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外科手術患者術中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進展

2022-11-26 07:10黃瑛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神經外科體位皮膚

黃瑛

靈山縣人民醫院 廣西 欽州 535400

壓力性損傷是指患者身體自身重力與接觸面之間長時間處于壓力的狀態,影響局部受力點處的皮膚以及皮下組織出現缺血缺氧和營養不良,引起皮膚或者皮下更深層次的組織出現壞死,表現出皮膚潰瘍改變、周圍紅中滲出以及急性炎癥改變[1]。手術患者因為自身的基礎疾病、手術過程中的特殊體位以及手術時間等因素使得其成為易患人群。再加上神經外科手術比較復雜,可能會導致患者手術治療的時間出現延長的情況,使得其更容易出現壓力性損傷[2]。所以針對該患者,需要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危險因素的發生,提高手術治療的安全性?;诖?,本文就神經外科手術患者術中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的研究進展進行探討。

1 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

神經外科手術中,若手術體位安置不當的情況下會導致局部皮膚長期受壓,使得血液循環受到阻礙而發生壓力性損傷[3]。在神經外科手術中,患者常用的體位主要是仰臥位、側臥位和俯臥位,其中患者處于俯臥位時身體主要的受力點是兩側峰前的側面、兩側的肋骨、髂前上棘還有膝蓋等部位。其中側臥位的受力點主要是肩部、髖部還有膝關節的內外側;仰臥位的受力點主要是肩胛部、尾骶部還有足跟與外踝等,這些受力的點大多面積比較小,但是承受的壓力卻很大,而且脂肪肌肉包裹的也比較少,所以容易發生壓力性損傷[4-5]。通常情況下,神經外科手術中處于側臥位的患者,需要將其肩頸部拉開,所以經常會使用一條束帶進行牽拉固定使得頭頸的位置還有肩部夾角的位置盡量拉開,患側的肩膀會使用護肩帶或者寬膠布牽拉固定在手術床上,而肩膀上的護肩帶容易出現受力摩擦,使得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神經外科手術中會經常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創面,最大程度上保證手術視野的清晰程度,但這容易導致無菌布單被水還有血液浸濕,使得患者皮膚容易受到壓迫和摩擦,再加上患者皮膚處于潮濕的狀態下會粘貼在床墊上,增加了受壓部位形成壓力性損傷的風險[6]。其次,如果大量進行沖洗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患者體溫出現降低的問題,而患者低體溫時間過長的話會影響到血管的收縮和免疫方面的功能,更容易發生壓力性損傷。

手術中的操作也會增加患者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的發生,比如一些神經外科手術中需要使用到開顱氣鉆,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磨鉆的震動,這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患者受壓部位的摩擦力和剪切力,這也是神經外科手術患者發生壓力性損傷比較高發的危險因素。其次是手術的時間,因為一些神經外科手術操作的部位比較特殊,需要精細的操作,所以手術時間會有所延長,比如一些顱腦手術平均的時間均大于4小時,而過長的手術時間也會增加患者出現壓力性損傷風險[7]。再者是麻醉的原因,因為神經外科手術大多是采用全麻的方式,這種麻醉會使患者全身肌肉處于放松的情況,也就是處于完全被動的狀態,最終導致肌肉和血管失去神經的支配之后喪失舒縮的功能,從而容易發生壓力性損傷。

2 預防措施

2.1 手術體位預防

手術體位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患者受壓的部位,所以在手術期間需要加強手術體位方面的干預。在干預過程中,需要了解患者安置體位后身體會處于哪一種位置以及受力點的位置,從而針對受力點的部位墊上比較合適的體位墊[8]。隨著神經外科手術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所需手術時間長的手術和高難度的手術越來越多,所以需要進一步重視患者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的發生。在干預過程中,可利用懸狀兜掛帶取代側臥位的支手板,將患者一側上肢自然下垂和手術床垂直,懸掛在兜內,這樣可以使肩部、肘部還有腕部多個關節處于功能位,從而有效避免健側肩部出現壓力性損傷。在左艷風[9]研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體位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之后,后面一組的壓力性損傷發生率明顯要比前面一組的更低(P<0.05);護理之后,后面一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比前面一組的更高(P<0.05)。由此可證實,對該患者實施此種干預方式能夠最大程度上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生,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在展開手術體位干預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應用敷料體位墊,比如應用手術薄膜固定手術側肩部還有上臂,能夠使患者軀干向下牽拉和向上牽拉的面積增大,使得各個皮膚收的牽拉力比較均勻,從而減少對皮膚以及其他組織氣管造成的損傷[10]。而且手術薄膜能夠將術側肩部、上臂固定在患者自身的軀干,這樣手術床角度的變化就不會影響到患者肩部體位的固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手術中壓力性算上的發生。在沈小星[11]研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圍術期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泡沫敷料。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壓力性損傷發生率明顯要比另一組更低(P<0.05);護理后,研究組壓力性損傷愈合評估表(PUSH)評分明顯要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證實,對神經外科手術患者采用此種干預方式有著良好的效果,可以更好地降低壓力性損傷情況的發生。

2.2 加強皮膚保護

在對患者進行干預的過程中應當選擇比較合適的護理用具,這樣可以避免手術中一些操作造成患者頭面部出現壓力性損傷。在實際干預期間,可以對擺放側臥位的患者,將其耳廓放置于頭圈中空的位置,這樣可以更好地預防耳廓發生壓力性損傷的問題。其次,可以使用水膠體減壓貼預防手術患者面部出現壓瘡。對于手術時間比較長的或者進行顯微外科手術患者患者,為了更好地避免頭部移動以及頭皮壓迫時間過長而引起損傷,可以使用三釘頭顱固定架或者多功能頭架,能夠更好地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生。在潘麗芬[12]研究中,給予患者馬蹄形頭托、凝膠頭托和帶面鏡T型海綿頭托。結果顯示:患者顏面部皮膚壓力性損傷發生率分別為1組23.75%、2組10.62%、3組3.75%(P<0.05)。由此可證實,對患者采用不同護理用具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頭面部皮膚。

2.3 保持無菌布單干燥與加強保暖

在手術中經常會因為麻醉、輸液和室溫低等因素引起患者出現體溫下降,所以在手術中需要加強對患者體溫的監測,只有保證患者處于正常的體溫,才能夠有效保障患者體內的新陳代謝。手術期間適當調整手術室溫度,將溫度控制在24到26℃,濕度控制在50到60%左右,并提前對需要注射的液體加溫[13]。此外,在手術過程中可以采用保溫毯對患者身體進行保溫,從而保證患者體溫可以處于正常狀態。其次,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加強液體的管理,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并密切監測患者中心靜脈壓和血壓的變化,如果出現問題的話需要及時告知醫師。此外,在干預過程中,可以使用專用3L粘貼薄膜粘貼在手術野那里,這樣不僅可以封閉切口的區域,也可以遮擋切口下面比較大的一個范圍,可以把污水直接引流到污物桶內,這樣可以確保無菌布單的干燥性。在丁洪瑞[14]研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預防壓力性損傷,研究組使用恒溫毯聯合泡沫敷料。結果顯示:護理之后,研究組手術中平均體溫要比另一組更高,而且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要更低一些(P<0.05)。由此可證實,對該手術患者采用此種干預方式有著良好效果,可以維持患者體溫,降低壓力性損傷的發生。

2.4 健康宣教

手術之前可以先對患者不同的情況進行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由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在講的時候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講解,比如對于一些接受程度比較差的患者可以選擇一些重點的內容講解,這樣可以使患者更好地理解,而對于一些比較快能接受的患者可以適當地擴展一下內容。告知患者需要絕對臥床,定時檢查患者手術創口,及時更換敷料以免出現感染。檢查下肢遠端血液循環狀態,發現腫脹或皮膚色暗及時處理,并定時觀測生命體征,如果溫度降低、動脈搏動減弱可能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颊咝g后需要在一定時間內臥床休息,而長期臥床容易引起壓力性損傷,所以護理人員可以引導患者定時翻身,適當進行肢體按摩運動,并指導患者進行踝泵運動,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等患者可以適當下床活動的時候可以進行慢走等運動。如果患者出現局部皮膚紅腫或者滲液等情況下,需要使用水膠體敷料覆蓋。

2.5 心理護理

因為一些患者可能會對一些事物有著錯誤的認知,而這些錯誤的認知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好的想法,再加上每個人的認知和情緒都有著互相關聯的作用,所以這些錯誤的認知很容易會引起患者出現負面的情緒。所以在護理的時候應該及時地糾正患者這些錯誤的認知,使患者能夠正確地認識和對待事物,這樣才能夠平復自己的情緒。護理人員應該了解患者對相關內容理解的程度,然后了解患者內心的想法,這樣才可以及時發現哪些問題是影響患者治療的障礙,這樣才可以在后面的工作里潛移默化地輸入比較權威的內容,逐漸改變患者的想法。此外,在溝通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注意基礎的溝通技巧,保持溫柔和專業的態度,這樣才能夠拉近和患者之間的距離。向家屬詳細講解其情緒變化對患者的影響,指導家屬需要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為患者營造比較良好的家庭環境,給予患者更多感情支持。護理期間應當觀察患者面部表情,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交流,向患者詳細講解相關疾病知識,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并向患者講解良好心態在治療過程中的作用,鼓勵患者放平心態。在陳柳華[15]研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研究組進行預見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壓力性損傷發生率低于另一組,且SDS、S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對該患者采用此種護理干預有著良好效果,可緩解患者負面情緒,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

3 總結

壓力性損傷目前主要是指患者的機體局部組織由于長期受到壓迫,致使缺血缺氧,后期可能會致使此組織部位有壞死現象。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主要包括手術體位、手術時間、潮濕和低溫等,所以在預防干預期間,需要改善患者手術體位,并加強皮膚方面的護理。其次,在預防期間需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管理,積極配合醫師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穩定性,盡量減少手術中低血樣以及低血氧飽和度持續的時間,從而進一步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且隨著國內外對壓力性損傷預防干預研究的深入進展,使得各種新穎的預防技術逐漸在臨床中得到應用,所以在后續臨床工作中,應當進一步加強壓力性損傷預防干預工作的開展,以降低壓力性損傷風險因素。

猜你喜歡
神經外科體位皮膚
無聲的危險——體位性低血壓
第二層皮膚
皮膚“出油”或許就能減肥
高頻超聲在皮膚惡性腫瘤中的應用
“手腳不聽話”體位訓練來幫忙
導樂陪伴聯合自由體位在產婦分娩中的應用
我愛洗澡,皮膚好好
自由體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產程中的應用體會
CBL聯合PBL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張波:行走在神經外科前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