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時期種植牙對根尖周炎拔牙患者的影響分析

2022-10-30 05:36王茜原輝婷劉燕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2022年10期
關鍵詞:根尖周炎吸收量患牙

王茜 原輝婷 劉燕

(鄭州植得口腔醫院種植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根尖周炎(Periapical Periodontitis,PP)是由于根管細菌及有毒物質作用于根尖周組織而引發的一種口腔疾病[1-2]。早期急性根尖周炎患牙表現為輕度自發痛,癥狀較明顯;隨著炎癥加重可持續發展成慢性根尖周炎,此時根管治療已經無法保存患牙,應及時拔除牙齒,行種植體修復。然而PP 患牙根尖常存在炎癥,為了不影響種植效果,以往多采用拔牙后擇期種植牙,但擇期種植容易產生牙槽骨吸收甚至缺損,不利于患牙恢復[2-3]。有研究表明,拔牙后同期種植近年來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能有效避免牙槽骨吸收,且不易受到炎癥因素影響,能確保種植牙植入穩定性[4]。因此本文旨在分析PP拔牙患者不同時期種植牙對患者咀嚼功能、種植成功率及骨吸收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9 年9 月至2021 年9 月收治的125 例P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61 例和觀察組64 例。其中對照組女29 例,男32 例,平均年齡43.65±15.23 歲;觀察組女31例,男33 例,平均年齡43.89±15.6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臨床相關資料完整,耐受性較好者;符合PP診斷標準[5];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牙根長度不夠、牙周情況較差者;合并其他器官并發癥者;有嚴重的出血傾向和全身感染者;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異常者。本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拔牙后擇期種植牙手術,在拔牙術前實施殺菌、消炎等常規牙周處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拔牙術前麻醉手術區域牙齦組織,分離牙齦,挺松患牙,牙槽窩清理,徹底搔刮干凈肉芽組織,修復牙周組織,沖洗拔牙窩骨面。3-6 個月后根據患者牙周恢復狀況,行ITI 人工牙種植術,種植體頂部在牙槽嵴頂下方1 mm 處,將冠柱扭出,將封閉螺絲旋入,手動復位牙齦,縫合傷口。給予止痛(芬必得布洛芬緩釋膠囊)和消炎(頭孢曲松鈉)藥物,連續使用1 星期。

觀察組采取拔牙后同期種植牙手術,進行術前常規檢查,同樣給予患牙拔除手術治療,清理完成后無需間隔時間,直接準備牙床并植入種植體,具體操作方法同上述對照組,術后連續1 星期止痛和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

1.3.1 咀嚼功能恢復情況

采取以往研究科室自制量表對治療前、治療兩個月后患者的咀嚼功能進行評分[6]??偡?00分,評分越高代表患者咀嚼功能恢復情況越好。對比兩組咀嚼功能恢復情況。

1.3.2 種植成功率

種植牙成功標準分為成功、基本成功和不成功三項內容[7]。成功為牙齒整齊,無松動、無膿液溢出,咀嚼功能良好;基本成功為牙齒輕微松動,膿液較少溢出,但咀嚼功能欠佳;不成功為牙齒松動明顯,膿液溢出較多,咀嚼功能不理想。成功率=(成功+基本成功)例數/總例數×100%。

1.3.3 骨吸收量

成功種植體的探診深度一般在2-4 mm,當探針深度大于5 mm 時,則提示種植體周圍有炎癥的一個信號。探診深度與邊緣骨垂直距離的平均差為1.2-1.4 mm;而對于ITI 種植體,探針尖止于牙槽骨的冠方1.17 mm。根據此標準進行種植體的直徑、長度及骨吸收量的比較[8]。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分析該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χ2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咀嚼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咀嚼功能評分均明顯增加(P<0.05),其中觀察組更為顯著(P<0.05)。且觀察組咀嚼功能恢復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咀嚼功能比較()

表1 兩組咀嚼功能比較()

注:兩組間比較,*P<0.05;同組間比較,#P<0.05。

2.2 兩組的種植牙成功率比較

對照組種植后成功16 例(26.23%),基本成功20 例(32.79%),不成功25 例(40.98%),種植成功率為59.02%.

觀察組種植后成功27 例(42.19%),基本成功31 例(48.44%),不成功6 例(9.38%),種植成功率為90.63%;觀察組治療后種植牙成功率遠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2.3 兩組的骨吸收量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骨吸收量低于對照組,種植直徑、長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種植體直徑、長度和骨吸收水平比較()

表2 兩組種植體直徑、長度和骨吸收水平比較()

注:兩組間比較,*P<0.05。

3 討論

牙齒根尖的骨面通常會有一層細菌生物膜,該生物膜經常誘發根尖周炎,治療不及時常需拔牙,但拔牙后容易出現牙槽骨吸收,使得牙槽嵴高度大幅降低,冠根比例不協調,進而提升種植手術難度。同期種植牙的優點為:減少手術次數、防止牙槽骨吸收、縮短治療時間,還可適當保存牙齦組織天然形態,更有利于冠修復后牙齦部分的美學效果,主要適用于單根牙,如前牙或前磨牙,為了有效的保存牙槽骨,防止大量吸收,應考慮做同期種植[9]。已有研究報道,后牙拔除后采用同期種植并取得了預期良好效果,但這種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無法預期今后的美學修復效果,具體如何解決還需要進一步探索[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咀嚼功能優于對照組,咀嚼功能恢復時間少于對照組,且觀察組(96.15%)種植牙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74.47%)。說明采取拔牙后同期種植牙手術有利于恢復牙齒和口腔功能,恢復咀嚼功能,提高咀嚼效率,能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另一方面,觀察組骨吸收量低于對照組,種植直徑、長度均高于對照組。提示采取拔牙后同期種植牙手術有利于種植體維持正常直徑及長度,方便預后。間接證明了同期種植相比擇期種植減少了治療成本、降低了手術痛苦、縮短了治療時間,更有利于保存拔牙窩周圍骨組織,且可達到和擇期種植相近甚至更優的美觀程度和治療效果,是一種更為優越的治療手段。

綜上所述,PP 患者拔牙后行同期種植比擇期種植的治療效果更好、優勢更多,更利于增強咀嚼功能,保障種植成功率,有十分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根尖周炎吸收量患牙
水肥一體化條件下生菜養分吸收特性研究
氮肥對棉花產量和氮素吸收量影響的Meta分析
一次性根管治療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討
維他派克斯糊劑聯合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治療嚴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療效觀察
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療對根尖周炎的療效對比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體化對玉米養分吸收規律的影響
羥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填充骨缺損對根尖切除術療效影響的回顧分析
預成纖維樁修復改善患牙患者牙周健康狀況的分析研究
采取根管填充氫氧化鈣糊劑+根管治療術治療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療效
牙冠過短或缺損達齦下的患牙行牙冠延長術后修復效果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