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起“雙碳”時代使命

2022-10-26 12:32邱云昌
唯實 2022年10期
關鍵詞:雙碳碳達峰能源

邱云昌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作為一場橫跨近40年、影響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碳達峰、碳中和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是一場大考,對領導干部個人思維理念、能力水平、工作作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知其意,有知橫縱略的開闊視野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實現“雙碳”目標,不是別人讓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必須要做。

從產業發展規律來看,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階段,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碳排放將陸續達峰并轉入平臺期,具有先天低碳優勢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比重將持續提升,“雙碳”戰略正是順應發展趨勢的應時之舉。碳達峰、碳中和將進一步打破環境資源約束瓶頸,推動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在能源電力、交通運輸、工程建筑等諸多領域催生出一大批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成為未來數十年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邏輯內核和重要驅動。

從能源自主可控來看,受地緣政治影響,國際能源供應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當前我國原油對外依賴度已超七成,天然氣對外依賴度超四成,減少能源對外依賴具有戰略意義。相較于傳統化石能源,我國風光資源充沛富集,新能源技術全球領先,擁有超大規模市場支撐,把握住“雙碳”時代風口,將逐步抹平與資源型國家在自然稟賦上的差距,充分釋放出新能源領域的巨大潛能,推動實現國家能源安全自主可控。

從國際“雙碳”大勢來看,碳達峰、碳中和發端于人類對氣候變暖的自省,壯大于越來越多的國家洞見其中蘊藏的綠色先機。如今全球“雙碳”賽道風起云涌:德國將可再生能源列為“壓倒一切的公共利益”,計劃到2035年100%的發電來自新能源;歐盟提出從2023年起對部分進口商品征收碳關稅;美國強調關鍵清潔能源產品要在本土制造;日本提出構建“氫能社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提出碳中和目標,覆蓋全球GDP的70%、碳排放的65%。我國提出“3060”雙碳目標,既順應了國際碳中和運動大勢,也重振了美國中途退出《巴黎協定》后國際氣候行動的信心,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世界多數國家的認可。

明其理,有科學務實的理性把握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

要看到挑戰所在。發達國家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一般需要50至60年,而我國力爭30年實現,意味著將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完成最高強度的碳排放降幅,這無疑是一場硬仗。碳達峰不易,碳中和更難。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仍是我國剛需,未來一段時間內碳排放量勢必會繼續增長??紤]到我國制造業總體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世界工廠”的角色還承擔了發達國家大量碳排放轉移,現實國情決定了我們不能照搬其他國家碳自然達峰和中和的經驗,必須付出異常艱苦的努力。降碳過程中風險與挑戰并存,如何處理好減污降碳與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群眾正常生活的關系,確保安全降碳,同樣是一場考驗。

要明白底氣何來。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的顯著成就是我們敢于作出承諾的堅實底氣,2020年我國碳排放強度較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作出的減排承諾。近年來,我國新能源領域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光伏、風電裝機容量穩居全球首位,連續攻克特高壓輸電、新能源并網消納等關鍵核心技術,構建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體系,新能源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的新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1000萬輛,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創新布局,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全球首位,2021年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00%,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加速駛出國門。在全球森林面積不斷減少的背景下,中國成為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貢獻了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面積,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持續鞏固提升。

守其則,有辯證統一的系統觀念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覆蓋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諸多經濟部門,貫穿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需要統籌處理好各方面重大關系。

統籌好發展和減排的關系。要認識到發展和減排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減排具有規制作用,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關停高耗能高排放企業不可避免會對經濟增長帶來影響;減排又有重塑作用,能夠以全新的發展范式為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在當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既要防止以經濟增長之名搶上快上“兩高”項目,也要防止因片面強調減排帶來的發展失速和轉型脫軌,要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統籌好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碳達峰、碳中和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加強政策銜接協調,確保形成合力,既要防止合成謬誤,避免局部合理政策疊加起來造成負面效應,又要防止分解謬誤,避免把宏觀任務簡單層層分解。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幅員遼闊,地區間資源稟賦、產業分工、減排基礎存在較大差異,不同行業也有各自的減排特點和路徑選擇,不能搞“齊步走”“一刀切”,應當立足實際科學設置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差異化減碳行動方案。

統籌好當下和長遠的關系?!半p碳”工作等不得,短期看距離碳達峰已不足10年,必須錨定目標,一步一個腳印解決當下突出的矛盾問題,從中積累經驗、革新制度、迭代技術,積小勝為大勝,為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半p碳”工作同樣也急不得,長遠看距離碳中和還有近40年,要防止長期目標短期化、系統目標碎片化,把握好工作的節奏和力度,穩扎穩打、久久為功,以戰術目標的實現支撐戰略目標的達成。

踐其行,有貫上通下的有力作為

作為產業大省、用能大省,江蘇是全國碳減排的重點區域和潛力板塊,更承擔著為全國發展探路的使命,應當把“雙碳”工作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制造業是江蘇的根基,產業結構調整是江蘇降碳工作的一條主線。要做好“減法”,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嚴把新上項目碳排放關,對能源消耗占比高的重點行業實施節能降碳行動,淘汰落后產能,推進低碳工藝革新,不斷提升行業整體能效水平。要做好“加法”,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持續壯大綠色低碳產業規模。要做好“乘法”,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加快“智改數轉”步伐,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深度賦能傳統行業低碳化改造。

穩妥有序調整能源結構。江蘇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尚未根本改變,煤炭等化石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仍具有“壓艙石”作用,推進“雙碳”工作不能脫離這個實際。要先立后破固底板,發揮傳統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構筑穩定的區外來電通道,在綜合考量能源安全、就業穩定和前期投資效益的前提下,有序淘汰煤電落后產能,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要因地制宜揚優勢,充分發揮江蘇海岸線長、海上風電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海上風電規?;l展,探索“光伏+”綜合利用模式,有序發展核電、氫能,持續增強風電和光伏并網消納能力,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

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愿景,同樣呼喚著科技的革新突破。要充分發揮江蘇科教人才資源和產業基礎雄厚的雙重優勢,圍繞能源、工業、交通、建筑以及生態碳匯等領域的技術需求,系統謀劃技術實施的路線圖和時間表。采取“揭榜掛帥”等方式,強化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技術和儲能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攻關,積極搶占綠色低碳創新制高點。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完善技術評估、交易體系和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加快先進成熟綠色低碳技術的普及應用。

完善綠色低碳治理體系。加強頂層設計,將綠色低碳發展工作成效納入高質量考核體系,將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納入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把降碳作為立法重點領域,條件成熟可探索先于國家的地方性立法,在生態環境保護、資源能源利用、國土空間開發、城鄉規劃建設等領域法規制修訂過程中,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相關條款。健全生態環境經濟政策,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和碳匯監測核算體系,加強碳排放權交易、用能權交易銜接協調。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導低碳消費,鼓勵綠色出行,形成全民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良好社會氛圍。

猜你喜歡
雙碳碳達峰能源
“雙碳”目標下云南水利發展新常態
蔣偉群:僑界“碳達峰、碳中和”追夢人
“雙碳”目標下企業如何應對碳市場帶來的挑戰與機遇
專訪奚國華:中信力爭成為國企助力“雙碳”目標的旗幟
“雙碳”下縣城發展新思維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技術清單研究
淺談“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的發展與公平問題
新發展格局下加快內蒙古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思考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豐富的能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