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體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

2022-11-22 17:55國新然田菁
當代體育科技 2022年11期
關鍵詞:體教體育鍛煉核心

國新然 田菁

(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25)

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這就要求學校體育改革的方向與實現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統一戰線”[2]?;诋斍艾F狀,學校體育的改革必須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確保學校體育工作得到廣泛開展,真正落實到實處,讓學生能夠在豐富的學校體育中形成體育與健康學科的核心素養,讓學生有能力成為自己向往的人,同時成為符合新時代社會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數據表明,目前我國青少年學生,不管是從身體素質,還是在心理健康,與之前相比都有所下降[3]。青少年的未來需要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只有這樣,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然而,學校體育的本質功能是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通過學校體育對學生的教育,使學生具備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掌握運動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品格,從而使學生健康成長。

1 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與終身體育意識發展現狀

1.1 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現狀

在5G 時代,科技的發展以及部分獨生子女的現狀,使得家長無法控制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次數,從而導致視力下降且散光現象增多,出現視力問題。通過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在物質富足的時代,學生幾乎不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現在大部分青少年都是“以靜代動”“能坐著不站著、能躺著不坐著”的生活方式,同時現在青少年愛吃漢堡、可樂、方便面等高脂、高糖的快餐食品,并且不愛進行體育運動。另外,現在的洗碗機、掃地機器人、全自動洗衣機等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代替了傳統的體力活動,這使青少年學生越來越缺少體力勞動,因此肥胖現象越來越嚴重。無論是初高中生,還是小學生,他們的近視、肥胖等現象都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4]。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也呈現不斷下滑趨勢,通過中小學體測成績發現,青少年速度、耐力、協調、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水平上,較上次體質健康測試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較小。同時,在當前,學業壓力大,學生在學習時,沒有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出現脊柱側彎的現象,進而導致青少年在身體形態偏離“美”[5]。

1.2 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現狀

青少年時期學生的心理發展處于敏感期,即常說的青春期,也是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也是形成健康的、正確的心理品質的關鍵時期。通過調查近幾年心理健康咨詢室就診患者的年齡階段發現,青少年心理咨詢的人數呈現上升趨勢,說明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形勢嚴峻。青少年在應試教育中面臨學業壓力、在初識外在美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對個人形象的壓力;在性格和脾氣形成的初期,增添了人際關系的壓力,以及青少年對家庭和多變的社會環境的壓力,這些導致青少年在啟蒙期和叛逆期易形成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同時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呈現多元化、復雜化、低齡化趨勢[6]。這就要求人們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做好預防出現心理疾病工作,真正實現“以體育心”的學校體育價值。

1.3 青少年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現狀

在以應試教育為主的背景下,學生整天忙于文化知識的學習以及其他興趣愛好的補習班,直接產生的問題就是學生根本沒有多余的課外時間和充足的精力去鍛煉身體,再加上學校體育課被其他學科侵占,不能保證有充足的體育鍛煉時間,更沒有掌握一項或者兩項的體育運動,也使得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下降,沒有了解過、不清楚體育運動對自己的身心健康的有哪些有益影響,從而導致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薄弱。根據某學校青少年學生在15d的體育鍛煉時間調查報告顯示,青少年每周進行體育鍛煉6 次以上且每次時間大于30min 的人數僅占1/10,15d 內進行3~4 次體育活動的人數占1/5;有65%的青少年幾乎從來不進行體育活動。通過這份調查報告可知,在青少年學生群體中形成體育鍛煉習慣和有體育鍛煉意識的學生,還是少之又少,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再者沒有喜歡的運動項目,就更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鍛煉,也就不存在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了,學生更不具備終身體育的意識[7]。而基于目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現狀,對青少年來說,具備終身體育意識是極為重要的。

2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對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作用

學校體育運動是青少年這個時期擁有的固定的身體活動的手段,所以要抓住學校體育對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學校體育育人的作用,實現學校體育的價值,進而使學生形成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學校體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群體的體質,增進身體及心理的雙重健康,真正體現體育學科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而體教融合是新時代學校體育的新要求,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體育與教育的融合,讓學校學生除了基本的體育課練習以外,還能通過專業的教練員、運動員的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一項或兩項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擁有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且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同時,通過運動員選材的相關規定,充分挖掘有潛力的運動員,為競技體育提供充足的后備人才,實現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目標。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可以通過體育課堂和課外體育活動,來逐漸形成的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發展所應有的健康體育精神、自主進行運動實踐的能力、促進健康文化知學習與健康行為[8]。

2.1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育人之心靈

當今青少年面對各種壓力,精神高度緊張導致青少年的自我控制情緒態度的能力、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自我調整能力較弱。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之一是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體育精神。體育運動過程中,身體分泌使人快樂的多巴胺,來調整青少年壓抑的情緒,釋放自己。體育學科是在學校教育中具有開放性、創造性、娛樂性、具身體驗性的特點,能夠吸引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在體育學科中,學生能夠在優化學校體育環境中,親身參與到豐富的體育活動、訓練競賽中,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團結一致、相互信任的品格,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往更加密切,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濃厚的體育氛圍。學生能夠親身體驗到體育學科的帶給自己的感知能力的提升以及運動能力的提高,表現出對體育活動的熱愛,有利于學生形成濃厚的體育情感[9]。學校體育的“重音”以前重視落在體上,現在重音重視落在育上,也必須落在育上。如體育課開始時師生問好的禮儀教育,過程中學生練習時認真的態度,結束時的放松練習的安全教育,等等。課間操要求動作整齊劃一,培養學生集體責任意識,在課余訓練中培養學生敢于拼搏、超越自我、刻苦訓練的精神。課余體育競賽中培養學生遵守規章、公平公正的體育品格。通過學校體育凈化、美化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形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樂觀的心理品質,使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10]。

2.2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育人之體魄

當前,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很多體育課受到“剝削”,更不要說課外體育活動和競賽,這就會使當前很多青少年學生的運動能力逐步減弱,身體素質逐漸降低,直接的結果就是他們的身體健康水平逐步下降,導致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身體健康問題。通過有趣、有負荷、有練習的體育課,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的教學方法、恰當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學習各種的運動技能、運動項目以及更多的體育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通過有趣的、多形式化的課外體育活動以及激發學生不斷提升運動能力的競賽活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熱愛的運動項目,從而養成運動習慣。當學生具備運動實踐的能力,在體育活動中,擁有自信和動機,有利于學生提高參與體育運動的意愿,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11]。真正使學校體育做到教會、勤練、常賽,實現體育強身健體的本質功能。

2.3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中的育人之行為

在學校體育中,時時刻刻進行健康教育,處處是健康知識,體育課是學生規范的健康知識、形成健康行為的保障[12]。在學校體育中體育教師將健康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通過具身體驗獲得運動的感知,形成健康的認知,將在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所學到的各種體育知識和健康生活的小妙招,充分運用到生活中,使學生加強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正確認知的社會公民[13]。在學校體育中,體育學科的教師通過有趣的體育游戲以及豐富多樣的體育知識競賽活動的形式,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科的認同感和興趣,同時具有競賽性的體育活動,它有規則性、禮儀性,這樣能夠規范學生的行為。通過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讓學生產生體育運動興趣,進而培養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自覺、自愿地形成體育運動的行為。

3 體教融合促進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

在《意見》中提到了關于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目標,對于有效提高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體教融合更加促進學校體育的多方面發展,使學校體育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通過學校體育培養青少年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應對青少年當前的身心健康問題,是體育育人重要功能的體現[14]。

3.1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青少年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就要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體魄,從體育鍛煉中,也可以培養自身不怕吃苦和不服輸的體育精神[15]。學校體育是學生身心健康的基本載體,開展好體育課、組織好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組建好學校運動隊、配備好體育師資隊伍、健全好學校體育法規、完善體育人才培養機制,這是學校體育改革的方向。通過體教融合這項工作,使得學校體育的工作從更多地注重學生體質,慢慢過渡到培養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團結合作、超越自我、相互尊重等優良品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和體育品德,從而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使學生錘煉意志,形成健全人格。體育教師不僅要上好體育課,還要經常組織體育競賽,讓學生要學會、勤練、常賽,掌握專項技能和鞏固基本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從而培養學生具備運動實踐的能力,使學生真正享受樂趣、增強體質,使學生擁有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同時,還要通過學校體育去挖掘在被埋沒的人才,通過合理的運動員選材,為競技體育輸送優秀的體育運動員[16],從而使體育與教育融合,真正實現雙贏。

3.2 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全面發展

學校體育是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青少年只有具備強健的體魄,才能夠學習更多的文化知識,青少年的良好知識儲備以及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才能夠通過健康的行為表現出來。通過體教融合讓青少年體育的訓練競賽回歸校園,用競賽吸引青少年對體育的熱情,挖掘體育運動的樂趣,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質,學習更多的健康知識,形成健康行為[17],為學生養成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奠定基礎。學生體育學科素養的形成過程,畢竟要通過最主要學校體育這個環節,而現在提出的體教融合,不僅能夠改革學校體育的方向,也能夠加速學生自身形成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動力。體育與教育融合不只是單方面地提高競技體育的措施,也是培養高水平、高文化、高素質的運動員,與此同時,也是提高我國整體的文化素養和全民健康的重要舉措,能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終身體育事業的發展[18]。奧運冠軍楊倩就是體育融合益處的典型體現,可以看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因此,體教融合不僅是學校體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青少年健康全面發展的有力途徑。

4 結語

體教融合的過程,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更是進一步加快全面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過程。在學校體育工作中,體育教師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形成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通過體育學科的學習獲得體育帶給學生真正的價值,并且能夠為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產生有利的作用。因此,學生具備的體育學科帶給的核心素養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體育學科帶給促進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能夠與體教融合中提出的“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緊密地吻合起來。因此,體教融合是促進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幫手”。

綜上所述,對于目前青少年體質健康情況逐年下降、心理問題出現復雜化和低齡化的情況,以及從他們缺乏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來看,充分印證了實行體教融合的必要性。抓住“深化體教融合”的機遇,培養具有體育精神、運動實踐以及健康行為的學生,提高全體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方面、全方位、全過程發展。同時,積極培養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提供基礎性支持和保障,并帶動學校體育的深化改革發展。

猜你喜歡
體教體育鍛煉核心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體教融合與校園足球對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體教融合:青少年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的協同治理
怎樣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教融合的現實困境與發展訴求
地域特征視角下黑龍江省“體教融合”的政策指引與推進路徑
以問題為核心上好初中幾何復習課
體育鍛煉不能放寒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