,破除地緣經濟影響,健全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完善利益分配共享制度,以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一,健全兩個?。▍^)溝通協調機制。一是優化省際合作機制。發揮廣西的紐帶作用,加強與西部地區的溝通,利用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協商合作聯席會議,將湖南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合作機制,深化湖南與西部地區以及東盟國家的貿易物流通道對接。二是構建省際黨政聯席會議制度。成立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省長(主席)任雙組長,由省級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及沿線設區市人民政府為成員,設立領導小組聯絡辦公室,定期協調解決重大事宜。適時成立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管理機構,推廣至市縣政府部門,形成?。▍^)市縣三級協調工作格局。三是成立特定主題的合作機制。圍繞招商推介、貨源組織、物流信息、通行便利化、生態保護等主題,探索高效合作模式和政策措施,組建區域經濟協作示范區,在土地利用、行政審批、產業、財稅、金融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打造特色化的協同服務體系。

第二,優化財政金融支持政策。發揮中國—東盟合作機制、西部陸海新通道以及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優勢,統籌調動海港口岸、保稅區、海關特殊監管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平臺資源,爭取將北部灣港列為啟運港(離境港)退稅政策試點,加快建設南寧智慧物流交易結算中心,促進商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四流合一”。制定稅收減免、項目扶持等政策,設立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基金、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鼓勵民間資本開展跨境投資,通過發行異地銀團貸款、特色產業基金、信用擔保等方式,解決湘桂向海經濟走廊項目融資問題。組建統一大市場體系,構建區域經濟聯合體,在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促進貿易物流企業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供需對接等方面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設立跨境產業風險投資基金、研發中心,加快建設以南寧為核心的中國—東盟金融中心,建立面向東盟、服務RCEP 的股權產權、大宗商品、期貨等金融交易平臺,營造長期、穩定的金融環境。

第三,建立利益共享制度。區域協作本質上是利益協調與分配的博弈過程?;诶嬖V求的原動性,科學有效的利益機制是促進激勵與約束兼容的重要動力。由此,兩個?。▍^)要建立風險共擔與利益共享制度,發揮好市場與政府的雙向作用,完善利益分配、協調和補償機制,充分保障各參與主體的權益。探索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園區與港口的信息采集、交換、共享機制,制定統一的物流貿易規則,建立以海鐵為主的多式聯運制度體系。借鑒中歐班列“五定”②制度,開行長沙—北部灣港、長沙—憑祥—河內的集裝箱班列,完善跨境物流“進出口直通”工作機制。借鑒深汕特別合作區的利益分配模式,以托管、招商、股份合作等方式打造產業示范區,引導國有龍頭企業獨立運營,鼓勵社會主體參與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建設。健全市場化運作制度,設立兩個?。▍^)合資的平臺公司,探索量價掛鉤的沖量優惠制度,適時開放運營資源、釋放政策紅利。

2.優化要素驅動: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布局

產業鏈是產業間基于經濟技術關聯的價值鏈、供需鏈和空間鏈等鏈式形態。在產業一體化進程中,優化產業結構與功能分區,提升產業韌性和聯動水平,是區域產業協作的重要方向。兩個?。▍^)應重點面向東盟深挖向海產業優勢,構建產業鏈供應鏈的組織網絡,形成特色產業集群,培育主導產業,打造商貿物流基地,促進區域間資金、信息、技術和人才等要素的優化配置。

第一,培育引領型龍頭旗艦產業。兩個?。▍^)加強農業供應鏈合作,利用優質稻、油茶、蔬菜以及農產品流通等領域的合作優勢,在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建設農產品加工基地,培育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帶動農業產業化轉型。扶持重點工業龍頭企業,打造湖南的工程機械、裝備制造、軌道交通等千億元產業集群,帶動廣西糖業、石化、有色金屬加工等邊貿產業升級。廣西設立向海經濟先行試驗區,培育海洋裝備、臨港產業、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帶,打造大健康、跨境貿易、現代物流等承接產業轉移新高地,提升外向型產業競爭力。

第二,構建樞紐型商貿物流基地。實施商貿物流產業集群式發展戰略,規劃產業鏈全景圖和區域招商圖,推動國內外知名企業參與湘桂向海經濟走廊的物流產業布局。以臨港工業園及配套碼頭為支點,建設保稅倉儲、加工制造等鐵海、陸海物流集聚區,打通港口、物流園和工業園區,打造RCEP 綜合商貿物流中心。構建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廣西北部灣港智慧碼頭,完善“鐵路+港口”智能化聯運系統。發展區域商貿一體化的現代物流網絡體系,設立多式聯運的海關監管中心,創新物流運營模式與配套系統,培育現代物流企業及人才隊伍,為中國—東盟產業合作提供有利條件。

第三,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高地?;谡a業—大學的知識生產、傳播與共享,打造各類信息、人力、技術等資源集聚的“知識港”。發揮中心城市在科創、研發、集成等方面的輻射力,帶動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與轉型升級。加大人才供給與資金投入,設立創新孵化發展基金,支持湖南和廣西院校聯合發展“訂單式”職業教育,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打造一體化智力集聚高地。加強科技創新要素共建共享,推動裝備制造、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重大項目落地,建設高端新興產業集群區。加強與RCEP 國家的科技合作,推進產業聯動、業態共商、市場共享,重點打造智能制造、軌道交通、新材料、航空航天裝備等世界級產業集群,推動湘桂向海經濟走廊“引資、引智、引技、引企”四位一體融合發展。

3.用活平臺載體:探索重點領域合作模式

兩個?。▍^)利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中馬欽州產業園、中泰崇左產業園、南寧空港經濟區和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等平臺,依托港口群、臨港產業帶、合作示范區,探索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省際聯動、重點產業園的雙向飛地、生態旅游區的開發共建等模式,深化制造業、物流、科技等優勢領域合作。

第一,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省際聯動模式。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南寧為中心,沿鐵路、高速公路形成首府(南寧)—海港(欽州港)—邊境口岸(憑祥)“品”字型片區。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以長沙為中心,向北沿江(長江)、向南沿鐵路(京廣線),形成岳陽—長沙—郴州“一”字型布局。由于湖南缺乏海港和邊境口岸、廣西的先進制造業不足,兩個?。▍^)應加強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依托主導產業發揮各自優勢,促進產業轉移和成果轉化合作。例如,湖南岳陽片區成為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對接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窗口,廣西的海港和邊境口岸成為湖南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立足廣西的現代醫藥、農產品、跨境電商等,加強與湖南優勢產業鏈的上下游聯動,形成互補型合作格局。

第二,重點產業園的雙向飛地模式。打造空間聚集、資源集約、產業集群的跨境產業園體系,發展“走廊+園區+產業”合作模式。一是設立海外產業園。成立中國—東盟產業園聯盟,利用“跨境電商+邊境貿易”模式,構建跨境產業鏈和電商海外倉,攜手開拓東盟市場。二是建設合作試驗區。湖南在廣西沿邊地區探索飛地經濟模式,設立出口加工基地、物流園、臨港產業園等特殊區域,支持三一重工、中車等湖南龍頭企業落戶園區;鼓勵廣西企業在湖南建立“無水港”,開展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鏈式合作。三是開發“園中園”模式。推動南寧、欽州、憑祥、北海、長沙、湘潭、衡陽等綜合保稅區組建戰略聯盟,促進廣西北部灣港與長沙北、長沙空港、株洲銅塘灣、湘潭荷塘、衡陽白沙洲、永州、懷化經開區等物流園合作,力爭湖南物資、境外貨物抵運廣西北部灣港。

第三,生態旅游區的開發共建模式。湘江、漓江干流水源來自湘桂交界處的“五嶺”,目前,兩個?。▍^)已建立保護區。其中,桂林有12個自然保護區,永州有7個重點生態功能區、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 個湘江濕地保護區,總面積約0.9 萬平方千米。兩個?。▍^)應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強協同合作,保護好水源地,利用好生態資源。一是自然保護區合作。共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國家公園等,在桂林全州縣與永州零陵區設立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區,構建生態保護合作機制。二是生態旅游合作。推動湘桂向海經濟走廊沿線成立旅游合作聯盟,推動旅游產業一體化,布局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合作示范區,深挖歷史人文資源,構建漓湘文化圈,創建湘桂古道旅游精品,對接張家界、邵陽、永州、桂林、北海、崇左等特色線路,將生態旅游與紅色文化、海濱旅游融為一體,打造大旅游經濟圈。

注釋

①“五通”指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②“五定”指定點(裝車地點)、固定運行線、確定車次、固定到發時間、明確運輸價格。

猜你喜歡
向海北部灣走廊
逆水行舟,向海問路——讀《造舟記》
神奇的走廊
為什么椰子都向海的方向生長?
走廊上的時光
走廊上
北部灣大學坭興陶教學改革探究
向海而生
一星期沒換水的夢境
建強堡壘鑄就“ 北部灣第一哨”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