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言作品在法國的譯介及其啟示

2022-10-20 11:27劉云虹
揚子江評論 2022年5期
關鍵詞:譯介莫言法國

劉云虹

中國當代作家中,莫言被認為是作品被翻譯最多、在國外影響最大的一位,據統計,其作品目前已被翻譯成五十余種語言,共計兩百多個外文譯本。法國是譯介莫言作品最多的國家,“自1988年向公眾推出短篇小說《枯河》()開始,法國就憑借其持續卓越的出版業績遙遙領先其他國家”。不僅如此,作為世界范圍內譯介中國當代文學的重鎮之一,法國對莫言作品的發現和翻譯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其他國家對莫言的關注,在莫言走向世界的進程中扮演著某種“必要中轉站”的角色。本文通過考察莫言作品在法國的譯介情況,揭示中國文學海外接受與傳播的影響要素,并力求通過莫言作品法譯的個案分析為推動中國文學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參照。

一、多重的翻譯契機與動因

翻譯活動具有顯著的社會文化屬性,其發生離不開時代背景與文化環境,更需要借助一定的契機。莫言作品在法國的翻譯可以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短篇小說《枯河》1988年被譯為法語并收錄于《重見天日:中國短篇小說集(1978-1988)》(())?!犊莺印肥悄宰髌贩ㄗg的首次嘗試,真正引起法國文化界關注的則是1990年由南方書編出版社推出的《紅高粱》法譯本,而促使該譯本誕生的一個重要契機在于,同名電影在柏林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并一舉奪得金熊獎。伴隨著富有感染力的電影畫面,莫言以“極具感官性的寫作”所描繪的那個“野蠻又神秘之地”展現在法國觀眾眼前,充滿中國特質的異域情調令人震撼,也引發了出版界對原著的興趣。如法國媒體所言,在電影熱映的良好效果助力下,“莫言從那時起便逐步獲得一種國際聲譽。譯本不斷增多”?!都t高粱》在法國出版后的五年間,莫言另外四部作品的法譯本也相繼問世,分別是《天堂蒜薹之歌》(1990)、《筑路》(1993)、《透明的紅蘿卜》(1993)和《十三步》(1995)。莫言在接受采訪中曾表示:“實事求是地說,中國文學走向世界,張藝謀、陳凱歌的電影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最早是因為他們的電影在國際上得獎,造成了國際影響,帶動了國外讀者對中國文學的閱讀需求。各國的出版社都很敏感,他們希望出版因電影而受到關注的文學原著,我們的作品才得以迅速被譯介?!?/p>

翻譯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建構力量,與文化之間有深刻的互動關系,翻譯活動在很大程度上不僅決定著中外文化關系的演變與發展,也是特定歷史時期中外文化關系影響下的產物。因此,中外文化交流的推進必然為翻譯拓展其可為的空間。21世紀初,隨著中國和法國在文化等層面的交往不斷深入,兩國政府決定合作開展“中法文化年”活動。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國文化年率先在法國舉辦,法國文化界乃至社會各界掀起了一股中國文化熱潮。中國當代文學是中國文化年期間被重點推介的內容之一,2004年第24 屆法國圖書沙龍以中國為主賓國,展出四百多種有關中國的法文圖書,包括莫言在內的三十多位中國作家、學者受邀出席。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當代文學在法國備受矚目,其“翻譯出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從2002年的17 種猛增到2003年的29 種,而2004 已超過40 種,突破歷史水平”。在這“突破歷史水平”的中國當代文學法譯中,已受到法國出版界關注的莫言作品獲得了尤為重要的翻譯出版契機,2004年內,《豐乳肥臀》《藏寶圖》《鐵孩》《爆炸》法譯本接連被推出。

作為一種象征資本,文學獎項在中國文學外譯中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往往與文學譯介處于某種互動關系中,構成翻譯的直接動因。獲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莫言在法國獲得了兩個重量級獎項:2001年《酒國》獲法國洛爾·巴塔庸外國文學獎,2004年莫言獲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文學獎項的授予不僅是對作家文學創作的肯定和褒獎,也勢必推動作家及其作品在相關翻譯場域和文化語境中受到特別的青睞。2005年至2012年,莫言作品在法國的譯介得以穩步推進,幾乎每年都有新的譯作出版,其中包括《師傅越來越幽默》(2005)、《歡樂》(2007)、《四十一炮》(2008)、《生死疲勞》(2009)、《蛙》(2011)等。若將視域拓展至整個海外,可以看到,贏得諾獎桂冠前莫言在其他國家也收獲了多個文學獎項,如2003年《檀香刑》獲越南作家協會的“翻譯文學獎”;2005年獲意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2006年獲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2008年《生死疲勞》獲第一屆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2011年獲韓國萬海文學獎。據筆者觀察,“莫言所獲國際獎項正好分布在作為莫言作品譯介重鎮的法國、美國、意大利、日本、越南和韓國,這并非簡單的巧合,而是頗為有力地說明了象征資本在文學傳播與接受中的重要意義”。當然,諾貝爾文學獎對提升莫言及其作品的國際關注度和影響力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從全世界文學場域來看,這一作用很可能是決定性和導向性的,但就法國而言,她“對莫言的興趣由來已久”,因此正如學者所指出的,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所帶來的影響是“為其在法國的譯介與接受注入了新的動力”。借助這一“新的動力”,法國出版界于2013年推出《變》的法譯本,2014年又出版了《紅高粱家族》的首個全譯本。隨后幾年里,莫言作品的法譯本基本上以每年一部的均衡速度與讀者見面,包括《超越故鄉》(2015)、《幽默與趣味·金發嬰兒》(2015)、《食草家族》(2016)、《戰友重逢》(2017)以及收錄了莫言七部短篇小說的合集《白狗秋千架》(2018)。

翻譯活動具有社會性、文化性等基本特征,文學譯介必然依賴于一定的外部條件。正是在電影、文學獎項、政府推介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莫言作品逐步走入法蘭西語境,成為中國當代文學在法國最重要的代表。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這種種契機和因素所發揮的作用固然十分重要,但決定中國文學在法國譯介的最根本動因在于作品本身。如果將世界文學理解為“一種閱讀模式”,那么它必然與“主體文化的價值取向和需求相關”。法國有著深厚的文學傳統,對作品的文學特質與藝術創新更為敏感,并且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法國文學和漢學領域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認知與接受立場便發生了變化,從“通常把中國當代文學視為純粹的文獻”轉為意識到“應該開始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待今天的中國文學:作為文學的角度”。所以,法國出版界在發現和選擇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時格外注重文本是否具有獨特的文學品質。莫言對此深有體會:“電影只是沖開了一條路,讓燈光照在我們身上,能不能持續受到讀者的歡迎還是看作品本身的文學價值。實際上,張藝謀也不僅僅改編了我們幾個作家的作品,但是,不斷被各國譯介的就是這幾個人,所以,最終還是文本本身的質量決定的。像我被翻譯到法國的作品《豐乳肥臀》《酒國》并沒有被改編成電影,但要比改編成電影的《紅高粱》反響好很多?!痹谀缘谋姸嘧髌分?,《酒國》是極具文本實驗意義和文體價值的一部,其法譯本于2000年由法國瑟伊出版社推出??梢哉f一經出版,《酒國》便引起了法國文學界和媒體的普遍關注,成為一個“各界闡釋、理解莫言的主要依據”,并于翌年獲得了法國洛爾·巴塔庸外國文學獎。如此熱烈的反響和《酒國》在國內一度并不被看好的接受狀況形成了反差。探究個中原因,不難發現,作品中彰顯出的文學品質尤其是在敘事技巧上的革新構成它在法國得到普遍關注與接受的關鍵。法國洛爾·巴塔庸外國文學獎對《酒國》的授獎詞中所凸顯的正是小說在文體上的實驗性:“由中國小說家莫言原創、漢學家杜特萊翻譯成法文的《酒國》,是一個實驗性文體。其思想之大膽,情節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結構之新穎,都超出了大多數讀者的閱讀經驗。這樣的作品不可能被廣泛閱讀,但卻會為刺激小說的生命力而持久地發揮效應?!狈▏髁髅襟w之一《世界報》也對莫言在《酒國》里運用的精湛藝術技巧給予充分肯定,認為“他將寓言、虛幻故事、道家思想和荒誕離奇熔為一爐;他游刃有余地使用鏡像效果,模糊了現實與想象的界限”,而“沒有使用刻板的語言”來揭露社會問題。憑借《酒國》的出色翻譯同樣獲得洛爾·巴塔庸外國文學獎的翻譯家、漢學家杜特萊(No?l Dutrait)正是莫言作品的主要法譯者和研究者之一,論及莫言的文學創作,他表示:“莫言涉及了關于中國社會的所有主題,同時也從來沒有忽視文學本身的品質。他不是一個站在這邊或那邊的政治激進主義分子,而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一位作家、一個關注周圍世界的觀察者。他能探測人類的靈魂,并展現美與丑、人性與非人性在什么程度上是接近的。他的作品的廣度使他成為一個文學巨人?!睆囊陨显u論可以看到,盡管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社會話語產品”,必然具有“認識屬性”,通過文學來了解中國的歷史與社會現實的接受路徑不容忽視,但就根本而言,作品的文學價值與獨特個性應該被認為是推動莫言作品在法國的翻譯與接受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二、動態發展的系統譯介

自1988年《枯河》翻譯出版至今,莫言作品在法國的譯介走過了三十余年的歷程。應該說,20世紀90年代,法國出版界推出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時普遍抱著一種嘗試的心態,莫言作品的法譯因而呈現一定的偶然性和零散狀態,《紅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筑路》《透明的紅蘿卜》《十三步》這五種法譯本“散落”在五家出版社。所幸,這種分散出版的狀況很快有了改變。法國翻譯家林雅翎(Sylvie Gentil)曾指出,莫言作品法譯本的數量遠高于其他語種的譯本,其原因在于“多家出版社的膽識、尋找新作家的品味以及法國對其他文化始終懷有濃厚興趣這一傳統”。1995年出版《十三步》之后,法國瑟伊出版社正是憑借過人的膽識和眼光,逐步與莫言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持續、系統地翻譯出版莫言作品。瑟伊出版社成立于1935年,在人文社科和文學出版領域享有盛譽,堪稱法國出版界的“巨頭”,在世界范圍內也有重要影響。該社21世紀初開始大規模出版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與莫言緊密合作后于2000-2018年間向法國讀者推出了包括其代表作《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勞》《蛙》《紅高粱家族》等在內的十五種莫言作品法譯本。權威出版社的系統譯介促使莫言作品法譯本“發行量越來越大”,莫言則“被完美地貼上了外國權威作家的標簽”。

特別要指出的是,除了穩定的出版速度和日益增長的發行數量,瑟伊出版社對莫言作品的系統譯介還著重體現在該社任用杜特萊和尚德蘭(Chantal Chen-Andro)兩位固定的譯者來進行翻譯,上述十五種法譯本中,除《紅高粱家族》外,其余十四種均由二人分別譯出。作為翻譯過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體,譯者之于譯介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白g本的品質如何、文學譯介與傳播的效果如何,甚至中國文學與文化‘走出去’的目標能否得以實現,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并依賴于翻譯家的自主性與創造性工作?!倍盘厝R和尚德蘭不僅是翻譯家,也是熱愛中國文學、多年關注并致力于中國文學研究的漢學家。杜特萊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翻譯中國當代文學,先后翻譯出版了阿城的《棋王》《樹王》《孩子王》、韓少功的《爸爸爸》、蘇童的《米》以及莫言的《酒國》《豐乳肥臀》《師傅越來越幽默》《四十一炮》和《戰友重逢》等二十余部作品,為推動中國當代文學在法國的譯介與接受做出了杰出貢獻。不僅翻譯成就斐然,杜特萊還長期從事中國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總體特征與發展進程都有深入了解。翻譯家和漢學家的雙重身份使他在“翻譯什么”和“如何翻譯”這兩個翻譯的根本性問題上有著理性的選擇:在擬譯文本選擇上以文學性為首要考量因素;在翻譯過程中“始終努力做一個盡可能忠實的譯者”。尚德蘭1990年翻譯出版了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此后便長期關注莫言,是翻譯莫言作品數量最多的法國漢學家,《筑路》《檀香刑》《生死疲勞》《蛙》《變》《超越故鄉》《食草家族》等多部莫言作品法譯本均出自她的筆下。尚德蘭還是中國當代詩歌在法國的主要推介者,翻譯了北島、顧城、西川等一批中國當代詩人的作品。與杜特萊一樣,尚德蘭也主張翻譯應遵循忠實性原則,在接受采訪時她曾明確表示對美國譯者葛浩文“在翻譯時考慮讀者閱讀習慣,不惜說服作家改動行文甚至故事結尾”的做法并不認同,在她看來,“不背叛原文又要琢磨最好的法文”才是譯者應盡的責任。

文學翻譯是一個以生成性為本質特征的動態發展過程,翻譯的生成既在于翻譯之“生”,即原作新生命的誕生,也在于翻譯之“成”,即“譯本生命在目的語社會文化語境中的不斷延續、豐富與傳承”。而譯本生命豐富性的拓展“不僅取決于一個又一個與原作有著血脈親緣關系的譯本的延續本身,也取決于一代又一代讀者對譯本的創造性閱讀與闡釋”。在這個意義上,“譯”與“介”兩個方面都不可或缺,法國讀者,尤其是文學、翻譯和批評等各界對莫言作品的闡釋構成莫言作品在法國持續不斷得到譯介的關鍵要素之一。在法國,對莫言及其作品的學術研究和主流媒體評論兼而有之,且幾乎與翻譯出版同步。從第一篇有關莫言作品的學術論文《莫言的〈紅高粱〉》(尚德蘭,1989)到首部研究莫言的專著《莫言:想象之地》(張寅德,2014);從1990年杜特萊在《世界報》撰文稱莫言等作家“具有強烈革新性的作品是世界文學的珍寶”,到各大主流媒體對《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作品的評論,再到莫言加冕諾貝爾文學獎在各界引發的事件性效應,可以說法國翻譯界、學術界和媒體共同建構起莫言作品在法國的接受和傳播空間,推動原作獲得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持久生命力。如果說,“一個作家在異域能否真正產生影響,特別是產生持久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要樹立起自己的形象”,那么這一形象的樹立既離不開作家具有獨特個性的創作本身,也同樣甚至更加依賴于目的語讀者對作品的創造性閱讀,即讀者能否在閱讀所形成的特定對話關系中發現原作之“美”、參與原作新生命的創造。

法國各界對莫言作品的闡釋和解讀具有多重性,但其中一個鮮明的特征是注重莫言獨特而多元的寫作風格。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世界報》很快發表評論,以整版篇幅對莫言及其文學創作進行了介紹和評價。文章對莫言作品語言的獨特性和創新性尤為關注:“莫言的語言常常是豐富而精湛的。這種語言擅長在自我革新的同時對自身保持忠誠,不斷尋求變化,將形而上與通俗相結合,允許一切極端卻又藏身于隱喻之后。為描繪出渴望和貪婪的所有形式以及欲望的力量,這正是必不可少的?!?014年《紅高粱家族》全譯本出版之際,《世界報》有評論指出:“《紅高粱家族》全譯本中尤其體現出一種不多見的對話與描寫之間的平衡。當粗獷且有時殘暴的口語性逐漸將作者的其他作品轉變為激越而感情豐沛的長篇散文詩時,這個故事里的精湛技巧首先在于構思。作為獨特敘事裝置的情節(從父親到兒子,跨越三代人)占據了上風。構思和情節調節著莫言特有的豐富文體與奔放情感,同時又適時為其精心設置了開闊的空間?!倍盘厝R則關注到莫言在寫作風格上的不斷革新:“莫言總是在嘗試不同的寫作風格。比如,《酒國》像是一本偵探小說;《豐乳肥臀》是一部宏大的史詩般的小說,足可以和托爾斯泰、巴爾扎克和馬爾克斯的作品媲美;《檀香刑》有民間戲曲的印記;《蛙》的最后一部則是一出有薩特風格的戲劇?!痹谒磥?,莫言之所以“與眾不同”,正因為他擁有“強大的寫作能力,以及獨創又多元的寫作風格”。這樣的解讀可以說準確地把握了莫言作品的文學特質與價值,對語言的探索、對敘事技巧的革新正是莫言在文學創作中堅持不懈的追求。他曾明確表示:“我對語言的探索,從一開始創作就比較關注,因為我覺得考量一個作家最終是不是一個真正的作家,一個鮮明的標志就是他有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文體,而且我又覺得如果過早地讓自己的語言風格定型的話,那么這個作家實際上也就沒有發展了,就終結了他的藝術生命,應該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挥性诓粩嗟奶剿鳟斨?,包括語言的探索,小說其他的一些技術層面上的探索,才能時刻處在具有創造精神的狀態?!贝送?,在對莫言的闡釋與接受中,法國評論者還敏銳地捕捉到莫言作品與本民族文學傳統的共通之處,認為莫言的創作不僅讓人聯想到??思{和馬爾克斯,還“具有某些法國文學的特質”,如“在《豐乳肥臀》這幅令人目眩的中國歷史畫卷中,莫言富于創造性的、氣勢磅礴、激情澎湃的語言,諷刺夸張的描寫,民間故事的風格,對荒謬現象的有力批判都不禁令法國評論者聯想到拉伯雷的《巨人傳》”。這樣的參照式闡釋不僅揭示出莫言作品中引起法國讀者共鳴的特質,也無疑更激發了文學接受中的某種親近感。無論對原作文學特質的準確把握,還是拉近讀者與原作距離的闡釋參照,都對莫言作品在法國的持續譯介發揮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多維的互動

翻譯是一個受多重因素影響的動態過程。翻譯場域內各主體要素,尤其是作者、譯者、讀者、媒體之間的互動對促進莫言作品在法蘭西語境中的接受與傳播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

首先,從作者和譯者的互動來看,杜特萊和尚德蘭兩位莫言作品的主要法譯者都與莫言有直接的交往。以杜特萊為例,他與莫言的第一次見面是1999年在北京,當時正在翻譯《酒國》的杜特萊對莫言進行了一次訪談,“問了他很多問題”,涉及《酒國》、莫言的文學創作以及他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看法等。初次交流之后,杜特萊在翻譯莫言作品的十余年間始終與莫言保持著密切的溝通,他曾說:“當我翻譯莫言的小說時,我經常給他發電子郵件,他總是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边@種以解決翻譯問題為目標的問答式溝通在譯者與作者的交往中是比較常見的,但杜特萊與莫言的互動并不僅限于此。當莫言通過一部又一部作品“把‘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時,高密就成為打開莫言文學創作世界的一把鑰匙,喜愛莫言的讀者都不禁被這片土地的神奇魅力所吸引,杜特萊自然也不會例外。2004年和2014年,杜特萊兩次去高密,參觀莫言舊居、莫言文學館,探尋莫言小說創作的心路歷程,了解高密的風土人情?;貞浀谝淮螀⒂^高密的經歷時,杜特萊表示:“當時我正在翻譯《豐乳肥臀》,能親眼看看小說故事發生的地方,這對我來說非常有意思。在高密和莫言的朋友們一起聚餐時的歡樂氣氛,讓我感受到了《酒國》中所描繪的喝酒藝術,這在山東確實是一個現實?!狈g是“歷史的奇遇”,更是一種有溫度的相遇,所尋求實現的正是文化相融與心靈相知。杜特萊是法國著名翻譯家、漢學家,也是莫言作品主要的翻譯者和研究者,兩次探訪高密不僅有助于他了解莫言的寫作背景、理解莫言小說的內涵,且更深層次來看,也必然對推動莫言在法國的譯介與接受產生積極的影響。

其次,從作者、譯者和讀者的互動來看,各類圖書沙龍、文化活動、學術研討等都為這一多方參與的交流提供了契機。如2001年12月,莫言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發表《小說的氣味》的演講;2004年3月,莫言在第24 屆法國圖書沙龍期間與讀者見面;2014年9月,莫言在??怂箷呛桶屠鐻’ Arbreà lettres Mouffetard 書店參加《紅高粱家族》法譯本推介活動等。又如2004年,莫言參加了“兩儀文舍”的交流?!皟蓛x文舍”是法國人文科學之家基金會創辦、由法國著名漢學家安妮·居里安任學術負責人的一項實驗性文學活動,其法文名稱是Atelier littéraire bipolaire,直譯為“兩極文學工作室”。文舍采用定期舉辦寫作工作坊的形式,以文學為中心將法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作家、翻譯家、研究人員、讀者匯聚在一起,就作家的創作展開研討與交流。具體運作方式為:文舍以同一命題分別向一位漢語作家和一位法語作家約稿,兩篇文稿寫成并付諸翻譯后,兩位作家在閱讀對方作品譯文的基礎上展開對話?;顒又?,兼具作者和讀者身份的作家以及譯者和讀者同時參與探討,充分彰顯出文舍所具有的積極開放的文化碰撞與溝通這一重要特征。2004年3月22日,莫言應邀參加了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舉辦的第七期“兩儀文舍”討論會,與法國作家捷妮雅·布里薩克(Geneviève Brisac)以及尚德蘭和李金佳兩位譯者進行了交流。莫言和布里薩克就各自對本期主題“孩子”的理解以及雙方以此主題寫就的作品展開了多維度對話。同時,本次活動中,尚德蘭就翻譯莫言小說時遇到的困難,如小說題目“大嘴”的翻譯、中譯法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時態處理、家庭成員稱謂的翻譯等問題與莫言深入溝通,共同尋求超越翻譯障礙之道。無論是文舍活動現場創作、翻譯、閱讀各方的近距離交流,抑或官網的錄像轉播、討論文稿的出版發行,莫言及其作品無疑在中法兩種語言文化的深度交匯中獲得了新的理解與闡釋,其接受與傳播的空間也得以進一步拓展。

在莫言與讀者的互動中,作為特殊讀者或專業讀者的作家、研究者的介入并不鮮見。法國作家、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勒克萊齊奧和莫言的相遇便是由閱讀對方的作品開始的,近年來這兩位互為讀者的當代代表性作家又進行了多次對話,如2014年8月在西安的“長安與絲路的對話”、2014年12月在山東大學的“文學與人生”對話、2016年9月在浙江大學的“文學與教育”對話、2019年10月在北京的“歷史、民間與未來——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高峰對談”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數次深度交流“正是中外文學良性互動的生動一例”,而無論經由閱讀作品所實現的心靈溝通,還是面對面交流所激發的理解與共鳴,都為擴大中國文學的國際影響力、推動莫言作品的國際傳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我們看到,國際研討會也是此類互動的重要平臺。如法國大學和研究機構于2013-2014年間舉辦了兩次有關莫言作品的國際研討會,分別是2013年10月在巴黎第三大學、第七大學召開的“莫言,地方與世界的交匯”研討會以及2014年9月在??怂?馬賽大學召開的“莫言研究:翻譯、接受與闡釋”研討會。來自中國、法國、美國、瑞典、瑞士等國的數十位學者參與交流,共同探討世界文學視域中的莫言及其作品。莫言帶領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一行,參加了2014年的第二次國際研討會,并在會議期間被法國??怂?馬賽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學位授予儀式上,貝爾朗校長表示:“莫言先生是杰出的文學家,他的文學創造力和想象力超越了語言的藩籬,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莫言先生的作品將為法國人民了解中國文化打開一扇窗口?!钡拇_,通過作品,也通過學術交流與互動的平臺,文學場域內各主體之間的相互理解日益加深,莫言在法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接受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最后,從作者與媒體的互動來看,法國多家報刊對莫言等中國當代文學代表性作家長期有所關注,以不同的形式與作家展開交流,并經由媒體的輻射效應使法國大眾加深對中國作家和中國文學的了解。如2005年,莫言應《世界報》“回憶”專欄的邀請,為讀者講述“一個讓他記憶深刻的事件或現象”;2008年,《費加羅報》邀請三十位外國作家以《奧德賽》中的同一句話開頭撰寫短篇小說,莫言也應邀參加這一活動,他創作的《藍色城堡》由杜特萊夫婦翻譯后在該報全文刊出;2014年,《十字架報》第40000 期出版之際,該報邀請包括莫言在內的四十位來自各界的知名人士分別撰寫致“未來”的千字文,就“未來”這一話題與讀者交流各自的看法,莫言以“相信人性”為題表達了對中國和世界未來的信心。這樣的互動在作家與大眾之間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因而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中國文學文化在法國的傳播與接受。

莫言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莫言研究以及由此拓展的對新時期中國文學變革與經驗的探索是當下文學文化研究中極具價值的議題。新近出版的“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新經驗研究”叢書及相關評論正說明了這一點。該領域的研究與探索不僅應在中國文學的自身傳統與歷史進程中推進,也需要在世界文學語境下、在“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的視野中展開。借助“他者之鏡”,經由他者而觀照自身,無疑有助于深化對莫言、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認識??疾炷宰髌吩诜▏淖g介與接受,以下幾點啟示值得關注:(1)從翻譯之“生”到翻譯之“成”,文學譯介與接受是一個漫長的歷程,絕非短期可以實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固然給莫言帶來了巨大的國際聲譽,但其作品在法國的翻譯與傳播早在20世紀80年代便已開啟,并有賴于持續地譯介與深入地闡釋才得以推進;(2)中國文學能否“走出去”并“走進去”,進而獲得持久的生命力,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作品本身,政治考量、文化獵奇等因素可能會一時帶來某種接受效應,但長遠來看,唯有作品自身的文學特質與價值可以使文學超越語言、地域、民族和文化的區隔而產生直抵人心的力量;(3)文學譯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并不由文學交流中的任一方面單獨主導或決定,而是主客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有翻譯場域內密切關聯的各方相互協作、形成合力,方可為推動中國文學文化的國際傳播創造有利條件,不斷拓展新的可能。

【注釋】

①參閱閱《莫言十年新作〈晚熟的人〉即將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再敘故鄉人事》,“人民文學出版社”微信公眾號,2020年7月26日。

②⑨?張寅德:《莫言在法國:翻譯、傳播與接受》,劉海清譯,《文藝爭鳴》2016年第10 期。

③?Caroline Puel,?Vous voulez le Nobel ? Publiez en fran?ais !?,,19.10.2012.

④Frédéric Bobin,?Mo Yan,la Chine entre les lignes?,,18.08.2000.

⑤Alain Nicolas,?Mo Yan:J’écris comme se comporte le peuple chinois?,,12.10.2012.

⑥?術術:《莫言、李銳:“法蘭西騎士”歸來》,《新京報》2004年4月15日。

⑦胡小躍:《從伏爾泰開始,到杜拉斯炙熱》,《新京報》2005年9月2日。

⑧劉云虹:《文學譯介視野中的莫言》,《文學跨學科研究》2021年第2 期。

⑩?[美]丹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學?》,査明建、宋明煒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309 頁、311 頁。

?No?l Dutrait,?Traduire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contemporaine au début du XXIsiècle,une question de choix?,In Paul Servais (ed.),,Louvain-la Neuve,2011,p.83.

??杭零:《莫言在法國的翻譯與接受》,《東方翻譯》2012年第6 期。

?莫言研究會:《莫言與高密》,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173 頁。

?Douin Jean-Luc,?Mo Yan et les ogres du Parti?,,31.03.2000.

?????劉云虹、杜特萊:《關于中國文學對外譯介的對話》,《小說評論》2016年第5 期。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340 頁。

?劉云虹:《翻譯家的選擇與堅守——杜特萊譯介中國當代文學之路》,《中國翻譯》2019年第4 期。

?張藝旨:《莫言獲獎真的得益于葛浩文的譯文再造嗎?》,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11827.html。

??劉云虹:《試論文學翻譯的生成性》,《外語教學與研究》2017年第4 期。

?陳曦:《莫言作品在法國的譯介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35-37 頁。

?No?l Dutrait,?Recul littéraire en Chine?,,07.06.1990.

?許鈞、宋學智:《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增訂本),譯林出版社2018年版,第143 頁。

?Nils C.Ahl,?Mo Yan:le Nobel pour “celui qui ne parle pas”?,,13.10.2012.

?Nils C.Ahl,?L’ivresse mesurée?,,7.11.2014.

??崔悅:《法國熱評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人民網,2012年10月13日。http://world.people.com.cn/n/2012/1013/c1002-19253432.html。

?莫言:《碎語文學》,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202 頁。

?莫言、劉?。骸栋选案呙軚|北鄉”安放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莫言先生文學訪談錄》,《東岳論叢》2012年第10 期。

?[法]安妮·居里安:《孩子,夸張與視覺——第七次“兩儀文舍”討論紀要》,蒙田譯,《上海文學》2005年第3 期。

?許鈞:《中外交流 文化互鑒——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與勒克萊齊奧的交往與對話》,《外語教學與研究》2018年第1 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賽總領事館:《??怂?馬賽大學授予中國作家莫言名譽博士學位》,http://marseille.chineseconsulate.org/zlgzxhd/201409/t20140922_3868459.htm。

?賀紹?。骸兑徊繉W術上宏偉的“未完成交響曲”——讀“莫言與當代中國文學創作經驗研究”叢書》,《文藝報》2022年4月1日。

猜你喜歡
譯介莫言法國
《三字經》裨治文的兩次譯介行為考察
過去的年
父親讓莫言比別人矮半頭
莫奈《睡蓮》[法國]
瑞典文《紅樓夢》譯介源流考*——兼駁霍閔英譯本轉譯論
余華作品譯介目錄
軍旅雅士
閻連科作品譯介①
法國:短篇小說ATM機
法國浪漫之旅(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