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院前急救護理研究新進展

2022-11-26 07:10楊傳英劉群梁思思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學者顱腦病情

楊傳英 劉群 梁思思

1.北流市人民醫院 廣西 玉林 537400;2.廣西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廣西 桂林 541200

重型顱腦損傷為頭部外傷常見的一種類型,具有并發癥多、死亡率高、病情復雜等特點,一旦發病需立即展開救治,改善患者預后,減少死亡概率[1]。該病也屬于神經外科常見的危重癥,在臨床上備受高度重視,其發生率僅次于四肢受傷的概率,會引發顱內出血、腦水腫等情況,給患者造成嚴重損傷和影響[2];對于該類疾病搶救的基本原則是爭取時間,所以院前急救方面的護理極為重要,可確?;颊呖焖購吞K,為后續院內治療爭取時間,奠定堅實基礎[3]。但在院前急救中較易出現一些不良事件,如患者家屬情緒過于激動影響搶救操作等等,因家屬護理認知程度有限,會直接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導致預后效果不影響,甚至耽誤最佳搶救時間[4]。因此可知院前急救護理極為重要,本文就近幾年護理變化展開綜述。

1.重型顱腦損傷

顱腦損傷是指因間接或直接作用在頭部引發顱腦組織損傷情況,臨床表現為惡心嘔吐、癲癇、肢體癱瘓、失語等癥狀,基本治療原則為清創、搶救、抗感染、手術等。黃春紅[5]等學者認為,早期顱腦損傷患者會存在呼吸功能缺失、缺氧缺血等癥狀,較易引發吸入性肺炎或氣道梗阻疾病,導致病情加重,主要通過氣管切開手術改善上述癥狀,提升血氧飽和度,確保呼吸道順暢,改善預后效果。王小言[6]等學者認為,導致顱腦損傷常見的原因有墜落、交通事故、擊打等,患者受到創傷后顱內壓會升高,并且繼發腦疝、腦室變形等情況,提高死亡率、致殘率;臨床主要治療方法為及時清除顱內的血塊以及損傷腦組織,致使顱內壓下降,加以藥物輔助治療,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甄志勇[7]等學者認為,顱腦損傷患者的機體大部分都伴有炎性反應和氧化應激反應,并且炎性反應與腦水腫相關,患者昏迷程度越嚴重,其以內的凝血機制就會出現紊亂現象,導致免疫細胞釋放大量活性物質,刺激表皮分子,激活巨噬細胞,分析細胞因子,導致中性粒細胞聚集、轉化,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宋齡[8]學者認為,誘發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合并低鈉血癥的原因為利尿激素分泌異常以及腦耗血綜合征,其發病機制存在差異,一旦治療和診斷有誤,就會造成嚴重后果。

2.院前急救護理

2.1 傷情評估

針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給予院前急救主要目的是在短時間內進行搶救,在調度途中,要全面了解患者實際情況、個人資料等,還需掌握患者事發地點和受傷位置,大概了解傷情,進行基本評估。劉姝娜[9]等學者認為,因顱腦結構比較復雜多變,顱腦損傷病情發展快,一旦受損很難修復,所以在院前急救過程中要依據病情制定有效搶救方案,評估患者受傷程度,采取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量表,快速評估患者損傷程度,更加敏捷發現病情,優化治療計劃,提高生存率改善預后。余菲[10]等學者認為,醫護人員在接診到出車時間需在5分鐘內完成,在途中詢問患者情況,到達現場后要立即展開急救護理,全面評估患者傷情,給予合理且正確的搶救措施,避免意外事件發生造成不良后果。

2.2 呼吸道護理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一旦缺氧時間超過6分鐘就會造成嚴重損傷,所以在院前搶救期間需保障患者呼吸道暢通,降低不良事件發生概率。胡曉川[11]學者認為,腦部對缺氧敏感性較強,耐受時間只有5分鐘,一旦超出就會造成死亡,所以院前緊急氣管插管非常重要,可維持呼吸道順暢,避免并發癥;考慮到患者會伴隨抽搐、昏迷等癥狀,可先給予丙泊酚注射治療起到鎮靜效果,然后在喉鏡下進行氣管插管操作,提升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后連接呼吸機,控制呼吸頻率,確保氧氣供給,降低顱內壓,預防誤吸等情況。岳淑霞[12]學者認為,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院前急救中,除了低溫護腦、腦營養增加等治療,還要維持通氣以及氣體交換,降低呼吸道相關并發癥,促使人體重要器官順利轉歸,降低傷殘程度,促進療效。張敏[13]學者認為,無論在院外還是院內都要保護患者呼吸道,做好相關護理操作,預防感染現象的發生,改善患者通氣功能,促進排痰,提升咳嗽發射力,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從而保障療效。

2.3 院前急救護理

院前急救包含評估傷情、呼吸道維護、維持有效循環、處理創傷控制出血等內容,但還需要更為細致且人性化的護理措施干預到急救過程中,確保搶救成功和順利,降低患者死亡概率。都基剛[14]等學者表明,院前急救是指依據通訊器了解患者病情,采取運輸工具安排專業醫療團隊在患者到達醫院之前進行途中監護和搶救,具有流行性、隨機性強等特點,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缺損,促進生活能力,防止病情加重,穩定體征水平,盡量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保障預后效果。王艷艷[15]等學者表明,在院前急救中加以綜合護理,可以預防感染現象發生,穩定患者家屬的情緒,給予安撫和講解,提升患者家屬的認知程度,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搶救工作,擺放合理體位,維持患者呼吸順暢,避免意外事故發生。陳夢凌[16]等學者表明,在院前急救早期治療中加以高壓氧療法,可提升氧彌散率,增加血氧含量,改善腦組織的代謝功能,促進腦功能快速恢復,加以綜合護理,提高生活質量。李曉芳[17]學者表明,基于序貫評估法院前急救護理,可縮短患者救治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預后,降低病死率,減少盲目急救等現象發生,促進療效。

3.病情變化觀察和安全轉運操作

3.1 病情觀察

在院前急救護理期間,要密切留意患者體征水平情況,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和搶救,避免造成死亡現象。孫建成[18]學者表明,在對患者進行急救中,除了密切觀察病情狀態,監測體征水平還要盡快幫助患者脫離危險的區域,將其放在平坦的區域進行急救治療,必要情況下進行氣管插管。楊小麗[19]等學者表明,院前急救人魚可以通過評估氣道呼吸等情況,建立人工氣道,維持有效循環,確保呼吸順暢,并且在轉運的途中,注重生命體征水平的監測,觀察脈搏、血壓、心跳等指標。在基于初級創傷救治的原則上,重視轉運護理、時間、措施等方面,最大限度減少患者在救治期間出現意外情況,確保操作全程的高效率和安全性,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提高急救效果。

3.2 安全轉運

在轉運全程要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盡量在患者黃金救治時間階段完成院前急救等操作,提高搶救成功概率以及醫護人員的急救水平。沈藍[20]學者表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在轉運期間一旦出現管理不當情況,就會引發死亡或病情惡化情況,造成醫患矛盾,所以要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風險控制措施,減少轉運危險因素,確保安全轉運,提高患者生命安全性以及預后效果。雍海榮[21]等學者表明,顱腦損傷患者在轉運期間采取風險循證和前饋控制聯合方案,對患者轉運的風險實施預判和識別,面對意外情況可以快速解決,完善各種轉運的防范缺陷,最大限度提升患者轉運安全性,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概率。

3.3 綠色通道開放

急診綠色通道,是為醫院急危重癥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系統,可減少就診時間,是醫院急救和搶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可確?;颊呱踩?。部分學者研究表明,綠色通道的開放,可確保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黃金救治時間段內,得到有效治療,減少危險性,提升搶救成功率。

3.4 初級創傷救治原則

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救治中,還可采取其他方式展開急救護理模式,從而確?;颊呱踩?。阿孜古麗·托力干等[22]學者,將140例顱腦損傷患者分為對照組(常規急救)和實驗組(初級創傷救治護理),各70例;結果表明,實驗組并發癥、搶救成功率等指標均優于對照組。這就說明,初級創傷救治原則的護理,可發揮合理護理措施,增加治療效率,防止傳統護理的缺點,保障后續治療質量。楊小麗等[23]學者,將140例急性顱腦損傷患者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基于初始創傷救治原則的院前護理),各70例;結果表明,觀察組搶救時間、接診時間等,均短于對照組,急救效果高于對照組。這就說明,基于初始創傷救治原則的院前護理可提高急救效率,降低并發癥,改變急救效果,安全性高。

3.5 急救一體化模式

院前院內急救一體化模式為新型急診救治模式,已經取得一定臨床效果。馬玥[24]學者將59例顱腦損傷患者分為對照組(29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30例,一體化急救護理);結果表明,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急救時間短于對照組。這就說明,一體化急救護理為無縫連接的模式,有效整合救援模塊,實現共享,確?;颊叩玫接行Ь戎?,規避不良事件;還可縮短搶救事件,提高護理滿意率。

4.小結

綜上所述,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因比較復雜,企鵝病因機制尚未明確,及時進行院前急救護理,可有效改善預后效果,提升生命安全性,預防并發癥和意外事件,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猜你喜歡
學者顱腦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穩定,何時能停藥
學者介紹
學者簡介
學者介紹
不戒煙糖友病情更難控制
低GI飲食模式或能顯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學者介紹
老年重型顱腦損傷合并腦疝聯合內外減壓術治療的效果觀察
腦室內顱內壓監測在老年顱腦損傷中的應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