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以喜為補 莫貪口腹欲

2022-11-21 08:44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任獻青
大眾健康 2022年11期
關鍵詞:陰液水濕胃氣

文◎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 任獻青

秋季氣溫波動較大,諸多疾病高發,很多人開始通過飲食來調補身體。有些人聽說“胃喜為補”,認為喜歡吃什么就吃什么,曲解了其中真正的醫理,反而傷了脾胃。

“胃喜為補”不是“腦喜為補”

“胃喜為補”出自清代名醫葉天士所著《臨證指南醫案·虛勞》中的“食物自適者,即胃喜為補”?!拔赶矠檠a”是指順應脾胃的喜好,調補身體,對于所進食的食物,胃能夠適應,不會出現胃痛、胃脹、腹瀉等不適。人們如果以自己的欲望為主導,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則會傷及胃氣,損及脾陰。因此,“胃喜為補”是要吃易于消化吸收的、身體所需的食物。例如,人們在干燥的秋季可多食梨、蓮藕、百合等食物,脾胃虛弱、易生病的孩子可多吃山藥、白菜、蘿卜等時令蔬菜。

胃喜潤惡燥、喜溫惡寒

胃為陽明燥土之腑,需要陰液滋潤才能維持正常的通降下行功能,需要一定的溫度才能受納腐熟食物。因此,為了顧護胃氣,大家要盡量吃溫熱、含有水分的食物,避免吃寒涼、生冷之品。此外,脾為后天之本,主運化水濕。脾虛則運化水濕功能失常,容易導致水濕痰飲內生。水濕內生又會反過來損傷脾陽,故“脾喜燥惡濕”。大家在飲食中要注意少食肥甘厚膩之品,以免生痰、生濕。

少火生氣,壯火食氣

“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出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意思是說,平和之火能培補元氣,使人體正氣充足,但過亢之火會銷蝕元氣,使元氣衰減。有些人在秋冬季喜歡用人參、鹿茸等大補之品,殊不知此類補品滋膩難化,反而容易給脾胃增加負擔,還會內生“壯火”,耗傷正氣。因此,秋季進補時要以“平補”為主,以免陽氣過亢傷及健康。尤其是秋季燥邪當令,應少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體內火熱之邪迫津外泄,消灼陰液,致使人體陰陽失衡而生病。

五味入胃,各歸所喜

《素問·宣明五氣》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彼嵛兜氖澄锟梢责B肝,辛味的食物可以養肺,苦味的食物可以養心,咸味的食物可以補腎,甘味的食物可以健脾。不同性味的食物進入胃中,被消化吸收后會調補不同的臟器,會讓不同的臟器“歡喜”。因此,秋冬進補不妨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適當多食相應性味的食物來調補身體。

總的來講,只有正確理解“胃喜為補”,才能使脾胃功能得到增強,為化生氣血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目的。

猜你喜歡
陰液水濕胃氣
睡覺時口干怎么辦
華池林區水濕鹽堿地及適生樹種調查
張景岳對《黃帝內經》脈中胃氣的闡發與運用
益腎散結化瘀法治療IgA腎病的機制探討
好事近·中秋感懷
也來談談“胃氣”
胃氣痛片質量標準的研究
談養陰生津在溫病學中的應用
胃氣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及其臨床意義
周靜老師運用加味治濁固本丸治療濁毒內蘊證2型糖尿病腎病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