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高職銜接背景下中職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的路徑

2022-11-16 14:54劉翠玲
廣西教育·B版 2022年9期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專業建設中職學校

【摘要】本文分析中職幼兒保育專業開設的背景,闡述幼兒保育人才培養的現狀,以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為例,提出基于中高職銜接背景下的中職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的路徑,即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成立專業建設委員會科學指導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科學制訂專業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中高職院校共同構建課程體系和科學合理建設實訓室(基地)。

【關鍵詞】中高職銜接 中職學校 幼兒保育專業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26-0012-04

中職幼兒保育專業是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幼兒保育員人才的專業,幼兒保育員在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是當今人口新政策紅利形勢下十分緊缺的人才。如何培養高質量的保育員?當前很多中職學校、高職院校主動深入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本文以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我校)為例,探索中高職銜接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的路徑和方法。

一、開設幼兒保育專業的背景

(一)國家高度重視并出臺一系列發展幼兒保育專業的政策

近三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新版中職專業目錄》等,以及中職學校畢業生“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管理制度,文件內容主要指向嬰幼兒出生后到學前階段的科學照護和教育問題,以及上崗人員培養的途徑方法。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根據需求開設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專業,合理確定招生規模、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將安全照護服務等知識和能力納入教學內容,加快培養嬰幼兒照護服務相關專業人才。

根據教育部文件精神,從2021年起,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停止招生,僅保留“幼兒保育”專業;廣西也頒布了相關幼兒園保育教育常規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幼兒園保育員學歷必須在高中以上(含高中),并且有相關的幼兒保育職業培訓經歷。

(二)幼兒保育專業人才社會需求不斷擴大

我國2016年開放二孩、2021年開放三孩政策后,人口出生率有所回升。相關數據顯示,僅2018年,中國0—3歲嬰幼兒群體超過5 000萬人,同時,現代家庭育兒觀念精細化,越來越多的母嬰家庭意識轉變,由傳統的健康、平安度過轉向尋求專業科學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再加上居民收入提高,母嬰家庭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都有所提高,使專業的嬰幼兒保育人才需求進一步擴大。以廣西欽州市為例,除了幼兒園需要保育員和專任教師,不少家庭也參加了親子學校、早期教育機構、社區保育園機構等培訓,幼兒保育人才就業所涉及的行業領域不斷擴大。

二、中職幼兒保育人才培養的現狀

根據行業標準和工作崗位能力要求,保育員必須具備“保育知識技能”和“教育知識技能”兩種能力。筆者調查了欽州市轄區兩區兩縣的46所幼兒園(含公辦、民辦)和嬰幼兒早教機構,發現幼兒保育人才培養存在以下問題。

(一)現有幼兒保育人才素質能力有待提升

現有的保育人才專業化發展現狀并不樂觀,除了數量不足,素質能力也參差不齊,整體水平不高?!队變簣@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指出,全日制幼兒園每班配備2名專任教師和1名保育員,或配備3名專任教師,全園保教人員與幼兒比應達到1∶7至1∶9。筆者調查發現,除了市一級和縣一級公立幼兒園每個班配備有1名專職保育員,其他幼兒園(包括鄉鎮公立幼兒園和絕大部分民辦幼兒園)每班專職保育員比例明顯不足,即使有也只是安排了在生活上照顧幼兒的工作人員。一些培訓機構招聘的工作人員雖然是在參加了從業資格培訓并考取保育員證后才上崗,但這部分人員缺乏系統性知識學習和后續的監督管理,綜合素質和能力不能滿足用工單位或家庭的需求。此外,中職學校原有的學前教育專業對專職保育員培養時間比較短,而新設立幼兒保育專業的時間也不長,畢業生就業人數較少。由于人才匱乏,一些家政公司聘用的員工多數只有生育孩子和看養孩子的經歷,缺乏嬰幼兒科學保育理論知識,也沒有科學的保育觀念,專業素養不高。

(二)幼兒保育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研究可借鑒經驗較少

近年來有很多中職學校已經設立了幼兒保育專業,但國內還沒有幼兒保育人才培養標準,在專業建設上大部分中職學校經驗不多,且近幾年關于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成果不多,知網收錄的有關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論文僅有福建省福州市職業教育實訓中心黃碧的《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探索》、福建省三明市農業學校楊芳的《中等職業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析》和廣西機電工業學校蔣繼玲的《職業需求下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等幾篇,方法和措施雖有一定的借鑒價值,但由于研究時間較短,所呈現的成果還很少。

三、中高職銜接背景下中職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的路徑

我校于2020年開始籌建幼兒保育專業,并與廣西幼兒高等??茖W校實行中高職聯合辦學,實行“2+3”升學管理模式,2021年初,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批準成立并于當年秋季學期進行首屆招生辦學。學校專業團隊在中高職銜接背景下進行了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建設的探索,具體做法如下。

(一)調查中職生畢業后去向意愿,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國家為中職生搭建了升學和就業兩條通道,學生畢業后可以選擇升學或就業。在制訂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目標時我校根據“升學”“就業”兩個專業方向有所側重:對以“升學”為目標的學生,更注重中高職課程建設銜接,注重學生“崗位基礎能力”的培養;對以“就業”為目標的學生,注重“崗位能力”課程的實施,使學生具備保育員崗位核心能力,與行業需求更為匹配。本專業團隊在專業建設前對學生中職畢業后是繼續升學還是直接就業展開調查,968位初中畢業生及其家長中,91.3%的調查對象中職畢業后的意向為繼續升學,因此,我校確定了中高職聯合辦學共同培養的目標方向。

(二)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科學指導專業建設

我校依托高校專家、行業專家、專業帶頭人、學校領導、一線骨干專業教師組建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進一步加強我校專業建設的統籌、指導與管理,為專業健康發展和高質量人才培養保駕護航。

(三)科學制訂專業發展規劃和人才培養方案

結合高職院校和社會行業人才需求預測情況,我校制訂了五年專業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是新建專業的核心工作,必須是可操作、科學、系統、規范和完整的,如此方能引領專業建設的方向和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根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人才培養方案的內容通常包括入學要求、基本學制的確定、培養目標、職業范圍以及人才培養規格、課程體系設置、教學計劃和總體安排等內容。其中“培養目標、職業范圍、人才培養規格”是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建設的方向標。

1.培養目標

我校幼兒保育專業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內容包括培養宗旨,所面向的行業、職業機構,人才的身心狀況、專業知識、職業能力、職業道德、思想品德等,要求該專業畢業生具備嬰幼兒保育能力與教育輔助工作能力、持續學習與發展能力等,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和社會輸送高質量的人才。

2.職業范圍

我校幼兒保育專業職業范圍包括內容較多,從業資格證書及專業技能證書的要求也比較明確具體(如下頁表1所示)。

3.人才培養規格

根據中高職院校聯合辦學的共同目標,中職學校要為高職院校培養合格的生源,在文化基礎、專業基礎、職業素養、崗位能力要求和專業知識與能力等方面有明確內容。

(四)中高職院校共同構建課程體系

規劃課程體系是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部分,不僅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也關系著專業建設所應具備的師資力量、實踐場地以及教學資源的建設等。因此,做好中高職課程建設的銜接,共同開發課程是中高職合作辦學的重要任務。我校幼兒保育專業課程體系包括文化基礎課、專業理論和實操課(包括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選修課程)、實踐教學等三大模塊(如表2所示)。

1.文化基礎課是確保幼兒保育人才文化素養的課程,是開展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基礎,是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奠基石。教育部規定了中職學校文化基礎課程的內容,其中思政課還包括:職業生涯規劃、經濟政治與社會、職業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等。

2.專業課是確保專業技能知識和職業能力的主體課程,包括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是確保本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基礎和職業技能,是對接工作崗位應知應會的內容;專業方向課程或選修課程則根據學生畢業后的發展方向確定。我校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升入高職院校繼續就讀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等專業,所以專業方向選修課程也是為對接高職院校設置的課程。

3.實踐課是所有專業學習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僅體現理實一體化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也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專業技能訓練以及職業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徑。實踐課包括軍訓、職業認知、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四部分,后三者內容前后銜接。

(五)科學合理建設實訓室(基地)

根據教育部2021年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幼兒保育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我校結合本校辦學規模,建設了校內實訓室以及校外實訓基地。

1.校內實訓室包括嬰幼兒保健實訓室、嬰幼兒生活保育實訓室、嬰幼兒教育活動保育實訓室、嬰幼兒行為觀察與引導實訓室、嬰幼兒感覺統合實訓室、嬰幼兒智慧保育實訓室、嬰幼兒科學探索實訓室、語言訓練與表達實訓室、蒙臺梭利教育實訓室、奧爾夫音樂實訓室、藝術(含舞蹈、琴法、繪畫、美術、聲樂)技能實訓室等。校內各實訓室的生均面積以及采光、照明、通風、防火、安全、衛生、網絡等嚴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門的建設標準進行建設。

2.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和應用主要是與幼兒園、托兒所、早期教育機構等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充分利用雙方資源實現合作共贏。我校以400人的專業規模簽訂校外專業實訓基地共24所,確定具體合作內容和方式,內容包括共建實訓基地、開發與建設課程和教材、教師培訓、兼職教師合作、員工培訓以及提供專業實習崗位等。我校建立了“教學研訓”一體化的實訓課程體系,通過見習、實習、頂崗實習等環節的有機銜接,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六)構建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根據課程體系和專業辦學規模,組建一支年齡、學歷、職稱、知識等結構合理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確保專業建設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我校幼兒保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如第88頁表3所示)。我校幼兒保育專業教師符合“雙師”條件的比例,大部分專業教師是從原來的學前教育專業轉入,這些教師雖然有保育員證、育嬰師證、心理咨詢師證等職業資格證書,但是在新建專業課程教學中面臨著新的知識領域和教學內容,因此,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教師隊伍建設還要多管齊下、多渠道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1.選派專業教師參加培訓。我校結合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或培訓機構要求分批逐次選派教師參加培訓學習。例如選派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參加專業建設相關內容的培訓,分批派專業教師參加教育部指定機構的“1+X”證書種子教師研修項目——幼兒照護種子教師培訓項目培訓等。

2.聘請幼兒園或托幼機構資深教師、園長和高級保育員為兼職教師,彌補在職教師在教學上對行業工作崗位技能經驗的不足。

(七)制訂中高職銜接教學計劃

我校與廣西幼兒高等??茖W校于2019年聯合辦學,開設“3+2”學制的學前教育大專班,于2021年又簽訂了中高職幼兒保育專業聯合辦學協議,根據協議確定學制有3年(2+1即兩年在校一年頂崗實習)、“2+3”或“3+2”五年一貫制中職幼兒保育專業對口直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保育專業、早期教育專業等,根據不同的學制確定教學計劃。我校主要實施“2+3”學制教學,學生在校兩年時間完成中職課程任務,第三年升至高職院校就讀。

(八)實施和診改,不斷提升專業建設內涵

我校在具備教學條件之后,開始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并實施課程教學。結合教學診改要求和實際情況,人才培養方案要定期修改,通常是一屆學生畢業后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一次;也可以結合“三教”改革的需要每學年小改動一次,使得教學質量和專業建設內涵不斷提升。

總之,構建中高職幼兒保育專業課程銜接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中高職課程銜接的目標、制訂中高職課程銜接教學計劃、打造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素養的根本保障。

參考文獻

[1]杜麗靜.基于嬰幼兒照護需求的早期教育人才培養取向與課程設置[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21(2).

[2]楊芳.中等職業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0(11).

[3]蔣繼玲.職業需求下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J].廣西教育,2021(6).

作者簡介:劉翠玲(1969— ),廣西靈山人,高級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幼兒保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

(責編 林 劍)

猜你喜歡
中高職銜接專業建設中職學校
中高職銜接下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探微
中高職銜接教材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德育工作淺談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