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益相關者協同參與下的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治理機制研究

2022-12-07 07:42趙健牟宗磊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2年21期
關鍵詞:專業學位相關者產教

趙健,牟宗磊

(1.山東科技大學 科技處,山東青島 266590;2.山東科技大學 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山東青島 266590)

實行專業學位教育制度以來,我國探索建立了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注重產教融合的中國特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其中,由校企部門及科研機構等組織協同建設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為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中的實踐培養環節提供了重要平臺,有力推進了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進展[1-2]。面對新時代的教育發展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關于推動新時代山東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了深化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實施“國家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計劃,實施開放融合協同育人工程,建設省級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要重點依托產教融合型的企業和城市,大力推進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進程。

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以下簡稱聯合培養基地)是加強產業界與教育界深度融合,以共同利益、相互信任、互惠互利為基礎,圍繞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妥善協調與處理好各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是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高質量運轉的核心問題。因此,健全聯合培養基地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加強實踐考核評價,保證實踐質量,開展利益相關者協同參與的聯合培養基地治理機制研究,對保障培養基地的健康發展和提高人才培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3]。

1 聯合培養基地中的利益相關者與分類

“利益相關者”概念起源于經濟學領域。經過長期的研究總結,1984年,弗里曼在其經典著作《戰略管理:利益相關者方法》中,將利益相關者界定義為“可以影響一個組織目標的實現,或者受到某個組織實現其目標過程影響的所有個體和群體”。弗里曼的觀點是利益相關者研究領域的經典范式,逐漸應用于高等教育研究,特別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研究中[4]。

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致力于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包括創新意識和創新習慣),廣泛吸收與整合社會資源,參與研究生教育培養,以產教融合和行業協同為導向,以高校(研究生學位授予單位)為主體,依托研發實力雄厚的企業和科研單位等,共同聯合建立有特定職業背景的高級專門人才培養平臺。聯合培養基地的利益相關者,是指對聯合培養基地進行了經濟或非經濟投入,力圖獲取相應回報,并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發展或者被聯合培養基地教育影響的群體或個人。目前考慮將政府、學校決策者、教師、學生、行業組織、教育主管部門(教指委)、用人單位、產學研合作者、學生家長和校友等作為聯合培養基地的利益相關者。這些利益相關者可進一步分為三類:確定型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政府、學校決策者、教師、學生、教育主管部門(教指委)、產學研合作者;預期型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用人單位、行業組織;潛在型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學生家長、校友。初步描繪聯合培養基地利益相關者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聯合培養基地利益相關者模型圖

聯合培養基地作為一個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機構,涉及各相關主體的多方面利益,不同主體存在多維價值觀念。另外,各利益相關者有著多樣化的利益需求,對人才培養質量和規格、學位含金量和社會認可度、薪酬待遇和福利重視程度也不同。因此,聯合培養基地的生存和發展一方面依賴于利益相關者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又必須滿足各類利益相關者的多維化利益需求。聯合培養基地需要采取聯動互助、合作共贏的發展模式,優化配置多樣性資源,尋求多元利益相關者利益需求間的動態平衡,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滿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需求。

2 利益相關者協同參與的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研究生這些利益相關者主體深度結合,在一定的機制框架內,合理安排各主體關系,有效利用協同創新的外部環境,形成了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的教育機制[5]。聯合培養基地事業是在各利益相關主體相互作用的動態平衡體系下,各利益相關者共同組織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并按照既定目標完成協同合作與人才培養。聯合培養基地作為一個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存在高校對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需求和利益相關者對高校利益需求的互利問題。

2.1 聯合培養基地相關政策體系和制度不完善

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政策體系和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對于激發利益相關者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具體措施和相關制度安排滯后[6]。缺少保障聯合培養基地各項工作的具體配套條款,需要構建協調處理產教融合各方的利益分配、權益保護、資源共享、知識產權、爭端解決等方面的法律規定。對于聯合培養的具體實踐工作,缺少高校、企業政府和國內外科研機構建設聯合培養基地的相關配套政策。負責研究生聯合培養管理協調工作的國家和地方政府專門組織或機構、社會中介服務體系尚未建立。招生計劃對聯合培養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某些方面影響了合作培養單位的積極性。

2.2 利益相關者參與協同育人的積極性不高

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標的職業性、培養內容的應用性和培養過程的實踐性,需要地方政府、企業(行業)、專業組織等利益相關者協同參與育人活動[7]。目前,聯合培養基地未能構建產教融合互惠互利機制,高校將自身的利益作為中心,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企業和行業)的正當利益滿足和合理訴求重視不夠,致使企業參與程度不高[8]。聯合培養基地只是簽訂了合作協議,由于產教融合組織存在合作動機及方式、利益訴求、人力資源成本、補償性經濟責任等方面的問題,要求企業投入巨大資源與政府和高校共同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有關學生的培養方案、課程建設、雙導師責任與義務、培養質量評價與反饋未通過溝通協調解決,調動不了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性,造成在研究生培養活動中培養基地相關利益者的缺失,尤其是雇主(企事業單位)的缺失。

2.3 實踐基地虛設導致專業實踐效果不理想

隨著專業學位類別不斷豐富,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但是,由于缺乏專門的資金支持和具體的政策措施,培養單位對實踐基地建設重視不夠、動力不強。同時,在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基礎投入、合作運行方式、研究生進出和管理等多個方面,高校和行業單位存在利益訴求不均衡的問題,實踐基地建設水平良莠不齊,難以滿足專業學位研究生規??焖侔l展的需要,特別是校外基地的實踐落實存在很大困難。培養單位與諸多企業(行業)簽訂了聯合培養協議,實踐基地數量雖然增長,但實質上校外實踐基地因合作雙方利益訴求的矛盾,政府支持實踐基地建設的激勵措施不到位,企業由于核心技術保密等因素,實踐活動落實程度不同,校外專業實踐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造成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培養成效(培養效果)和培養質量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脫節。

2.4 基地“雙師型”導師短缺,雙導師制度虛化

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既要有高深的專業理論知識,又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實踐經驗,才能在聯合培養基地中指導研究生開展工作。然而目前來自高校的導師往往為學術型導師,自身實踐技能和經驗難以達到“雙師型”導師的標準。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技術人員達不到學校的招聘要求,導致學校缺少相應的“雙師型”導師。聯合培養基地要求校內外導師共同承擔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工作,但是目前通常由校內導師獨自承擔該項工作。來自工作一線的技術骨干和專家作為第二負責人,缺少對學生指導的必要時間精力和內驅力。

3 利益相關者協同參與的聯合培養基地治理機制研究與構建

3.1 加強政府主導,推動各方主動參與

聯合培養基地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在于“政府搭臺、校企唱戲”。政府應高度重視高校、企業(行業)、導師、研究生等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政府及有關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門是聯合培養工作的具體組織者、領導者,也是制定實施聯合培養基地政策措施、建立優化聯合培養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和監督指導各利益相關者開展培養工作的直接推動者和實踐者,要通過設計法規制度和機制來平衡各相關者的利益需求與權利,激發各利益相關者的聯合培養活力,對培養基地給予多方面的扶持,為聯合培養基地提供資源。

一方面,制定和完善聯合培養基地運行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在建設過程中各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義務,對在聯合培養基地參加實踐活動的研究生的勞動保護、意外傷害保險等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制定調動企業和高校各利益相關者積極性的政策和制度,對參加的高校給予增量招生指標和專項資金支持,加大產教融合創新創業教育力度,試點推廣推薦免試(初試)具備較高創新創業潛質的應屆本科畢業生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對參加的企業給予匹配資金和稅收優惠,構建一種和諧共生的培養環境,促進聯合培養基地的建設。此外,引入“外部力量”評價聯合培養基地運行效果。通過“雇主”對聯合培養基地中研究生的個體質量“專業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職業道德素養、行業中的發展潛力和整體表現”進行考核評價;針對不同類型的培養基地,通過“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從“管理體系、制度建設、學生培養質量、企業導師指導”等方面實施基地考核機制,健全退出機制,實行動態管理,實現優勝劣汰。

3.2 強化協同聯動,完善共建共享發展機制

聯合培養基地是研究生聯合培養、各方互利共贏的多邊合作利益共同體,需要明確各方職責,建立并完善協同聯動的管理和運行機制與互惠互利機制,保障利益相關者的積極性[9]。

第一,樹立利益相關各方協同發展的共建理念。一方面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以“知識協同”為出發點和結合點,構建高校與企業全面戰略合作的機制,增強行業產業聯合培養的協同性,提高企業主體地位,建立協議機制,簽訂共建聯合培養基地的合作協議,明確雙方責權利,保證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性,大力支持規模以上企業、研究所參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辦學,形成基地合力。同時鼓勵行業或大企業發揮領頭羊作用,建立健全開放式聯合培養基地,積極引導中小企業響應聯合培養機制。另一方面將研究生的實踐培養工作和企業戰略發展需求深度融合起來,擴大校企合作科研的溢出效應,以高校優勢特色學科專業為著力點,組建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科研團隊,構建產教融合“面對面”的戰略合作模式,打造聯合培養長期合作的運行模式。突出職業崗位需求和工程技術實踐特色,著重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建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職業資格認證的銜接機制,支持培養單位強強聯合,聯手相關行業和產業領域的專家,積極探索實施“專業學位+能力拓展”協同育人模式,協同將聯合培養基地培育成集“知識傳承與創新”“轉化與應用”于一體的高度互融互補型職業化人才培養體系,力爭讓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學制規定的培養周期內獲得學歷學位,取得從業資質、豐富實踐經驗,明晰職業發展道路,提升技術創新實踐中的工程素質(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構建完備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制度體系以及管理服務模式,研究生聯合培養取得實效,高校成為向企業輸送人力資源的有效渠道,實現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構建共享發展的聯合培養制度保障體系。聯合基地平臺資源共享的關鍵是打破校企運轉過程中科研設施獨立購置、人才資源和課題資源獨立使用、知識溢出效益較低的局面。通過構建共享發展的制度保障體系,建立多元組織知識協同生態圈,明確研究生聯合培養發展的方向與路徑,建立雙方融合、聯動發展的基地運行機制,推動研究生聯合培養制度創新,保證各方利益得以實現,實現互利共贏。一是建立校企或產學研高層決策制度和中層、基層交流機制。通過高校和企業決策者聯席會議制度,確立聯合培養信息披露制度和動態調整制度,定期組織座談會、交流會、學術報告等多樣的學術活動,開發并推行線上組織信息交流平臺,保證及時解決聯合培養基地專業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開展校企雙向交流培訓、聯合科技攻關、產學研聯盟建設,共同設計和實施聯合培養研究生技術實訓、實習實踐、產品研發及推廣應用等工作,加強企業職工繼續教育培訓,鼓勵在職員工到合作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推進校企優質資源共享進程,引領行業技術變革及創新。設立協調組織機構,地方政府與培養單位內部成立專門的聯合培養管理協調機構或部門,總體協調校所、校企、中外、產學研等聯合培養工作[10]。二是完善依托基地平臺的研究生聯合培養方案。在充分考慮人才培養目標、研究生培養質量標準與企業客觀需求等基礎上,完善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制度設計,開發出專業基礎、研究方法、前沿國際、學科交叉、實踐應用等課程體系,共同開設實踐課程,共同編寫精品教材,實現校企、中外、產學研雙導師或導師組對研究生研發知識要求的對接與兼容,推進培養單位與行業產業共同制定出符合研究生成才需要、符合政產學研等主體要求的培養方案,切實保障基地研究生的聯合培養質量[11]。三是建立聯合培養基地資源共享共用制度。校企共建聯合培養實踐基地,雙方應注重在儀器、設備、電子軟件、生產案例等資源方面實現共享共用,建立相應的收費補償機制,使校企或產學研聯合培養人才和儀器設備等資源共享實現良性互動循環;加強校企共建實驗室、共建工程技術中心等研發應用實體的建設力度,使企業設備設施為基地的研究生實習實踐活動服務,在聯合培養基地逐漸打造一批具有行業企業特色的實踐實訓平臺;以完善的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管理制度為保障,全面推進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臺向低年級研究生乃至擬錄取研究生開放,構建由“認知應用與實踐”“體驗應用與實踐”和“專業應用與實踐”三個維度構成的研究生研發應用與社會實踐體系;深化研究生職業化實訓、實習,為研究生提供來自企事業單位的技能培訓、資格考試、資質認證等服務;加強校企或產學研各方在實踐訓練方面的信息溝通,實現高校課程教學與企業實踐需求的無縫銜接。

第三,完善項目合作為紐帶的研究生工程實踐。高水平的工程技術研究或高質量的社會實踐訓練是應用型、復合型研究生培養的重中之重,也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來源。讓導師和研究生充分參與校企合作開展的產品研發與應用項目研究,既可以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又可以為企業提供研發和生產產品所獲得的利潤,將企業生產運行與工程人才培養有機結合。因此,高校和企業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聯合申請并完成國家科技攻關類重要課題,行業、產業發展亟須解決的關鍵技術課題,企業發展亟須解決的技術課題等項目。政府和行業組織也應根據國家和地區發展需求,設立國家級、省部級和行業級等多種類型的工程實踐項目,要求課題獲得方必須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參與課題研究,鼓勵校企以聯合培養基地的名義共同申請項目,積極調動高校與企業的積極性,促進聯合培養基地的發展。此外,聯合培養基地中多層次、大批量的研究項目常年滾動開展,使得派往基地的研究生能夠隨時加入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組,從而為研究生快速介入并參與其中提供保障,也有利于實現研究生的個性化培養,能夠較好解決以往研究生在參與工程研發與社會實踐中收獲不大的難題,實現了利益相關者間的良好循環。

3.3 構建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模式,完善聯合培養基地長效治理機制

根據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思想體系和保障體系建立的具體要求,對于評估聯合培養基地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培養質量和發展質量具有同等重要性。 因此,“畢業生群體”的質量評估,是綜合評價基地內研究生“培養質量”和“發展質量”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構建基于“畢業生群體”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充分發揮該評價模式在研究生培養中的引領價值與導向作用,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提供治理標尺,有效治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存在的問題,降低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培養成效和培養質量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脫節程度[12]。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體系詳細內容如下所述。

第一,評價研究生專業理論知識與基本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應用能力。該維度注重評價畢業生群體的“培養質量”。大學對其畢業生的最基本要求是“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體現在畢業生在申請碩博學位時提交的科研成果。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要以應用為導向,可以包括產品開發、規劃設計、項目管理、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等。根據畢業生群體在學術實踐中的具體表現,基地利益相關者可著重考查基地內研究生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情況、學術研究中的批判性思維、科研工作過程中熟練規范運用必要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程度,從而全面掌握其專業理論、知識運用、技能分析、應用實踐能力。

第二,評價研究生專業理論知識與高級技能方法的遷移和學習能力。專業學位研究生在應對職業需求或科研創新時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包括遷移能力和學習能力[13]。在新的工作環境或新的科研氛圍下,畢業生群體應快速適應環境并進行知識的吸收與轉化。重點關注畢業生群體對新職業或新科研背景下的理論知識應用情況,知識儲備與新場景應用的銜接能力,利用多學科綜合知識解決新的技術難題,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能夠自我指導、自主學習、自發研究,進而評價其知識的遷移能力與技能學習能力狀況。

第三,評價研究生處理常規問題的能力與主動引領行業發展的創新能力。在專業領域內畢業生應具備處理常規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質量水平,會通過一定批次或屆別畢業生在行業中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整體創新能力體現出來。根據在常規問題解決與行業前沿探索過程中,基地利益相關者可著重考查畢業生群體表現出的自信心、反應與思考能力,以及推進行業發展的主動研發能力,推廣新技術、新思想、新方法的能力,進而綜合評估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新發展的狀況。

第四,評價研究生處理復雜問題的決策能力與社會和團隊道德責任感。面對專業領域的復雜問題時,研究生群體能夠準確、果斷作出合理判斷是評價其發展能力表現的首要標準。最高層次的評價標準是研究生個人、研發團隊、社會群體的道德責任感與使命感。由此可見,決策能力與社會和團隊道德責任感是畢業生群體發展質量的最重要評價要素。在評估畢業生群體的發展質量時,基地利益相關者應重點關注其在面對復雜問題時的決策能力、團隊領導力與執行力,以及職業道德素養。

通過構建基于“畢業生群體”視角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模式,完整和科學考查研究生的職業勝任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進而評估聯合培養基地的教育質量,發現基地存在的問題?;谫|量評估模式所發現的問題,確定相關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管理方案,引導各方積極承擔責任和義務,完善聯合培養基地培養機制,保障研究生實踐培養成效。以研究生教育質量評估為參考,以各利益相關者協同參與、合作治理培養事務為原則,積極協調和化解矛盾,平衡利益關系,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推動各利益主體在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中行動協調一致、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建立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長效治理機制,有效推動和規范工程碩士教育產教融合,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使我國工程碩士教育真正實現產教融合,面向社會和市場辦學。

3.4 建立導師雙向融合培養模式,健全行業產業導師選聘制度

第一,建立導師雙向融合的研究生培養模式。聯合培養基地內具備學術造詣和理論水平的高校校內導師和具備較高工程實踐能力的企業校外指導教師是應用型、復合型研究生產教融合培養的核心要素。在深入溝通的基礎上,聯合培養基地確定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指導方式與導師人選,建立導師雙向融合的培養模式。采取舉措實現雙方導師互融,在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及崗位聘任和碩博導師遴選辦法中增加關于工程應用與社會實踐等內容的考核比重等辦法。高校應要求和激勵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定期赴聯合培養基地脫產實踐或掛職鍛煉,鼓勵青年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合作,校企導師協同完成工程實踐與項目研究[14]。在學校職稱評聘中,將行業產業項目(課題)、工程實踐成果、職業資格證書等作為重要指標。專業學位研究生導師帶隊調研行業產業發展情況,調動導師積極參與聯合培養基地項目合作的積極性,加強其技術研發與工程應用實踐能力。

第二,通過健全行業產業導師選聘制度,加強聯合培養基地產教融合,鼓勵設立“行業產業導師”,聘請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高級技術人員,完善產教融合專業學位研究生雙導師制,切實提高企業的積極性。多渠道向企業導師宣講研究生培養規律與要求,采取校內導師與企業導師研究生培養環節和問題定期溝通機制,促進企業導師培養研究生意識和水平的提高。聯合培養基地要求研究生、校內外導師簽訂明確相關權責和實踐內容的實踐協議書和任務書,保護各自權益不受損害。建立監督與評價機制,增強雙導師協同育人意識,建立和完善學校自評、學生反饋、導師互評、社會參評制度,保證導師合作質量與育人質量。

猜你喜歡
專業學位相關者產教
“六有五化”中醫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以成都中醫藥大學為例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醫患溝通的認知及培養需求研究
校園籃球利益相關者的分類研究*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鄉村旅游開發中利益相關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為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商業模式設計:從共生體出發
在職碩士全國聯考將取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