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琴曲《昭君怨》的作品及版本分析

2022-12-24 19:50王景瑩
黃河之聲 2022年14期
關鍵詞:廣東音樂慢板快板

王景瑩

一、廣東音樂與揚琴

廣東音樂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民間絲竹樂合奏樂種之一,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廣州地區。明清時期,隨著說唱藝術和地方戲曲的不斷發展,廣東音樂的最初形態是粵劇中用于伴奏的過場音樂和民間音樂。清朝末年,人們逐漸將粵劇中的過場音樂和民間音樂用來單獨演奏作為日常娛樂,之后相繼形成了一些專門的演出團體,隨著其發展形成了具有特定風格的獨立樂種——廣東音樂。

揚琴原是波斯樂器,于明末清初時傳入中國,最早流行于廣東沿海一帶。據1921年丘鶴儔先生所著《弦歌必讀》中記載了關于絲竹樂隊表演的情形,當時揚琴作為伴奏樂器出現在粵劇過場音樂中,之后隨廣東音樂的發展,揚琴成為必不可少的樂器之一。廣東音樂早期的樂隊編制由“二弦、提琴、三弦、笛和月琴”五件樂器組成,稱為“五架頭”。由于揚琴的音色柔和,相比其他樂器更具有包容性,在樂隊合奏中能夠協調各聲部,故揚琴在廣東音樂中具有核心作用,這為廣東音樂揚琴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0世紀以來,最具影響力的廣東音樂代表人物有嚴老烈、丘鶴儔、呂文成等,他們創作的樂曲既有活潑明快的,也有哀怨的敘事型。廣東音樂的影響力不斷上升,同時揚琴演奏家們對傳統樂曲不斷繼承并發展,呈現出如《步步高》、《旱天雷》、《雨打芭蕉》、《昭君怨》等耳熟能詳且具有代表性的揚琴獨奏樂曲,最終形成了中國傳統揚琴四大流派之一的“廣東音樂揚琴”。

二、《昭君怨》的創作背景

我國和親政策始于西漢漢高祖時期,當時匈奴地位強勢,西漢與匈奴處于敵強我弱的不平等狀態,便將本朝公主送與匈奴和親,以減少匈奴的侵擾,換取寶貴的安寧太平。直至漢武帝時期派軍重創匈奴后,中原與匈奴才逐漸形成真正友好的局面,此時漢朝將后宮女子而非公主賜予匈奴,以示恩惠,使匈奴長期臣服于漢。最具代表性的和親人物之一便歸王昭君莫屬。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人,遠嫁匈奴傾盡一生,為漢元帝時期的和平穩定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耙蝗プ吓_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是唐代詩人杜甫描寫昭君出塞和親的詩句,言語簡短有力的道盡昭君的一生。昭君出塞的典故最早記錄于《漢書》,《后漢書·南匈奴傳》中對昭君和親的事件做了較詳細的描寫,“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后單于閼氏焉?!闭丫簧h嫁塞外,按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收繼婚姻制度,先后嫁與兩代單于,最終于33歲時郁郁而終。

自此,昭君的故事廣為流傳至今。歷史上關于昭君的作品也數不勝數,“昭君怨”的題材最早出現在漢樂府的作品中。

三、《昭君怨》的本體分析

本文所分析的《昭君怨》是一首流傳較廣的廣東音樂揚琴作品。樂曲以婉轉悠揚、深沉哀怨的曲風細致地刻畫出了西漢昭君出塞和親,身處異鄉留戀故土,最終欲歸而不能的無可奈何,且充分表現出了昭君的悲憤及哀怨。

《昭君怨》的結構是一個帶有簡短引子的二段曲式,樂曲以民族五聲調式加入偏音的音階進行旋律展開。該曲版本眾多,調式也同樣豐富,本文主要分析的版本以bB為宮的G羽和以F為宮的D羽兩種調式為主,旋律以變奏的手法展開。樂曲中頻繁出現的fa和bsi兩個音,使樂曲旋律能夠充分表現哀怨、凄慘和苦悶的情調,獨具廣東音樂特點,在民間又有“嘆板”之稱。

樂曲主要以慢板和快板兩部分組成。第一段為慢板,以弱起進入,節奏根據樂曲情緒進行流動,細致入微地刻畫了昭君哀怨、悲傷、憤怒的心情。樂曲該部分采用了揚琴獨有的“彈輪”技法,充分體現了廣東音樂中細膩婉約的風格特點。第二段為快板,以弱起進入,節奏規整而有力,深刻地表現了昭君的堅定以及對未來的期盼。樂曲該部分分別以慢起漸快、小快板和快板三個速度進行,鮮明的速度和力度變化將音樂的情緒層層推進,最終達到頂峰。

此曲何年創作現無據可查,大致在清末之前已經出現。作為經典的傳統古曲,該樂曲先后被許多著名揚琴演奏家、教育家改編訂譜。揚琴作品的版本分析目前相對空缺,筆者將通過對王沂甫、李小剛和桂習禮訂譜的三個版本的《昭君怨》進行分析。

四、《昭君怨》的版本比較

筆者選擇了三個具有代表性的版本進行比較:一、王沂甫版是目前所找到的最老樂譜版本,慢板旋律音較為密集,單竹技法使用較多;二、李小剛版相對王沂甫版本而言,慢板使用八度輪音技法加厚了旋律聲部,輪音與單竹結合使用為主;三、桂習禮版則在慢板部分的四十六節奏型中加入輪音,使旋律更加連貫。桂習禮版與李小剛版的差別并不大,而王沂甫版則與這兩個版本有較大區別,現流傳較廣的為桂習禮版本。

(一)基本比較

三個版本的樂曲從調式、慢板和快板長度進行比較:王沂甫版為D羽調式,慢板66小節,快板131小節;李小剛版為G羽調式,慢板51小節,快板132小節;桂習禮版為G羽調式,慢板53小節,快板135小節。三個版本均由弱拍進入。

(二)記譜比較

1、引子的比較

從演奏技法來看,王沂甫版在引子中使用了上滑彈的技法和左彈輪技法,整段以單音及單音輪音為主演奏;李小剛版和桂習禮版均以八度雙音及八度輪音為主演奏。

從音樂表現來看,王沂甫版從中音區開始演奏在低音區結束演奏,該段為自由的散版,開始的前三個音都由弱漸強,引子后半沒有明確標記,該段有較多技巧展示,但無過多表情記號;李小剛版譜面寫有“自由地”標記,但樂譜前有拍號和小節線來限制音樂節拍,第一小節為漸強弱,后兩小節整體漸強弱,結尾在倍低音區單音弱奏結束;桂習禮版為自由的散板,未出現限制音樂節拍的記號,以突強弱開始,隨后弱起做漸強弱處理。在該段中間標明漸慢,并多次出現換氣符號及強音記號,充分展示音樂的張力,在倍低音區以單音弱奏結束該段。三個版本的共同點為均出現較多延長音記號,充分表現出引子段落的自由旋律。

2、慢板的比較

三個版本的慢板均為4/4拍,旋律細致入微地刻畫了昭君的溫婉賢淑,也表現出了昭君哀怨、悲傷、憤怒的心情,慢板旋律始終貫穿著昭君日夜思念故鄉的悲哀情緒。旋律中運用了“彈輪”技法,使旋律更加的流暢,并將廣東音樂中細膩婉約的風格特點一展無遺。

王沂甫版與李小剛、桂習禮版有較大差異。李小剛版前半部分是對王沂甫版的填充,后半部分根據王沂甫版進行了修改及創新,而桂習禮版則又在李小剛版基礎上進行了處理加工。

從演奏技法來看,王沂甫版大量使用左彈輪技法和上滑音技法;李小剛版左彈輪技法使用較多,在該段使用頓音結束;桂習禮版則大量使用演奏技法:波音、顫音、泛音以及頓音。

從音樂表現來看,王沂甫版,整段以低音區和中音區演奏為主,力度標記較少,基本以中弱到中強為主,力度差別不大;李小剛版和桂習禮版在該段演奏音區較廣,涉及高中低三個音區,這兩個版本的譜面出現了升fa,使音樂的柔軟性加深,更能體現女性的委婉溫柔,前者力度標記較多,強弱記號清晰,力度從弱到強張力較大;后者同樣力度標記較多,強弱標記清晰,是三個版本中力度張力最大的版本。三個版本的共同特點是在該段末尾處做漸慢減弱處理,為快板段落做了充分鋪墊。

3、快板的比較

快板為1/4拍,深刻表現了昭君對未來的期盼。該段速度分為慢起漸快、小快板、快板三部分,速度和力度的變化鮮明,把音樂的情緒層層推進至最高點。該段三個版本的演奏技法均以單竹為主。

王沂甫版采取同段反復三次的方式,速度由“慢-稍快-更快”呈現,整段以“前八后十六、平八和四十六”這三種節奏型完成;李小剛版將三個速度標記得非常清晰,開始以慢起漸快至78/分鐘的速度演奏,以頓音技法開始,小快板以120/分鐘的速度弱拍進入,該部分以平八節奏型為主,快板部分速度提至160/分鐘,以一個前八后十六前休預示速度達到全曲高潮,隨后以密集的四十六節奏型進行;桂習禮版則以慢起弱起開始,最后又以漸快漸強進入小快板部分,小快板和快板使用了同段反復的方式,速度層層遞進,力度逐漸加強,以密集且帶有重音記號的四十六節奏型快速演奏。

4、結尾的比較

三個版本的結尾分別使用了不同的節拍進行。王沂甫版使用4/4拍,音樂緩慢結束,最后的輪音演奏三拍,結束力度為弱;李小剛版和桂習禮版都使用了2/4拍,李小剛版在快板強收后做無限延長的換氣處理,緊接著用突慢的速度演奏,最后以輪音在弱力度上較自由的結束;桂習禮版在快板結束時強收并延續至樂曲結尾,八度雙音堅定且有力,快到末處開始漸慢處理,最后的輪音以ppp的力度結束全曲。

以上是筆者對《昭君怨》所作的版本分析??偟膩碚f,王沂甫版本為目前最老版本,留有較古老的痕跡;李小剛版對王沂甫版進行創新但相對比較內斂;而桂習禮版則是在李小剛版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使其與當代揚琴藝術接軌。相比之下,桂習禮版其表達的情感更加豐富,能夠讓演奏者及聽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昭君遠嫁、欲歸而不能的內心。通過比較三個不同的版本,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和掌握廣東音樂《昭君怨》的內涵。

五、《昭君怨》的演奏分析

樂曲所體現的主人公的身不由己及無可奈何的怨念悲憤的情感,不論任何版本都是一致的,筆者將從流傳較廣的桂習禮版本進行演奏淺析。

樂曲的引子由“三個帶有延長記號的八度輪音”展開,仿佛是昭君在感嘆自己一生多舛的命運。演奏時第一個輪音可做突強弱處理,預示著將發生的一切。前兩個長輪音要一氣呵成,像是昭君無盡的嘆息。緩緩結束后,呼吸引出第三個輪音,弱起力度逐漸加強,最強時引出雙音,沉重且有力,使情緒到達制高點,隨后漸慢并引出最后一個長輪音,預示著無奈的故事即將開始訴說。

慢板的旋律簡單但蘊含極深的韻味。旋律弱起進入,大量使用波音及顫音技法。主題開始速度緩慢,隨著音樂的進行逐漸具有流動性。音樂的張力隨著情緒而波動,多次出現漸慢后再換氣回歸正常速度,好似昭君欲發泄其悲憤的情緒,卻只能用無奈的嘆息讓內心平靜。慢板又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中的旋律不斷加花變奏,使音樂情緒步步高漲,仿佛昭君在訴說苦楚時不能克制的情緒;第二部分加入了揉弦的技法,展現出昭君在悲傷中的溫婉形象;第三部分使用頓音技法,演奏時發音要短促利落,速度逐漸加快,為快板做鋪墊,結束句在漸慢地同時做棗核型力度變化處理。演奏該段時八度輪音起伏要大,力度變化的控制能力要強。單輪時要細膩,低音擊弦要具有柔勁,把握住每一個氣口,融入情感的演奏。

快板分為三個部分,速度依次變快,旋律運用主體材料進行變奏,并使用了坐音演奏技法。第一部分的速度為行板,弱起,慢起漸快漸強;第二部分的速度為小快板,節奏型變為四十六,力度為強;第三部分的旋律是上一部分的反復,用急板的速度演奏??彀宀糠盅葑鄷r要保證發音的干凈透亮,顆粒清晰??彀褰Y束時節奏型變為平八,在聽覺上給人突慢的感覺,八度雙音強收,充分表現了昭君的堅定情感??彀宓钠鹋囊p巧,演奏要層次分明??彀逑啾嚷迩榫w有強烈的反差,快板演奏時應對層層遞進的速度變化把控精準,同時精確的表達樂曲不斷高漲的情緒變化。

結 語

《昭君怨》作為一首傳統作品看似簡單,實則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演奏時情緒也較難把控。演奏時對每個音都要細細斟酌,每一句都要細細體會。對于樂曲來說,任何一個版本對后世的影響都是深遠的,在傳統作品的演奏中,只有接觸了更多的版本才能更加深刻的體會該作品給我們帶來的深遠影響?!?/p>

猜你喜歡
廣東音樂慢板快板
新時期廣東音樂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淺談快板的創新與發展
陜西快板,說唱藝術的另一面
論廣東音樂的發展和與中國鋼琴音樂的交融
新形勢下少兒快板輔導研究
學校管樂團對傳承廣東音樂的價值和意義
廣東音樂中的拉弦類樂器
淺析山東梆子慢板板式
淺析山東梆子慢板板式
基于田野調查的澧水船工號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