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跨學科教學的實踐
——以數學與人文學科的融合為例*

2022-11-24 14:54江蘇省無錫市第一中學214031
中學數學雜志 2022年1期
關鍵詞:跨學科環節數學

黃 榮 (江蘇省無錫市第一中學 214031)

周 超 (蘇州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215006)

1 研究背景

跨學科綜合課程改革已成為當下教育改革的熱點之一.目前高中數學教學過于偏重學科性,而忽視了數學的跨學科性,數學的科學、應用、人文和審美價值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1].針對跨學科教學欠缺的現象,筆者就數學跨學科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2 數學與人文學科融合的教學實踐

近年來,筆者積極探索數學與人文學科的融合,開設了多輪校本課程“數學文化”,受到學生的喜愛.

2.1 數學與文學融合

數學遵循理性和邏輯,文學訴諸感性和直覺,數學與文學之間似乎有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但事實上兩者也有很多交集.因此,數學教學不妨以文學之氣涵養心靈,促進文理融通.

案例1數學情書.

環節1 筆者講述了笛卡爾與克里斯汀公主浪漫凄美的愛情故事,帶領學生一起欣賞了心形線及其方程,體悟方程的魅力,感知大自然是由數學語言書寫的.

環節2 師生共賞數學情書.“你就是我的0,除了你,我什么意義都沒有.”“你就是我的定義域,沒有你,我的函數存在毫無意義.”“你每天帶給我的驚喜和希望,就像一個無窮集合里的元素,不僅取之不盡,而且各不相同.”這些情誼雋永、蘊含數學味的語句轉變了數學抽象無趣的面目,牽動了青春學子的心,課堂里發出了陣陣歡呼之聲[2].

設計說明基于解析幾何挖掘課程資源,引領學生“另眼看數學”.素材選取注重通俗性、情趣性,為抽象的數學平添了別樣的味道.

2.2 數學與史學融合

走進數學史,與大師對話,有助于理解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因此,融入數學史的教學不僅要呈現精彩的數學故事,還要凸顯背后內隱的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

案例2幾何學的革命.

環節1 從“歐氏幾何的家丑”第五公設的爭論說起,形成認知沖突,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環節2 講述非歐幾何的艱難歷程和光輝成就,重點闡述高斯、波約爾、羅巴切夫斯基等數學家的生平及對非歐幾何的貢獻,引導學生認識數學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曲折,數學大師的人生發展亦是如此.

環節3 對非歐幾何的發展史進行開放式的討論,通過討論達成兩點主要意見:(1)肯定了羅巴切夫斯基堅持真理的巨大勇氣,無愧于“幾何學的哥白尼”的偉大稱號;(2)數學中的真理也許并不是絕對的真理,要勇于思考,敢于質疑權威,不斷創新求進.

設計說明就知識層面而言,這節課雖然僅能初窺非歐幾何的一點皮毛,但卻能給學生思維帶來沖擊,教學的關鍵是將呈現史實、解釋歷史和感悟歷史相結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感悟數學家的精神.

案例3數學強國之路.

中國古代數學曾取得過輝煌的成就,但行至近代已落后于西方,呈現中國近現代數學從衰落到崛起的艱難歷程,融入數學學科德育要素.

環節1 夕陽西下.重點展示三大片斷:①同文館關于是否開設算學館的爭論;②x,y,z,w取代天地人元的艱難歷程;③1902年科場考生因寫阿拉伯數字被趕出考場.感受封建末世中國數學的衰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環節2 篳路藍縷.重點展示三大事件:①第一個數學博士胡明復;②正式建立數學系;③新中國招收第一批數學博士.感悟中國近現代數學的艱辛之旅.

環節3 緬懷大師.重點講述三大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陳省身的生平和成就,引導學生樹立向大師學習的積極心向.

環節4 展望未來.介紹當前中國數學的國際地位、優勢和不足,勉勵青年學子奮發求進,同心共圓數學強國之夢.

設計說明素材源自張奠宙教授的講座,教學注重滲透德育要素,從回顧歷史,到立足現實,再到展望未來,引導學生以史為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涵養青年人的責任擔當.

2.3 數學與哲學融合

數學與哲學有著不解之緣,兩者都源于現實世界卻又超越現實世界,但哲學重辨證邏輯,而數學則重數理邏輯.因此,數學與哲學各有其長,大可取其精髓,融入教學.

案例4什么是數學?

學生做了很多數學題,但對于“什么是數學”卻鮮有思考.通過數學哲學問題的研討,促進學生對數學本質的思考,形成正確的數學觀.

設計問題串如下:

問題1怎么理解數學中的基本符號“1”和基本圖形“直線”?

問題2數學對象是否是一種不依賴于思維的獨立存在?

問題3數學究竟是一種發明還是一種創造?

問題4數學是相對真理還是絕對真理?

這些問題的思考、討論、質疑、辯駁,震撼了學生的思想,有利于學生更加辨證地理解數學的各個側面,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念.事實上,數學在某種程度上既是一種發明同時又是一種創造,數學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并不是絕對不變的永恒真理.

設計說明以數學哲學的一些基本問題驅動學生火熱的思考,實現數學思維和哲學思維的聯動.鑒于問題較為抽象,因此在先前教學中進行了必要的鋪墊.

2.4 數學與美學融合

數學不但擁有真理,同時也具有至高的美,吸引著人們不斷去追尋、去創造.因此,數學教學要引領學生賞析數學之美,探索數學之美.

案例5數學尋美.

環節1 首先,利用多媒體呈現生活中的音樂、繪畫、自然之美,提出問題:數學中是否存在美?從而開啟數學尋美之旅;其次,以心理學家關于美女標準的統計分析引發學生的興趣和討論;再次,呈現“最完美的數學公式”eiπ+1=0,通過分析討論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到數學之美是一種高貴的思維之美;最后,呈現普洛克拉斯、羅素、華羅庚等著名數學家關于數學之美的觀點,深化對數學美的認識.

環節2 首先,一起鑒賞比例不同的小鳥風景圖、芭蕾舞蹈圖和明星五官圖,學生倍感有趣,順勢引出主題黃金分割;其次,欣賞雕塑《斷臂的維納斯》,名畫《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建筑金字塔、帕特農神廟、埃菲爾鐵塔、紫禁城廣場,在欣賞、體驗數學之美的同時,理解其中蘊含的黃金分割;最后,回歸生活,觀察黃金螺線、汽車制造中的黃金比例、人體舒適溫度、楓葉葉脈和葉寬之比,幫助學生感悟數學無處不在,數學之美無處不在.

環節3 首先,通過雪花曲線的數學微探究活動引領學生體驗美的探索與創造;其次,回顧數學之美,師生共同探討,提煉出數學之美的層次性:從外觀之美,到高妙之美,再到規律和諧之美.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無不沉醉于數學美的海洋之中.

設計說明主體內容要注重基礎性,如黃金分割重在幫助學生體驗、感悟數學之美,同時穿插了一些拓展性內容,以提升數學審美的品味,如賞析公式eiπ+1=0、數學家談美.

3 高中數學跨學科教學的實踐性思考

3.1 跨學科教學的實踐價值

首先,跨學科教學的實施,有助于打破學科壁壘,融合多學科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其數學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其次,跨學科教學的

實施,有助于啟發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從多元視角分析問題,讓學生學會認知、學會交流、學會創新,形成高層次思維能力.最后,跨學科教學的實施,有助于形成立體化的思維模式,提升跨學科綜合素養,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

3.2 教學素材選取的基本原則

實施跨學科教學的首要問題就是教學素材的選取和積累.基于實踐,筆者以為應該遵循兩個基本原則:

一是要立足教材,引申拓展.即善于挖掘數學與人文、理工、技術等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中的跨學科內容,尋找跨學科教學的素材和切入點.如對教材中的黃金分割進行挖掘拓展,作為“數學尋美”的素材.

二是要博觀約取,日積月累.如為開設“數學文化”課程,需要廣泛涉獵,閱讀數學文化、數學史、數學科普等相關專著、論文,并大膽取舍,精心挑選契合學情的素材,這樣日積月累,逐步形成、完善課程資源庫.

3.3 跨學科教學方式

國家課程面向全體學生,校本課程關注個性發展,因此在實施跨學科教學時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

其一,面向全體學生的跨學科教學,要側重于體現數學應用,重視問題引入和知識應用環節,創設和解決科學技術、經濟管理、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適時滲透數學文化,闡述數學史,融入人文元素.

其二,對于校本課程的跨學科教學,如數學文化、數學建模、數學探究和研究性學習等,要側重于主題教學、項目式學習的設計應用,讓學生體驗更具綜合性的跨學科課程,如案例“尋美數學”“幾何學的革命”均以主題或專題形式開展教學.

3.4 跨學科教學研究與協作

跨學科教學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挑戰.為了應對挑戰,提升跨學科教學品質,數學教師需要加強研究與協作.

一方面,教師個人要開拓視野,不囿于數學學科,加強多學科知識的學習,把理論學習、項目研修和實踐探索結合起來,提升跨學科教學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跨學科教學內容跨度大、開放性強,因此教師間的交流協作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加強數學教研組內研討,也要注重與其他學科教師之間的協作,打造跨學科教研共同體.

展望未來,為了培養具有跨學科素養的復合型人才,基于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開展跨學科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實踐研究,必能有所作為,成為研究的熱點和突破口.

猜你喜歡
跨學科環節數學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初中歷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的實踐與思考
應用型高校推進跨學科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在農民需求迫切的環節上『深耕』
商標跨類保護的跨學科解釋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頂崗實習環節
論評標環節的優化與改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