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敦煌市棉田煙粉虱的再認識

2022-11-20 14:05范彥鵬閆海霞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2年18期
關鍵詞:敦煌市蟲源虱的

范彥鵬,趙 媛*,閆海霞

(1.甘肅省敦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敦煌 736200;2.甘肅省敦煌市黃渠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甘肅 敦煌 736200)

1 煙粉虱發生范圍和為害作物發生變化

敦煌市種植棉花歷史悠久,區位優勢突出,氣候條件優越,光熱資源豐富,降雨稀少,生產的棉花品質優、含糖率低,發展潛力巨大。20世紀90年代連續多年敦煌市棉花播種面積一直保持在1.33萬hm2以上,全市6個植棉鄉鎮棉花種植面積均占總耕地面積的90%以上。受農產品市場及種植效益的影響,敦煌市農作物種植結構和作物布局不斷發生變化,為加快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持續增加農民收入,自2010年后棉花種植面積以每年0.07萬~0.27萬hm2的速度銳減,截至目前棉花種植面積僅0.33萬hm2,而特色林果、優質瓜菜、種草養畜等特色產業發展迅猛,特色林果面積已達0.73萬余hm2,優質瓜菜面積穩定在0.27萬hm2左右,飼草面積穩定在0.2萬hm2左右,食葵連續幾年種植面積為0.03萬~0.07萬hm2。從敦煌市棉花生產全過程來看,經過多年的推廣發展,棉花的播種、植保等環節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棉花采收、棉稈收獲、殘膜撿拾也取得了突破性發展。2021年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后,敦煌棉花產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調整階段,今后一個時期發展的戰略重點就是推進棉花在內的經濟作物提質增效,加快向全面實現農業“雙減”、全程機械化生產的目標邁進。煙粉虱以前只在敦煌城郊的鄉鎮棉田發生,而近年來則在黃渠鎮、轉渠口鎮、郭家堡鎮、肅州鎮等植棉大鎮時有發生,并有卷土重來的潛在危險,特別是2018年在黃渠鎮棉田大面積發生,部分棉田蟲害嚴重,并波及到西甜瓜和食葵等作物。

2 煙粉虱種群動態

2.1 消長動態

系統觀測和大田調查結果表明:煙粉虱在敦煌市可周年發生為害,露地不能越冬,日光溫室蔬菜和棚室內花卉是其主要越冬場所。8月日光溫室秋冬茬蔬菜作物開始移栽種植,煙粉虱便向日光溫室蔬菜作物上遷飛轉移,9月上中旬為遷飛轉移活動盛期。隨著日光溫室室內及外界環境的變化,在日光溫室蔬菜作物上形成2個為害高峰,第一個為害高峰在10月底到11月上中旬,第二個為害高峰在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而當年12月至次年2月因日光溫室內溫度相對較低,煙粉虱發育繁殖速度變綬,蟲口密度則處在較低水平。3月之后隨著氣溫逐漸升高,煙粉虱發育繁殖速度加快,蟲口密度迅速增加,且因日光溫室放風時間延長,煙粉虱首先在日光溫室間擴散蔓延,并不斷遷飛轉入田間雜草和提早種植的塑料大棚、小拱棚瓜類和蔬菜等大田作物上,于5月下旬到6月上旬形成向外遷飛高峰。5月上中旬在大田作物中始見,7月上中旬進入發生為害初盛期,8月上中旬達為害高峰,至9月上旬這一階段時間由于田間食物充足,氣候適宜,為害高峰期持續長達45 d左右。8月中下旬西甜瓜、食葵等作物陸續開始收獲,9月中下旬棉花植株也不斷成熟,食物資源貧乏,加之氣溫逐漸轉涼,煙粉虱蟲口密度開始下降,成蟲再次遷飛轉移進入日光溫室作物為害,并在棚室內越冬。而在棚室內花卉中的煙粉虱則可周年繁殖為害,并通過開窗通風時不斷向外擴散并蔓延,但因棚室多數在城市郊區且管理的較好,煙粉虱蟲口密度長年均較低[1]。

2.2 越冬蟲源

敦煌種植棉花區域煙粉虱主要是在日光溫室蔬菜和棚室花卉中越冬。日光溫室中煙粉虱喜食的蔬菜作物有茄子、辣椒、西紅柿、西瓜、黃瓜、西葫蘆、豇豆以及草莓、人參果等,尤其以近兩年引進種植的草莓、人參果等特色果菜上煙粉虱蟲口密度大,受害較重。而花卉主要是石榴、扶桑、菊花等。2021年4月中旬測報人員對煙粉虱發生情況進行了調查,此次共調查日光溫室43座,其中有蟲溫室13座,有蟲棚率為30.2%,有蟲溫室蟲株率達12.9%。摸清煙粉虱的越冬場所和生活史,對做好每年的秋冬季日光溫室蔬菜和棚室內花卉上越冬蟲源防治工作,特別是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上旬日光溫室蔬菜及其尾菜處理工作尤為重要,可為全年煙粉虱的防治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要全面查清影響煙粉虱種群消長的主要因素。

2.3 影響種群消長的要素

多年調查研究表明:影響敦煌市煙粉虱種群消長的主要因素是氣溫和寄主植物,其擴散蔓延速度則取決于越冬蟲源防治工作是否做得徹底,而為害損失大小程度則取決于防治措施采取的及時與否。越冬蟲源防治工作做的扎實且及時有效,擴散蔓延速度就慢,采取的防治措施遲緩,則為害損失程度相對較重[2]。如2018年位于黃渠鎮良種場的1座外租日光溫室因春季越冬蟲源防治工作做得不徹底,導致周邊棉田煙粉虱大范圍發生,相繼擴散至附近幾個村。而2021年又是黃渠鎮緊靠良種場的閘壩梁村二組1座日光溫室,因種植溫室農戶年齡偏大,對春季越冬蟲源防治工作做得不徹底,致使8月上旬周圍2 hm2以上棉田不同程度發生煙粉虱為害,嚴重地塊百株三葉蟲量上萬頭,甚至達幾萬頭,當時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及時動員組織受災棉田農戶連續統一防治2次,煙粉虱蟲口密度迅速下降,擴散蔓延的勢頭才得以有效遏制。

3 煙粉虱綜合防治技術措施有力,成效明顯

從多年來對煙粉虱不斷深入調查研究與防治實踐得知,農民對煙粉虱的綜合防治技術已經基本掌握,對蟲害科學防治意識不斷增強,能夠根據蟲情發生情況充分利用天敵,適時合理使用農藥,做到科學防治。

3.1 利用天敵控制害蟲危害

煙粉虱與棉蚜為害消長動態相近,其主要天敵昆蟲是瓢蟲類和草蛉類,因其是多食性昆蟲,寄主廣泛,蟲源充足,加之春季日光溫室和大田作物上各種蚜蟲發生危害較早,天敵昆蟲種群數量增長速度快。草蛉在棉田發生較早,一般始見于5月下旬,其種群于7月上旬處于高峰期,蟲口密度量大時百株可達100多頭,其后數量劇減,至8月底消退。瓢蟲在棉田出現相對較遲,一般始見于6月上旬,7月中旬蟲口數量劇增,于7月中下旬達到高峰[3]。充足的天敵數量為煙粉虱大田防治提供了蟲源保證。

3.2 以害養益,以益控害

敦煌植棉區域苜蓿蚜、棉長蚜、桃蚜是棉田的常發性害蟲,比煙粉虱進入棉田早,且分布廣、發生發展速度較快,能早在煙粉虱進入之棉田前培育建立起棉田天敵昆蟲系統,可阻止煙粉虱種群數量增加,延緩煙粉虱擴散蔓延速度,以減輕為害損失。

3.3 煙粉虱抗藥性有所下降

2006年之前,敦煌植棉區域對煙粉虱的防治主要依賴化學防治,以化學農藥為主,由于使用的農藥品種多、用量大、用藥次數多,致使煙粉虱迅速發展成為抗性種群。2007年之后,倡導采用綜合防治技術,注重生物防治,減少化學防治,推行交替使用農藥,煙粉虱抗性水平整體開始下降,化學防治使用農藥后見效快、防治效果較好。

3.4 預測預報體系不斷完善

為進一步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建立健全病蟲害監測預警網格,敦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每年都堅持提早召開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安排會,以會代訓、夯實責任、強化素質,不斷提升和推廣農業病蟲害預測預報技術。病蟲測報體系由市、鎮兩級延伸至村級,分別由市、鎮、村三級專業人員承擔,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市、鎮、村三級病蟲預測預報網絡體系,采用定時定點觀測、大田調查和隨時隨查等一系列測報手段,對敦煌市主要農作物病蟲,尤其是對極易成災的煙粉虱、棉蚜進行了長期預測預報,為指導大面積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據。同時,2021年組織實施全國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甘肅分中心敦煌市田間監測點建設項目,建成田間監測點5個。其中,重點監測點1個(莫高鎮蘇家堡村),普通監測點4個(七里鎮杜家墩村、肅州鎮河州堡村、轉渠口鎮鹽茶村、黃渠鎮常豐村),在敦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建設總控制終端1個。該項目的投入使用,進一步完善了敦煌市農作物病蟲監測的基礎設施和測報網絡模式,通過儀器實時監測和田間定點監測調查相結合,大大節省勞力的投入,降低人為分析的誤差,增強病蟲測報服務能力,及時準確掌握主要病蟲害發生動態,從而指導病蟲害精準防控,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有效實現“蟲口奪糧”,保障糧食作物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4 對煙粉虱防治的幾點思考

4.1 因時、因地、因蟲情而宜,合理采取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是控制害蟲為害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但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能及時并科學使用,可迅速控制蟲害,相反則可能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而猖獗發生。這在以前棉蚜和煙粉虱的防治中都有過不少失敗的教訓,多年來注重保護農田生態,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減少化學防治用藥次數,改進用藥方法,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取得了連續多年煙粉虱都沒有爆發成災的明顯效果。但也絕不能掉易輕心,視蟲不見,任由其發生發展,消極等待天敵控制,一旦延誤最佳時機,會大大增加后期防治難度。因此,要嚴格依據病蟲測報情況,掌握防治指標,科學合理施用農藥,以達到既能保護利用天敵,又能控制蟲害的目的。

4.2 做好冬春越冬蟲源防治工作

抓住有利時機,采取各種措施,做好冬春越冬蟲源防治工作。越冬蟲源基數就小,能夠遷入棉田的蟲量就少,其發生發展和蔓延的速度也慢,可有效緩解前期防治壓力,有利于發揮天敵的控制作用。加強蟲情監測,及早發現蟲情,采取相應措施,“治早、治少、治了”,以取得防治煙粉虱的主動權。

4.3 進一步深入開展煙粉虱研究不松懈

煙粉虱在敦煌種植棉花區域發生為害重,對大田棉花、食葵以及日光溫室、塑料大棚蔬菜作物等威脅大。經過多年實踐,技術人員對煙粉虱的認識不斷加深,防治控制水平明顯得到提高,但還有諸多問題需要研究,如煙粉虱、寄主作物和環境三者之間相互依存、制約的關系,天敵昆蟲數量指標與控制能力的綜合評判以及根據煙粉虱抗藥性監測對農藥的安全施用等。

4.4 領導重視,組織健全

加強對煙粉虱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農業農村部門主要領導任組長,農技部門、鄉鎮分管農業領導為成員的行政領導小組,層層簽訂責任書,做到責任到人、任務到人、分工明確、獎罰分明。同時,成立農技部門、鄉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技術人員為成員的技術小組,確保各項防治措施落實到位。實行群測群治、統防統治,力爭在最短時間內使蟲害得到有效控制,減少為害損失。

4.5 措施落實全面到位

4.5.1 日光溫室放風口加蓋防蟲網3月初在種植蔬菜的日光溫室放風口加蓋阻隔(40~60目)防蟲網,防止煙粉虱的擴散蔓延。

4.5.2 加強日光溫室蔬菜日常管理 一是及時整枝打杈、摘除老葉、拔除雜草,帶出溫室深埋或燒毀,以降低棚內蟲口基數。二是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植株的抗逆性,一定程度上也可減輕危害。三是適時澆水,防止干旱,消滅土壤中的若蟲,惡化煙粉虱的生存環境。

4.5.3 用好物理防治措施 利用煙粉虱趨黃色的習性可在日光溫室懸掛黃板誘殺成蟲。為提高誘殺效果,黃板每隔3米1個,一前一后呈“之”字形,粘板底部與作物頂端持平或略高于作物頂部20 cm。

4.5.4 全面落實溫室藥劑防治措施 從3月開始對適宜煙粉虱越冬繁殖的日光溫室采用噴霧加熏蒸的方法進行防治,注意輪換用藥,對日光溫室面積較大園區或基地要進行統一聯防。

4.5.5 狠抓日光溫室揭棚前的棚室管理 日光溫室種植的作物在采收后拉秧前,有蟲溫室必須采取“噴霧+熏蒸”的方法進行藥劑防治2~3次,高溫悶棚7~10 d,并于揭膜前集中深埋或燒毀蔬菜殘枝爛葉和雜草,及時深翻平整棚室,嚴禁帶茬過夏。

4.5.6 適時進行田間化學藥劑防治 根據蟲情監測,對達到防治指標的棉田要及時化學防治。經試驗篩選可用22%螺蟲·噻蟲啉450 g/hm2+2%阿維菌素300 ml/hm2、諾澤利威紅蓋900 ml/hm2+白蓋900 ml/hm2+2%阿維菌素300 ml/hm2、0.3%苦參堿900 g/hm2+20%啶蟲脒450 g/hm2等藥劑進行噴防,統一聯防2~3次。噴霧時間應掌握在8時以前和19時以后。

猜你喜歡
敦煌市蟲源虱的
基于改進Shapley值法的敦煌市葡萄產業鏈利潤分配研究
甘肅敦煌市新泉北釩多金屬礦床概略經濟評價
血吸蟲來源的miRNA通過靶向轉化生長因子β受體Ⅲ促進宿主肝纖維化
8種藥劑對甘藍煙粉虱的田間防治效果比較試驗
貴陽市煙倉煙草粉螟消長動態及蟲源分析
淺析智慧旅游建設中的媒介化發展策略——以敦煌市為例
幾種生物藥劑防治梨木虱的田間藥效試驗
大棚青椒煙粉虱的發生特點與防控對策
食用菌蟲害抑制法
張明霞工筆人物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