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質抗病品種中粳616的選育

2022-12-21 05:42駱名瑞謝蘭宇
福建稻麥科技 2022年4期
關鍵詞:穗肥株系粳稻

楊 東,駱名瑞,謝蘭宇

(1.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18;2.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生命科學技術中心,湖北武漢 430206)

水稻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中國以大米為主食的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三。由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對大米口感和營養等需求發生較大的變化,對“吃好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迫使水稻企業向品牌化、優質化轉變,不斷升級[1]。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嚴重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特別是產量降低和品質變劣。如果發生大面積稻瘟病感染,將減產10%~50%,嚴重時將導致水稻絕收,近年來稻瘟病呈現出高發趨勢,尤以穗頸瘟對水稻產量影響巨大,因此選育抗性品種將有利于預防水稻稻瘟病暴發[2]。

為培育優質、高產、抗病性優良的粳稻品種,研究團隊利用株型緊湊、優質、抗倒的淮稻10 號與優質、分蘗力強、中抗稻瘟病的揚粳805 雜交后代F1作母本,與優質、感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的秀水123 作父本進行雜交,后代經系譜法選育,獲得F10穩定株系,命名為中粳616,具有豐產穩產性好、優質、中抗稻瘟病等特點,于2018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

1 選育過程

1.1 中粳616 選育經過

中粳616 系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選育。2010年秋季在河南鄭州以淮稻10 號與揚粳805 雜交后代F1材料作母本,秀水123 作父本進行雜交,2011年春季在海南三亞去除假雜種后混收F1代;2011年秋季在湖北恩施F2代分離群體材料中篩選株葉形態優良、抗稻瘟病單株;2012—2014年經海南三亞、河南鄭州、江蘇洪澤系譜法選育至F8代進行品比試驗,選擇產量優勢明顯、品質優異的株系;2015年春季在海南三亞對F9代進行加代、繁殖;2015年秋季在江蘇洪澤對F10代株系進行品比試驗,選擇產量優勢明顯、品質優異、抗病性強的株系,育成品質達部頒《食用稻品種品質》(NY/T 593—2013)標準三級、豐產性好、抗逆性強的株系,命名為中粳616(圖1)。中粳616 于2016—2017年參加國家黃淮粳稻組區域試驗,2018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國審稻20180122),并于2016年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CNA015332G)。

圖1 中粳616 的選育過程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主要農藝性狀與形態特征

中粳616 在黃淮粳稻區種植,株型緊湊,葉片挺舉,株高98.0 ~102.0 cm,分蘗性中等,成穗率86%左右。全生育期147.0 d,比對照徐稻3 號早熟4.0 ~5.0 d。經多年觀察,中粳616 后期熟相好,較一般品種灌漿速度快,有利于成熟期搶收。穗長16 cm 左右,每穗總粒數140.0 ~148.0 粒,結實率91%左右,千粒重26.0 ~27.0 g。

2.2 高產穩產

2016—2017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0.08 t/hm2,比對照徐稻3 號增產4.11%,第1 名。2017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85 t/hm2,比對照徐稻3 號增產6.61%,第2 名。2017年中粳616 在江蘇洪澤試種,產量達10.13 t/hm2。2018年中粳616 在河南新鄉和安徽廬江種植,產量分別達10.75 t/hm2和10.24 t/hm2。中粳616 具有良好的生態適應性,穩產性好。

2.3 中抗稻瘟病

2 a 區域試驗中粳616 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3.3,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3 級,中抗(MR)稻瘟病,條紋葉枯病抗性等級5 級。

2.4 品質優

中粳616 米飯晶瑩剔透,口感柔軟滑潤,富有彈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質極佳,獲江蘇省2019年度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評鑒金獎。經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檢測,中粳616 出糙率84.6%,整精米率69.3%,直鏈淀粉含量15.6%,膠稠度71 mm,堊白粒率16.0%,堊白度4.3%,長寬比1.8,達到《食用稻品種品質》(NY/T 593-2013)標準三級。

3 栽培技術要點

中粳616作黃淮粳稻種植,穗大粒多,分蘗中等,株高100 cm 左右,高產栽培技術首先在保證一定的有效穗數基礎上培育較多的穗粒數,同時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達成穗粒結構協調,作麥后種植主要栽培要點如下。

3.1 稀播勻播,培育壯秧

中粳616 在江蘇、安徽、河南可作麥后稻種植,根據當地生產實際情況及時播種,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由于中粳616 分蘗中等,可通過稀播勻播,有利于培育葉蘗同伸壯秧,提高秧苗素質,以改善分蘗數。大田用種量約30 kg/hm2,半旱育秧苗床播種量控制在405 kg/hm2以內,濕潤育秧秧田播種量不超過210 kg/hm2。

3.2 及時移栽,合理密植

手插秧秧齡30 d 左右,機插秧秧齡18 ~20 d。在中高肥力地塊,手插秧移栽株行距23.3 cm×13.3 cm,每穴插1 ~2 粒谷苗,栽插密度27.0 萬~30.0萬穴/hm2,基本苗密度90.0 萬~120.0 萬/hm2。機插秧行株距為30.0 cm×15.0 cm,栽插24.5 萬穴/hm2,基本苗約102.5 萬株/hm2。栽插的時間適宜控制在整平田面、充分沉實后(一般12 ~24 h),薄水淺插。苗數達到預期穗數80%時放水擱田,高峰苗控制在375 萬~420 萬/hm2,成穗率80%左右。

3.3 合理施肥,科學管水

中粳616 根系發達,莖稈粗壯,葉挺厚實,穗大粒多,耐肥性好。肥料運籌上一般宜采取“前促、中控、后補”的施肥原則,早施分蘗肥,拔節期穩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后期看苗補施穗肥?;Y肥與穗肥比例以7∶3 為宜,并做到N、P、K 搭配使用[3-4]。

要獲得9.75 ~10.50 t/hm2,建議增施有機肥,全生育期需純N 240.0 ~285.0 kg/hm2;P2O5全部作基肥施用,總用量為120.0 ~150.0 kg/hm2;K2O總用量為225.0 ~270.0 kg/hm2,分蘗肥∶穗肥為7∶3。水分管理上采用淺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分蘗,當莖蘗苗達夠穗苗時,及時擱田,達到田中干裂不陷腳、葉片顏色淡綠、葉片挺直為止。生育后期田間干干濕濕,養根保葉,活熟到老,齊穗后干濕交替,收獲前一周斷水,以便機械下地收割[4]。

3.4 病蟲草害防治

播種前用藥劑浸種,以防惡苗病等種傳病害。應根據當地植保部門預測,每公頃用48%樂斯本1 500 mL 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紋枯病在分蘗末期治療,每公頃用24%滿穗300 mL 噴霧,藥液流到水稻基部效果更佳。在水稻生長后期注意防治稻曲病和稻粒黑粉?。?]。

猜你喜歡
穗肥株系粳稻
過表達NtMYB4a基因增強煙草抗旱能力
我國雙季早粳稻實現“零的突破”
不同穗肥用量和運籌對小麥生長的影響
解讀粳稻品種南方種植播期
嫦娥5號返回式試驗衛星小麥育種材料研究進展情況
穗肥施用時期對喀斯特區域雜交稻產量及農藝性狀的影響
不同時期施用穗肥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豫南粳稻機械化適應品種篩選及利用研究
播期播量對晚粳稻寧84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衢州椪柑變異株系—黃皮椪柑相關特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