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工科背景下高職教育產教融合的研究

2022-12-07 07:42彭亞楠武玉坤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2年21期
關鍵詞:工科產教校企

彭亞楠,武玉坤

(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紹興 312366)

根據《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近期統計的專業數據分析顯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和人工智能機器人、新材料成為2021年以來我國人才培養缺口最大的幾個新興專業[1]。教育部推進新工科專業建設來應對新一輪國家科技革命和新興產業結構變革的挑戰,將推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工科技術專業建設用于創新改造我國傳統工科技術專業,培養更多的符合未來國家新興產業和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需要的高層次、素質型和復合型新工科專業人才[2]。在當前階段,產教融合是新工科建設的基本內涵,強化深入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教育質量,以此培養更多的人才,來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3]。各類高職??圃盒V泛參與開展各類產研學教交流融合教育實踐[4-6],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加強產研學教交流融合、校企交流合作,不僅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不斷適應新興產業發展轉型結構升級的迫切需要。

1 產教融合背景下工程教育存在的問題

《中國工程教育質量報告》報告指出,我國普通工科院校畢業生在基礎專業知識、邏輯思維、研究實踐能力等方面雖然表現良好,但在前沿技術知識、創新能力、外語文化交流運用能力、工程技術問題實際解決分析能力、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意識等方面明顯欠缺,由此充分反映了當前我國普通傳統高校工程教育的明顯優勢,也充分折射出我國工程教育對現代工業技術發展的各種教學需求和適應性仍然存在不足[7],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傳統課程體系與行業前沿脫節。

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傳統的“以教為主”仍占據教學主流,實踐教學課程也以校內專業教師講授內容為主,行業教師參與能力不足,沒有將企業自身優勢教學資源充分融入課堂教學中,導致課程體系與行業脫節[8]。

(2)教師的實踐和教學能力不足。

目前,大多數專業教師在畢業后直接選擇去職業學校從事專業教育教學工作,并沒有在社會中參與實踐,行業從業的實踐經驗相對缺乏,實踐中的指導操作能力相對薄弱,且長期以來忙于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導致很多教師的操作能力相對較低,從而可能導致學生覺得整個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很難提起學習興趣[9]。

(3)缺少校企合作辦學制度。

目前企業在參與制定培養目標、設置課程體系、培養實踐教學能力、學習產出評價等環節,沒有實現與人才培養全過程中的深度融合并形成制度化。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缺乏足夠的約束力,產教融合還無法完全適應發展的需要,這些因素勢必影響校企合作的深度與積極性。

2 新工科背景下產教融合路徑探索

2.1 校企共建教學體系

(1)課程結構層次化。

首先,通過實地走訪相關企業,收集我國互聯網科技公司、創新型和創業型科技企業發展急需的崗位專業人才需求相關信息,了解相關企業對各類應聘崗位人員的專業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并推出新工科專業領域的人才需求說明書。其次,根據學生的基本專業條件,結合實際需求說明書,重新制定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總體方案,同時通過合作企業積極參與創新指導專業課程組的設置,根據學生職業綜合能力培養需求重新構建專業課程體系,修訂符合相關產業發展需求的課程標準,實現專業課程內容結構上的層次化。

(2)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 。

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實行彈性化人才培養方案。對于一年級專業學生,重點培養學生的基礎通識專業理論知識和初級基礎專業技能,以專業社團的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對相關專業的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協調合作創新能力,讓學生逐步認清個人的專業具體情況,逐步清晰專業的個人生涯職業規劃。對于二至三年級專業學生,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高級專業技能,學生通過實踐專業項目和頂崗專業實習的鍛煉,能獨立自主思考并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以教學成果論為導向的人才教育教學理念(OBE),對學生成績進行針對性綜合評價,掌握學生的專業學習發展情況,同時,回訪相關企業和高校學生,對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的一些優缺點問題進行綜合評估,為改進工作思路、方法實施提供重要依據。實施工作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實施路線

(3)更新教學內容。

新工科課程建設更加深入強調相關工科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性融合,根據明確的人才培養質量目標,細化人才培養質量標準,重新組織設計課程教學內容,以形成更好的新工科建設人才培養目標體系。課程教學內容由原來的工程理論實踐學習為主、實驗實踐學習為輔的教學形式,逐步轉變為以與相關行業前沿技術應用為教學主體,輔助以足夠的專業理論知識,加強工程實踐教學環節的專業教師培訓指導教學力度,加強應用工程技術思維、工程技術理論的培養,增設應用信息工程技術專業方向、人工智能技術方向、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方向的新專業并選修本科課程等。以應用職業素質能力的提高為主要教學目標,設計各門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以工程技術職業能力培養提升為主要教學方向,與相關企業共同完成課程教學內容的科目設置與結構改革。

(4)校企共建產業學院。

校企共建產業學院,企業作為辦學主體,全面參與學院的建設與管理,實現校企全方位融合。教學教育形式以工學交替、學徒制教育為主,將專業教學實踐過程與企業生產管理過程有機對接,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管理實踐內容對接,企業管理項目有機融入專業教學實踐過程,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管理項目實踐中“學做思悟”,不斷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系統理解。通過與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建設適合我國行業趨勢發展、適合我國工科專業發展的信息產業學院,切實感知企業對新型技術人才的需求,認識到校企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和發展共同體。

2.2 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新時代、新產業、新模式的日益發展,使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在結構、品質、服務水平上還存在很大差異。有效推進產教融合,促進高等教育鏈、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技術創新鏈的有機連接,是當前推動人才供給側結構性變革的緊迫要求?!半p師型”教師將推動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保障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的可持續發展?!半p師型”教師培養包括職前、職中、職后三個階段。

職前,多渠道主動引進人才,嚴格把住高校師資力量來源關,學校在招聘專業教師時,要高層次站位,從符合學院長遠發展的戰略角度綜合布局考慮。企業和相關科研機構中引進一批高端技術人才,引入相關行業新技術要求,更新企業教學內容。

職中,高職院校首先要針對自己校企學院的實際發展情況,統籌規劃在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方向,然后要科學計劃組織執行,提升在校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教學科研能力。通過組織邀請國內專家學者來校企學院做學術專題報告、講座及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同行業院校教師互相學習、觀摩等多種活動來促進在校教師專業技能的深化提升。校企雙方互聘優秀專業師資,成立“名師”工作室,建立“導師制”,不斷提升在校職業教師的教學技術和實踐能力。

職后,建立、完善“雙師型”教師激勵制度,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雙師型”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教師在企業開展工作實踐,及時了解產業發展新動向,掌握產業新資訊,創新運用理論知識,并保持學科教師知識的前瞻性;另一方面,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實現學校發展與教師自身發展的統一。

2.3 制定校企合作辦學法規

學校和企業建立雙元雙向的專業教學管理合作機制,可以讓企業更多地參與高職人才培養工作全過程。一方面,要落實企業在推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加大力度積極推動高校企業共同制訂實施高職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專業崗位改造實施方案、課程建設結構等內容,共同參與組建“雙師型”高職教師隊伍;另一方面,職業院校也應積極參與搭建企業產教研學的信息溝通交流平臺,建立校企雙方協調溝通合作機制,解決校企雙方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實際問題。此外,還應當研究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校企合作激勵考核制度,客觀、全面地反映校企合作管理成效,為推進校企合作管理模式的不斷優化提供合理依據。為此,我國應當進一步加強立法立規工作,建立完善校企合作保障機制,加快研究推進國家職業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的修訂完善,為促進產教深度融合營造良好的環境。

3 結語

本文基于新工科建設背景,從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模式、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企產業合作辦學以及法律保障體系構建等方面深入探索我國高職??圃盒.a教融合的辦學路徑。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和專業發展,探索符合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專業人才培養教學模式,改善了高校課程體系的一些薄弱環節,更好地處理了專業人才培養教育資源供給和用人產業需求之間的矛盾,對穩步提高我國地方高校技能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后續也將根據實際效果做進一步的教學研究,探索更加適合行業發展需求及本校實際發展情況的人才培養模式。

猜你喜歡
工科產教校企
中糧工科機械技術(無錫)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車輛工程實踐課改革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立足“農”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風生水起
新工科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項目推動式教學模式的探索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