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康復結合針藥在冠心病康復中的應用意義及對心功能指標的影響

2022-11-30 17:43張喜偉
醫藥與保健 2022年12期
關鍵詞:證候心功能冠心病

張喜偉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心臟康復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冠心病是心血管病變的主要類型,該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嚴重威脅現代人生命安全?,F階段臨床多用有氧運動方式幫助冠心病患者改善運動功能和自主神經功能,但見效慢,周期長,單獨使用效果不佳[1]。針藥療法[2]是具有中醫特色的康復方案,在冠心病等多種疾病的康復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方面作用明顯。針療法又叫做推針療法或者緹針療法,是一種用銀針來推壓經穴以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療法。針療法具有適應性廣,療效明顯,操作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是多數人群治病的較好選擇[3]。兩種方式聯合使用,可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同時,調節運動功能和自主神經功能。為深入探討聯合方案的應用價值,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促進患者快速康復,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在將康復運動和針藥療法運用至冠心病患者康復治療中,具體細節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臟康復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經抽簽法分至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22例男性,18例女性;患者年齡40~80歲,平均(62.21±4.54)歲;發病時長2~10年,平均(6.21±1.15)年。觀察組男女各為20例,患者年齡42~79歲,平均(62.12±4.68)歲;發病時長3~8年,平均(5.98±1.12)年。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組間資料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癥狀表現與《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識2013》[4]中相關診斷標準一致;年齡在40歲及以上;病情滿足所用康復療法適應癥;患者簽署知情協議書后參與。

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者;存在兩種或以上心血管病變者;現行其他康復療法者;認知功能不全,無法配合治療者。

1.2 方法

兩組入院后均行常規治療,合理飲食、適量活動、控制體重,糾正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遵照醫囑使用溶栓藥、抗血小板藥和硝酸酯類藥物。觀察組聯合運動療法和針藥療法,具體措施為:

運動康復:由護理人員告知患者運動康復訓練的意義和重要性;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練習八段錦進行熱身運動,10 min/次;根據患者病情選擇步行、騎自行車、跳繩和慢跑等運動,時長為40 min;放松四肢,幫助患者逐漸恢復呼吸頻率和心率,時長為10 min,1次/d,隔日進行,共進行8周;存在心率異常波動和血壓驟升等情況時,需停止運動。

針藥療法:(1)針刺:患者均用益氣復脈針法,取穴:①心俞、腎俞和膈俞;②人中、內關、郄門、膻中、足三里和三陰交;針刺第①組穴位時,患者取坐位,用1.0~1.5寸的針沿脊柱方向斜刺,經捻轉補法刺入前兩處穴位,后一處穴位經捻轉提插平補平瀉法刺入,直至針感傳導至穴位深處,各處穴位留氣后,守氣1 min,拔針;針刺第②組穴位時,患者取仰臥位,針刺人中穴時斜向鼻中隔,深度為0.5寸,捻轉180°,小幅度實施提插平補平瀉法,針刺膻中穴時,斜下30°,經捻轉瀉法刺入0.5寸,郄門、足三里和內關三處穴位經小幅度捻轉提插補瀉法直刺0.5~1.0寸,三陰交經捻轉提插平補平瀉法直刺0.8~1.0寸;足三里和三陰交兩穴得氣后使用G6805-2A型低頻電子脈沖治療儀予以疏密波脈沖刺激,使用前將海綿電極片置于醫用酒精中浸潤,貼于足三里,連接電源,調整為疏密模式,20 min/次,各處穴位留針20 min,1次/d,隔天進行,共8周。(2)藥物方案:所用藥物為心舒湯,方劑:30 g黃芪,川芎、丹參和瓜蔞均為15 g,10 g降香。辨證加減:心血瘀阻型加紅花15 g、當歸、桃仁各12 g;陰寒凝滯者加桂枝15 g、干姜與細辛各10 g;心腎陰虛型加麥冬12 g、酸棗仁和天冬各10 g。上述藥物,1劑/d,分早晚兩次頓服,共用藥8周。

對照組僅接受運動康復療法,具體措施與觀察組 一致。

1.3 觀察指標

1.3.1 兩組臨床康復效果比較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結合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判定臨床康復效果,患者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表現均得到明顯改善,中醫證候積分下降幅度超出70%為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均有改善,中醫證候積分不低于30%,但不超出70%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未出現明顯改善,中醫證候積分降幅不到30%為無效。治療有效率=1-無效例數/例數×100%。

1.3.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采用醫院自制量表評價患者中醫證候積分。主證包括胸悶、胸痛、心悸、心慌,無癥狀為0分,輕度癥狀為2分,中度癥狀為4分,重度癥狀為6分,共為24分;次證包括氣短和乏力,無癥狀記為0分,輕度癥狀、中度癥狀和重度癥狀分別記為1分、2分和3分,共為6分;中醫證候積分分值在0~30,得分下降提示病情好轉。

1.3.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于患者治療前和治療8周后,經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生產廠家:深圳邁瑞(中國民營代)武漢盛世達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型號:DC-25型)測定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左室射血分數和左室后壁厚度。

1.3.4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心肺功能比較

使用運動心肺功能測試儀測定兩組患者峰值攝氧量、最大代謝當量和無氧閾。

1.3.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比較

于患者干預前后兩個階段晨起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3~5 mL,置于離心機中以3500 r/min的速度離心處理10 min,取上層清液為待測標本,經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

1.3.6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依據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6]判定患者生活質量,內容分為物質生活(16~80分)、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均為20~100分),分數增加證實生活質量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軟件SPSS 22.0統一錄入后處理,計量資料(中醫證候積分、心功能、運動心肺功能、血清指標和生活質量)經由±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臨床康復效果)經%表示,χ2檢驗,P<0.05證實數據有差異。

2 結 果

2.1 兩組臨床康復效果比較

觀察組臨床康復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康復效果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后主證、次證和總分均下降,觀察組分數更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單位: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單位:分

組別 例數 主證評分 次證評分 總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18.96±1.1212.08±0.544.16±0.722.56±0.4423.12±1.8415.62±0.98觀察組 4018.78±1.448.12±0.324.12±0.781.32±0.1822.90±2.2210.44±0.50 t 0.62439.9000.23816.4970.48329.778 P 0.534 <0.0010.812 <0.0010.631 <0.001

2.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

患者治療前心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和左室后壁厚度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組別 例數 左室舒適末期內徑/mm 左室射血分數/% 左室后壁厚度/mm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62.21±6.4456.12±4.7840.76±4.2744.12±5.1813.18±1.2111.27±1.45觀察組 4062.27±6.4850.21±5.1540.84±4.3248.76±4.9813.24±1.169.42±1.28 t 0.0425.3200.0834.0840.2286.049 P 0.967 <0.0010.934 <0.0010.821 <0.001

2.4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功能比較

患者治療前,運動功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患者峰值攝氧量、最大代謝當量和無氧閾上升,觀察各項指標水平更高,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功能比較(±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功能比較(±s)

組別 例數 峰值攝氧量/(mL/min·kg) 最大代謝當量/METs 無氧閾/(mL/min·k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18.12±3.2720.56±2.444.96±0.785.72±0.6415.32±2.6817.27±2.16觀察組 4018.44±3.1822.32±2.124.92±0.846.78±0.5615.44±2.9619.56±1.92 t 0.4443.4440.2217.8830.1905.012 P 0.6580.0010.886 <0.0010.850 <0.001

2.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比較

患者治療前血清指標一致,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治療后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比較(±s)單位:mmol·L-1

表5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指標比較(±s)單位:mmol·L-1

組別 例數 膽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5.81±0.725.16±0.543.62±0.563.18±0.320.89±0.211.72±0.453.92±0.543.15±0.48觀察組 405.85±0.753.32±0.423.65±0.521.72±0.240.87±0.243.12±0.563.96±0.562.12±0.42 t 0.24317.0110.24823.0850.39712.3250.32510.214 P 0.808 <0.0010.805 <0.0010.693 <0.0010.746 <0.001

2.6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生活質量分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x±)s單位:分

3 討 論

現階段,人口老齡化進程迅速發展使得冠心病患者數量增多,嚴重影響患者身體狀況和正常生活。冠心病與冠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由冠脈狹窄或閉塞、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可使患者出現胸悶、心悸、心律失常和呼吸困難等表現,即便予以相應的治療措施,也難以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心功能。為此必須重視冠心病患者康復治療工作[7-8]。

運動康復可對骨骼肌肌力和耐力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也可對冠脈側支循環起到改善作用,使得患者肺通氣量和心肌收縮力增強,可提高患者心功能儲備和運動功能。八段錦動靜結合、剛柔并濟,可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修養心性。對冠心病患者來講,可使心臟收縮功能增強,使得血管阻力下降,改善心功能作用明顯[9]。

中醫學中無“冠心病”這一病名,此病歸為“胸痹”范疇,多由氣滯、血瘀、寒凝、痰阻所致,氣血虧虛、心血瘀阻,“不通則痛”,引發此病[10]。益氣復脈針法,由蔣戈利教授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11],經多年發展,已形成成熟的理論,該方針法遵循益氣溫陽、活血通絡的原則,取手厥陰心包經、心包經郄門、心的背俞穴、心包之募穴,包括內關、郄穴、心俞穴和膻中穴,可活血行氣、養心安神;人中位于督脈,該經脈主機體陽氣,其脈貫心,取此處穴位可振幅心神;膈血為血流匯合之處,可活血化瘀、溫補腎陽;腎為先天之本,藏精,腎俞與心俞相配,可激發下元,促使心腎相交,心臟得其精髓;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足陽明經上通于心,取足三里和三陰交三處穴位,可有調補脾胃、補氣培元之效,補益心脾;益氣復脈針法可對竇房結功能予以改善,可促進心肌收縮力的提升,對心肌缺血缺氧癥狀改善作用明顯。心舒湯中,黃芪可有益氣固表之效,川芎與丹參合用,可奏活血行氣、祛瘀止痛之效;降香和行氣止血、祛瘀定痛;瓜蔞可鎮痛止咳。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活血、益氣補血之效[12]。中藥治療冠心病,可改善理化性質,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也可抑制冠狀動脈炎癥反應,抗氧自由基作用明顯,也可保護內皮功能。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康復有效率更高,中醫證候積分更低,該結果提示運康復結合針藥對患者胸悶、胸痛、氣短等癥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學者劉一的研究[13]顯示,研究組臨床康復有效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的80.95%,各項中醫證候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在常規康復的基礎上施加針藥療法,對冠心病患者各項臨床癥狀有改善作用,對疾病發展有控制作用,可保障疾病治療效果,與文中觀點一致。觀察組心功能和血清指標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證實在運動康復的基礎上聯合應用針藥方案,可獲得比單純康復運動更為理想的心功能改善作用。也可改善血脂指標,利于維持良好的生理狀態。

測定運動心肺功能既可評估患者運動能力,也可為運動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峰值攝氧量可準確反映心臟儲備功能,可作為金標準對心肺功能運動耐量予以評價,常用于預測心血管疾病患者預后;代謝當量同樣用于評估心肺功能,是反映心肌缺血程度的重要指標,數值越小,提示缺血程度越高;無氧閾值是有氧代謝為主與無氧代謝為主的臨界點,可為運動方案的制定和效果的判定提供依據。上述對比顯示:觀察組峰值攝氧量、最大代謝當量和無氧閾值更高,證實在運動康德的基礎上予以患者針藥療法,可制定滿足患者身體狀況和運動耐力的訓練方案,患者心臟收縮能力、儲備功能和肺部通換氣功能明顯改善,利于提高患者運動心肺功能。觀察組生活質量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表明聯合方案可對患者受損心功能起到改善作用,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回歸社會交往,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運動康復和針藥療法,臨床康復有效率明顯提高,可降低中醫證候積分,可使冠心病患者保持良好生理狀態,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運動心肺功能作用明顯,也可提高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證候心功能冠心病
冠心病心絞痛應用中醫辨證治療的效果觀察
sST2水平與冠心病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紅細胞增多癥中醫證候研究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與心功能的相關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進展
血漿corin、NEP、BNP與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縮功能的相關性
基底節區出血與中醫證候相關性研究
四逆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聯合西藥治療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醫證候與辨證論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