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TT模式下視障生融合教育的輔助技術適配分析

2022-12-22 15:05潘嬌嬌
綏化學院學報 2022年10期
關鍵詞:視障技術支持輔助

潘嬌嬌

(合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安徽合肥 230000)

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特殊教育事業,相繼出臺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支持普通學校為特殊兒童創造學習和生活條件,這為融合教育的發展繪制了美好的藍圖。[1]政策法規的實施讓我國隨班就讀工作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使越來越多的視障生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就讀,但如何解決視障生在接受融合教育過程中面臨的難題,美國在《殘疾人教育法》(IDEA)中提出輔助技術概念,輔助技術在IDEA中被定義為:為所有特殊教育服務建立依據,它包括輔助技術器具和輔助技術服務。[2]美國《1998年輔助技術法》也規定:輔助技術是指用那些能夠增強、維持和改善殘疾人功能水平,甚至補償和替代身體某一部分受損功能的用具,并幫助殘疾人在生活中達到最大限度功能獨立的手段。[3]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輔助技術將在融合教育中起到有效的橋梁作用。本文基于SETT模式重點探討視障生融合教育的輔助技術適配問題,以輔助技術器具的論述為主,輔助技術服務的論述為輔,期待未來能為視障生提供合適的輔助技術支持,以提高融合教育質量。

一、SETT模式內涵

(一)特殊教育輔助技術適配的SETT模式。特殊學生輔助技術利用中的關鍵性問題是輔助技術適配,并由此產生輔助技術方案。為了保障適配過程中輔助技術評定的品質和操作上的方便,目前已產生了多種用于輔助技術適配評定的模式,其中SETT模式在教育界得到廣泛應用。1995年美國學者Joy Zabala提出SETT框架結構模式,用于為殘疾人配備輔助技術時收集、組織和分析相關輔助技術和為殘疾學生提供適當教育的相關數據。SETT模式認為,學生輔助技術評定適配的影響因素由學生(student)、環境(environment)、任務(task)與工具(tool)四要素組成,主要收集的信息包括學生的能力與需求、所處的環境,學生在環境中積極參與活動,以及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工具。[4]SETT框架支持用徹底而簡單的方法進行輔助技術的評估,能克服輔助技術適配的許多障礙,所選擇的輔助技術能更好地為特殊兒童利用,從而使輔助技術更有價值。

(二)視障生融合教育的SETT模式。SETT模式給出了四個要素中所需考慮的基本問題,并給出了幫助輔助技術評定適配的輔助技術識別與選擇的SETT框架表,為學生信息搜集、環境信息搜集、學生任務設置以及輔助技術適配決策提供指導,簡化了評定、適配和決策的難度,保障了適配評定的品質。[5]因此本文根據SETT框架,將學生能力與需求對應為視障生對輔助技術的需求,視障生個體的差異性對于輔助技術需求應有所不同;學生的學習環境對應為視障生融合教育環境,目前我國融合教育的大環境對于視障生融合教育及輔助技術支持具有直接的影響;學生參與活動、要完成的任務對應為視障生融合教育任務,針對教育任務選擇輔助技術更有針對性,從而探討為視障生融合教育選擇輔助技術的要求。

二、視障生對于輔助技術的需求

(一)不同障礙程度視障生需求。因視力殘疾的程度不一樣,將視障分為盲和低視力兩個級別,所以視障生所需要的輔助技術分為盲生使用輔助技術和低視力學生輔助技術。盲生需要的輔助技術有輔助盲人行走的盲杖,進行盲文書寫文字的寫字板,用于學習的盲人智能閱讀機、雙向翻譯的電子書寫打印機、盲人打字機、計算機及其軟件等;低視力學生需要的輔助技術以助視器為主,分為光學助視器和電子助視器。常用的近用光學助視器有放大鏡、眼鏡助視器、立式放大鏡和光源助視器等。常用的遠用光學助視器有眼鏡式望遠鏡、單筒手持望遠鏡、卡式望遠鏡和雙焦望遠鏡等。電子助視器具有放大倍數可方便調整、能夠使用雙眼閱讀、亮度與對比度可以控制等特點,適合中度、重度低視力學生使用,放大倍數可達幾十倍,例如有黑白助視器、人工智能助視器、行動式讀寫助視器和低視力電子眼等。[6]視障生在接受融合教育的過程中,因為視力差異所需的輔助技術有所不同,根據視障生的個體差異提供針對性的輔助技術十分必要。

(二)不同學段視障生需求。對于不同學段的視障生,所需要的輔助技術也存在差異性。初入學的沒有經過早期教育和訓練的視障生與同齡普通兒童相比,他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缺乏感性經驗、概念掌握貧乏等,由于視覺障礙,使視障生在感知自身運動和位置狀態,確立物體形狀、距離和相對大小上產生了困難,不敢與普通兒童接觸,使得活動范圍受限制、活動量小[7],能夠盡快融入到普通教育中是其最大的需要,所以學校在提供輔助器具技術的同時應以一種寬容的心態接納尊重這類群體,作為教師應該帶視障生了解校園的環境與地點、熟悉日常的行走路線,在課后提供學習上的指導和功能性視力訓練;鼓勵普通兒童正確看待視障生,為視障生建立關愛互助的同伴關系,體會到在普通學校入學的快樂與樂趣,這種輔助技術服務會讓視障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中學階段的視障生和普通學生一樣,學業上的進步是其接受融合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所以,教師可以幫助低視力學生選擇合適的助視設備,可以使用放大鏡、臺燈和可調節角度的桌子,使用大字課本,而對于盲生則需要為其安排合適的座位,盡量不讓其坐在教室中間以致行動不便,保持教室的物品擺放位置不要隨意變動,以免發生碰撞等,盡量讓視障生在學習上做到無障礙。對于接受高等融合教育的視障生,這類學生往往會因為離開家長獨立求學而面臨著學習與生活中的雙重壓力,視障生想要融入大學生活需要學校完善服務設施,例如學校的無障礙電梯、圖書館的無障礙閱讀等輔助技術的提供。注意不同學段視障生的實際需求,提供針對性輔助技術能大大提升輔助技術支持的實用性與有效性。

(三)不同家庭環境視障生需求。面對不同家庭環境下的視障生需要滿足的現實需求也應該有所不同,已有研究發現,家庭社會經濟地位是親子關系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個體所受到的社會支持水平。較低的家庭社會經濟地位限制了特殊兒童家長的社會網絡發展,導致來自社會、學校、同伴的社會支持較少。[8]所以對于家庭條件優越,父母教養方式民主的視障生,家長或許會和其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家庭有經濟條件讓視障生及時得到功能性視力訓練和輔助技術支持,殘余視力的利用能力大大提高,家長給予的教育期望也相應提高。有些家長甚至希望視障生能夠和普通學生一樣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希望這類學生能進入辦學條件較好的普通學校,學校能提供無障礙的學習環境,能有滿足閱讀、書寫的助視器等,以提高接受融合教育的質量。對于家族貧困或父母雙方中有殘疾的家庭而言,家長所獲得的社會支持較少,很多家長無力為視障生進行視覺康復,往往使其面臨因視覺條件限制難以跨入普通學校門檻的難題。這類視障生需要基本的社會支持和輔助技術支持,如大字課本、盲杖等以改變現實的學習狀況,以達到接受融合教育的基本要求,進入普通學校學習。

三、視障生融合教育環境

視障生同普通生一樣經歷著早期教育、義務教育、高等教育階段,了解他們在融合教育中輔助技術支持的現狀,有利于改善目前融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供有效的解決策略。

(一)學前融合教育逐步得到關注,輔助技術支持仍受忽略。研究表明,雖然學前教育不能消除兒童的殘疾,但卻可以使他們的殘疾狀況得到改善,潛能得到發展,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9]特殊兒童上普通幼兒園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事實:2007年對湖北省175名幼教工作者的調查顯示,有1/3的幼教工作者曾接觸過特殊幼兒,2008年對江蘇省338所幼兒園的調查顯示,共有250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2009年對浙江省566名幼兒教師的調查顯示,58%的幼兒教師在自己任教的班級遇到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一系列的數據表明,特殊兒童對于融合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10]近年來,各地也在大力支持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如河南省從2015年起,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在全省所有地級市和直管縣啟動實施了學前融合教育試點項目,兩年來,已先后安排800萬元專項資金,相繼遴選兩批共73所學前融合試點幼兒園,目前共招收240名殘疾孩子入園接受融合教育,參與學前融合教育培訓的教師達到236人次。[11]廈門市2016年啟動學前階段融合教育試點,首批征集了三個幼兒園作為試驗點,此前廈門已有一些學校在開展融合教育,但多集中于中小學,學前教育階段則相對空白[12],學前融合教育試點的啟動將彌補這一階段的教育空白。特殊兒童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也是視障兒童學前融合教育進步的重要體現,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目前還停留在關注融合教育學校數量的初步階段,融合教育的質量提高并未引起重視,所以為視障生學前融合教育提供輔助技術支持相應地受到忽視,視障生的學前融合教育在我國發展還不完善,提供輔助技術改善學前融合教育的質量需要給予關注。

(二)義務教育大力推行隨班就讀,輔助技術支持未得到有效利用。隨著融合教育理念的推廣,隨班就讀模式在義務教育階段興起,越來越多的視障兒童有機會進入普通學校接受教育。根據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2015年普通小學、初中隨班就讀和附設特教班招收的學生4.48萬人,在校生23.96萬人,分別占特殊教育招生總數和在校生總數的53.7%和54.2%。[13]整體上我國特殊兒童的隨班就讀工作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也從側面體現了視障生進入普通學校的機會越來越多。而普通學校資源教室的建設為視障持生融合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輔助技術支持,資源教室是一種教育措施,它是指在普通學校中設置專為特殊學生提供適合其特殊需要的個別化教學的場所,這種教室聘有專門的資源教師,配置了各種教材、教具、教學媒體、圖書設備等。[14]資源教室能夠為視障生提供個案管理、心理診斷、個別化教育計劃等多種輔助服務支持,但資源教室對于視障生的作用卻非常小。有研究表明,隨著我國隨班就讀教育的發展,在一些普通小學建立了主要是為智力障礙學生服務的資源教室。2008年對上海市隨班就讀學校資源教室建設和運作現狀的調查研究發現,雖然資源教室的服務對象多樣,有智力障礙、聽力障礙、肢體障礙和自閉癥等,其中智力障礙人數最多(93%),其次為聽力障礙(24%)和肢體障礙(24%),卻并未提及視力障礙兒童[15];2011年,在北京市海淀區小學融合教育現狀調查研究報告中顯示,資源教室的主要服務兒童是輕、中度智力障礙兒童。[16]另一方面,也存在資源教室內的輔助技術單一或資源教室建而不用的問題,數據顯示,在對某省已經設立資源教室的學校中的教師進行調查后發現,有50.54%的非資源教師認為,學校根本沒有必要設立資源教室,55.43%的非資源教師認為,目前學校設立資源教室是執行上級部門的行政命令,平常根本沒有用途。[17]還有些資源教室內除了必備的辦公用品外沒有針對視障生的有聲讀物、盲文點字顯示器、讀屏軟件和語音計算器等[18]。在輔助技術服務上也因為學校與教師的不重視,對視障生缺少應有的輔助服務支持,導致視障生出現了隨班就坐、混班就讀等問題。雖然義務教育階段大力推行隨班就讀,但通過有效的輔助技術使視障生融合教育的質量得到提升還需要整個社會做出更多的努力。

(三)高等融合教育獲得突破發展,輔助技術支持有待完善。在2015年的普通高考中,我們看到已經有更多的視力障礙考生選擇了普通高考?!懊と烁呖荚辍彼a生的持續影響已經開始顯現,這意味著視力障礙考生有了更多的選擇,視障生的高等融合教育出現新機遇。對于近兩年的“盲人高考”而言,視障生報考的障礙已經被消除,但錄取、就讀等方面的障礙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倡導和制度規范。2008年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四條就規定:“國家舉辦的各類升學考試、職業資格考試和任職考試,有盲人參加的,應當為盲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012年6月,國務院發布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第二十條重申了這個規定。2014年2月在《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中同樣指出:“各級考試機構要為殘疾人平等報名參加考試提供便利。有盲人參加考試時,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盵19]2015國家制定并執行《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暫行)》,其中為視障生提供的輔助技術支持有:提供大字號試卷;優先進入考點、考場;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設置文字指示標識、交流板;提供盲文紙、盲文筆、盲文手寫板、盲文作圖工具、橡膠墊、無存儲功能的盲文打字機、臺燈、光學放大鏡、盲杖等輔助器具或設備。[20]政策的頒布讓我國視障生參與高等融合教育的輔助技術支持實現了法律法規從文本走向實踐的政策過程,讓視障生高等融合教育獲得突破發展,但視障生在進入普通高等院校學習的過程中仍會面臨一些困境,如獨立生活技能的培養、學校設施的操作不便、學業壓力的增加等問題。所以國家對視障生的高等教育還需要給予更多的支持,逐步完善視障生高等融合教育的輔助技術支持體系,在改善視障生高等融合教育準入質量的同時提升過程質量。

四、視障生融合教育任務

在特殊教育輔助技術評估中,學生的學習任務、活動的完成是輔助技術支持所需要達到的最終結果,因此,必須考慮視障生所需要完成的任務、活動,而學生的任務主要來源于培養目標、課程標準、個體需要等[21],所以視障生融合教育要將普通教育一般性任務與視障兒童的個別差異性任務綜合分析,論述視障生在融合教育過程中對輔助技術的要求。

(一)一般性任務。視障生在接受融合教育的過程中,與普通學生一樣,都需要學習一般的知識,所以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就需要信息輸入(聽、看)、信息輸出(讀、寫)、信息交流(溝通、說)等相關的條件。培養目要強調社會適應以及生活技能的培養,因此,日常生活技能必不可少。并且以上目標的實現,需要學生有合適的坐姿、擺位以及能夠在學校某些環境中移動,保證各種功能性目標順利完成,因此,根據教育課程以及學生需求,學生在學校生活中所涉及的最基本的功能性目標是聽、說、讀、寫、溝通、日常生活、擺位、坐姿和移動。[22]但視障生由于雙眼視力障礙或視野縮小,而難能做到像一般學生那樣學習。為滿足這些基本條件,利用輔助技術在為視障生創造“看”的條件同時,盡可能地滿視障生對于聽、說、讀、寫、溝通、日常生活、擺位、坐姿、移動等方面的需求,例如在“聽”方面,教師盡可能地把視障生安排在教室的前排,講課時保持聲音洪亮讓視障生可以聽得清;在“說”方面,積極給予視障生發言的機會,鼓勵視障生積極思考問題,讓視障生可以說得出;在“讀”方面,視障生或許沒有辦法看清課本流利的朗讀,教師可以引導視障生學會跟讀,然后不斷嘗試朗讀,讓視障生可以讀得順等等,這些輔助技術服務是有效提升視障生融合教育質量的保障。

(二)差異性任務。2016年教育部發布《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至此,我國盲、聾和培智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有了統一標準。此次發布的課程標準共涉及42門學科,盲校共有18門,盲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根據視障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成長規律,對普通學校課程標準作了科學調整與轉化,專門研制開發了一批特色課程,如綜合康復、定向行走與社會適應等。[23]從課程標準的設置來看,視障生進入普通學校,除了特色課程的差異外,所要達成的學習任務與普通兒童無異。那如何做好滿足視障生在普通學校的特殊需求,就需要輔助技術來改善這種狀況。如綜合康復方面,視障生需要得到功能性視力訓練,家長與學校需帶視障生進行專業的視力檢查,依據視力的實際狀況進行助視器的驗配,選擇近用或遠用助視器,為其選擇專門的大字課本,資源教師定期開展專業的功能性視力訓練活動,滿足視障生的綜合康復。

結語

輔助技術支持為兒童,特別是特殊兒童打開了融合教育之門,高科技的輔助技術解決了視障生融合教育中的許多困境,但在選擇具體的輔助技術時,還應考慮相關因素,例如輔助技術的性能(效能、安全性、耐用性、保險性、舒適度)、用法(設備的組織結構、學習使用、操作、保養、維修)、美感性(如外觀能吸引人、閑適、設計優美、型號的大?。?、便利性(使用環境、交通、易于存儲)、價格(購買、保養費及維修費的多少)、適應性(與其他設備的兼容、擴展性)、配套服務(培訓、安裝、后續服務、有效期限等)以及個人對該輔助技術設備的接受度等方面。[24]另外,在提供輔助技術的同時,還應重視視障生心理環境的建設,為他們提供人性化的輔助技術服務支持,隨著特殊人群需要的日益多樣化,輔助技術不再是一個買來就用的簡單商品,它需要綜合考慮個體需求、能力及愿望,使輔助技術器具、個體及環境融為一體,也就是必須提供全面的輔助技術服務。[25]總之,合適的輔助技術支持需要經過合理的評估,要充分考慮視障生的障礙程度、輔具的用途、使用環境的限制、所參與的活動等多方面因素。

猜你喜歡
視障技術支持輔助
AR技術支持下部編版教材的教與學
倒開水輔助裝置
基于情境教育理念下的視障化學課堂實踐
例談何時構造輔助圓解題
提升技術支持能力, 深化“林肯之道”
博格華納致力于創造清潔高效的世界, 為汽車驅動系統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
視障兒童功能性視力軟件化訓練研究
提高車輛響應的轉向輔助控制系統
中石化海外技術支持國際化人才隊伍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