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增強國有民航運輸企業防風險能力思考

2022-11-15 04:46念楊立錦
交通企業管理 2022年6期
關鍵詞:航空運輸物流

□ 劉 念楊立錦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和2021年我國民航業虧損分別為974億元和84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分別為794億元和671億元,資產負債率突破90%的民航運輸企業有10余家。面對疫情對民航業的沖擊,各民航運輸企業除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加大采取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等常規生產經營手段,部分民航運輸企業主動求變,加快深化改革、產業多元布局的步伐,力促化危機為轉機,在困局中積極尋找新的突破口,在特殊時期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為疫情恢復后持續高質量發展積蓄力量。

一、民航運輸企業深化改革舉措

1.三大航空公司改革舉措

(1)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以下些簡稱“東航集團”)。2020年10月,東航集團)加快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引入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上海久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國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增資資金共計310億元(見表1所列)。東航集團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打造形成以全服務航空、經濟型航空、航空物流三大支柱產業,以航空維修、航空食品、科技創新、金融貿易、產業投資平臺為五大協同產業的“3+5”產業格局。

表1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

(2)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南航集團”)。2020年12月,南航集團實施南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8家投資者(含員工持股平臺)共增資人民幣33.55億元(見表2所列)。此次改革通過股權合作推動航空物流上下游之間的資源整合,有助于南航物流實現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服務商轉型的目標。

表2 南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股權機構

2021年9月南航集團推動機務板塊改革,成立南航工程技術分公司。南航集團12家屬地分公司維修單位人員和資產同步成建制劃入,4家屬地子公司也將逐步劃入,與南航原機務工程部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后續將逐步整合成為南航集團航空維修業務的一體化運營主體。

(3)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貨航“)掛牌增資,擬募集資金對應持股比例不超過31%,其中,員工持股計劃不超過3%,擬征集投資方數量不超過10個。2021年9月,國貨航成功引入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深國際控股(深圳)有限公司等4家投資企業(見表3所列)。

表3 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股權結構

2.地方航空企業

(1)廈門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廈航”)。2021年9月,廈航與建發股份、縱騰網絡合資組建成立商舟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實現貨運業務剝離與混改一步到位(見表4所列)。商舟物流從事航空貨郵運輸以及綜合物流業務,逐步打造成為集航空貨運、現代倉儲、供應鏈管理和跨境電商運營于一體的現代物流綜合服務商。

表4 商舟航空物流有限公司股權結構

(2)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航”)。繼川航貨運板塊剝離成立物流公司并順利實現增資擴股后,2020—2021年川航進一步完成物業板塊的剝離,成立物業公司,整合川航股份與川航集團基礎物業資源,并開始市場化運營。2022年3月,川航與川發展共同投資成立四川賽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見表5所列),開展空中客車A321客機改裝貨機業務,面向全國乃至亞太航空貨運市場。

表5 四川賽德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結構

可以看出,疫情非但沒有束縛部分國有航空運輸企業的改革步伐,反而一定程度上促使航空運輸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積極布局航空運輸上下游產業鏈,在激發自身優勢資源和市場活力的同時,廣泛尋求產業合作和新增長點,彌補了疫情期間航空客運需求不足,改善了企業盈利能力減弱的局面。從投資角度看,航空運輸企業在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多樣化,進一步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預留發展空間。

二、民航運輸企業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1.順應新一輪國企改革戰略部署要求

2020年中央制定發布《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標志著國企混改、重組整合、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等方面都將進入快速推進、實質進展的新階段。我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基調是以提升質量為重點的結構性調整,推動國企改革是要讓國企在市場化條件下保持有盈利的持續增長,而不再僅僅依靠政策與政府關系盈利。

在我國64家運輸航空公司中,國有民航運輸企業占比達到70%以上,是我國民航運輸業發展的主力軍。在國企改革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民航運輸作為典型的國有經濟壟斷市場,也是國企改革的重要領域,因此,民航運輸企業深化改革是順應新一輪國企改革戰略部署的形勢要求。三大航空公司率先推動深化改革并享受到機制與市場紅利后,將會持續影響并帶動一批國有航空運輸企業推進改革,優化企業股權與產業結構。

2.民航運輸企業尋求自身發展突破的現實需要

2002—2018年是我國民航發展的黃金時期,較為平穩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和蓬勃強勁的民航客運市場需求使得民航運輸總周轉量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企業盈利水平不斷提升。但行業的高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國有民航運輸企業經營機制僵化、創新能力不足、發展結構單一、規模粗放式增長等問題。近年來,疫情持續反復、逆全球化進程的加劇以及經濟增速放緩等外部發展環境的深刻變化,導致民航運輸市場需求減弱、資源緊張、競爭加劇,同時也暴露出發展“短板”。因此,從根本上建立靈活的市場應對機制,創新管理體制,提高生產效率,激發市場活力,提升抗風險能力是在新發展環境下國有民航運輸企業尋求發展突破的現實需要,也是當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

3.提升航空產業鏈發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民航運輸企業上下游承接聯動航空制造、航空金融、航空服務、航空維修、航空培訓、航空食品等領域,對外關聯旅游、貿易、基建等重要產業,特別是肩負著服務民生、保障供應鏈安全的社會責任。因此,有效激發國有民航運輸企業的產業帶動作用,是提升航空產業鏈發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只有深化國有民航運輸企業改革,適應更開放、更高成熟度、更高產業化的民航市場發展環境,才能持續為航空產業鏈上下游注入活力,同步提升上下游產業發展質量。

三、深化民航運輸企業改革轉型的思考與建議

1.政府與行業為民航運輸企業實施改革創新營造有利環境

(1)目前,部分內陸地區民航業改革創新的政策環境(如保稅區政策、航空融資租賃產業模式等)較沿海地區相對閉塞,地方民航運輸企業參與行業改革重組的程度不高。建議行業與地方政府在頂層設計、管控制度、合作模式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創新性、針對性和引導性,并建立積極的容錯糾錯機制,激發國有民航運輸企業深化改革的意愿。

(2)機場、航油等航空公司上游企業市場化水平較低,基本處于壟斷地位,而航空運輸企業基本處于完全競爭狀態,改革發展壓力較大。建議行業主管部門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為導向深化航空公司上游企業價格機制改革,并引導上游企業最大限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單位成本,促進民航業整體平衡健康可持續發展。

(3)部分國有民航運輸企業因歷史原因遺留下了盈利能力較差、生產方式落后、發展停滯的子企業,地方政府應鼓勵企業改革重組,有效止損。應建立靈活有效的監督管理與企業考核機制,助力企業改革輕裝上陣。

2.深化改革需立足民航運輸企業自身發展實際

(1)找準定位,擴大自身比較優勢。民航運輸企業上下游及外圍可參與布局的產業眾多,同時自身具有較高的行業進入壁壘,也是眾多投資者愿意參與進行股權合作的領域。民航運輸企業改革目標要準確清晰,明確自身“改什么”與“為什么改”。比如,是投資關聯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或是引入民營資本激活體制機制,或是尋求外部投資補充發展資金,或是剝離輔業瘦身健體,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實際實施對應的改革方案,達到擴大自身發展優勢,彌補發展短板的目的。

(2)要避免與主業脫節的投機行為。國家發展經濟的著力點始終是實體經濟,民航運輸企業發展的根本是客貨運輸。國有民航運輸企業不僅肩負經濟責任,還承擔了更多社會與政治義務,因此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避免完全脫離主責主業,一味追求投機性質的資本擴張,而忽視甚至動搖主業發展根基。

(3)改革轉型需注重“內外兼修”。①堅持創新驅動的外向發展,避免資源虛耗的無謂“內卷”。受疫情影響,部分國際航線關停,國內客運市場需求減弱,民航運輸企業間部分航班銷售陷入價格戰。同時,國內民航運輸企業爭相在熱門口岸設立分支機構,部分機場基地航空公司數量眾多,時刻資源分配極度分散,各航空公司航班密度難以提升,客運市場處于完全且充分的存量博弈階段。因此,民航運輸企業必須堅持改革創新,突破存量資源的競爭“瓶頸”,實現外向拓展的增量發展。②與時俱進提升與外向發展相匹配的經營管理能力。民航運輸在行業快速發展階段主要注重運行、服務與保障能力建設,而在企業經營管理、資源整合、產業運作方面的能力儲備較弱。面對當前嚴酷的經營環境和改革轉型的迫切需求,部分國有民航運輸企業在信息化、對外投資、機制建設等方面的“短板”開始顯現。要支撐企業實現外向發展的轉型突破,在商業模式創新、投資管理、產業整合、三項制度改革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自身軟實力。

猜你喜歡
航空運輸物流
“閃電航空”來啦
“閃電航空”來啦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受阻——快遞運輸“快”不起來
比甩掛更高效,交換箱漸成運輸“新寵”
達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關于道路運輸節能減排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