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理念下地方高校設計藝術碩士培養模式研究
——以內蒙古科技大學為例

2022-12-07 07:42劉娜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22年21期
關鍵詞:碩士導師研究生

劉娜

(內蒙古科技大學,內蒙古包頭 014010)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隨著《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的實施,國家明確提出“推動教育創新”“強化人才培養”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地方高校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發展進行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并開展與地域文化相關的碩士課程建設,充分體現出藝術設計院校重視建設與地方社會、經濟、文化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模式。

1 創新理念融入研究生培養的意義

設計藝術教育蘊藏豐富的創新因子,其本質就是“求美”“求變”“求創新”。因此,設計藝術教育的本質就是創新教育,培養方式應具有獨創性。地方高校設計藝術碩士的創新培養主要結合地方傳統文化,以文化內涵、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為主,從而促進學生對地方文化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文化自信心與自豪感,增強學生藝術設計作品的內涵底蘊,創造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品質作品,進而面向社會進一步輻射,推動地方新產業的發展,并引導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引領科技進步,真正實現創新人才在地方經濟社會中的可持續發展。

2 地方高校設計藝術碩士傳統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部分地方院校由于辦學條件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限制,在研究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特色人才培養不明確、實踐類課程質量不高、學生創新能力不足、協同創新培養機制不健全、多導師團隊有待建設等問題。

2.1 碩士培養仍以傳統模式為主,特色人才培養不明確

傳統教育方法下的課程體系設置仍以單一學科為中心,忽視與地方文化及相關交叉學科的融合。表現在課堂理論難以與實踐教學有機關聯,沒有建立與跨學科課程的多元交織[1]。從知識傳授形式來看,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主動學習和創新研究的能力(見圖1)。從學生的研究成果來看,以單一學科角度的思維方式來研究專業領域問題,容易缺乏深刻見解,研究論文難以發表在高質量期刊上。

圖1 傳統教育方法與創新教育方法的對比分析

設計類創新人才應具備集成知識、跨界融合的設計創造力來滿足個性化市場需求,培養目標也應根據地區現實情況,立足于生源結構分析向著個性化、多元化的綜合型人才培養而努力[2]。但現實情況是,雖然在人才培養總目標上提出了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但由于設計專業擴招,專業建設時間較短、辦學積累不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以傳統模式為主,其中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課程體系的設置以及授課方式、考核方式、教學管理等培養環節都沒有突破傳統的培養模式(見表 1)。

表1 碩士培養的傳統模式與新模式差異分析

2.2 實踐類課程質量不高,課程之間缺乏聯動機制

地方院校在實踐教學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是培養目標與實踐教學的脫節,地方創新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是面向社會進一步輻射,促進地方新產業的發展,加強地方文化的創新設計,并導引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引領科技進步,真正實現創新人才在地方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但在實踐教學中往往出現教學實踐課、導師實踐課、校外實踐課以及相關理論課程之間缺乏聯動機制的問題,校內理論和實踐課程與校外實踐課程在教學目標、管理體制、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缺乏關聯[4]。其次,學生及工作室科研團隊的科研成果轉化率偏低,就目前的教學成果來看,多以紙面方案、結課論文為主,缺少設計思維的發散性延續,設計思維缺少實際項目成果轉化的支撐,研究成果沒有形成地方文化的輻射效應。

2.3 協同創新培養機制不健全,不能滿足地方創新人才培養需求。

地方高校在協同培養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對協同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定位不夠精準,在協同培養過程中往往建立在和本科生相同的普適化教育培養目標下,缺少針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在協同育人方面的專項建設。二是沒有形成完整的“政、產、學、研”協同育人的培養方案,缺乏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國內課程與國外課程、地方資源與高校資源的有機結合,沒有形成綜合化培養、多元化學習的研究型教學組織結構。三是缺少高質量協同育人平臺,國家、政府、企業、學校給予的實踐創新基地建設資金有限,可依托的國家級、省部級研究基地較少,校外實踐教學資源使用量偏低,不足以支撐持續擴大的招生規模[5]。

2.4 師資力量不足,導師隊伍結構單一

地方高校受師資力量的限制,導師隊伍結構單一,而單一導師制往往有著固有的思維定式和知識體系,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會出現研究生的創新能力不足、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不強等問題。研究生工作室作為創意、科技、文化的高度集合體,其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研究生工作室教學需要多元化導師組成導師團隊,以集體指導的方式來集思廣益、拓寬研究視野。因此,單一導師已經不能適應不斷創新發展的研究生教育,需要由跨學科、校外兼職導師或者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共同組成導師組,采用更為靈活的多導師制度,揚長避短、體現多元化教學的特點[6]。

2.5 考評制度不全面,不滿足高素質人才多元化培養目標

研究生的課程管理、考核辦法、成績評定等方面沒有更為細致的規范條例,缺乏健全的人才綜合培養評價機制。在實施導師負責制的傳統模式下,主要以校內導師為負責人,在研究生選題、開題、中檢、答辯過程中,校內導師作為主要指導人,直接影響畢業論文(設計)全過程,導師的個人學術水平、實踐經驗單一,導致指導與評價方面的單一,缺乏對學生、社會和技術水平的綜合權衡與考量。并且,傳統的課程考核主體為教師,在結課評定中通常以出勤率、學生的課堂表現、論文作業為主要得分點,忽視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具體評價細則及打分點,這使得研究生課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參與性,評價結果帶有明顯的主觀性。

此外,地方高?,F存問題還包括:學科專業課程體系趨同,人才培養與社會市場需求脫節;創新教學方法不足,教學課程與研究課題無關聯;多維課程體系建設不完善,沒有建立健全跨學科選課體系等問題。

3 創新理念下內蒙古科技大學設計藝術碩士培養措施

內蒙古科技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成立于2011年5月,在持續建設藝術類本科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于2018年獲批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并于2019年開始正式招收第一批藝術碩士,學院在延續6個本科專業協調發展的基礎上,以藝術學院本科設計專業即工業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等為基礎,開設了四個設計藝術學碩士專業:設計理論研究、產品設計、信息與交互設計、視覺傳達與媒體設計。內蒙古科技大學設計藝術學研究生的培養方案也在不斷優化改革,立足學校本身的資源優勢,結合地方優勢資源,依托地方裝備制造業、民族文化產業,進行相關學科的交叉研究,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以有效保障教育質量,并逐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3.1 精準制定培養目標,凸顯地方院校辦學特色

內蒙古科技大學碩士培養目標明確提出了地方文化引領創新教育的指導思想,牢牢把握學校辦學定位,遵循設計教學規律和設計人才成長規律,根據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以“服務地方、提高質量”為出發點,培養既具有深厚地方文化藝術素養,又能將高新技術、跨專業知識與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充分體現了人才培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融合,突出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在教育中始終堅持深入挖掘內蒙古文化中較強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識別性,針對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內蒙古傳統技藝、民間藝術等文化資源引入碩士課程教學中,并開設了《民族文化創新設計》《品牌文化研究與設計》《北方少數民族藝術理論》等系列課程。形成本土化、地方化的專業設計課程體系,強化了地方院校的辦學特色。

3.2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優化創新實踐課程體系

科學構建創新實踐教學體系,強化高層次設計人才的實踐能力,重點關注地方民族文化藝術特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強化校內外集中與分段實踐課程體系的建設。成立北方藝術文化研究所、院級非遺中心等校內實踐基地,以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藝術設計相結合的創新實踐項目引領實踐課題研究,包括傳承地方傳統技藝的“馬鬃繞線”研究,以地方巖畫、壁畫為依托的“五當召召廟壁畫美學研究”,以草原民族生活生產相關的“游牧民族包裝設計研究”,以及與地方文化產業相關的“傳統工業街區的更新與再利用研究”。這種校內外集中與分段的實踐課程設置,可以保障實踐課程貫穿于研究生教學的總過程,從而淡化理論課與實踐課的界限,動態地優化了創新實踐課程體系的建設。

3.3 建設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的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創新理念下的研究生教育,在政、產、學、研各自的領域中努力找到適合實踐教學的立足點,統籌協調導師、學科、學院、學校、社會、企業、政府等多方資源,積極引導、搭建各專業學科與社會企事業單位、政府相關部門的聯合研究實踐基地,使相關教學成果與專業領域的科研成果緊密結合。內蒙古科技大學設計藝術專業已與包頭市文旅部門成功舉辦了包頭市文化旅游創意產品設計大賽,并與各個旗縣區建立鄉村旅游+紅色資源+產業振興項目,將設計藝術碩士教育與地方文化環境的建設、產業社會的了解、地區文脈的延續相結合,發揮對本土文化的深度解讀與研究的實踐特點,與地區產業文化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對接,促進政府、企業、科研單位、學校四位一體,共同構建地區知識產業經濟發展平臺。

3.4 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構建多導師團隊

創新理念下的導師隊伍建設是在市場化課程體系建設的背景下,從專業學科的交叉融合、政產學研合作培養、導師的年齡與知識結構等多方要求考慮,構建多導師團隊。內蒙古科技大學從研究生教育需求的實際出發,構建由不同學術背景與知識專長的校內外導師組成的導師團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努力實現跨學科研究團隊的建設。首先,完善建立規范的校內外導師遴選制度,規定校內導師應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能夠與企事業單位進行充分的合作,能夠理論聯系實踐開展教學工作;規定校外導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實踐能力和業務水平,能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與學生有較好的互動交流能力。其次,保證團隊成員的有效溝通,通過由校內外導師定期舉辦講座、培訓、學術例會,開設選修課程,促進校外與校內導師積極配合、取長補短、優化研究生課程。同時,促進團隊成員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不僅有校內外導師之間的學術交流,有研究生與不同專業的導師交流,也有研究生成員之間的交流,從而滿足不同學生的研究需求,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思維與合作意識。

3.5 構建多元合一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完善激勵機制

在將創新理念融入研究生教學的新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時,應建立與之對應的教學評價體系。首先,從影響研究生培養的高校、政府和社會三方主要因素出發,共同構建多元合一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作為人才培養教育主體的高校,主要制定研究生六大培養過程,包括課程、實踐、開題、中期、預答辯、畢業答辯(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質量評價標準及創新性評價。同時,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周期性評估機制,讓教學成果直接接受社會各部門的監督和檢驗,并及時反饋研究生培養階段存在的問題,這有助于學校及時了解內蒙古地方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將服務地方經濟的理念傳輸給學生,促進研究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其次,完善研究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過程性評價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制定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具體評價細則及打分點,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師生互評相結合的互動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參與性,

教師也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深入反思,優化課程建設,

促進教學相長。

4 結語

內蒙古科技大學在教育實踐中將進一步凝練設計藝術碩士特色培養模式,以新的培養目標、特色的教育理念輻射周邊高校,發揮地區資源優勢,有效克服地方院校資金短缺、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質量落后等問題。在今后的發展中,學校還將進一步依托內蒙古自治區的區位優勢,建立與相鄰的蒙古國和俄羅斯兩國的高校、學者的廣泛交流,完善設計專業研究生國際選課體系的建設;努力打造地方高校優質教育品牌,有效提升設計藝術碩士專業的辦學水平。

猜你喜歡
碩士導師研究生
山東藝術學院作品精選
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廈大碩士創業新一站 賣鹵味
建筑學碩士攬了“瓷器活兒”
V eraW an g
伍小東研究生作品選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選登
沈銘存研究生作品選
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課程設置對比研究——以閩南師范大學為例
愛情導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