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高職機電類技能大賽的“生師成長共同體”研究與實踐

2022-09-29 02:13李志梅魏本建
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生師共同體師生

李志梅 魏本建

(沙洲職業工學院,江蘇 張家港 215600)

“共同體”概念最早由德國社會學家斐迪南·滕尼斯在1887 年《社區和社會》一書中提出,旨在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聯,特別是形成共同的精神意識以及共同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后來由德國教育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發展出大學“師生共同體”的概念,美國教育學者博耶爾提出了專業“學習共同體”,萊夫和溫格提出“實踐共同體”,以及蘇聯社會學家提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都從不同角度在教育領域闡釋了師生共同體理念。我國學者也有研究,例如龔放闡述了“師生共同體”的三重境界:認知拓展、情感互通、共生/創生[1];金旭球梳理了高校師生共同體教學文化的凝結基礎,并從文化氛圍營造、共同體式學習組織、共同體式教學文化促進和保障等角度,提出了高校師生共同體教學文化的培育策略等[2]。本文在“中國制造2025”時代背景下,結合智能制造對機電類人才需求狀況,基于高職機電類技能大賽平臺載體,提出新時期“生師成長共同體”內涵,并闡述其構建與實施策略方法。

1 新時期高職“生師成長共同體”內涵解析

1.1 “生師成長共同體”構建背景

按照國際上的分法,普遍認為人才可分為學術型與應用型兩類。傳統生產背景下,應用型人才又可分為工程型(設計型、規劃型、決策型)、技術型(工藝型、執行型、中間型)、技能型(技藝型、操作型)。隨著制造業從數字化、網絡化到智能化的不斷發展,工程型、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在橫向上分工愈發趨于融合,在縱向上分層也越來越模糊。由于機器換人,新時期現代化工廠自動化、智能水平越來越高,甚至出現“黑燈工廠”、無人化工廠,狹義上智能制造生產現場已不需要更多人力,企業工作重心轉移到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運行管控、設備運行維護等環節中。這就迫切需要培養跨學科、綜合性的復合型人才。機電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懂得產品鏈知識與技能,而且要熟悉生產鏈不同維度各環節的運作機理[3]。復合應用型人才典型特征是學科交叉,知識融合,技術集成,涉及知識復合、能力復合、思維復合等多方面,強調綜合素質、一專多能。據《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統計:預計到2025年,全國制造業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將接近3000萬,亟需與企業需求、產業發展相對接培養建設復合型人才隊伍[4]。

2021 年教育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2021—2025 年)的通知》,明確在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中,要提升教師落實育訓并舉的能力。在智能制造大背景下,這無疑對職教師資提出了新的挑戰。一方面,產業結構變化、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業態、新技術、新工藝層出不窮,新知識、新技能的快速更迭,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在通過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復合型人才方面,在移動互聯時代背景下,隨著線上教育資源的不斷拓展,學生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途徑愈發多樣化和便捷化,只要感興趣,學習活動就可以隨時隨地在終端發生,不再局限于教室課堂,這就迫切要求教師自身專業知識結構向“一專多能”、與相關專業融合的復合型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師生關系將更多趨向平等交流。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權威,教與學已逐漸從“我教你學”“我講你聽”“我做你看”“讓你干啥就干啥”的關系轉向“共同探索”“教學相長”“互利雙贏”“合作共建”的關系。綜合以上兩方面,當“親知”未及,只把“聞知”變“說知”,仍需在“行知”中探究情況下,新時期的“生師成長共同體”構建便顯得十分必要。

1.2 高職“生師成長共同體”內涵解析

以往研究中的“師生學習共同體”“師生成長共同體”等,多指:由教師和學生構成,能夠促進彼此學習和發展,共同探索真理的有機體。本文“生師成長共同體”中的“生師”,一方面指學生和教師,而把“生”放前,“師”放后,強調以生為本、生為先,師為輔、師為導;另一方面“生師”之“生”有“生利”之“生”的涵義?!吧扇恕笔侨嗣窠逃姨招兄壬鷮β殬I教育的追求,先生認為:職業教育是培養“生利之人物”的教育,“生利”就是要培養掌握服務于社會與人群的技術本領,生產出有利于社會與人群的財富。故此“生”有“培養產生”的意思,“生師”即培養產生“生利”之師資之意。

“共同體”強調:師與生同發展共命運,師與生相互依存,恰如醫生需要通過治療病人來體現自己價值一樣,教師的價值也需通過學生的成長進步來反應?!俺砷L”強調:在探索性、創造性的工程實踐活動中,共同體成員通過參與學習來獲得自我價值的提升。本文“成長共同體”特指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以“一專多能、復合型成長”為共同愿景的學生和教師構成,在平等和諧互助的交流中,在理論與實踐的交融中,以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為中心,共同探索真知的有機組合體。

2 基于機電類技能大賽的“生師成長共同體”構建與實施

2.1 共同體平臺構建

吳寶鎖等調研顯示:當下高校課堂外師生交流頻率較低,構建基于教學相長、情感互動、合作共創的師生發展共同體對大學生能力發展起著積極的引導和促進作用[5]。近年來智造背景下機電類技能大賽愈發往綜合集成方向發展,競賽內容也大都超出平常授課內容。與機械行業相關的大賽,按照主辦方來說主要有人社部、教育部、機械行業賽之分,如圖1 所示。人社部的智能智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教育部的機器人系統集成、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等,賽項平臺機電集成度大都較高,賽題多以項目任務化形式呈現,有些綜合性極強,不僅僅涉及機械/電氣、液壓/氣動、PLC 編程/HMI 組態等,有的還有機器人編程、數控加工,以及生產管控、云平臺、現場5S 管理等,旨在考查師生專業知識、技術技能水平以及綜合運用專業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

圖1 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

生師成長共同體構建,必須要有明確目標、共同的實踐環境。而依托各類各層級競賽平臺,按照興趣原則,以第二課堂、或競賽集訓形式開展正符合要求。所以,高職院??梢越Y合自身實際硬件實訓平臺,依托不同層級種類競賽項目,分別建立不同的生師成長共同體。每個共同體由6-8 名學生、2-3 名教師組成,教師應在機械、控制、機器人領域各有所長、互有所補。共同體成員以解決問題為宗旨,以實現項目任務書為明確目標,經常集體討論、學習和活動,輔以課程思政激發持續內驅力,最終實現個體成長、共同進步。

2.2 營造共同體生態環境

共同體生態是師生學習共同體的氛圍環境,是保證其生命活力的重要組成要素。共同體生態建設得好,能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激發潛能,形成一種無形的、積極向上的“場效應”,拉動學習熱情。工科類項目任務,常?;谳^為復雜項目任務,涉及各交叉領域,此時營造和諧融洽、包容開放、共生互學氛圍,能夠避免個體學習時一定程度上的枯燥困頓乏味。師生之間的平等民主、生生之間的友愛互助、亦或師師之間和而不同、彼此思想交流碰撞火花都會給共同體增添生機,共同體成員樂觀勤奮、自由互勉,彼此在看見中共學、協同互助中成長,能更有效激發共同體進步力量。

2.3 共同體實施策略及方法

2.3.1 理論指導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識的,認識是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的過程。學生個體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在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中,還需在一定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人際間的協作討論等活動而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教師是意義構建的幫助者和促進者?;诖?,以首要教學原理為指導,以圍繞解決問題為中心,借助于云平臺及各類通訊媒介等,以做學導一體化方式,引導共同體成員在共生與互學、實踐與理論交融中學習,最終實現提升自我、共同進步。

首要教學原理是著名教育技術及教學設計理論家M·David·Merrill 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優質高效的教學應以問題為中心,圍繞“激活舊知”“示證新知”“嘗試應用”“融會貫通”來開展[6]。首要教學原理與辯證唯物認識論在共同體中的應用關系如圖2 所示。其中,實踐認知:在激活舊知基礎上,明確新任務目標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做成什么樣;相關理論:涉及哪些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點?翻閱尋找方向在哪兒?親身實踐“實踐模仿”:找到技術資料中模仿典型案例嘗試著去實踐做;親身實踐“實踐學習”:根據新任務要求,解決當下問題,以達融會貫通學習目標。

圖2 首要教學原理與辯證唯物認識論在共同體中的應用關系

2.3.2 策略及方法

智造背景下機電類賽題較為復雜,教師成員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需把賽題項目拆分成若干任務,一個任務再分解成若干子任務,子任務以成果導向式為主,采用做學導一體化模式,引導成員通過自身實踐、共同鉆研逐一攻關,能融會貫通解決完當下問題后,再進行下一個任務學習,由此在螺旋上升過程中實現有效學習成長。例如,金磚YL-335G 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賽題分解,如圖3 所示。

圖3 輸送站任務分解

以其中一個項目——輸送站為例,又可分解為編程控制、機械拆裝、電氣及氣動,以及系統聯調等任務,而編程控制又可劃分為6 個子任務,以第1 個子任務為例,直接拋出問題:如何實現輸送站回原點?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翻閱相關技術資料,包括電氣接線、參數設置、運動軸組態等,成員通過自身實踐探索、相互之間交流,在做中學、學中做,做學交融過程中逐步掌握PLC 控制伺服驅動電機方法。當遇到困難瓶頸時,教師輔以方向引導,必要時教師、學生、企業技術員三方互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共同體成員共同進步成長。

教師可以把相關技術資料、視頻動畫、網絡相應鏈接等上傳云平臺,方便學生通過手機端APP隨查隨學;另一方面,所有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手段資源,能引盡引地全部推給成員。對于能認真學習、遇到問題能靜下心思考,經過外界引導、相互討論,能不斷取得進步的成員,要不吝表揚,及時給以肯定?!?0 后”的大學生追逐個性、渴望被認可,欣賞進步即是對學生莫大鼓舞。即便不順利,也要寬容,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有試錯機會,并引導其分析錯誤原因,以便更好地繼續下一步任務。以此策略及方法,筆者帶領團隊在2015 年、2017 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賽項中兩次斬獲一等獎。

3 結論

在新時代背景下,新知識呈爆炸式增長,教師必須與時俱進,觀念要從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向“學習活動的組織與引領”轉變,在助力學生成長和發展、為學生成才成人服務的過程中,與學生共生互學、協同走向深度進步,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相長,更好地培養應用復合型人才,共同收獲可持續的成功與幸福。

猜你喜歡
生師共同體師生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愛的共同體
初中歷史教學中師生的有效互動
構建和諧共同體 齊抓共管成合力
生師互動對本科數學教學質量影響的實證研究
中華共同體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有效參與,構建“生師”角色轉變的翻轉教學高效課堂
鄉村學校生師比下降 農村基礎教育質量仍有待提升
麻辣師生
重視“五老”作用 關愛青年師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