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8年炮擊金門作戰戰局控制分析

2022-11-25 12:54朱孝鋒
軍事歷史 2022年1期
關鍵詞:馬祖金門臺海

★ 朱孝鋒 田 瓊

1958年炮擊金門作戰,是人民解放軍繼1954年第一次炮擊金門作戰后再次進行的大規模對臺軍事行動。在前期決策醞釀和作戰行動實施中,中共中央、毛澤東前瞻分析和準確把握國際戰略格局和臺海地區形勢發展變化,牢牢把握軍事政治仗這一特點,從戰略目標、作戰規模、打擊目標、行動進程、手段運用等方面進行嚴密設計和精確實施,使得戰局形勢發展及作戰效果始終在有效控制范圍內,既達成了預定戰略目標,又避免了戰爭擴大升級,為此后臺海局勢穩定特別是避免臺灣被美分裂出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研究分析炮擊金門作戰中戰局控制的經驗做法,對于新時代做好軍事斗爭準備具有重要意義。

一、立足“軍事政治仗”的戰略考量,嚴格設計作戰規模和首戰時機

戰略意圖是籌劃和實施作戰行動的基點,是戰局控制的基本依據。戰略意圖最核心的是軍事行動所要達成的政治目的。也就是說,仗打還是不打、什么時候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服從服務于政治需要。依據戰略意圖確定作戰規模和行動樣式、方案計劃等,是炮擊金門作戰順利實施和達成預定目標的關鍵。

1958年炮擊金門作戰,是中共中央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和臺海斗爭局勢審慎作出的戰略決策。1955年后,臺海局勢總體有所緩和,但敗逃到臺灣的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一方面通過多種手段派遣特務到祖國大陸搞騷擾破壞,另一方面經常派飛機轟炸我福建、廈門等沿海城市,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影響和威脅到新中國的建設發展和社會穩定。對此,中共中央、毛澤東高度重視,決定時機有利時通過適當的軍事行動對蔣介石集團進行打擊懲罰。1958年,世界掀起反美高潮,中東國家伊拉克和黎巴嫩兩國先后推翻了美國扶植的傀儡政府,不甘心失敗的美國政府直接派兵入侵黎巴嫩,其第六艦隊開進中東海灣,中東地區成為世界關注焦點。與此同時,美國亦在我臺灣地區動作不斷,支持蔣介石集團向祖國大陸沿海地區竄擾和侵犯,還不斷提供軍事援助,引發臺海地區緊張局勢不斷升級。蔣介石集團趁機叫囂“加速進行反攻大陸的準備”,持續增加金門、馬祖守軍,大幅增加以金門、馬祖為基地的對祖國大陸的騷擾和破壞活動頻率。面對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中共中央、毛澤東經過慎重考慮和認真研究后,決定對金門實施打擊作戰行動,其主要戰略意圖有:一是顯示中國政府和人民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和能力;二是摸清美蔣“共同防御條約”的有效程度;三是粉碎美國分裂中國,妄圖劃峽而治的陰謀;四是支援黎巴嫩人民的抗美斗爭。

顯而易見,此次炮擊金門作戰行動,軍事政治仗的特點明顯。打與不打及怎樣打,使用兵力多少等,不僅要考慮軍事條件,更要考慮政治因素,做到軍事斗爭服從服務于政治斗爭?;诖?,在綜合研判當時國際形勢發展和臺灣海峽緊張局面后,中共中央、毛澤東作出加強東南沿海軍事斗爭的決定,并從戰略全局高度將炮擊金門作戰行動的戰略目的限定為“直接對蔣,間接對美”,“不要去驚動英國人”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第409頁。,把作戰行動嚴格控制在炮擊范圍之內,控制在金門海域,控制在大陸和臺灣之間。

確定戰略意圖和作戰構想后,選擇適當的開戰時機,也是中共中央與毛澤東重點思考的問題。中央軍委原定于7月25日開始炮擊金門,后獲悉國民黨此時正往金門、馬祖增調一個師的情報,遂研究決定將軍事行動時間推遲至7月27日。毛澤東指出:“打金門停止若干天似較適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勢”,“不打無把握之仗,必須堅持?!雹谥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第407頁。此后隨著形勢發展,特別是中東局勢仍然緊張,國民黨更加頻繁派飛機進入福建、浙江等地實施空襲和挑釁。在人民解放軍空軍奮起反擊并奪取了福建沿海地區控制權后,中共中央、毛澤東認為此時進行炮擊時機最適宜,既可懲罰蔣軍,又可起到警告美國、策應中東形勢變化的作用。8月21日,中央軍委命令福建前線部隊于23日對大、小金門實施大規模炮擊。首戰就斃傷國民黨軍包括金門防衛部中將副司令趙家驤等以下官兵600多人,由此拉開了第二次炮擊金門作戰的序幕。

二、著眼“敲山震虎”的作戰效果,合理確定打擊目標和打擊手段

打擊目標的選定和采取何種打擊手段,直接體現戰略意圖,服務于作戰目的,決定著作戰進程、規模強度,最終影響作戰效果和結局。中共中央、毛澤東在籌劃指揮炮擊金門作戰行動中,始終圍繞達成作戰效果,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打擊目標和手段,確保戰局發展始終在掌控之中。

蔣介石集團敗退臺灣后,其對臺灣地區的占領統治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臺灣島和臺灣海峽中線靠近臺灣一側的澎湖列島,另一部分是靠近祖國大陸一側的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1949年10月,人民解放軍曾發起解放金門的戰斗,但因準備不足、指揮不力等多種因素導致失利。此后,蔣介石不斷加強金門防務,試圖以此作為“反攻大陸”的前沿和跳板。而中共中央、毛澤東此次之所以再次選擇金門作為打擊目標,其考慮是:金門、馬祖是中國領土,又沒有美國駐軍,打金、馬以懲罰國民黨軍騷擾,是中國的內政,敵人找不到借口,又對美起到牽制作用。③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十年》,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356頁。毛澤東認為,臺灣太遠打不到,我就打金、馬。這肯定會引起國際震動,不僅美國人震動,亞洲人震動,歐洲人也震動。④吳冷西:《回憶領袖與戰友》,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年,第74頁。因此,中共中央、毛澤東明確,人民解放軍對金門(不打馬祖)國民黨守軍只用炮兵火力打擊和封鎖,空軍主要用于在大陸上空擔任掩護,只有在國民黨空軍轟炸大陸時才允許轟炸金門。同時,在準備過程中,毛澤東還著重考慮到金門炮擊中能否避免打到美國人。

9月,在中共中央、毛澤東決定采取邊打邊談、以打促談的方針,意圖把美國逼回談判桌期間,美國軍艦不顧警告,以替蔣軍運輸為名侵入中國領海。7日,為了既要對美蔣予以堅決打擊,也要爭取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毛澤東作出了“只打蔣艦,不打美艦”“如美艦向我開火,沒有命令不許還擊”的指示,將打擊目標確定為金門港口、軍事目標和國民黨艦艇,迫使美艦一遇炮擊就后退,從而更加增強了中共中央邊打邊談的信心。

9月30日,美方公開宣稱:蔣介石在金門、馬祖等島嶼上駐扎部隊“是愚蠢的”“不明智的”,也是“不謹慎的”,①《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第5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223頁。企圖誘迫蔣介石撤出金、馬,尋求從臺海沖突中脫身,并借機制造“兩個中國”。針對此種情況,中共中央、毛澤東又調整方針策略,改變收復金、馬的原定部署,決定把金、馬留在蔣介石手中。10月20日,在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到達臺灣前一天,毛澤東下令恢復炮擊金門,但打擊目標限定于金門列島工事、陣地和灘頭船只。炮擊作戰行動的恢復,目的就是為蔣介石“送上”拒絕從金、馬撤兵的理由,避免臺灣落到美國人手中,由此保留一個祖國大陸與臺灣對話的渠道。此后,根據毛澤東命令,福建前線炮擊金門調整打法,形成逢單日打、雙日不打的規律,而且炮擊只打沙灘,不打民房與工事。

三、把握“因勢利導”的情勢變化,適時調整作戰節奏和作戰進程

在戰爭實施過程中適時調整作戰節奏和進程,目的就是通過對打停、快慢、攻防轉換的控制來牢牢把握作戰行動的戰略主動?,F代戰爭條件下,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戰爭指揮者要緊緊圍繞實現戰略目標,根據不斷變化的戰場情況,積極靈活地調整作戰節奏和進程,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確保戰局朝著預定目標方向發展,順利實現預期目標。

根據中共中央、毛澤東的戰略決策,炮擊金門作戰伊始,主要是以國民黨軍為主要打擊對象,實施連續打擊,實現對金門的全面封鎖。隨著形勢發展,在美國宣稱要準備調集重兵幫助臺灣協防金、馬,而蘇聯公開作出美國對中國的侵犯就是對蘇聯的侵犯表態后,為了試探各方態度,中共中央、毛澤東于9月3日突然宣布停止炮擊3天。這是炮擊金門在連續作戰10天后,第一次根據變化的形勢調整作戰行動節奏。待美國根據自身利益需要改變對我態度,準備恢復中美大使級談判后,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采取緩和的政策,制定了“邊打邊談、邊談邊打”的策略。9月13日,炮擊金門作戰轉入零星炮擊,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在確定讓金、馬留在蔣介石手中,作為對美帝國主義的“絞索”后,中共中央、毛澤東作出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決策。10月6日,由毛澤東起草的、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的《告臺灣同胞書》宣布:“從十月六日起,暫以七天為期,停止炮擊,你們可以充分自由地輸送供應品,但以沒有美國人護航為條件。如有護航,不在此例?!雹谥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20~421頁。10月13日發布的由毛澤東起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宣布:“金門炮擊,從本日起,再停兩星期,借以觀察地方動態,并使金門軍民同胞得到充分補給,包括糧食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他們固守”,“如有護航,立即開炮?!雹壑泄仓醒胛墨I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425、426頁。10月20日,即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和國防部長麥克爾羅伊到達臺灣前一天,為了給蔣介石提供拒絕從金、馬撤軍的理由,實現既要分化美蔣、又要安撫蔣軍的目的,人民解放軍提前恢復炮擊。此后又改成單日打、雙日不打。

由此可見,金門炮擊作戰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全面封鎖,人民解放軍對大小金門進行大規模炮擊,從地面、海上和空中對金門島實施封鎖,給臺灣國民黨當局以沉重打擊,有效震懾美蔣侵擾我沿海地區的企圖。第二階段,持續打擊,在美國軍艦護航國民黨軍編隊的情況下,定下“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的策略,摸清美國人的底牌,后又采取打零炮的方式,使金門國民黨守軍晝夜驚慌、不得安寧、陷入困境。第三階段,打打停停,在美國想“脫身”、制造“兩個中國”的情況下,中共中央作出“打而不登、封而不死”決策,從主動暫停炮擊7天,到“雙日不打單日打”,再到象征性的零星炮擊,使國民黨守軍能夠守而不撤,確保金門與臺灣本島保持緊密聯系,挫敗美國“劃峽而治”的分裂圖謀。這樣,中共中央、毛澤東始終著眼戰略形勢的發展變化,靈活調節控制作戰行動和進程,既做到了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懲罰,摸清了美國的底線,又粉碎了美國企圖分裂中國的陰謀,也避免了中美之間可能的正面軍事沖突。

四、注重“打拉結合”的綜合制勝,靈活運用多種手段和政策策略

從戰爭實踐看,邊打邊談是現代戰爭的一個標準性特征。戰場上的較量就是談判桌上的直接籌碼。對金門炮擊作戰,實際上是包括軍事、政治、外交、宣傳等各領域錯綜復雜的綜合斗爭。中共中央在與國民黨、美國進行激烈軍事斗爭的同時,也積極運籌政治、外交、宣傳等手段,使得戰局發展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邊打邊談、以打促談,是中共中央、毛澤東的一大斗爭策略。在人民解放軍以強烈軍事行動進行強大軍事威懾的同時,中共中央、毛澤東始終未放棄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努力。10月6日發布的《告臺灣同胞書》,真誠表達了“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①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7卷,第420頁。的和平意愿。中共中央、毛澤東采取的一系列戰略決策和行動,進一步激化了美蔣在金、馬問題上的嚴重分歧。特別是在美國誘迫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企圖分裂中國時,中共中央又及時做好蔣介石的工作,使得蔣與我達成共同維護“一個中國”原則的一致性。而在軍事上對炮擊采取打打停停、特別是在炮擊前進行預防性告知的安排,就是讓臺灣軍民和蔣介石集團看到中國共產黨的態度和誠意:中央政府不是攻打金門,而是愿意與臺灣當局協商,尋求令雙方都能滿意的一攬子和平統一的方案,以此促使國民黨當局逐步采取緩和臺海局勢的政策,力爭維護并早日實現兩岸統一。

在對美上,炮擊金門作戰起初除了配合支援中東反美斗爭外,另一個更重要目的是摸清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政策底數,尤其是美臺“共同防御條約”對其雙方的約束力。因此,在炮擊金門作戰中,只要美國介入進來,如參加護航等,人民解放軍都要予以堅決打擊,使美國政府切實了解中共中央的戰略底線。在軍事上堅決打擊毫不讓步的基礎上,中共中央、毛澤東通過多種形式與美國政府積極進行外交接觸,多次提議中美坐下來好好談判,共同謀求臺海地區緊張局勢的緩和與消除。隨著形勢發展,美國在國內外多方壓力下最終表示愿意恢復談判。9月15日,中國代表同美國駐波蘭大使正式開始會談。這樣,一手軍事、一手外交,兩個戰場遙相呼應。雖然與美談判最終沒有實質性成果,但至少把美國逼到談判桌上來,對整個臺灣問題的解決乃至中美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

此外,中共中央也進一步加大對臺宣傳力度。尤其是在美蔣之間矛盾日益激化且公開化后,中共中央、毛澤東審時度勢,從反對美國制造“兩個中國”陰謀以擴大反美統一戰線的長遠目標出發,暫時停止炮擊,開展政治攻勢,毛澤東親自起草、以彭德懷名義先后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再告臺灣同胞書》等一系列文告,從民族大義和人道主義立場出發,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這一兩岸共識,向臺灣當局表示了“化敵為友”“一致對外”的誠意,作出讓金門、馬祖繼續留在臺灣國民黨當局手中的戰略決策,在客觀上為確保臺海軍事穩定、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長遠目標創造了有利條件。

猜你喜歡
馬祖金門臺海
本期導讀
敬業繪就“最美”人生
新冠疫情下2021-2022年臺海政經形勢
福建加大供水 助金門“解渴”
Golden Gate Bridge History
《星云禪話》選讀:野鴨子
大無畏
論清代金門書法家呂世宜的文化影響
馬祖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